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剑挽苍生 > 第95章 烟陵

第95章 烟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楚歌出门买了些纸钱和香烛,就朝北门走去。

    为何要往北走?

    因为烟陵就在北郊。

    那天在酒楼里,老夫子让李楚歌出去之前说了一句话,就是告诉他烟陵的位置。

    李楚歌也是听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大师兄太微真人让他去上一炷香的地方叫做烟陵。

    太微真人曾说烟陵的位置只要随便问一个蜀州人就能知晓。

    李楚歌一路边走边问,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证明了烟陵在蜀州确实是个人尽皆知的地方。

    只是这些被问路的人在李楚歌询问烟陵位置的时候,都会一脸警惕的看着他,然后反问一句“去烟陵干什么?”,直到李楚歌扬了扬手中的纸钱和香烛,回应去祭拜的时候,这些人看着李楚歌的神情不似作伪才指明了道路。

    李楚歌最后问了一个中年男子,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答案,遇到的也是一样的询问。

    不仅如此,在得知李楚歌是替家中长辈祭拜之后,名叫丁修的汉子同李楚歌说自己也是去烟陵的,两人一路同行。丁修还指着来往的路人,对他说道:“其实不止是我,还有这些人,都是去烟陵去祭拜的。”

    李楚歌顺着丁修手指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看见了来往路人都携带着纸钱,都是要去烟陵祭拜或者是已经祭拜完毕的。

    李楚歌好奇心大起,这烟陵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何有那么多人一同前去祭拜。

    “这么说李兄弟并不是蜀州人,而是荆州专程来蜀州祭拜的?”听了李楚歌的简单寒暄之后丁修问道。

    李楚歌点了点头,承认了。

    丁修见状,说道:“像李兄弟长辈这样念旧的人可不多了。”

    李楚歌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太微真人的面容,两鬓斑白,眼眶深邃,和李楚歌下山前见到的最后一面没有区别。

    “老头子确实是个念旧的人。”

    太微真人的厢房里,有着不少物件,大多都是好多年前的东西了,李楚歌听都没听过。

    李楚歌还记得,有一年的寒冬,太微真人抱着七八岁的他,坐在了小莲花峰的长亭下,和他说起了老真人的一个朋友。

    一个叫老郭的朋友。

    “老郭做荆州刺史的时候,有一次到地方去巡查,有几百个小孩,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行礼迎接。”(竹马就是拿一根竹竿放在胯下当马骑)

    老郭见到之后就问:“孩子们来干什么啊”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来了,我们都很高兴所以来迎接你。”孩子们又问老郭哪一天回来。

    老郭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回来的日期。

    结果老郭巡视得很顺利,比原定的日期早了一天,老郭怕失信于孩子们,就在野外的亭中歇宿。

    等到第二天预定的日期才进城。

    那些骑着竹马的孩子们,老郭仍为了不失信于他们在野外的亭中度过一夜,想想就觉得温暖。”

    李楚歌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没心没肺,并感受不到老真人言语里的缅怀和失落,只是觉得那些孩童有竹马可以玩,他也缠着太微真人给他弄一个。

    李楚歌没见过也不知道老真人口中的这个朋友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可是从老真人字里行间对他的称赞和缅怀,李楚歌觉得是个人品极好的男子。

    可在故事的最后里,这样一个贤良且不愿失信于孩童的好刺史,最后却被革了官职郁郁而终。

    ……

    大概走了半个多时辰,有一座山丘,山丘上有一道灰白色的石梯从山顶延伸到山脚。

    丁修指着这条望不见尽头的石梯说道:“从这条石梯一直往上,走到底就到烟陵了。只不过我们只能走到山腰,那里有一个较为宽阔的广场,我们只能在那里停留祭拜。”

    李楚歌眉头皱成一个“川”字,询问道:“不能走到山顶?”

    丁修捂着他的嘴让他不要再说话,这才压低声音对着他说道:“李兄弟,那里是什么地方?是烟陵啊,是皇族的陵墓,哪里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可以随便上去的。山腰往上都有人把守的,可不能随意出入。”

    李楚歌一惊,他原本以为烟陵是一个地名,是这个地方叫做烟陵,而没有想过会是一座皇家坟茔。

    听丁修的解释之后才醒悟,也只有帝皇的坟冢才能叫做陵。

    于是李楚歌问道:“这烟陵的主人是?”

    丁修顿时瞪大了双眼,“你不知道这烟陵里面的是谁那你还来祭拜?”

