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2章 妙算神机

第2章 妙算神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琏儿,后院备茶。”刘伯温也不多话,先命儿子在后院准备凉茶以招待几位即将到访的同仁,裴天韵在一旁看着他们父子二人忙忙碌碌的样子,便跟着一起去了后院。

    “刘大人,哈哈哈,我等前来叨扰一番,可有扰你清净呀?”过了一会儿,宋濂、张昶以及吕本三位大人如约而至,“宋夫子取笑了,来来,快请坐,刚沏上的凉茶,三位请慢用。”刘伯温笑着请这三名友人入座,“刘大人波澜不惊,还有闲情逸致品茗,真是好不快活呀。”户部尚书张昶一边端起茶碗一边说着,“刘大人是准备充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书省郎中吕本大人也跟着两人挤兑了一句,“三位大人,这是要群儒战刘基?”反应灵敏的刘伯温自然不会在言语上输给别人,“哈哈哈,勿怪勿怪,我等是怕刘大人内心不快,特来为你开解开解。”宋濂身为太子师又是大儒,最懂读书人的心思,眼看着同为义军时期的文臣李善长与刘伯温受赏待遇竟然相差巨大,便相邀张、吕二人一起来拜会。

    “三位大人,请用茶。”刘伯温并没有接着宋濂的话头反倒是继续邀请三位来客品茶,“我说刘大人,你这样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对授封一事丝毫不在意?”张昶端起茶杯又放了下去,“昨天的这场封赏大典可谓是蔚为壮观呐,六位国公全是淮西人士,二十八位侯爵大部分也是些勋贵旧部,这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皇上的老人哩,而你刘伯温只是区区一介诚意伯,倒让人大为震惊呢。”张昶是前元投奔而来,所以在朝内并没有根基,但凭着出色的理财手段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张大人,喝茶,喝茶,我这茶可是专门为三位预备的呢。”刘伯温依旧笑意盈盈。

    “刘大人,”吕本也开口了,“这样子的朝廷,怕是会遭人非议吧?”本来一旁的裴天韵还没有什么想法,经过这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么说的话,任人唯亲这四个字朱皇帝是跑不掉了吧,的确会让天下人在私底下议论纷纷呢。“放心吧,各位大人,当今圣上可不是寻常之人。”刘伯温捋了捋胡须,“请赐教?”老宋濂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他的长处在于治学和谈古论今,官场之上也不争不抢与众人友善相处,试问谁又会去挤兑一个慈眉善目又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教书先生呢。

    “各位,试想一下,当今朝廷上这些勋贵旧部会老实本分不生事端吗?”刘伯温微微一笑,“咱们的这位皇上会让那些人把持朝政吗?再则,皇上早已不仅是那些淮西旧部的,而是这天下所有人的皇上,他又如何会甘心只当这半壁江山的天子?”“那你刘伯温不还是跟那些公侯差一大截?”张昶心直口快,“尤其是那李善长,授封韩国公是何其荣耀。”“对对对,那是自然,他是国公而我仅是个年俸二百石的小小诚意伯,”刘伯温起身为几位大人添茶,“但为何皇上还是把我放在了御史台御史中丞的位子上?因为他很清楚,这些勋贵们必须有人看着,有律法压着才不至于出大乱子。而我这个爵位也不过是麻痹那些将军们罢了,新朝初立万事求稳,如果因为我个人的事而让那些将领心中滋生不满,不利于皇上与民休戚恢复国力呀。”

    “恐怕刘大人心中也有些怨言吧,”裴天韵心想,怎么说刘伯温也是个开国重臣,这点封赏跟他的贡献好像不成比例,“的确,我个人是委屈了些,”刘伯温好像听到了裴天韵的心声一样,“不过那又如何?我想要荣华富贵的话,早些拜入李善长麾下不就成了吗,何必现在担着这个得罪人的担子跟一帮杀人不眨眼的兵痞作对?只是我投效圣上之时已经想明白了就是要为这天下百姓带来不一样的日子,不然这书不就白读了么。”他一口喝干了茶杯里的水,“银子、荣华富贵,别人喜欢,我刘基也喜欢,可现如今并非我享乐的时候,既然已经被皇上钉在了勋贵们的对立面,那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干到干不动为止啦。”

