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都凤阳
凤阳府,明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同年府治由古濠州城前往新建的明中都城,凤阳是朱元璋出生并生长的地方,被称为龙兴之地。当时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分别为亳州、宿州、颍州、泗州和寿州五州。
由于凤阳府原本就不富裕,再加上经过元末群雄争霸,生灵涂炭,当时凤阳府的总人口不过十三万人。朱元璋为了快速增加凤阳府的总人口数量,从河南、江西等地六次移民,总共移了大概三十万人到凤阳府。
凤阳面积也变大了,人也变多了,按道理来说朱元璋该停手了,可是皇帝依旧没有停止的意思。在他看来凤阳变大,人变多,还是体现不出凤阳的排面,为此他又在凤阳府各地驻军六万四千余人。
然后,为了凤阳府的新旧百姓们能够舒适的生活,配套设施肯定是少不了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利工程,如果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得不到完善,那么百姓的土地灌溉将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况且当时的凤阳府是突然间多了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当中,富庶人家只有极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迁徙到凤阳府肯定是要开垦土地。
于是,要让这三十万人长期在凤阳府呆下去,就必须要让他们的田地都有水,都能够长出稻苗,所以朱元璋亲自派遣两名侯爵到凤阳府当地负责水利工程。
而南京作为当时的都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朱元璋想将南京的经济红利分一点给凤阳府,特地在南京与凤阳府之间修了二十个驿站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自此之后,凤阳在朱元璋的几番折腾之下下,顺利成为大都市。
“裴大哥,你尝尝这个。”这天晚上朱标命人提来一个食盒,然后就打发太监出去了,“哦?是什么好吃的呀?”向来不拒绝美食的裴天韵一下闪到朱标身边,“这个,近几年流传起来的石梅盐水鹅,”太子也不卖关子,一下打开了食盒,“这种做法的鹅肉吃起来纯正爽口,肥而不腻,你跟小羲快来试试。”虽然看不见小羲,但朱标从来没有忘记还有她的存在。
“哦!这味道…”裴天韵现在对于把现实中的东西复制到灵魂世界得心应手,“果然很好吃啊,太子多谢你了!”裴天韵看着正在努力啃鹅腿的小羲笑了起来,“大哥猜猜这是哪里的美味?”朱标反倒是在这方面卖起了关子,“哈哈哈,这让我上哪猜去,我们俩各自的时代这版图可是差太多了。”裴天韵毫无头绪,他甚至无法确定现代他知道的地名在古时候还叫不叫那个名字。
“这盐水鹅,是凤阳名产哦。”太子想想也是,相处时间长了,他甚至有些忘了这个阿飘大概是来自几百年后的穿越者。“嗯?凤阳?这是你拜托我要去的地方吗?”裴天韵记起来之前处理“空印案”的时候,朱标故意压下了凤阳府那里可能牵扯出其它案件的事实。
“正是,我希望目前先低调处理,毕竟之前父皇龙颜大怒,再火上浇油的话于案件无益,更有可能牵连过甚。”朱标冷静分析当时的形势,“不过现在此事渐渐平息了,所以我才想到该拜托大哥你啦。”他看着正在大快朵颐的裴天韵,“好说,凤阳可比甘肃近的多了,我每天白天去晚上回,跟你当面聊。”这点小事不足挂齿,裴天韵当即答应下来。
“多谢大哥!”
朱皇帝统治期间,原本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众的凤阳府田地数量竟然高达四十万顷,税粮更是高达二十万石,成为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大都市。但这种强行成为大都市的大都市,并不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天飞到凤阳府上方的裴天韵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建造房屋,扩建城墙,整座城内充满了行色匆匆忙碌的民夫工匠,“好家伙,这里简直是在重新建一座城啊。”他不禁感叹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皇帝这么干也无可厚非么,要是换成我也是一样的。”这点上面他倒是很能理解朱皇帝的做法。
只是他跟朱元璋一样都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朱皇帝在规划凤阳未来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增长会给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凤阳人士,而自古以来衣锦还乡就是我国的传统,大多数人挣到了钱都想回老家显摆显摆,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也不例外。
所以那些功臣勋贵们一个个都跑回老家凤阳府到处圈地,当地上好的土地基本上都在功臣的手中,而中等的土地则在凤阳府本地人的手中,毕竟先到先得,而最次的土地则是被皇帝迁徙而来的那批外来移民的。
而这些外来移民的数量是本地人的将近三倍,这将近三倍的外来移民为了活下去,只能到处开垦土地,无论是山林,还是湖泊附近,都遭到了外来移民的开垦。
然后另一个问题就渐渐的显现出来,拥有最好的土地的人其实自己根本不用种地,而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人所分到的土地又非常贫瘠种不出来多少粮食。
于是,迫于生计的那些外来移民们就不得不成了开国勋贵以及大户人家们的佃户,他们只能租种那些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后果就是非但朝廷从他们自己的薄田里收地税,他们每年还要缴纳租金给那些大户人家,无形中就增加了不少生活压力。而由于地少人多,那帮占着大量肥沃土地的人总是将地租定的奇高,不少佃农由于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将原本自己名下的地再次转手卖出去。
