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集团内部的分岐
义旗高举之时,就是义兵归附之日。半个多月的时间,周边闻风归附的,加上前来参军的,李渊的人马已达三万余。
然而,也有不愿意归附的。比如,太原辽山(在今山西左权)县令高斌廉拒不从命,第一时间派使者前往江都将李渊起兵之事报告杨广。
其实,高斌廉也明白,从辽山到江都近700公里的路,一个单程大约需要一个月,这还是在全程有马骑的情况下。如果半路遇到起义军,派出的使者能不能活着到达江都还是个未知数。就算能活着到达,杨广能不能抽出兵马支援也不可知。即使派兵来援,从使者出发到援军到达辽山,两三个月过去了,还没等援军到来,自己的小命早已丢了。因此,派出使者只不过是图个心理安慰罢了。
不过,这位老兄比较幸运,李渊没正眼瞧他,而是把矛头指向了西河(今山西汾阳)郡丞高德儒。
高德儒是杨广的死忠,两年前因“献瑞”事件,从一个千牛卫小领导一路高升为手握实权的一郡之丞后,时刻不忘主子的恩情,誓与李渊死磕到底。历史证明,他确实死磕到底了,只是把自己磕死在了城墙上。
好吧,既然不听话,那就用武力让他听话,刚好起兵前试试火力,检验一下官兵的战斗力。
此时,李渊明白,起兵前必须清除整个太原的不安定因素,于是对手下说:“辽山是一个小县城,打不打它意义不大,高斌廉成不了气候。而西河郡那地方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必须拿下。”
很快,李渊把建成和世民叫来,打算让两个儿子先镀镀金,为正式起兵后让两个儿子作统帅打个基础。于是对建成、世民说:“你兄弟俩还很年轻,也没什么功绩,西河郡就是你们立功的好机会,大家都看着呢,看看你俩的能力。希望你俩兄弟同心,拿下此郡。哦,对了,咱们军粮不太足,只给你们三天口粮。”
只给三天口粮,意味着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并且所部官兵大部分是新招的士兵,还未上过战场,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敢保证,这对于未曾历练的哥俩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然而,兄弟俩不但没有胆怯,反而信心十足地领命而去,并且向老爸保证将以严明军令、爱护百姓来收服人心,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兄弟俩有这份自信,我想与窦氏刚毅的性格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路上,兄弟俩身先士卒,与士兵同待遇、同作战,不惧危险,冲锋在前,遇有百姓送肉送菜的,花钱买下,与士兵共同享用,从不单独开小灶;偶有士兵偷百姓水果吃的,责令送钱赔偿,并不责罚士兵。凭借这种严明的军纪、宽容对待手下的态度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爱民作风,迅速赢得了百姓拥护,激发了士兵高昂的斗志。更为重要的是,义军的优良作风和爱心如子的声誉立即在西河郡家喻户晓,使得西河守备官兵的归附之心迅速蔓延,斗志全无。唯有高德儒态度坚决、据城顽抗。
有百姓的支持、隋朝官兵的归附之心、士兵的高昂斗志,如出发前兄弟俩所言,这场首秀基本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小的战斗伤亡代价攻克了西河城池,斩杀了高德儒,为起兵建唐来了个开门红。
大军开进城内后,兄弟俩深知人心的重要性,下令对高德儒的手下一律既往不咎,该是什么职位还是什么职位,对于城内百姓一律优待。于是官兵纷纷归附。
兄弟俩从出发到回来,一共用时九天。李渊看到两个儿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拿下了西河,高兴地合不拢嘴,面对文武众将说了句非常豪横的话:“如此用兵,今后咱们可以横着走了!”
