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2章 其利断金

第2章 其利断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哦,原来如此,问题还是出在这帮勋贵身上,”裴天韵听着两人的对话,又想到了当初他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偶然撞到朱元璋在跟刘伯温商量如何应对淮西勋贵的事情。“不过这事估计有点难办,目前我也没发现什么这帮勋贵违法的证据,别人正常买地,总不能说是罪过吧。”他继续看着刘、曹二人。

    “这事还不能让陛下知道,不然可没咱俩好果子吃。”刘英无奈的叹了口气,宋国公冯胜的权势远在他这个挂名义惠侯之上而且冯胜购置的田产土地也并没有越界侵入皇陵,即便告上京城顶多皇帝训斥几句,而且就这还得看朱皇帝是不是把冯胜的所作所为当成是罪过。

    可他俩却不一样,身为这边的管理者,要是哪天皇帝心血来潮回凤阳祭拜,一大群人涌来这边,保不齐谁就发现紧挨着皇陵的土地也被人买了,对刘、曹二人来说可就是杀头的罪过。说白了,这就是基层管理者的无奈,错不在他,但责任一定是他的。

    看到这些的裴天韵也颇有感触,不过好消息是至少表面上来说那个宋国公并没有以非法的手段来拿那块地,所以裴天韵决定先回京城跟太子朱标商量时候再听听他想怎么办。

    “事情就是这样,其他人肯定也有相类似的情况,但那个冯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回到东宫后,晚上太子来到书房,裴天韵将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朱标,“这样的话,还真不好办了。”太子听完后面色凝重,看来连他也觉得有些棘手。

    “或许你应该提早跟皇帝陛下说明原委?”裴天韵嘴里嚼着太子带来的点心说,“毕竟当时你查到的那个计吏他并没有说是谁或是用什么方式去侵吞田产嘛。”

    “话是这么说,但侵吞两字终究不太好听,”朱标听了裴天韵的话已经大致可以猜到,现在凤阳府的田产是在被巧取而不是豪夺,“我得想个办法,亲自去一趟。”听上去,朱标的计划是亲自去解决中都的麻烦。

    “或许,你可以再带个兄弟去?”裴天韵突然提了一句,“再带一人前往?”朱标有些许纳闷,“是啊,就当你们几个皇子兄弟回家祭祖嘛,把气氛搞得轻松一些。”毕竟不是真的要查办某人,朝廷派几个皇子去老家,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到了凤阳当地都不会给人太大的压力。

    “这倒是个好主意,明日我便向父皇请旨。”朱标脑子一转,觉得裴天韵说的也有道理,“时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吧。”裴天韵自然是不用睡觉,但肉体凡胎的大明太子可不行。

    其实对于勋贵们圈地的事情,主要还得怪在朱元璋的头上,只是当时那种情况下谁敢说皇帝半个“不”字呢。裴天韵心里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不过他并不会当着朱标的面说对方父亲的不是罢了。

    “父皇,儿臣有事禀告,”第二天下了朝堂朱标照例跟随父亲来到奉天殿,“有什么事说吧。”皇帝一摆手,殿内的太监便齐齐退了出去。“父皇,儿臣带弟弟们回凤阳一次。”

    “好端端的回凤阳老家做什么?”听了儿子的话,朱元璋有些纳闷,“父皇,之前空印案之时,儿臣注意到凤阳府亦有此等状况。”

    “是啊,你看看这帮混账东西干的好事!”时隔一段时间再提到此事,朱元璋仍是气不打一处来。

    “幸得父皇宽宏大量,所以儿臣想借着皇子去中都祭祀的名头,先从老家开始整治,为天下做一个表率。”朱标当然不能明说是为了那些勋贵圈地一事,毕竟事情还没查清楚的情况下,胡乱向皇帝报告并不会对事态的发展有什么正面帮助。

    “嗯,我儿想的周到,”听到这些,朱元璋反而露出满意的神情,“只是你想哪个弟弟去凤阳老家?”他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个大儿子,“四弟年幼,儿臣意思带二弟三弟一起吧。”朱标早有了打算,“这孩子,老二家媳妇就快生了,你忘了?”皇帝打断了他的话,因为太子夫妇的撮合,现在秦王跟秦王妃二人伉俪情深婚姻生活和谐美满,已经不是原来那种错误的关系了。

