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虽千万人,吾亦不愿
不多时,老夫子所点的饭菜一一上了个遍。老夫子看了一眼李楚歌,发现他真的没有吃上一口的打算,把酒壶递给李楚歌,然后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酒杯,就低下头吃起了饭菜。
那样子像是好多年没吃过饭菜一样,狼吞虎咽的,完全没有一个儒生的姿态。
李楚歌给老夫子的酒杯倒上满满一杯,就别过脸去。
老夫子停下手里的碗筷,轻轻的说了一句,“年轻人怎么这么心浮气躁。”说完也不管李楚歌听不听得见,仰头把酒一饮而尽。
李楚歌听得到,甚至听得很清楚,努了努嘴,双手捧着脸,小心问道:“真的有这么明显吗?”
老夫子点了点头,“很明显,你心里想的,全都写在脸上了。这样子做,行走江湖可是很吃亏的。”
李楚歌又在老夫子的示意下给后者倒满酒,老夫子举起酒杯,看着李楚歌,平静说道:“老夫今日就给你讲一个人生的哲理,要不要听就是你的事了。”
李楚歌正襟危坐,“晚辈洗耳恭听。”
老夫子见到李楚歌这副认真的模样,点了点头,光是这一份认真和尊敬,帮这少年出一份绵薄之力又有何妨。
“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不要全信,明白的可以装装糊涂。”
老夫子紧盯着李楚歌的双眼,又缓缓开口补充道:“任何人。”
李楚歌觉得这位老先生是另有所指。点了点头,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本酒楼最常见的状元红,“老先生为何要和我说这些?”
李楚歌听完老先生的话之后,自己捉摸了一番,联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都太过顺利了,虽然自己知道这应该是太微真人的谋划,太微真人给他铺的路。可能连太微真人也没想到这段路的开端会这么平缓。
越是这么觉得李楚歌越是心悸,越是表面风平浪静,背后越是暗藏汹涌。这是李青莲教给他的一个道理。
至于老先生说的任何人说的话不要全信,李楚歌感激老先生愿意同他说这些道理的同时,也没有相信。
正如老先生自己说的,所有人的话都不能相信,也包括他自己。
“包括你?”
老先生倒酒的收一顿,然后把酒放在桌子上,这才抬起头来望着少年,一字一句的回答道:“包括我。”
李楚歌沉思。
这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确实是没有错的,与天道酬勤一样,能够让人终身受益。
李青莲太微真人以及众多桃花观里的人如何待他,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尤其的太微真人,如若没有他,李楚歌就可能已经在某个风雪夜里悄无声息的死去。
老夫子看着李楚歌沉思的模样,抚着有些斑白的胡须,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我继续同你说一段话吧。”
李楚歌收起思绪,点头。
老夫子把酒杯一饮而尽,润了润嗓子,笑着说道:“如果杀一个人能够救下另外一个人,那你觉得这个人该杀吗?”
李楚歌摇头,“不该。”
老夫子没去问为什么,而且继续说道:“那如果这个人是个罪大恶极的人呢,杀了他就能救了那个行善积德的好人,那这个人该杀吗?”
李楚歌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老夫子再问,“若是杀一人能够救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甚至是十万人呢,你还觉得他该不该杀?”
李楚歌有些迟疑,内心有些动摇了,随后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这样的道理的,凭什么其他人的生死要让他来承担……”
老夫子屈指轻叩在酒桌上,饶有兴趣的说道:“那如果这个人是你呢?”
李楚歌一愣,他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沉思了一会儿,再次抬头的时候,李楚歌目光清澈,缓缓开口说道:“我不愿意。”
“哦?”老夫子诧异,这倒是他听到的最另类的一个答案了,以往他问过很多人,不过别人的回答不管是不是真心的,或者是想在他面前展示大义凛然的,都是回复“固所愿也”,或者是“愿身死以换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之类的话,李楚歌的这番回答算是独一份。
所以,老夫子惊讶的问道:“为什么?”
李楚歌揉着眼睛,“我只是不愿这么死去。”
老夫子乐呵呵笑道:“你的回答倒是让我觉得欣慰。”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的答案大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其中最让我满意的,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少年。”
老夫子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站起身来望向窗外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想听听他怎么说的吗。”
李楚歌没有出声回应,但他的动作已经表明了他的意思。
老夫子目光穿过人群,又仿佛穿过时间的长河,回到几十年前在放鹤亭初遇的那个手持桃花扇的年轻人,在他对面盘腿而坐,主动同他说着话。
第一次游历山河的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趣的一个年轻人,为人不骄不躁,谈吐不凡,第一次让他觉得这个世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好。
后来他就向这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问了一个在儒家文献内到现在都争论不休的话题。
也就是老夫子上面问李楚歌的那个问题。
年轻人听了老夫子的问题之后,轻摇桃花扇,站起身看着林园里盛开的瓣瓣桃花,过了片刻之后才开口。
“牺牲一个人救天下人,如果这个人是我自己,那我觉得我可以义无反顾,若是要我去决定舍弃别人去拯救天下人,这我办不到,我也没有资格……”
老夫子觉得自己遇到的又是那些普遍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答案,有些失落。
年轻人的声音再次传来,令他心神一震。
“其实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就有了定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都有不同的结论。有先贤曾说‘杀一人是为不义’,就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不义,但是如果是牺牲自己而拯救天下人,自己可以当仁不让。”
“如果是在两军对垒期间,行兵打仗就没有这么多的大义了,因为你的大义有可能会连累三军,行军讲究的就是绝对的功利,‘凡诛者,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之,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兵乃国之大事,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怜悯,当断则断,一切都是为了胜利。”
“而对于一国根本的国法来说,一个无辜的人和一万个无辜的人在国法的眼里,都是一样重要的,不能因为看数量的多少就随意践踏少数人的生命。”
老夫子恍然大悟,自己困顿了半生的难题被这个年轻人三言两语的解开了。
……
酒楼里,李楚歌听完老夫子说的这段故事,心中也舒畅不少。他很佩服这个能说出这么一段话的人,但是他还是朝着老夫子摇了摇头。
老夫子笑了笑,他讲出这段往事就是想看看李楚歌在听了连他自己都觉得是最佳的答案面前,李楚歌究竟会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
可是李楚歌依然坚定自己的答案。
老夫子有些怅然,多少年没遇到这么执着且有趣的年轻人了。他突然也有点期待了起来。
可是老者想起了当下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老夫子突然说道:“我忘记带钱了。”
岂止是忘记,老夫子一生从来不带钱,少时遍览群书游历山河,从来都是追求至简两袖清风的,一头瘦弱的毛驴一本破旧的古书足矣。
老来更加如此。
只是这时候可不兴说这话。
李楚歌一愣,问道:“我有句话想说一下。”
老夫子微笑道:“你自己看着说。”
李楚歌面色不变,“老先生高风亮节,文采斐然。”
老夫子点头微笑,“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