首战告捷给李渊来了剂强心针,为直取长安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当天,李渊就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作战方针。
平定西河郡之前,裴寂就曾建议李渊置大将军府,却被拒绝。如今首战告捷,并且军队数量猛增,必须有套班子统领,保证军令畅通。于是裴寂在会议结束时,再次提出设置大将军府的建议。
李渊自然明白,大家跟着你拼命,给点官位和利益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干劲。否则,半路上八成会散伙,建唐大业从何谈起?属下既然再次提及此事,心中一定有了方案:“裴大人,说说大将军府的方案吧。”
于是,第二天大将军府方案便公布了。
大军共分三路:中军、左军、右军。
大将军府总司令:李渊,自封大将军,三万大军总指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中军由李渊亲自统率。左军由李建成统率,任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公。右军由李世民统率,任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公。同时,命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把军政大权都交给元吉负责。
六月底,到太原做“军火”生意的康鞘利等人要回家了。李渊决定派人同康鞘利等人一同前往突厥。因为李渊对突厥仍然放心不下。尽管前不久刚刚修书与其结盟,但毕竟“非我族类”,今再派使者,意在上个双保险,确保大后方太原的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其实,再次出使突厥还有更深层的政治用意,就是尽可能拖住突厥,为南下争取更多时间。
试想一下,从太原出发到突厥牙帐,一个单程大约500公里,一行车马兵仗近千人,一来一回估计需要两个月。按照李渊的估算,两个月时间可以拿下长安,到时候既使突厥联合马邑刘武周进攻太原,最坏的结果也不至于进退失据,至少长安可以作为革命根据地。
关于派谁出使突厥的问题,李渊也想好了,刘文静是最佳人选。刘文静多年任职于太原,对突厥人比较了解,关键是能说会道。
临行前,李渊特意叮嘱刘文静,“此次出使,名为借兵,实为探听突厥动向。但兵不可多要,几百即可,主要是让突厥参与进来,当自己的事干,这样突厥就不会轻易进攻太原了。”
七月初四,李渊命温大雅写了篇《檄文》,传檄各郡,举旗兴兵。檄文一到,太原周边大多数郡县立即就投靠了他,纷纷表示,唯李大将军命是从。
而对于离石(今山西吕梁)等少数持观望态度的诸郡,李渊也有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不听话便打。打的结果就是,这些左右摇摆的郡县望风而降。
虽然李渊的檄文没有瓦岗军祖君彦操刀的檄文在后世那么名扬天下――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以此来痛斥杨广罪恶之多。但也洋洋洒洒一大篇,先是颂扬先帝杨坚治国有方,国泰民安,对杨坚作出“二纪之治,可谓隆平”的高度评价。然后话锋一转,“然圣人千虑,失于知子”,开始细数杨广罪过,痛斥杨广既有“饰非好佞,拒谏信馋”的昏聩失度,又有“巡幸无度,穷兵极武”的好大喜功,既有“敌怨诚良,仇雠骨肉”的暴虐无情,又有“征税尽于重敛,民力殚于劳止”的不恤苍生,导致“十分天下,九为贼盗”,大隋江山摇摇欲坠。
李渊在檄文中称,他作为隋朝的皇亲国戚、国公重臣,不能目睹“五岳尘飞而土崩”的危亡局面而袖手旁观,不能不举“勤王之师”匡扶大隋,不能不“苟利社稷”而“废昏立明”。
写到檄文这里,我始终有个疑惑。《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了檄文全文,大概1200字。试想,一篇1200字的骈体文,如果李渊的手下在作战前动员时是原文宣读的,我不知道站在烈日下的那些士兵能不能听得懂,要知道,相当多的士兵可是没读过书的。
好了,一切安排妥当。
这一天,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初五。
这一天,上天终于开始抛弃大隋了,还给大隋找好了挖墓人:李渊。当然,此时的李渊早已胸有成竹。
这一天,兵马、武器、铠甲、粮草等都已准备就绪,李渊终于在太原正式起兵,踏上创建王业的征程,灭隋建唐的大幕在一系列精心谋划、精密部署下徐徐拉开。
出发前,李渊给自己画了条创业路线图:由北到南,从太原至西河,在西河休整几天,收买一下人心,顺便征召部分士兵,然后进军霍邑(今山西霍州),拿下霍邑之后再拿下临汾(今山西临汾),休整一番进军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拿下长安。
成就帝业就在长安,出发!