    “还有老三,咱刚罚了他禁足三个月,你这时候带他出去是想看你老子笑话吗?”晋王朱棡倒没有受过裴天韵什么影响,他身上的臭毛病一直没改掉,最近又不知道犯了什么事被皇帝给惩罚了。

    “三弟他怎么了?”朱标一听弟弟被父亲关了禁闭,马上紧张起来,“还不是他那点臭毛病,咱要好好治治,你别劝,劝一次咱就多加他一个月的禁足时间,”皇帝斩钉截铁地堵住了太子的嘴。

    “带老四去吧,那臭小子三天两头往你娘那跑,没个正形的。”皇帝似乎对朱棣最近一些行为也不是太满意,“哈哈哈,父皇要不下旨把徐叔叔从北平召回来,也好再结个亲家。”朱标自然是很清楚自己这四弟看上了徐家长女才会过于频繁的去后宫的。

    “这四弟不会怨恨我这个做大哥的吧?”朱标笑了起来,其实这个四弟跟他关系是兄弟几个之间最好的,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朱棣也就是因为考虑到其年幼的原因而已。

    “他敢,”朱元璋笑骂了一句,“来人呐!请燕王来奉天殿!”皇帝毫不犹豫地下旨去召他过来。

    “大哥,咱们走的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到啊。”太子车驾内,他的四弟燕王朱棣难掩出门的兴奋之情,只恨整个队伍走的太慢。

    “急什么,当年我们跟随父皇北巡不也是这般速度?”毕竟年长许多的太子能沉得住气,他这么气定神闲主要是在等先一步出发的都尉府密探的回报。“我不是怕犯人跑了嘛。”朱棣这才坐到了车内的侧位上。“哪来的犯人,咱们是回老家代替父皇去皇陵祭拜祖父母的。”朱标也不知道弟弟这想法哪来的,“呃?大哥带我出门不是为了抓之前空印案的漏网之鱼?”朱棣大吃一惊。

    “我从来没跟你说过这种话吧?”被弟弟那么一问,就连朱标都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说过那些了,“大哥忘了?之前您带我查案的时候还答应过我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们回凤阳老家难道不是为了查案?”没想到这孩子把当时的话记得那么牢。

    “噗嗤…”其实车厢里并不只有那兄弟俩,裴天韵正倒挂在车内看两人聊天呢,听朱棣讲到这些他没忍住笑了出来,“哈哈哈,你这个弟弟可是比你想象的成熟很多呢。”他提醒了一句。

    其实裴天韵也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朱标顺利继位的话,会怎么处理这些亲弟弟,毕竟削藩这件事早晚都是要做的。靠亲情维系江山社稷实在有些脆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对这些只差一步便可成功登顶的人。

    不过现在不是担心这些的时候,至少在朱标这一代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是挺好的,只希望他能想出比自己儿子好些的办法吧。裴天韵对那些淮西勋贵能否善终已经不抱希望了,在穿越而来的这几年里,他不止一次发自内心的认为朱元璋后期将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除了要给尚且年幼的朱允炆巩固地位之外,这帮勋贵自己往绝户的方向作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是,大哥是说过要你帮忙呢,也亏得你还记得。”毕竟弟弟在身边,朱标也不好直接开口跟裴天韵说话,“不过,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是摸清情况,并不是要抓谁,现在没有明确的犯案人员。”他意识到应该跟弟弟好好解释一下,以免朱棣兴奋过头了。

    “都听大哥的。”朱棣倒也不含糊,既然还需从长计议,他再兴致高昂也没什么用,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到目的地再说。“嗯,到了凤阳,大哥再给你看一个好东西。”朱标神秘兮兮的卖了个关子。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燕王殿下。”一路上都没遇到什么麻烦,几天后车驾顺利来到凤阳皇陵,刘英与曹秀早早就率领皇陵祠祭署众人在大门外等候了,“免礼,今日祭仪用品都准备好了吗?”朱标询问,“下官已备妥当,殿下请?”刘英恭敬地邀请太子和燕王入内。

