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战国那些事 > 第4章“尊王攘夷”,齐桓公称霸诸侯

第4章“尊王攘夷”,齐桓公称霸诸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西周王朝的最东边,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就是齐国,齐国可是西周的老牌诸侯国,其疆域为今天的山东省大部,河南省南部。其首任国君为太公望,就是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就被封在了齐国,姜子牙虽然灭商功劳很大,但毕竟不是姬姓宗亲,所以被封的比较偏远,但齐国靠近大海,于是大力发展煮盐业,鼓励垦田,一时富甲一方,又因远离中原大地,不显山不露水吞并了很多地盘,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兵甲数万的东方大国,实力远在那些中原诸侯之上。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国君襄公被大臣所杀。而早在齐襄公即位之初,他的两个弟弟便被迫外出避难。公子纠逃到鲁国,由管仲辅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由鲍叔牙辅佐。两位公子闻知襄公已死的消息,都快马加鞭地赶回齐国争夺君位。公子小白抢先返回齐国,在路上遇见管仲,管仲为帮助公子纠即位,一箭射向小白,却恰巧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靠装死幸免于难,抢先到达国都,最终夺得君位,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想要任用鲍叔牙为相,一来因为鲍叔牙本身就极具治国之才,二来在国君位争夺战中,鲍叔牙一直追随桓公,深得其信任。但是鲍叔牙却拒绝了,看到这大家或许纳闷儿了,鲍叔牙既然这么有才,那么他为什么不欣然接受相职来施展才能呢?这位鲍叔牙可是个全心为齐国发展而努力之人,在他看来有一个人比他更适合相位,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管仲,管仲这时候是齐恒公的大仇人,正在被齐桓公通缉之中,所以当鲍叔牙向齐桓公提出自己心中相位的最佳人选是管仲时,桓公内心定然不大乐意,那可是想要他性命之人!当然鲍叔牙敢推荐管仲,就必然有令桓公接受并放心任用他的理由。那就是桓公要想实现称霸中原的心愿,仅靠目前谋士们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要有管仲相助才可以。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桓公便听从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相。

    当时社会制度大崩盘,因此人才的流动性是很大的,他们没有国家制约,只要给机会展现才能,便勤勤恳恳为雇主打工。管仲能够被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自然要好好发光发热,帮助他实现称霸大业。在和好友鲍叔牙的默契配合下,针对齐国需要发展的对象制定了详尽的策略,目的是富国强兵。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其全面及细致性。政治方面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定民之居”之策了。即把百姓按照各自所从事的职业分区居住,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如果百姓可以随意迁居的话,国家的管控难度就会加大,不安定因素的增加对于日后要集中精力对外争霸是很不利的,故要防患于未然。将居民按职业技能的不同分而居之,使他们各有所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不同职业技能的传承。在细化行政机构的同时,管仲推行了“做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政策,保证政令能够顺利地下达至各地,有利于行政执行效率的提高,对于军事任务的执行也更为方便。在经济方面,齐国规定对私田进行赋税的征收。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私田的征收并不是按照统一的税率收取,而是按照土壤的肥瘠程度制定不同的税率征收。土质的不同对于粮食的产出量是有一定影响的,此政策的制定显然更加合理化,有利于提高百姓耕种农作物的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对外征伐,树立威望,经过管仲、鲍叔牙等贤才对于国内的治理,齐国很快实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有了财力与兵力的支撑,下一步自然是要开展对外扩张战略了,于是齐桓公先从周边的小国入手,由其是与他有过恩怨与过节的,毕竟好找讨伐的理由。当然征伐的目的是为了让诸侯看到齐国的实力,从而归顺、屈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威望的树立是必要的

    尊王攘夷,大国担当

    这时候的齐桓公,虽然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土面积比较大,实力比较强,但只能算是一个强国,算不得霸主。春秋时代,吞并诸侯,毕竟在道德上是有亏的,要想在诸侯中有威信,仅仅是实力强大是不够的,还得要“以德服人”。在春秋初期,道德的制高点仍然是周礼,按周朝末年的礼法规则来说,能够控制众多诸侯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周天子。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哪怕实力再强,也不能号令全天下的诸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然而自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逐渐丧失了控局能力,诸侯国各自为政,诸侯国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没有底线,蛮夷势力也趁机向诸侯国发起进攻。危机越来越严重,中原各国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大家需要做些什么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一开始,诸侯们想要通过开会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围绕这个解决方案形成契约。然后大家一起对天地神灵立下誓言,履行相关承诺。这种方式听上去很好,可一旦到了实际行动的时候,却往往无法被遵守,签订的条约常常变成一纸空文。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缺少监督。违背盟约的国家很少遭到强制惩罚,契约也就无效了。以前,周天子会监管诸侯们的行动,解决诸侯们的纷争,但此时周天子已经没有了这个权威和能力。这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一个代理家长,由这个代理家长来协调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维持国与国之间的稳定。这个时候,齐桓公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宣布自己拥护周天子的统治,并以周天子的名义组织会盟,然后名正言顺地被推举为盟主,成功号令诸侯。