    “刘兄高义,”三位大人都不约而同起身作揖,“谬赞谬赞,我不过是为了博一个身后名罢了。”刘伯温摆了摆手,“不过也得谢谢皇上的这份心思,把我排在后面也不会太招人记恨呢。”他开了个玩笑,“哈哈哈哈,以茶代酒敬刘大人!”三位好友也被他逗笑了。

    “刘先生竟然如此深明大义?”听了裴天韵大致复述刘伯温家里发生的对话之后,朱标震惊不已,“这位刘大人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对抗那些勋贵们呢。”虽然知道古人注重青史留名但亲眼所见之后,裴天韵所受到的震惊并不比朱标少,“是啊,蓝勇不过是冰山一隅罢了,我也得暗中帮衬帮衬刘先生。”朱标早已不是一年前那个未经风浪的少年,自从常遇春军中回来之后他所展现出的气质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这么说来,你父皇还真是有够了解刘先生呢,他虽然没有赏下高官厚爵,但不得不说是猜透了刘先生的心思,一切是非功过但由后人评说。”裴天韵看着朱标,“只是这包袱也未免沉重了些。”朱标自然很清楚一介书生独自面对那帮沙场武将的难处。

    而事实也正如刘伯温的猜想,那些高高兴兴受到封赏的勋贵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惹出什么祸端,整个大名朝廷也在一派欣欣向荣之下安稳了一段时间。这天朱元璋照例散了朝之后来到奉天殿,不过他的身边并没有太子朱标的身影,那孩子被他母后喊去后宫跟未来小媳妇常怀月沟通感情去了,而避嫌的裴天韵则是顺道就飘进了奉天殿来观察这位帝王。“魏国公来了没?”他问贴身太监,“禀皇上,已派人去请了,想必一会儿就到。”“唔,徐达到了立刻带他进来见我。”

    已临近十一月,这时候找徐达来是做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裴天韵更加好奇的准备一探究竟,“臣徐达参见陛下,”不一会儿大明第一功臣徐达就来了殿内,“天德来了?赐座,你们都下去吧。”朱元璋打发走了那些侍候的太监只留下他跟徐达二人,“陛下,是有什么要事交代臣下吗?”徐达也不含糊,“不,就想跟你聊聊,”出乎意料,朱元璋单独召见他并不是为了指派什么任务,“请皇上示下,”“天德啊,你说咱们这些淮西老弟兄做官做的怎么样?”朱元璋显然意有所指,“在京这段时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应该做的不错吧。”徐达虽然顶着个中书省左丞相的名头,但他早跟朱元璋有约不掺和那些文官们的事只管带兵打仗戍守边疆。“哼哼,看来连你也瞒下去了。”朱元璋一声冷笑。

    “哦?”裴天韵一听来了兴致,难道有什么大事被朱元璋发现了而其他人还蒙在鼓里,“天德呀,咱这帮淮西老弟兄,真是不让人省心。”朱元璋的语气充满着无奈,“你看看这报上来的荐举朝廷和地方空缺的名录,十个里面倒有八个是老家的关系户,难道这天下光是咱淮西的吗?”说完他便闭起眼睛摇了摇头,“陛下,依臣之见,或许是巧合吧。”徐达虽不跟那些人混在一起,但帮衬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巧合,有这样的巧合吗?全国上下那么多缺,荐上来的百十来人里只有四个跟咱这些旧部没有关系!”一听徐达的话朱元璋就不高兴了,“咱喊你来,不是为了听你帮着那帮人打圆场,你说说,要全是这样的话,天下人怎么看我大明?”