出发的第一站是自然是西河郡,就是前不久被李建成和李世民拿下的高德儒镇守的城池,现在名义上已经归属李渊了,但城内军民究竟有多少人是虚与委蛇,不得而知。正所谓,没有始终安定的国家,就没有永远顺服的百姓。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李渊自然清楚,只要你有粮,就能得到百姓拥护,就像起兵之前招兵一样,旬日间便得士兵数以万计。这个道理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真理。
天下大乱之时,不论哪儿的百姓,最急需的便是粮食。彼时,因隋末战乱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甚至为保一家老小不被饿死,忍痛把自己的孩子拿去换粮,时称“易子而食”。最为要命的是,既便你有钱,不一定能买来粮食。可谓“逢火连三月,粮食抵万金”。所以,粮食在战乱年代比黄金还要贵重,关键是能收买人心。
于是,李渊率兵进入西河的第一件事就是履行保障民生的职责,给城内饥民发放粮食,同时进行封官许愿,以此获取广泛支持,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在城内礼敬老人,扶贫济困。与此同时,把城内70岁以上的老人召集起来,全部给予通议、朝请、朝散等文散官职,引得年轻人纷纷过来围观,表示要当兵,跟着李渊干。李渊当然来者不拒,均按特长给予相应官职。
不过你不能高兴得过早,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给予的官职不是立即上任,而是得排队,一直排到李渊干上皇帝。如果起义失败了,很遗憾,你找杨广去兑现吧。至于干上皇帝之后能不能履约,那是另一回事。毕竟,现在所封之官,全是隋朝官职。等建立大唐之后,这些官职文凭还有没有效,那要看编制了。
好一个“慨他人之慷”。李渊这买卖做的可谓“无本万利”。他分给百姓的粮食是杨广的,所封的官职也是杨广的,拿着别人家的东西当好人,百姓可不管东西是谁的,只看是谁给的,谁给就拥护谁。因此,李渊在西河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赢得了全城百姓的真心拥护。
虽然这只是李渊在创业过程中诸多大事中的一件小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渊对笼络人心的手段十分高明,以致在南取长安过程中主动请降归附的人很多,为李渊在很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因此,李渊能够在当时如此多的英雄和枭雄中脱颖而出,不是最早起兵的,却是笑到最后的,最终建立大唐成为开国皇帝,一点儿也不意外。
虽说按照李渊的估算两个月可以拿下长安,但计划不如变化,天公偏偏不作美。当李渊率军行至灵石县(今山西晋中)时,突遇大雨,并且数日不停。用现代的话说,几十年难遇的特大暴雨,连下数日,道路泥泞,行军困难。
李渊只好把大军屯于贾胡堡,等待天晴后再去攻打霍邑。之所以选择驻扎在这里,是因为前些年他曾奉诏在此讨伐过“历山飞”,以五千兵马胜“历山飞”二万人,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再一个是,贾胡堡确实是驻军的好地方,地势险要,西北有汾河作屏障,东有霍太山作阻隔,进可攻,退可守。
打之前,咱先看看李渊驻扎在贾胡堡的这个地方的两个重要邻居。
宋老生,因镇压起义军而得名,是名老将,拥兵二万,驻守在李渊的北面,两军相距不到30公里。这是长安留守、代王杨侑防御李渊所派出的第一路力量。
屈突通,复姓屈突,隋朝猛将,忠义耿直,善于骑射,勇武过人,率领数万骁果驻守在河东。所谓骁果卫,就是皇帝的禁卫军,到了明朝称为亲军督尉府,后来称之为“锦衣卫”,在今天相当于特种作战部队。可见,骁果卫是支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位置在宋老生的南边,与宋老生军队呈南北犄角之势,是杨侑防御李渊所派出的第二路力量。之所以介绍这么多,就是想请大家记住屈突通这个人,因为,他在随后的战役中降唐,后来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成为开国功臣。
此时,大家都明白,这两支隋朝军队都不太好对付,特别是屈突通部,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然而,李渊却不以为然,对部下说:“宋老生打击群盗起家,自认为所向无敌,其实能混到现在的职位,靠的不是功绩,靠的是溜须拍马。屈突能虽然勇猛、颇有战功,但缺少谋略,也不足为虑。”