    那么齐桓公想当盟主就能当吗?首先,获得了周天子的高度支持,自打周恒王被郑国打败以后,混的那叫一个灰头土脸,诸侯没有一个把他看在眼里,这时候齐国突然提出“尊王”的口号,周王室真是睡觉都要笑醒,当然要全力支持齐桓公,慷慨的把会盟诸侯的权利交给了他。那么当时有没有别的大国君主跟他抢这个位置呢?当时最强大的四个诸侯国,分别是齐国、秦国、晋国和楚国。齐国就不说了,西面的秦国其实很想参与诸侯的会盟,但无奈地理位置偏远,战略出路被晋国死死卡住,所以很长时间无法参与会盟。而晋国呢,刚参加完会盟,国内就发生了一连串内乱,也无暇他顾。南面的楚国本来是周的诸侯,后来却脱离了分封体系,以蛮夷自居,公开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还不断兼并周围的诸侯国,所以楚国对参加诸侯会盟并不积极,反而成了会盟时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齐桓公获得了一致用户成了盟主。齐桓公生平一共组织了十六次诸侯会盟,其中九次特别重要,被称为“九合诸侯”。

    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齐国通过会盟的方式,调解诸侯之间的纠纷,促进诸侯国合作,将原本是一盘散沙的华夏势力,重新统合,维持住了华夏文明的基本格局,更担负起最困难的工作——组建多国联军,打击华夏诸侯们共同的威胁,也就是“攘夷”。

    这时候我们要说一说周朝的疆域,周朝的疆域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布,而是像一张带有很多洞的鱼网。具体来说,周王朝是以城为点,以车道为线,以线连点的点-线网状结构。在点和线圈起的范围之内,还有很多未被开发、未被控制的黑洞地区。在这些黑洞里,散布着各种非农耕、非华夏的势力,当时这些势力被统一称为——蛮夷。所以对华夏世界的诸侯们来说,蛮夷势力并不遥远,反而就在自己的身边。甚至有诸侯国的国君,站在自己的城头上,就能直接看到长期定居的蛮夷部落,也发生过诸侯的国都遭到蛮夷部落攻陷的事情。比如晋国,长期控制的就只是太行山附近的河谷里,一个个的城邦据点。而在太行山外围的山区里,则布满了没有纳入周的分封体制的蛮夷势力。这些势力,经常骚扰晋国的城池,对晋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再比如,在今天的洛阳、郑州地区,同样分布着很多蛮夷势力。周襄王就曾经收编这些力量打击郑国,后来蛮夷叛乱,反过来攻陷了东周的大本营洛邑。由于有蛮夷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华夏世界的诸侯们才会格外团结,大家都愿意尊齐桓公为盟主,以此换来齐桓公提供的安全保障。

    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侵伐燕国,燕国无力抵御,于是请求齐国救援,齐桓公派兵援助燕国,一直将山戎部落打至孤竹,解除了燕国的危机。除了燕国外,像邢、卫等国也深受戎狄部落的侵扰,卫国甚至惨遭灭国。齐桓公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率领他国共同抵御戎狄的侵扰,存邢救卫,深得诸侯国的尊敬。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既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平息了侵扰因素,又很好增强了自身的威望。齐桓公当时的军事行动范围,向北翻越了燕山,向西翻越了太行山,向南抵达了淮河流域。总之,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齐桓公的大军,俨然成了华夏世界的救火队长。

    在齐桓公对蛮夷势力的驱逐和反击的过程中,有些蛮夷势力被迫向远方迁徙,有些则开始融入到华夏体系之中。最著名的一个融合,就是太行山的山地部落与晋国的融合。晋国国君和多个蛮族部落进行战略联姻,生下了很多带有混合血统的继承人。如著名的晋文公重耳,他的母亲狐姬,就出身蛮族部落的翟(狄)国,所以晋文公其实是一个混血儿。在这个过程中,华夏世界再次扩大,大片蛮夷地带、网状结构中的黑洞地区被逐渐探开,被纳入到了华夏体系之内。随着对蛮夷地带的不断开拓,周王朝原本的网状疆域格局的网眼越来越密,网格越来越小。点-线格局逐渐变成了一个面的格局。这就是华夏文明的第二波地理大开拓。当然,这场由齐桓公开启的地理大开拓,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再由之后的一代代国君,共同促成。其实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接力赛跑的结构。

    齐桓公,他利用尊王攘夷的策略,让自己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并通过联合诸侯,共同抗击蛮夷势力,推动了对网格地带的广泛探索和开发。分封时代的点线控制,开始变成面的控制。这就是华夏世界的第二波地理大开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