    李楚歌也有点尴尬,耐心解释道:“我只是听从家中的长辈吩咐前来的,对这一座陵墓确实是一无所知。”

    丁修看着他年纪轻轻,好像还不如这座陵墓的时间久远,或许陵墓建成之时他尚未出生,于是点了点头,同他说道:“烟陵是咱们西楚的仁宗皇帝和他的皇后的合葬陵。不过也不对,咱们西楚的皇陵大多都是帝后合葬陵。要说起咱们这位仁宗皇帝啊,他的好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随后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这位陵墓主人的事迹,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仿佛在讲述他自己的光辉时刻一般。

    由此可见,这位仁宗皇帝在这些人心里份量还是重的。

    于是李楚歌也听得很认真。

    等到丁修说得口干舌燥肯停下来的时候,李楚歌给他递上一个酒壶,让他解解渴。

    见到酒壶,丁修两眼放光,夸赞了李楚歌一声。

    丁修抬头豪饮了一口,忍不住称赞一口:“好酒!”

    李楚歌也是一笑,都说一壶酒是最能拉近两个男人之间的距离,由此看来是真的。明明只是一壶西楚酒楼里常见的酒水罢了,哪里是什么佳酿。

    李楚歌趁此问出自己的疑惑之处,“丁大哥,按理说西楚已经覆灭了,可为何这座烟陵还有人在此镇守?”

    不少王朝覆灭,不光皇宫,就连陵寝都被洗劫一空,更别说还有人镇守了。

    可这座烟陵不同,不但完好无损,还有人镇守在此地,细心打理着,连一根杂草都见不到,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丁修不紧不慢的说道:“西楚是覆灭了不假,可是真当西楚覆灭了,过上了现在的日子之后,所有人都缅怀那个仁宗皇帝在的大楚,那是真正的盛世。”

    说着说着,这位中年汉子就唏嘘不已。

    在那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都可以对朝政的利弊畅所欲言献策的时代,文人不会因为议论而入狱,武夫不会持强凌弱。

    锦绣文章能铺满整条宓水,琴声一响能荡涤群山万壑。

    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商贾繁荣,工农兴盛。

    只可惜这样的盛世,再也见不到了。

    丁修只恨自己生身太迟,未能在弱冠之年亲眼见证那个美好的时代,见到那位人人歌颂的帝王和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

    李楚歌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能让这些平民百姓这样怀念不已,能让李青莲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也生出怀念之情。

    “镇守烟陵的那位老人,是仁宗皇帝当年身旁的一个掌印太监,当年宫中六个掌印,有四位追随皇帝陛下而去,还有一位下落不明,只有这位高公公,一直在这座烟陵驻守。这一待就是十六年。”

    丁修继续说道:“这十六年来,这位高公公从未下山一步,也不允许任何人上山。自发前来祭拜的人,都只能在山腰广场里停步,不能上去扰了陛下和皇后的安宁。”

    李楚歌微微愣神,沈默良久低声说道:“这位高公公,真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丁修左顾右盼,都瞧见了身旁近处无人之后,压低了声音对李楚歌说道:“据说这位高公公还是个大内高手。”

    “哦?”李楚歌有点好奇。

    丁修继续说道:“据说好些年前有不少狠角色来过烟陵,不知道是为了祭奠还是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总之最后都灰溜溜的下山去了。于是,这则消息便传了出来。”

    李楚歌问道:“有人见过这位高公公出手?”

    丁修摇了摇头,“那倒是没有,只是那些人下山之后一言不发就走了,而且走路的姿态还不对劲,有点像受了伤的样子。”

    “重要的还是第二天来到这里的人说,烟陵广场上并没有烧过纸钱的痕迹,也没有瓜果贡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这蜀州的父母官,一品大员刺史贺新凉,在前来烟陵的时候,对上这位寸步不让的高公公,居然妥协了。”

    丁修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住了。

    李楚歌已经听懂了。

    如果真是前来祭拜的话,走之后不可能连贡品都带走的。所以这些人有极大的可能会是摸金校尉。

    只是未曾料到这座皇陵还有高公公这么一个大内高手在此,被收拾了一顿灰溜溜的离开了。

    而且,身为封疆大吏的一州刺史,在面对一个前朝太监居然望而却步了,怎么看都有点端倪。

    要知道刺史的权利有多大,一州的军政大权全握在手中。虽说同为州级,蜀州可是天宁王朝极为重要的一州,烟霞城作为仅次于金陵的第二大城,蜀州刺史可要比其他州的刺史更加位高权重。

    所以说贺新凉的地位在天宁王朝都可以说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