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无敌县令
郭子仪听着武俭的话,知晓武俭悲天悯人的心,可他懂战争,他大大小小的战役,历经半生。
心慈,败国。
这亦是慈不掌兵的由来,你可怜百姓不假,谁不想做救苦救难的菩萨。
郭子仪看着武俭,心中念道“他终究还是个文人”。
过去的“恒罗斯之战”,大唐败了。
大唐将士,战死七万余人,这在历史书上,也许就是一行字。可在郭令公心里,这都是活生生的人。
这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听之悲悯,实则优柔寡断,他不适合战场。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家最高的造诣。
可不战,亦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悬殊的地位上,才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敌人没有被说服的,只有被打服的。
弱国,无话语权。
武俭知晓郭子仪的想法,淡声说道:“柱国,且让我试试。”
郭子仪看着武俭眸中决意,问道:“可否告知一二。”
武俭一丝微笑,也不多言,他不过是在赌孛儿蛮的分量,扎不木这大孙子在鞑靼的分量。
一试便知。
···
郭子仪不明所以,先不论武俭救了他一命,即便是他敢站在玉门关上,与鞑靼对峙的魄力,也胜却万千文人了。
而所谓的王侯,藩王李杲早已下陇南,去赏两岸金川了。
武俭搂着孛儿蛮,看着玉门关外三里之外的鞑靼军,还是心尖一凉,他没见过这般肃杀的阵势,远远的看着,都能看到鞑靼将卒,眼里迸发的杀气。
武俭心中也在忐忑,他不知道孛儿蛮的分量,若是他的分量不够,那这场仗还是要打的。
他与孛儿蛮,登上玉门关上的最高处。
“看清楚是谁了么。”武俭问着。
幼白姑娘随身翻译,就听孛儿蛮说道:“那是我三哥孛儿只斤。”
“你有几位兄长。”武俭亦是好奇。
孛儿蛮咬了一口随身带的羊腿,说道:“我排行十九。”
这一下,武俭也是心里没底了,扎不木不缺孩子啊。按理说,物以稀为贵,本以为孛儿蛮算是扎不木的心头肉。
如今看来,撑死算是个“肉球”。
武俭也没别的法子,将刀架在孛儿蛮的脖子上,发号施令道:“退。”
玉门关上的将士,一声吼,震的武俭头皮发麻,却看到城外的鞑靼军,退了足有一里之地。
武俭可算是高看了孛儿蛮一眼,没想到这孛儿蛮,倒是颇有分量。
其实,以孛儿只斤的眼里,这一位十九弟,可有可无。即使在鞑靼军中,那也是边缘人物。
可惜,孛儿蛮有一位彪悍的奶奶。
并非是先当孛儿蛮的老婆,又当孛儿蛮奶奶的这位夫人。
而是扎不木的第一夫人,若不是这位夫人,扎不木也坐不上这个位子。
孛儿蛮离家出走的时候,这第一夫人,就提着一柄宰羊的刀,追着扎不木砍,这可不是做做样子。
毕竟,扎不木真的挨过几刀。
睡觉的时候,看着这彪悍夫人的枕边,放着一把刀,扎不木心慌了。
武俭看着初见成效,淡声道:“送信···三日后,我去面见鞑靼首领。”
鞑靼收到武俭的书信,又退兵十里,退过了疏勒河,烽火稍灭,玉门关内的百姓亦是松了一口气。
···
烽火倒是灭了,郭子仪的心里可是火了。
“胡闹···胡闹,战则就战,何苦你一介状元文人,前去面谈。”郭子仪说着,老眸怒色。
屋内噤若寒蝉,其他的人也不看好武俭。
毕竟,他们都见识过鞑靼的残暴,也知晓去了草原,可不是大唐说了算的。
“小小鞑靼,又不是没打过,用得着你去身涉险境。”郭子仪说着,又是一阵轻咳,已是气急了。
他惜才,他太惜才了。
他看重武俭的才华,他不该在边唐,而是在庙堂。
笔杆子与刀杆子,可是大不相同。
“既已约定,就不可毁约。”武俭轻描淡写的说着,看着郭子仪的担忧的眸子,继续说道:“我从不打无把握的仗,虽是县令,可也是大唐的县令。”
郭子仪见拗不过武俭的性子,长叹一声说道:“说吧···这三日,你要我备些什么,那扎不木也不是傻子。当年他们尊称太宗皇帝为天可汗,那也是打的怕了,自然也拿了不少好处。”
武俭颔首道:“三车绸缎,一车炊具。”
“就这些。”郭子仪亦是不解。
“嗯,就这些。”
武俭点头称是,背着手故作成熟的说道:“物以稀···才为贵。”
他言罢,关上屋舍的门,淡声道:“三日后,备好叫我。”
在武俭的眼里,三车绸缎与三十或三百,没半点区别,解不开大唐与鞑靼之间的敌对关系。
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也并非刻意驯服,就能让其臣服,世代为臣。
这一点东西,撬不开整个鞑靼,却能打开草原的一条路。
···
短短三日内,偌大的玉门关中,都传出武俭的事迹,状元县令只身前往群狼环伺的鞑靼。
以一人之身,保玉门平安。
街头小巷,神乎又神。
而在一处不小的院落中,坐着一位身着青水绿裳的女子,正是与兄送信的元檀儿。
她早已知晓武俭,远赴鞑靼,却被其父,困于凉州的屋舍内。
“若以德性而论,大唐没几人胜的过他。再以才华而品,一举高中状元者,亦是大唐之才的翘楚。貌相更不必说,大唐科举之中,向来是一貌,二才,三德。”
“武俭才貌不必说,入得了玄宗皇帝的眼,也入得了贵妃娘娘的眼。”
“可他···还是少年心性。他是有才,八苦赋写的也不错。”
“官吏苛刻,一苦也。”
“私宅征夺,二苦也。”
“赋税繁多,三苦也。”
“所由乞敛,四苦也。”
“替逃人差科,五苦也。”
“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
“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
“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元檀儿听着父亲的言语,亦是两行清泪,赛过院中红梅,淌颊无声。
“现在的玉门百姓,叫他无敌县令,还在西北处的山麓下,给他立了一座文庙。”元父透着门缝,看着自家的女儿,说道:“他能从鞑靼回来,他是无敌县令。他要是回不来,那就是他的衣冠冢。”
他言毕,她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