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高台跳下的皇后10
两人打了招呼后,明玉坐到了太子妃旁边的石凳子上,一旁的侍女忙给明玉也斟上了一杯茶。
“皇嫂,这两只猫是你养的么?”
“对,前几日路过御花园听小太监说捡了一窝猫崽仔,我就要了两只作伴。明玉喜欢小猫么?”
“还好,猫和狗我都喜欢,只是宫里养猫容易冲撞了人,所以养狗的人多点。皇嫂这两只小猫看上去很乖,倒是应该没什么问题。”
“多谢明玉告诉我,我会注意的。你要是喜欢小狗崽子,我让她们给你留心看有没有好的。”
“那就多谢皇嫂了,要是得了好的告诉我一下,我喜欢纯白色的。”
两个人坐在一处,也没提别的。就如何养宠驯宠这个话题,讨论了起来,直到天凉了才散。
明玉又带着人慢慢去了皇后宫殿,跟王皇后说了今天从王琪那里听到的事情。明玉觉得自己想不明白不要紧,王皇后能想明白就行,因此把听到的还有自己怀疑的几个点都说了出来。
王皇后赞许的看了明玉一眼,“你想的没有错,此事确实有不合常理之处。本宫会派人查清楚的,和太子妃聊的如何?”
“母后果然消息灵通,太子妃最近养了两只小猫,看着还挺可爱的。这宫里鲜少有人养猫的,怕冲撞了人,我就多看了会。”
“太子妃是个谨慎人,倒是不必担心那个猫会冲撞了人。”
“你九哥那边听说很麻烦,太子妃心里怕也是有些担忧的。”直觉这件事情不简单,但是现在的线索太少了,南面的消息传过来有些滞后。
明玉见王皇后有些担忧九皇子,说了很多好玩的事逗王皇后开心。王皇后领女儿的情,两人一起吃过晚膳后才命人送了明玉回宫。
朝堂上的争论,并没有随着九皇子和谭大人几人去了南面而减少。太子一派在朝廷上施压,希望由崔家人接管南面的军队。以王家为首的官员坚决反对这项提案,认为必须要查清此事后才能再做安排。这件事已经变成了太子一派和皇后一派的角力。
这一日太子在宫中饮酒,因为太子妃劝其少饮几杯而大发雷霆。
“你父亲去了南面这些日子,查成什么样了,孤派人去问一句实话没有。这心里可还有孤?别以为你是太子妃,孤就不敢废了你们谭家了。”
“太子慎言,父亲受父皇之命前去查案,自然凡事要保密,不能妄言。谭家对太子自然也是忠心的。”
“忠心?你家把你那个哥哥藏起来,你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你们怕什么,需要孤说清楚么?你已经嫁给我了,你不会以为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家还会高枕无忧吧。”
谭蓉听到太子此时言论,看着周围众人的眼神,只觉得心灰意冷。如果只有她一个人在场,她也许会选择跪下请太子相信谭家的忠心。可是现在崔岚还有侍女太监们满满一屋子人,如果自己跪下了,那以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哥哥触怒了公主,被父亲打发到外面跟着做事,也是父皇同意的。并不是殿下想的那样,请殿下体谅。”
“殿下息怒,太子妃肯定是向着您的。谭大人就是太迂腐了,您让太子妃给谭大人带个信,想来谭大人是愿意和殿下的人坐下来吃吃酒,聊一聊的。”崔岚娇滴滴的在一旁劝说。
“哼,她家人如果能跟你父亲一样通情达理就好了。太子妃,崔侧妃的话你听到了吧,明日把信给孤,孤着人送给岳父大人。”
谭蓉听着太子和崔岚的对话,只觉得无比荒唐。自己一个正妃要听侧妃的安排做事,太子竟然还同意了,太子荒唐不堪大任。
“是,殿下。”
崔岚听见谭蓉答应了此事,心下有些诧异,用眼睛悄悄打量了太子妃一眼。见谭蓉面色冷淡,并没有受辱后的不甘心的表情,也看轻了她几分,只当她是怕了太子。
“殿下,既然太子妃都同意了,您就别生气了。您看这满屋子的人,都不敢说话了。”崔岚媚眼如丝的盯着太子,仿佛太子一句话就能让这一屋子的人奉为天条。
太子看着崔岚崇拜依赖的眼神,一时就觉得自己豪情万丈,仿佛没有自己做不了的事。握住崔岚的手,一时间眼里只剩下崔岚一人,再也顾不了别人。
谭蓉在旁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觉得自己为了太子妃位所做的努力是那么荒唐可笑。在太子眼里,她和她的家人不过就是奴才罢了。
第二日早上,谭蓉派人把信送给了太子,太子当场拆开看了内容并没有问题后,才交给了自己的手下。侍女回来后告诉谭蓉,谭蓉坐在床上并未起床。吩咐侍女向王皇后告假,自己病了这几日就不出东宫了。又吩咐另一个人将自己寻来的狗崽子,抱去送给明玉公主。
明玉收到白色狗崽子,给狗起名字真真。命人带下去训练规矩,又让送狗的人带回了自己给太子妃的回礼。明玉想太子妃送狗给自己,那就是精神还行,可是怎么告病不出东宫了呢?看来昨天东宫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是不能去打听的,那就成了窥探东宫了。
王皇后那里听说太子妃病了,命人送了些补气补血的药材过去,令太医一日一次去太子妃那里请按诊脉。
皇帝那里自然有自己的人手,东宫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瞒过皇帝。皇宫是没有秘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要他想知道,没有人可以守住秘密。
王家为难太子一派,是皇帝希望看到的。一个即将老去的帝王,最忌惮的就是年轻并且有人支持的太子,这很容易理解,却总是被人忘记。或者说总有人想在权力交替的时候更上一层楼,比如崔家。
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海边的九皇子和谭大人,这几日可谓度日如年。如果不是亲自前来,九皇子一行人都不敢相信,就是这一个地方的守军内都是分为好几派,其中关系错综复杂。
