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扮男装考科举 > 第50章 第五十章

第50章 第五十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唐江洲走后, 易青与沈三娘再细细谈了一次。

    其实她们两人先前因着默契,早在心里达成了一致。

    对于谁登上大位,对老百姓, 对她们来说都一样。

    皇家的密辛隐私,公不公平,只是站在某人的角度而言。涉及到江山大事,再简单以人好坏去衡量, 就显得有点儿天真。

    不管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 他们的能力名声都不错,且聪明有手段, 谁也不是蠢货。

    易青以后要出仕, 不可能独善其身做孤臣,抬着棺材上朝堂,这不是她想要的路。

    选择二皇子或者大皇子, 她都无所谓。只是,对于她想要的东西, 他们两人都给不了。

    在他们身边,已经有无数的能人志士, 官员士大夫,都是男人利益的代表。她无法在其中撕开一块,实现她的理想。

    只有太子,他因着皇上的无情,为先皇后感到不值, 在下意识中, 他会对女人所受的苦难体会会更深刻。

    再者,他现在身陷囹圄,根本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她还能与他讲条件。

    只要她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就算太子以后清算她,也不会对留下的制度一并清算掉。

    沈三娘想得更多一些,对于梁洄,她兴许有愧疚。但是在这条路上,想要完完全全无愧于心,那是神仙能做的事,她做不到。

    总有些东西必须牺牲,如果是她的幸福,她早就没想过这种东西。就是要她的命,她也会毫不犹豫舍弃掉。

    第二天一早,易青起床吃完饭后,在屋里开始读书学习。

    天气冷,沈三娘怕易青冻着,往炭盆里多加了些炭。老吴跑了进来,手上拿着拜帖道:“娘子,有人递了帖子来,说是白丁堂丁家的嬷嬷。”

    沈三娘打开帖子看了之后,把帖子递给易青,说道:“老吴你快去请进来,我也跟着你出去迎一迎。”

    易青看后,说道:“唐先生算得还真是准,果真丁大娘子会亲自登门拜访。阿娘你去忙吧,我自己等会去找唐先生。过会萧山估计也得到了,今天他第一天去读书,我要跟着他去,免得他被唐先生打。”

    沈三娘笑着说好,然后快步走出去,丁大娘子恰转过影壁走了进来,她站住遥遥施礼,沈三娘忙还了一礼。

    仆役捧着礼盒跟在身后,沈三娘说道:“大娘子真是太客气,快请进来坐,外面冷。”

    丁大娘子笑着说道:“我早就想来拜见沈娘子,今天贸然前来,还请娘子不要怪罪。这些都是些京城年节时的吃食小玩意,好些都是从明州府送来。我虽已经在京城多年,每每最想念的,还得是明州府的吃食,怎么都离不得那一口。我想着沈娘子与易举人离家在外,怕也是想念得紧,便带了一些来。”

    沈三娘高兴地道:“大娘子有心了,京城样样都好,可这人呐,生下来吃什么味,老了也还是喜欢吃什么味,一辈子都改不了。我与阿青都想着明州府的年糕,往年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开始蒸糯米打年糕,到处都是一股子清甜味。京城也有年糕,吃起来总觉着少了些什么。”

    丁大娘子见沈三娘虽然穿着打扮朴素,只一身半旧细布衫裙,浑身上下不着首饰,素净秀丽的脸庞,举手投足却不失气度。

    她说话不疾不徐,笑容温和中带着爽朗,心中对她不由得好感倍增,脸上的笑也真诚了许多。

    两人去到后宅,不大的屋子,里面收拾得异常整洁。一进屋,淡淡的暖香萦绕,清雅又不令人觉着太浓而憋气。

    丁大娘子心里满意至极,暗自连连感叹,京城那些清贵大户之家,也不外乎如此。

    雪青送上茶,大大方方朝丁大娘子见礼,笑着道:“姑姑,家中炭已经不多,我与陈婶子一同出去买些炭,买好之后就回来。”

    沈三娘笑着道:“你去吧,路上仔细些。”

    雪青应下走了出去,丁大娘子看着她的背影,夸赞道:“沈娘子的侄女也养得好,我见过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她竟半点都不比她们差。”

    沈三娘微笑着说了雪青的来历,“大娘子也非寻常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雪青身世坎坷,没有托生在好人家,也算是不幸。幸得她聪明懂事,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赚到一口饭吃,我也觉着她很好,不比谁差。”

    丁大娘子愣住,她知道雪青不过是沈三娘买来的下人,家里买个小丫头做粗活,花不了几个银子,只多给几口吃食而已。

    她没想到的是,雪青的身子竟然是这种情形。沈三娘不仅仅只救了她的命,还教会了她谋生的本事。

    丁大娘子心潮起伏,想起自己这些年的辛苦,想着阿娘的悲惨,眼睛渐渐湿润,勉强笑道:“雪松真是命好,能遇到沈娘子这般的好人。女人由来不易,我也想着要帮帮她们,却遇到许许多多的阻挠。

    白丁堂以前用曾请了女人做伙计迎客,有那满肚子坏水的客人,不顾还有其他人在场,直接上下其手。更是不客气地说,只在花楼见过女人迎客,既然白丁堂有女人,大不了花点银子而已。女伙计既然出来迎客,还装什么贞洁烈女,你且听听这些混账话。