时间一长,就演变成了大户人家的地越来越多,而那些外来户们却越过越艰难,也就亏得朱皇帝对凤阳还有些优待,尚且还能勉强度日,但不安因素的隐患却是越来越大了。
裴天韵在城里城外逛了一大圈,又驻足在不少凤阳府百姓身边听他们的谈话,稍微掌握了一些信息。在目标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他当日便又回了南京,准备同朱标商量过后,再有的放矢的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
“凤阳府在大兴土木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晚听裴天韵讲了凤阳见闻,朱标并没有表现得很惊讶,作为大明龙兴之地,他的父亲想将那里建设的更好是人之常情,况且在陪伴父亲理政的时候,他那父皇偶尔还会流露出想将凤阳定位国都的想法。
“我记得你跟你弟弟上次审到凤阳计吏的时候,他爆出了一点那里勋贵圈地严重的事情吧?”裴天韵回忆起之前那件空印案的情形,“正是,所以我想拜托你重点查查这件事,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在老家圈地。”朱标认真地盯着裴天韵说道,“不过这事情只要他们不是强占民田的话,也没法怪罪他们吧?”长久的生活,裴天韵多少还是知道些大明律的内容。
“这也正是我担忧的地方,父皇最怕百姓造反,而如果说那些勋贵们并没有触犯大明律的话,这百姓和勋贵两方势力反而会将父皇夹在中间,我要尽力避免这件事。”朱标面色凝重,“知道了,交给我吧,明天我再去逛逛。”
但是,要说到凤阳府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肯定大多数人会想到原住民,其实真正得利最多的那批人,并不是原住民,原住民得到的福利也就是暂时减免徭役赋税而已。
真正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是当年朱元璋的邻居,朱元璋还居住在太平乡时的邻居总共有一百多户,但等到朱元璋称帝时,已经只剩下了二十户,这二十户人每一个都成了皇帝先父母陵墓的陵户,不但有肥沃的田地租给别人耕种,而且还能够享受朝廷给他们的各种优待政策。
这些陵户们平日里闲来无事,但是依旧能够领取朝廷赐给他们的俸禄。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当官的人家里建造房屋时才能够使用红色,但皇帝御赐这仅剩的这二十户人家无论是哪一个建造房屋,都能够使用红色。
以上的福利虽然已经足够满足当时的那二十户人,还有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这二十户人的陵户是能够传承的。也就是说,只要明朝不灭亡,他们家的人不死绝,就能够一直享受这第一代陵户的待遇。
“啊,找到了,”第二天再次来到凤阳的裴天韵就是听了太子的建议,先来这群陵户聚集的地方想看看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二哥,老刘家的刘英大哥怎么去了京城没几天就回来了?”两个正在下棋喝茶的人随口聊起,“刘英那叫有脑子,你看看现在,福不少享,事不多干,真是,亏得当年他爹给了当今陛下一块地埋了陛下的爹娘。”
虽说都是陵户,但有两人得到了最大的福利,这两个人分别是当年施舍一块土地给朱元璋埋葬父母的刘继祖的儿子刘英,以及当年倾尽家财送朱元璋进皇觉寺讨一口饭吃的汪大娘的儿子曹秀。
这两个人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就已经投奔朱元璋想打拼一番事业。待到天下平定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自知能力平庸,跟其它勋贵武将们不能相提并论,就甘愿回到了凤阳看守皇陵,对于这两个人,朱元璋肯定是不能够亏待的。
别人是陵户,他们则是皇陵祠祭署署令以及署丞,负责陵墓的一切事物,而且这个官职与其他的陵户一样,世袭传承。朱元璋为报刘继祖的施地之恩,还将刘英的父亲刘继祖追封为“义惠侯”,世代传承,此外,又赏赐了他们家田地数百亩。
就这样,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充其量只能当龙套角色的刘英,在担任署丞的同时,还承袭到了明朝为数不多的侯爵爵位。而且最幸运的是,这个刘英还能够善终。要知道,当时明朝的侯爵十个里面有九个都因为自己作死或者别人作死牵连到他让朱皇帝给宰了。
“刘英,”裴天韵默念着这个名字,准备去皇帝先父母的陵寝附近转转,“也不知道能不能从他那里打听到些什么事。”虽说裴天韵带着耀星珠,但在不知道目标的情况下,随便提取记忆也毫无意义,所以他决定先到处逛逛当几天旁观者。
“侯爷,您的茶。”刚到皇陵祠祭署,裴天韵就找到了此行的目标人物,“放下吧,你去忙你的。”这刘英倒也没什么架子,只见他一边吃着茶点一边喝一口手下人给送来的茶。
“刘哥,你现在方便不?”一个陌生人在门外喊他,“曹家兄弟?来吧,进来坐,来人呐上茶!”原来这门外的人是曹秀,“嘿嘿,运气真好,省的我一个个找了。”裴天韵微微一笑,原本他还在考虑上哪去找曹秀去呢。
等下属把一杯新茶端来之后,“出去吧,顺便把门带上。”刘英吩咐道,“啧啧啧,关门议事…”倒挂在屋子房梁上看着他们裴天韵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刘哥,那冯胜又差人来了,”曹秀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这可是陛下钦定的皇陵属地,他怎么胆子那么大呢。”听语气他俩似乎跟那冯胜不是一路人,“他都占了那么多地了,还不满意呢?”刘英也愤愤不平地说,虽说刘英大小也是个侯,不过那冯胜可是被封了国公的,自然是惹不起他。
“要是搁在平时,咱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刘英起身来回踱步,“可这次他看上的是皇陵边上的地,这要是陛下怪罪下来的话,吃瘪的还不是咱们兄弟俩?”
听到这些,裴天韵大致理解了是什么事,所谓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这帮大明开国功臣几乎都是皇帝的乡里乡亲,而现在的凤阳是个融合型的大城市,所以人人都想来占块地,只不过这次冯胜有些在刀尖上走路的意思,竟然打起了紧挨着皇帝家皇陵边上的土地的主意,也难怪把两个派来看守的人急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