九皇子这次带来的那个吏部官员,负责侦查马腾被毒死一案。九皇子认为知道马腾被何人所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谭大人同样手腕超人,命人拿来近二十年来南海军的记录,上面记载了每次出兵的时间,地点,带队的将领还有战绩等所有信息。
谭大人用的是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人,和这边的人不认识,不用担心被干扰。谭大人每日除了为这事苦恼,还要应付京中太子派来的人。这一日谭大人还在吃饭,就听外面人报说太子的人到了。
“谭大人,在下带来了太子妃的亲笔信,还请您过目。”
“拿来吧。”谭大人接过下人递过来的信,查了封口后才仔细打开。信里写得大概内容,就是希望父亲不要对太子有所隐瞒,将查案得到的信息及时通知太子。
谭大人先安排来人下去休息之后,才关好了房门,重新打开了谭蓉的来信,数起了第一段的字数。谭蓉和他早有约定,如果收到信,第一段字是单数的时候,信的意思就是本来的意思。如果是双数,则代表自己已经暂时失去掌控权,信的意思是反的。
谭大人数完字数后,坐在椅子上许久,谭蓉信中之意是凡事先告知太子之人,再告诉九皇子和皇帝,效忠太子殿下。那么现在字数是双,女儿的意思是?那她以后怎么办?谭大人很想找太子手下问问京中到底是什么情况,很快又克制住了这个想法,要完全信任女儿做出的判断,她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这二十年的记录查下来,确实发现了一些端倪。自二十年前开始每年大概有十几次战役,其中有三到四次的规模大小还有战力消耗都很相似,而且发生战役的地方都是同一片地域,带兵的将领到底属于哪一派,需要在京里查当年的人员调配清单。谭大人本来想等查清楚后再告知九皇子,之后一起呈上奏折。
但目前的形势已经让他等不了了,谭大人想明白后当即去了九皇子处,和九皇子闭门详谈了很久。为防止消息泄露出去,两个人给皇帝写了封明折先行送往京都,又派了皇帝当初赏给九皇子的随行侍卫加急送密信进京。
太子派来的人并不知道这些,被谭大人带着满南海边四处溜圈呢。另一面九皇子一时也在猜测在朝中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九皇子召见了王家派来保护他的人,命人火速回京告诉王皇后要注意安全,京里有一股目前还不明确的力量在。
几日后,京中皇帝收到了谭大人和九皇子的信件之后,并未告诉任何人,而是命心腹太监借宫中查案为名,秘密查阅这些年的调遣记录。
王皇后那边也见到了九皇子派回来的人,详细询问了那边的情况后才给了赏赐,让他回王家。王皇后并没有隐瞒明玉,也告诉了明玉近日不可出宫,以确保安全。
事情很快有了头绪,如果在没有任何怀疑目标的时候查这些事情,可能很困难。但是当皇帝已经锁定了几个有能力做下这样大事的怀疑目标的时候,就查的快了很多。
做下这件事情的正是当今圣上的恩师,也就是崔夫人的父亲。皇帝听到这个结果后,大吃一惊,他本来以为做下此事的是王家或者崔家这些世家大族,却没想到是自己还是皇子时就教导自己为君之道的人。
皇帝独自一人坐了一个下午,想了很多以前的事情。想起自己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老师的辅佐与计谋,又想起老师曾经给自己建议娶王家女,助自己登上帝位。他想不明白老师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他是一个文臣为什么要把手伸向军队。后来又想到老师拒绝自己纳他女儿为侧妃的提议,而是将女儿与崔家联姻,看似不愿意将就侧室之位,也许他根本就是为了崔家的兵权。
皇帝想了很多,他舍不得处置自己的老师,但是也不能容忍自己老师这二十年来逐渐向军队伸手,甚至于做出冒领军功这样的事。
在皇帝独自思考如何处置自己老师的时候,九皇子和谭大人这边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派出调查马腾毒杀一案的官员,在马府中发现了投毒人,并连夜提审这个作案人,也就是马腾今年刚刚娶进门的一房小妾。
这个小妾被抓之后,并没有否认自己投毒杀害马腾一事。招供到自己是为了报仇,才杀害马腾的。原来这个小妾本来是海边渔村家里的幺女,那一日和嫂子去城里卖些鱼干,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后来嫂子见丈夫孩子尽被杀戮,受不了刺激当晚就投海自尽了。
这个渔家女为了给亲人报仇,独自进城讨生活。后来在街市上被流氓调戏,马腾路过救了她,并娶她为妾。她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偷听到马腾和人说起她们村子,她才知道是马腾的人杀光了她们渔村所有人。
后来她就借出门买东西的机会,买了毒药并伺机下毒。九皇子和谭大人知道此事后,命人好好看管这个小妾,一切待回京后再说。
九皇子和谭大人,加上一同派来的武将,根据这些日子查到的消息一致认为,马腾是冒领军功的主要实施者,张阳确实不知情。但是那个说自己奉马腾命令去京中交密信的人,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
此时吏部当时负责审问那个送信人的官员,认为凭他多年经验,观那人神色,所言应该属实,他知道的就是那么多。这件事情马腾自导自演,很有可能是要陷害张阳,谋求守军正将之职。但是马腾一死,到底是什么情况暂时还不知道,要审过京中主谋后方知。
京中皇帝秘密查案一事,虽然当时瞒过了众人,但还是在之后几天走漏了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