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12章 无心插柳

第12章 无心插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裴大哥,父皇召我觐见,咱们一起去吧。”朱标最近下了朝陪父亲批阅完奏章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为裴天韵布置的那间小书房里听裴天韵讲故事。正当两人按各自的理解分析太原之战的时候,朱元璋派人来请太子去往奉天殿御书房,另外还有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等人都被一起叫到了皇帝跟前。

    “看看吧,”朱元璋面带微笑,将山西战报递给太子,“太原大捷!徐达大将军把王保保赶出太原城了!”朱标惊呼,而在场的群臣也面露喜色,“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拿下重镇太原,距离扫北又近了一步!”惹得裴天韵也凑过去看了一眼。

    根据徐达加急战报统计,此次太原大捷共计获得四万降卒,更重要的是,除此之外还得到了四万多匹蒙古骏马,这一缴获极大补充了明军的骑兵力量。

    “还真是一场大胜呢,”裴天韵凑在朱标边上仔细阅读战报经过,而此时的众臣已经陆续向朱元璋道贺后又领了新的差事退出奉天殿办差去了。

    “父皇,此次胜利,这个元军降将的作用举足轻重呢。”向来沉稳的太子朱标又跟父亲讨论起来,“标儿有何看法?”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时间回到太原大战打响前,经过几天的打探,徐达的心情非常低落,探马的回报都是太原城固若金汤想要绕到王保保大军背后奇袭太原城根本不可能,而面前这十几万元军就成了攻打太原前不可逾越的鸿沟。

    “呸,”徐达啐了口唾沫,“这王保保还真棘手。”“大哥,按我说,咱就拉开架势强攻,吃掉他一点是一点。”常遇春向来以勇猛身先士卒著称,面对目前这样的两军对垒局面,最直接的就是正面对决了。“是啊!”“怕他个甚!”其它诸如傅友德、薛显、郭英等诸将也赞同常遇春的想法,旷日持久的对峙到最后伤的是他们明军根基,因为山西的战事不只是太原这一处,如果拖得久了因为粮草不济被迫撤退,那之前的所有努力跟牺牲便等于前功尽弃了。

    “再看看,再看看。”徐达不置可否,他不是不想正面决战,但是行军打仗不光拼武勇还得拼耐性,贸然进军如果对面王保保坚守不出任你明军如何挑战他都不理你,那对士气的打击就是巨大的了。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领军将领都是因为沉不住气而导致了自家大败,太原这一战关系到之后的扫北战事所以徐达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正当徐达与众将苦思破敌策略的时候,又有人提出,目前我军步兵还没全部集结完毕,要真是正面交战伤亡必定惨重,而且还未必能击败元军,不如趁夜劫营。徐达多年来熟读兵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当他们把手下众将集结起来商量之后又犯了愁,对面王保保也是名将,他的大营应该不至于会疏于防范,从望楼上一眼看去元军营里蒙古包层层叠叠,要是贸然冲进去的话,连个东南西北方向都分不清,先不说保证偷袭成功,可能派去的将士们都白白送了命。

    就在这时,天降奇兵出现了,而且这个“奇兵”还是王保保的手下,时任太原指挥使的豁鼻马。

    这位豁鼻马本是孛罗帖木儿亲信,之前曾长期与王保保作战。在孛罗帖木儿死后,王保保收拢他的部众,因为形势所迫,豁鼻马也只得栖身在王保保军中。但如今,报仇的机会来了,眼看元朝气数已尽,加上对仇人王保保的痛恨,豁鼻马决意阵前反水,率部归降,为明军做内应。这天降喜事自然让徐达兴奋不已,虽然担心其中有诈,但目前也真是没有更好的破敌良策,于是徐达在与常遇春商议后决定夜袭。

    良机难得,徐达马上升帐召来众将命郭英率领300精锐骑兵作为夜袭的主力,说起来这300人应该算是敢死队了,因为如果对方是诈降的话,他们闯入敌营后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为了达到扰敌的目的,他又加派了50人的骑兵埋伏在太原城东十里之外,相约以火光为号,一旦看到元军大营起火就鸣炮以便全军出击。

    这个部署徐达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按期执行,派300人的敢死队去夜袭既是试探也是接应,如果豁鼻马是诈降那么他接下来与元军决战一定全力击杀此人以慰300将士的英灵,但如果是真归降,这些人就是直插入王保保心脏的钢刀,此战当记头功。

    至于另外派人去城东放炮,则是纯粹的扰敌视听的小手段。如果一旦夜袭的手,王保保肯定要组织兵力进行反击,但大营中早已混乱不已,而明军放炮的位置又在远处难以判断具体方位,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相信元军在慌乱之中根本搞不清楚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即使是王保保这样的名将也很难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了,这便是徐达派遣扰敌人员的真正意图。

    是夜,恰逢豁鼻马担任大营警戒,他便传令部下给明军报信。待到三更时分,郭英带人潜行到敌营附近,豁鼻马遵守约定和他的部下一起打开元军寨门,把郭英和他带来的300人放了进来。计划进行到这里是如此顺利,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郭英分散部下在元军内应的帮助下,潜行到元军营寨各处四下放起火来。霎时间元军大营火光冲天,不明所以的元军士兵们从睡梦中被惊醒,整个大军陷入一片慌乱之中,不少人身上都被烧着了,还没等他们上马,又听到城东远处号炮声连连作响,寨门外在徐达的带领下,常遇春、傅友德,薛显众将已率大军冲杀过来见人就砍,一时间打得元军措手不及,四散溃逃。