此时,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的意思。这么耗下去,迟早缺粮。如果能因势利导,下雨也未必是件坏事。李渊度着步思索着,既然不能出兵,不如派些老弱病残回太原运粮,既可以减少损耗,又可以练练体能。
于是,一辆辆补给车往太原方向开进。
作为起义军的领导,眼看下雨不能进兵,时间久了心里难免焦虑,“大家跟着我出来拼命,时刻等着立功受封,如今老天却这般与我作对,难道我没有做天下共主的命?虽然李渊不是个无神论者,可也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
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在李渊犯愁之时,发生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李渊来说却十分重要,因为这两件事让他信心大增。
第一件事,仙道指路。就在运粮队出发不久,自霍太山来了个白衣老者,道骨仙风。他告诉李渊,这里有条山路可以绕行到城下而不被发觉,出其不意,必能破霍邑城池。仙道对李渊说,你不用谢我,待城破之后,给我在此山建座祠庙即可。至于,后来李渊有没有为其建庙,我们不知道,史书未作记载,但确实是攻克了。
第二件事,李密来信。令李渊颇感意外的是,当他需要个帮手时,帮手要主动找上门来了。李渊收到了远在洛阳正率领瓦岗军与洛阳隋军大战的首领李密的来信。信的主要意思是,把自己看作是汉高祖刘帮和周武王,希望与李渊结盟,一起努力,杀掉杨广,拥立杨侑为帝。信中还表达了一层很重要的意思,就是把李渊当作自己的手下,与李渊共同对付隋军。
李渊当即笑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不但笑了,还情不自禁地鼓掌庆祝。
庆祝什么呢?
李密的来信,告诉他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李密正屯兵于东都洛阳,与洛阳守军打得天翻地覆,相当于替他抵挡住隋军,助他一臂之力。
李渊收到李密来信高兴之余,也有担心。担心李密搞清他真实的战略意图后,会派兵阻止他直取长安。李渊肯定不想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节外生枝,平添一个强劲对手。
因此,他写了封言语十分谦卑的回信。
信中称,杨广属于不当得位,他起兵只是为了废除杨广而拥立新帝。他在信中还违心的表示,自己既没有做皇帝的心思,更没有做皇帝的能力,而李密是应谶言之人,理应做天下共主,到时候请李密看在同是李氏宗亲的份上,仍然让自己干太原留守,享受国公待遇,此愿足矣。
李渊这么说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先稳住李密。
不巧的是,就在这时军队中传来一则不好的消息。传闻突厥怂恿马邑刘武周攻打太原。消息一出,军营议论纷纷,许多文武大臣请求回撤太原,理由当然很充分:
其一,部队粮草将尽,没有吃的,饿着肚子打仗,肯定不行。
其二,虽然刘武周攻打太原的消息未经确认,但凭突厥重利轻义的调性和刘武周见利起义的作派,不得不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三,屈突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与宋老生的部队南北呼应,如果打起来被南北夹击,在道路泥泞情况下,人、马想跑出包围圈,实在不容易,全军被包饺子的可能性很大。
其四,李密虽说来信与我们结盟,但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是真结盟,还是李密设计的计谋,因此,李密靠不住。
其五,也是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大臣的家属滞留在太原,他们不得不考虑家人的安全。因此,要求先回去保住大本营、保住家人,不至于进退失据。
这些撤军理由听起来很有道理,想的也很周到。李渊所部诸将的一家老小都安置在太原,如果传闻属实,那家人的性命则堪忧。虽说有李元吉率一万大军镇守太原,但比起突厥几十万大军的强悍,实在是不堪一击。
但刚刚因为“仙道指路”“李密来信”积攒起来的信心会这么快消失怠尽吗? 李渊此刻非常清楚,一旦撤军轻则前功尽弃、功亏一篑,重则很有可能还没到太原就已全军覆没。
李渊潜伏了这么久、隐忍了这么久、准备了这么久,岂能说撤就撤?