    偏偏旁边还有很多人附和同意,他们不是对手找来故意闹事之人,只因许多男人心中的确做如此之想。阿爹得知之后,也写信来劝我,让我不要逆流而上。既然同情她们,让她们在后宅伺候,或者干脆给些银子帮她们一把就是。

    后来我实在无法,她们也再坚持不下去,最后只得作罢。现在白丁堂里,只余下几个女账房。账房只在屋子里算账,不用出去倒没事。只账房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首先得识字,人脑子要灵活不说,还要稳重细心。”

    丁大娘子又叹了口气,说道:“不瞒沈娘子,我真是为我们女人不值,想着我既然有银子,有能耐,就尽力拉她们一把,给她们安身立命之处,让她们能活得像个人样。”

    沈三娘沉吟片刻,说道:“大娘子心善,想着能帮着咱们女人一把,只凭着这一点,已比许多男人都要强。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她们银子,只能暂时救她们的命,以后怎么做,还得靠她们自己。

    世道如此,想要真正出来做事,自是不容易,别说男人会出来训斥有伤风化,就是女人,也会在一旁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人呐,想要完全不顾世人的眼光,那得有圣人的胸襟,我就做不到。不过大娘子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有钱有人,还怕做不成事?”

    丁大娘子眼睛一亮,问道:“沈娘子可有什么好法子?”

    沈三娘笑了笑,说道:“大周律法都做了种种规定,我亦没什么好法子,不过是耐心等待罢了。先做一些小小的事情,耐心等到开云见雾的那天,总得有个盼头。”

    丁大娘子神情低落下来,说道:“是啊,也只能如此了。女人就得嫁人,在后宅相夫教子伺候公婆,不然就绞了头发去做姑子,比起嫁人,我倒宁愿一辈子青灯古佛。”

    沈三娘神情关切,顺着她的话问道:“大娘子,我托大问上一句,你阿爹可同意你的想法?”

    丁大娘子苦笑道:“阿爹当然不同意,只是他也不好强命令我。就怕我性子要强,一时想不开做出傻事来。”

    沈三娘觑着她的神色,劝道:“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庙里清苦,我是俗人,还是喜欢热热闹闹过日子。大娘子也别做如此打算,你阿爹宠着你,能让你管这么大家铺子,别的人可做不到,万万不要让让亲者痛仇者快。不知大娘子可听过,明州府慈云堂的热闹?”

    丁大娘子皱眉思索,说道:“我倒是听过,那场官司家里写了信来,简单提了几句,最后倒没有细说。”

    沈三娘仔仔细细说了当年的官司,丁大娘子听得跟着神情变幻不停,末了怔怔地道:“对啊,我怎么当初没有想到呢。京城也有济慈堂,也有寺庙,我拿出银子来,没得做不好这件事。”

    沈三娘认真地道:“大娘子,京城不比明州府,你可不能轻举妄动。哪座庙背后没有人,甚至济慈堂也是如此。平时遇到什么灾害,大户人家搭粥棚都有讲究,谁家的在前,谁家的在后。官大一级的捐五两银,官小一级的就不敢多捐一个大钱。

    白丁堂虽然赚银子,就算是做善事,也不能冲到前面去,遭人嫉恨不说,说不定还挡了别人的路。有些人,可是以慈善出名,最好不要去跟别人争这个名头。”

    丁大娘子愣住,说道:“也是,我就是太急,只要一遇到这种事,平时的小心谨慎全部抛到了脑后。不过想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就急得没法子。

    难道我们女人,面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我不甘心呐!就算锦衣玉食长大,最后还是免不了同样的命运。走运的,能嫁个好人,在后宅蹉跎一辈子。不幸的,遇人不淑,说不定连在后宅蹉跎一辈子的机会都没有。”

    沈三娘知晓丁大娘子是感念自身,她心中有怨,为她阿娘打抱不平。这世上不平的事太多,丁仁跟所有的男人一样,需得有儿子继承家业,不能让丁家断了香火。

    他还算是有良心之人,能补偿丁大娘子,也没有耳根子软,让丁大娘子嫁人。否则以丁大娘子的年纪,早就被一顶花轿嫁了出去,哪能由得她反抗。

    丁大娘子自嘲地笑了笑,说道:“真对不住,我们不过是初次相见,本是来见见乡邻,祝贺易举人高中,倒向娘子抱怨了一大堆。”

    沈三娘摇摇头,宽慰她道:“大娘子不用自责,你我都是女人,我成过亲嫁过人,知道里面的个中滋味。这天总有亮的那一天,好比日升月落,冬去春来。

    没有恒古不变的事,天在变,这世道也有变的那一天。比如大周律法变了,慢慢再去改变世情,照着律法做事,岂不是更名正言顺?”

    丁大娘子愣了会,慢慢坐直身子,眼神凌厉之色一闪而过,说道:“沈娘子这话可是何意?”

    沈三娘盯着她,微笑着道:“大娘子是聪明人。不过大娘子得好好想想,你阿爹有眼光有魄力,最好也回去与你阿爹商议之后,我们再坐下来详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