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婉儿公婆从袖手旁观到伸出热情的手,婉儿感动了
这次婉儿和大勇分开后,大勇很长时间没有再联络她,婉儿又回归了她以往生活的平静里。
其实婉儿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她是不是真的该向前再迈一步,她反反复复思考了个遍,最后还是落在了孩子身上。
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子,现在的社会又这么现实,哪个男人愿意心甘情愿替别人养孩子呢?况且大概率还是养不热,身上没有流着他的血脉,他怎能视如己出呢?
又何况孩子大了,先别说上学的花费,单说结婚买房,这是一个没有血缘的继父能做到的吗?如果做不到,有分歧,是不是日后也得生闷气,还是过不好呢?
与其重新选择一次婚姻,也未必能够幸福,那又何必再折腾自己呢?
每当想起这些,她都会联想到儿子不受人待见,犹如寄人篱下的那种委屈巴巴的眼神,婉儿的心想想都会心碎的掉泪。
所以她的心立马坚定下来,就这样带着孩子熬吧,人生无非就是一个熬的过程,熬着熬着就熬出了头。
别人爱说什么,随她去说好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又不喝别人家的水,不揭别人家的锅,碍着他们什么了?
她心里忿忿地想。
转眼秋天到了,家乡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太行山麓,枫叶开始飘红,山坡上不规则的田地中到处是金黄的颜色,再加上还没有褪去绿色的青山做底子,远远望去,像一块彩色的锦缎落入了凡间。
婉儿总喜欢在这个季节回到老家住上些日子,看一下父母,沿途正好经过婆婆家,也顺带拐个弯,探望一下。
说起婉儿的公婆,没法用一句话给他们下定义,公公是单位退休职工,一辈子为人诚实,不多说话,婆婆是个精明的女人,但也与邻为善,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说起来也算是善良人家。
但是这个婆婆主意特大,脾气有点傲,她认准的事就一定坚持要去做,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公公一辈子只管挣钱,婆婆在家里一手遮天。
总体说起来,婆婆强势、一身傲骨,但是命运不济,腰杆硬不起来,但是她做事绝对有自己的一套。
比方说,婉儿刚结婚有了孩子那几年,明摆着他的儿子已经离开了家,对老婆孩子不管不顾,玩起了人间蒸发,但她愣是狠着心,没有帮婉儿照顾过孩子,也没给过一分钱。
那次放暑假,婉儿回去了一次,夏天的正午,天气正热,公公从地里挑着担子地里回来了,看见了婉儿也没个好脸色。
婆婆在一旁故意扇风:“这不,人家婉儿回来给咱要钱来了。”
公公把肩上的担子一撂,没好气地说:“要钱,要钱,就知道要钱,干活的时候没人,要钱的时候就知道回来了。”
婉儿听完公公的话,心里像被人扎进了一把尖刀,她没想到一向老实的公公张口就说出来这样难听的话。
婉儿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过伸手向上的日子。她委屈极了。
而且她知道婆婆是家里的大管家,财政大权都在她手里,她是不愿意给,她要是愿意有多少也能给到婉儿,根本不用征求公公的意见,她是故意说给公公,让婉儿听的。
婉儿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个啥,她咽了口气,憋回了泪水,什么也没说,离开了婆婆家。
从道理上来讲,公公说的没错,怪来怪去,还是怨他生养了这么一个不孝之子,回家帮父母干活也是他儿子的事,怎么能怪起婉儿呢?
再说他儿子不养自己的小家庭,孙子还是他们家的根,他们的后代,给孙子花点钱怎么了?也说得过去啊,公公本身每个月都有好几千的退休金。
婉儿这次遭到数落后,再也没有主动给他们要过钱,哪怕再苦再难,绝不给他们张口,因为她不能承受当面遭人唾弃的样子,她有自尊,况且她没有错。
还好妈妈是个善良宽厚的人,一直帮婉儿养着孩子,还给她零花钱。仁慈的妈妈对于婉儿婆婆的做法,非但没有指责,反而还劝婉儿:“你公婆那么大岁数了,也见不到儿子,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
可是谁理解婉儿呢?
后来一次过年回家,其实婉儿本不想回去,但是过年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她带着孩子在外面飘着,公婆老俩在家孤独着,婆婆特别希望她过年回去。
话又说回来,婉儿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去,他们的儿子过年都不回来,婉儿觉得脸被丢尽了,这种感觉倒像她做错了事,出来进去没法抬头见人。
不过她还是硬着头皮回去了。这次婆婆破天荒的给了孙子五千块钱,婉儿一下子惊呆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后来过去了一段日子,听邻居们无意说起,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深明大义的邻居婶子暗地里说了婆婆,邻居婶子说:“老嫂子不是说你,你这么精明的人,越活越糊涂了。”
“老哥每个月领着那么多钱,自己的亲孙子都不给花,你给谁留着啊?”
“再说,你家儿子啥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婉儿这姑娘有情有义,换成任何一个别人,谁在家守着等着啊?”
“你说是不是?可不能这么糊涂下去了……”
婆婆好像突然被谁打通了穴道,但是又为自己辩解道:“你说的也这么个理,但是我也有我的小算盘,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我想的是,婉儿肯定和我那不争气儿子过不下去,指不定哪天带着孩子走了。那样的话,我给她的钱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了?所以我不给她钱。”
“老嫂子,你好糊涂啊!你可是精明一世啊,咋能这样想?人心换人心,到什么时候,那也是你家的大孙子,你对孩子好,孩子自然知道你的好。你可不能再这样想了。再说婉儿要走早走了,人家姑娘不是你想的那样。”婶子说道。
后来也不知道是婆婆想通了,还是到底是婶子的话管了用,婆婆竟一下子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开始一年给两次钱,孩子放暑假回去的时候给一笔,过年的时候再给一笔。
婉儿是个孝顺,知道感恩的人,公婆的恩情,她自然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善良的人考虑问题总是愿意为别人多考虑点。
但也正是公婆对她的帮助,让婉儿身上背负了一个个重重的枷锁,她不能轻易离开这个家,否则公婆太失望可怜了。
婉儿太心软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未来仍然是那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