    而此时的王保保,纵使他自己再有本事也挽回不了眼下的颓势了,当晚他正坐在中军大帐里挑灯夜读,这是他行军打仗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也正是这个习惯救了他一命。正当他看书的时候,忽然听到帐外杀声震天还不断传来元兵濒死前绝望的叫喊声,他一下反应过来大事不妙,赶忙推案而起,只来得及穿了一只靴子就跑出帐外,骑上马就向明军薄弱处冲了出去,在他的身后也仅仅只有十八名亲兵跟着他在明军的奇袭之下逃走了。

    回到寝宫的朱标正与裴天韵复盘这场太原之战,“看来徐叔叔的这仗赢得也不轻松啊。”朱标虽然不懂战事但也看得出其中凶险,要不是元军中有人临阵反水,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呢。“是啊,不过就结果来看赢了就好。”裴天韵并不懂军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这更让我觉得应该去前线看看,”朱标又提起想去军中,“你想好怎么跟你父皇说了吗?”裴天韵还真是希望能跟朱标一起去常遇春将军那去试试能否避免悲剧的发生。而且无心插柳的事最近也发生不少,刚来那时候小羲给裴天韵展示过一条善意值一条罪恶值两条属性栏,当时他并没在意那些,想着自己就想来逛逛像旅游一样,去在意这些属性栏做什么。

    但近来因为想要试验神农百草壶的功效,裴天韵到处闲晃专门寻找一些濒死的动物喂些药汁,就这样在实验过程中还真让他救回来不少小动物。某天他回去接小羲出去玩的时候,那小丫头抓着裴天韵的手就问他都干了些什么,然后把善意值那条属性栏召出来给他看,只见那蓝色的属性涨了不少但裴天韵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

    最后还是羲和大神出来解惑,原来这善意值是提升她赐予裴天韵那些神宝能力用的。这么一说就解开了他一直以来的疑惑,因为近几天他发现神农百草壶的功效似乎越来越强了,所以这更加坚定了裴天韵想去试着拯救常遇春大将军的决心。

    “我会这样正式向父皇提出代他去往北伐军前线劳军,”朱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另外私下里我会求父皇让我在常叔叔帐内旁听学习,因为我也不懂行军打仗所以只看只听却不做其他多余的事,这样将士们也好安心。”“这倒不错,不过你身为太子也不能离开太久,你得跟你父皇定个时间。”“这个容我再想想。”

    说罢,朱标要去考察弟弟们的功课先行离开了,留下裴天韵独自一人在书房里。闲着没事的裴天韵便掏出银华鉴查阅时间资料,根据时间线来说,常遇春于洪武二年七月于军中病逝,而现在太原大捷是洪武元年的十二月,算算也得有半年多,那就需要掌握好这个时间上的差距,不然即使现在去了军营前线也是枉然。

    裴天韵记下了这个时间点,便开始思考怎么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让朱标顺理成章的在合适的时间去往常遇春军中,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个劳军的差事只能请太子爷放弃了。

    晚些时候,朱标回来了,“太子有时间吗?”裴天韵哄睡了小羲想找朱标聊聊,“当然啦,今天难得能见到几个弟弟,聊的久了些。”“你们兄弟之间自然需要多亲近亲近,这点我可以告诉你,你们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皇家子弟里最好的喽。”当然了,裴天韵话也只说了一半,毕竟朱标朱樉朱棡三人都算是英年早逝,剩下的朱棣还造了自己侄子的反。

    “我也希望不论我跟弟弟们之间身份如何变化,但这份兄弟之情可以永续,”朱标听了裴天韵的话显得也很高兴,“不过,裴大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他察言观色等能力非常出色,见裴天韵与平时有异,便猜想是有什么重要事要说。

    “正是,”裴天韵早就想好了怎么劝阻朱标,“我觉得你去军中的事情需要暂缓一下,”“嗯?怎么了?”这话说得朱标一头雾水,“是这样,太原这仗打完之后,徐将军他们只是初步完成了山西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北伐军还有很多重要战役要打,你如果这时候以劳军的名义去前线并且执意不归的话,我认为他们是不愿你留在军内的。”裴天韵根据事实分析,“这么一说还真是,我这时候去的话最佳的情况应该是代父皇劳军后马上南归,因为徐叔叔常叔叔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还好我还没跟父皇提起。”朱标也认为目前不能意气用事,“是的,所以要能安心呆在军营里的话还得看诸将尤其是常将军所部战事情况而定,”裴天韵干脆地指出了目标,“这战事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朱标显得有些遗憾。

    “现在可以跟你说些实情,山西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裴天韵独自思虑再三,觉得平定山西的战事没必要瞒着朱标,“哦?”朱标一听来了兴致,“徐将军他们拿下太原之后,其它地方驻守的元军便不足为惧,虽然大军赶不及回京过年,你那常叔叔也没法亲自将你的怀月妹子送到你母后那去,不过他们在山西的进军可是能用势如破竹来形容的哦。”“那可真太好了,”闻言朱标一阵欣喜,“我觉得可以过了年后辞别你父皇母后,跟李文忠将军一起去往常将军军中,毕竟拿下山西后,下一步就是陕西了。”虽说常将军是回军驰援北平又一路攻克北元上都后在南归途中不幸病逝的,裴天韵还是决定提早三个月就跟在常遇春身边以防不测。

    “好主意!跟表哥一起走,想必父皇母后也能放心不少。”朱标略一思考,觉得裴天韵的想法非常合理,李文忠因为此次没去山西颇为不满,而父皇也说保儿自有其发挥的时候,想必就是攻取陕西的这个节骨眼上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