童年成长的经历使他饱尝人间冷暖,痛恨官场腐朽阴暗的政治斗争,更让他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做一个主宰世界的成功者,才能与那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恶意倾轧的卑劣行径划清界线。
他等这一天真的很久了,他永远忘不了被杨广猜忌的滋味,永远忘不了不得不把喜爱的战马悉数送给杨广,永远忘不了李浑、李敏、杨玄感是怎么死的,永远忘不了被迫做一个贪财好色的男人时别人投来不解的目光,永远忘不了睡了宫女的后果,永远忘不了老婆窦氏对杨隋的愤恨。
复仇的火焰一旦点燃不是别人一两句话就能熄灭的。
“坚决不能撤!”
反驳大臣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渊的儿子建成和世民。反驳的理由也很充分:
其一,关于粮草的问题,现在正值八月,属于秋收季节,弄点粮食不成问题。
其二,突厥不讲信义而且贪财,与刘武周结盟只是表面文章。这一点刘武周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出兵攻打太原,突厥一定会先选择乘虚侵占马邑。因此,刘武周未必肯与突厥同谋。
其三,现在朝廷正派援军赶来支援宋老生,现在对我们来讲,重要的是时间,要与时间赛跑。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拿下霍邑,反而选择撤军,很有可能引发北边的突厥和刘武周不谋而至,南边的宋老生和屈突通大军一定会从后面追击,再加上众将士不知是何缘故撤军,极易造成军心不稳,有可能会生变。这样一来,那就危险了,我军内有叛乱,外有强敌,可谓腹背受敌,到时候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必死无疑。宋老生这人一向轻浮,稍一用计,必能破之。
其四,李密远在洛阳,此时正全力对付王世充,况且他守着黎阳仓,目前还顾不上我们。
其五,大家要求先回太原再作计议,其实是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
这是李渊集团内部发生的第一次分岐。
李渊很干脆:“撤军实在是懦夫行为!”
此话一出,文武众将立即懵了,这是主子给自己扣了个懦夫的大帽子,实在有损自己的名声,撤军之事自不再提。
在封建社会,名声比性命重要。历朝历代的文官特别是谏议大夫之类的言官,他们的座右铭是,打死不要紧,只求留青史。因为在他们看来,命可丢,名声不可污。
说来真的是“天授”,李渊初到太原上任时曾说过,“私喜此行,以为天授”。当他为攻破城池发愁时,上天伸出了援手。
这援手就是大雾。就像曹船借箭一样,大雾弥江。
那天,按照仙道指的偏僻小路行军,一路上大雾弥漫,不要说霍邑城上的宋老生们看不清山间是什么情况,就连李渊的士兵前后也是模糊不清,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霍邑城下。
正如李世民所言,宋老生这人轻浮,耐不住性子。从这一战来看,宋老生就是一宁肯战死,也不肯受辱的主。要说骨气还是有的,至少不是懦夫,但缺少计谋,比起李渊的谋略和手段来,差上一大截。
李渊部队稍一挑衅就忍不住了,带着三万大军分两队从南门和东门气势汹汹杀奔出来,声势浩大。
为打好这一仗,李渊早有安排:命令李建成屯兵东门附近,命令李世民埋伏在南门不远处,命令殷开山率兵正面迎敌,要求且战且退,目的是引宋老生尽可能远离城门,防止他回撤。李建成与李世民率兵断其归路。
很快李渊的部队就把宋老生的主力团团围住,双方数万兵马混战在一起,打得相当惨烈。
就在双方难解难分之时,李渊玩起了心理战,命人朝着混战队伍不断地喊,“宋老生已被斩杀!”在当时如此混乱、嘈杂的战场环境中,咱不知道这感叫声有多大分贝,总之,宋老生听到了,瞬间懵了,“老子还活着,不要中了奸计。”
宋老生这一声喊明显不如“已被斩杀”那一声声吼叫声音大。“老大挂了,还卖什么命啊。”转眼间,宋老生的部队溃散。
看来当今部队练口号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在激战环境下,声音小了士兵怎么能听得到呢?