    “我就不进去了哟,在外面等你们出来。”别人家的陵寝,身为阿飘的裴天韵自然是不想进去的,况且他本身还感觉贸然进入的话既是对死者的不敬也是对生者的冒犯,毕竟人家在那磕头拜祖宗而他飘在半空,这种画面光是想象一下都让裴天韵觉得尴尬不已。

    忙了一上午祭拜完之后,刘、曹二人就把太子请到了祠祭署内歇息片刻,“刘大人,此地附近可有什么名胜?”早就从裴天韵嘴里知道冯胜在打附近良田的主意,所以朱标决定先看看这两个人有什么反应。“回太子殿下,这一片都是皇陵所属,并没有什么可供游览的。”刘英赶忙说道。

    “唉,可惜了,”朱棣倒是不以为然,他正在感叹皇陵修葺的工艺以及路上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新奇东西。“四殿下若是有兴趣,可以去城内转转,凤阳府可是跟以前大不一样喽。”曹秀在一旁说道,但朱棣却一言不发,想来是对那些提不起兴趣。

    “如此甚好,”反倒是朱标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与四弟明日便去逛上一逛。”

    晚上在两人的住处,兄弟二人正在用晚膳,“大哥,此处虽繁华,但怎么也比不上京城吧,在城里逛岂不是耽搁了查案的时间?”朱棣有些不明白太子的用意,“哈哈哈,四弟莫急,名义上是游览而实际上正是体察民情哩。”朱标笑道,“你且安心用膳,一会儿大哥就把来的路上跟你说的好东西给你瞧瞧。”

    “大哥,是什么好东西让你弄得如此神秘?”少年心性的朱棣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大哥到底卖的什么关子,“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朱标悠然自得的喝着茶,“记住,不论等下你看到了什么,都记在心里但也必须烂在肚子里。”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枚令牌一样的东西交到朱棣手里。

    “这是什么?”朱棣一脸茫然,“亲军都尉府密探的指挥令牌,见到它就如同父皇亲临。”朱标耐心地解释道,“密探?”朱棣仿佛被打开了新大陆一般,“是的,这是父皇与我在几年前改制拱卫司后成立的特殊队伍,今日我将他们的存在告知于你,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太子严肃地问,“多谢父皇与大哥的信任。”脑子灵活的朱棣马上就反应过来。

    向朱棣公开这一秘密组织自然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而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朱棣提前熟悉都尉府密探的职司以便在将来可以执掌大权。

    “明日咱们上街,就是为了亲眼看看密探们打探到的情况。”此时太子才说出了他的目的,“原来如此,大哥英明。”朱棣终于明白为何太子殿下对尚在建设的凤阳城内有兴趣了。

    “参见太子殿下,燕王殿下。”晚些时候,早一步行动来到凤阳的密探前来报告,“起来说话,”朱标端坐在中堂而朱棣则是肃立在大哥边上,对于这位兄长他们几个弟弟都很是尊敬,“回太子殿下,现已查明凤阳府内的确有京城内各位大人有大量购置田土的现象,这是名单,请殿下过目。”说罢,来人递上一本名册。

    朱棣上前接过来刚想转交给太子,“你看看吧,顺便告诉我都有谁。”朱标发话了,“宋国公冯胜、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长兴侯耿炳文、永嘉侯朱亮祖…”朱棣越看越纳闷,这些名单上面几乎全都是身世显赫的功臣勋旧,“你且退下吧,明日此时再来。”朱标打发走了密探,屋子里又只剩下兄弟二人。

    “大哥,这些人买那么多地是干什么?”朱棣不解地问,“父皇在凤阳府大兴土木,显然是动了迁都的心思,他们在提前做准备呢。”朱标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兄弟二人此行的目的,一为了惩处不法,二就是回京后要劝说父皇打消这个念头。”

    “我明白了,大哥。”朱棣这才真正意识到为何兄长白天如此悠闲,原来一切尽在其掌控之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