    “我天,这也太狠了,整个大明上上下下全是关系户。”裴天韵也吃了一惊,虽说这种现象古今中外到处都有,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实属罕见。“陛下恕罪,是臣失言了。”徐达连忙跪下,“起来吧,找你来不是让你跪着的,”朱元璋目前放心的人没几个,这徐达又是与他关系最好的,他也就想找个能说说实话又不怕泄露出去的人而已,“陛下,不如请刘先生来商议商议?”徐达是少有的并不敌视刘伯温的高级将领之一,“咱就是觉得没脸见他…”朱元璋一时语塞,“这个刘伯温,早在一年多前就跟咱提醒过,当时咱还觉得是否危言耸听,不会那么严重,可一次次的事实证明,那刘伯温早看透了这些个勋贵旧部!”

    “陛下,刘先生断然不敢以此居功的。”徐达倒也是很了解刘伯温的为人,“这个咱自然知道,只是恨那帮兔崽子不争气罢了,平时总爱跟刘先生争个是非长短,可做的每一件事却又让人次次料中,那有这样的属下的咱,哪还有脸面对那刘基啊。”朱元璋也是好面子的人,“陛下,您是君他是臣,皇上永远不会犯错,谅他刘伯温一介书生也不敢造次。”徐达其实也知道朱元璋只是气不顺,并非真的觉得无法面对刘伯温,但话得拣好听的说。

    “啧啧啧,又给刘大人出了个难题,”裴天韵叹了口气,“不知道朱标什么时候回来,我先回去东宫里看看。”留下君臣二人,裴天韵又飘回了太子寝宫,“裴大哥?你上哪去了?”没想到朱标已经在书房里看书了,“诶哟?见着你怀月妹子没多说几句啊?”裴天韵好奇地问,“怀月现在是母后宫内的女官,我每次去给母后请安都能见着的啦。”在这男女之事上现在的朱标也坦率了不少。“不说我的事了,裴大哥你还没说去干什么了呢。”他依旧对裴天韵的去向很感兴趣,“我刚从你父皇那回来,他又碰上难题喽。”因为是政务,所以裴天韵并没有隐瞒,“怎么了?朝廷出了什么事?”朱标瞪大了眼睛,“哦,也不能说是朝廷上出了事,”接着裴天韵把刚才的所见所闻转告了太子,“这倒的确是个难题呢。”朱标也陷入了思考。

    “话说太子啊,我问你个事,”裴天韵突然灵光一现,“现在你们大明选拔官员的制度都是靠人推荐?”“目前的确是这样,”朱标想了想,“没有科举选人才的?”“有倒是有,但你也知道前元至今一直在打仗,天下学子哪有时间好好读书啊。”朱标略显失落的叹了口气,“也是哦,不过你父皇现在正为这选拔官员头疼呢。”

    “不如,”这回轮到朱标眼前一亮,“裴大哥你看这样如何,我去向父皇进言,开启大明第一次恩科选才,然后由宋老师跟刘先生担任主考官?”“想法不错,不过恩科我记得不是随便开的吧,好像得有个由头?”裴天韵想起以前历史课上学过的一些科举形式,尤其是恩科这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的。“现如今已近年底,也不急于一时,但今天母后有意把我与怀月的婚事日期跟父皇还有常叔叔商量定下,借着太子大婚的喜事朝廷再开恩科遴选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岂不是一桩美事?”“好小子!这法子可以啊,真亏得你能想出来。”裴天韵听完就觉得这事靠谱,“这样的话,也能让刘大人可以少受些记恨,毕竟下旨开恩科的人可是父皇呢。”自从上次听说了刘伯温家里的那次对话,朱标一直留意着从各种途径关照一下这位刘大人。

    “皇上,臣以为不可操之过急。”在刘伯温的书房里,朱元璋正在跟他秘密商议官员举荐的事情,“刘先生意思现在还不可吐故纳新?”朱元璋原以为他会一口答应下来,“臣以为,眼下可纳新而暂时不用吐故。”刘伯温恭敬地站在一旁,“纳新不吐故…”朱元璋重复念叨了几遍,“容咱斟酌一下。”沉思片刻,这位帝王似是想到了什么事,“下次再来你家里喝茶。”说完便扬长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