宋老生见势不妙,立即往城内撤,但当他撤到城下时又傻眼了,城内守将为抵御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部队,早已把城门关闭。正在他绝望的时候,城头上下来一条救命绳索,但是一切都晚了。
上一秒宋老生还暗自庆幸自己跑得快,突出了重围,但千算万算,始终没算到自己会死在一个无名小将手上。当他抓着绳索刚爬上两三米时,被一个名不见经转、叫作卢君谔的小将领给硬生生拽了一下来,一刀便被这位卢兄了结了性命。
这一战,真的可以用惨烈形容,数里之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李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尸体,大为感慨,“这些尸体中有不少是老百姓,甚至不乏愿意归附咱们的,但也枉死此处。从今以后,如果能成就大业,我们要修文德、止干戈。”
战役胜利,按例该论功行赏了。
然而,这时集团内部出现了第二次分岐。分岐的焦点是军队中的徒隶。徒隶是指非良民、奴仆,身份比较卑贱。
许多人认为,奴仆出身的士兵,不该与其他士兵享有同等待遇,直白一点说,不能对他们进行赏赐。
“开什么玩笑,箭雨矢石可不分贵贱,能够活下来的士兵都有功劳,都应该论功行赏。”李渊这次并未与大臣讨论,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这件事也印证了史书对李渊的评价。正如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对他的评价那样:“素有经世济民之心,待人不分贵贱。”也如《旧唐书》所言:“任性率真,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李渊是成熟的政治家,而非政客。政治家为人谋福,政客为己谋福;政治家忠诚、坚定,政客狡猾、贪婪;政治家有远见,政客只重眼前利益。
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他明白,只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真心为手下的人谋福利,才能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人为他拼命,只有让天下百姓有盼头并且过上好日子,自己才算得上开国明君。
所以,这次他为百姓谋利的手段依旧是老办法,如在西河一样,封官许愿。从老人到青年,只要是拥护李渊的,不拒一人,全城百姓既惊又喜,自己辛苦了半辈子,今天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该论功行赏的赏了,该封官的封了,人心也收买了,许多隋朝守城将士也都归附了,那就继续出发吧,朝着天子目标勇往直前。
李渊大军一路披荆斩棘、攻无不克,拿下霍邑之后,又势如破竹,顺利拿下了临汾郡(今山西临汾)和绛郡(今山东新绛)。
八月十五日,大军直达黄河东岸的龙门(今山西河津)。
这里曾是他奉诏讨捕匪盗母端儿的地方,是他当年仅率不到百骑战胜母端儿几千兵马的地方,是他当年以70余箭百发百中超世界冠军的好成绩把母端儿吓跑的地方。
如果李渊生活在现代社会,凭他那精湛的射艺,那些世界冠军一定会自叹生不逢时,一定会发出“既生吾,何生渊”的感慨!
如今,他又重新来到这个无比熟悉的老地方,心中仍旧感慨,与两年前讨匪时不一样的是,终于站到黄河岸边了,只要跨过这条千百年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关中平原百姓的母亲河,一直以来的帝王梦就会变得清晰可见。
是的,只要跨过黄河,拿下长安,一切将水到渠成。
这一天,刘文静出使突厥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500突厥士兵和2000突厥战马。令李渊更为高兴的是,位于黄河西岸的义军首领孙华渡河前来归附。
孙华,出身农民,是位地道的农民起义军,这些年靠着东攻西取积累了大量财富,手下将士近万人。但本人没什么文化,手下也没什么文臣谋士,前途堪忧。这一点,孙华自己知道,凭借自己这点能力,当皇帝是不可能了,投靠个靠谱的贵族军阀或许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当他收到李渊的来信后,二话不说,立即渡河拜见。李渊激动地握着孙华的手说:“老弟今天能主动来见我,我当作为贵客招待。关中地区像老弟这样的首领很多,你今天给他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知道后一定会来归附我。”
孙华也很激动,他被封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郡守。与孙华同行的手下,也个个给予了相应的职位。从此,孙华正式混入公务员队伍,前途应该闪闪发光。但可惜的是,孙华这公务员没当几天,在攻打长安时,不幸中流箭身亡。
此时,李渊的手下都知道,屈突通不是宋老生。屈突通身经百战,手下有数万骁果军,并且军纪严明,可以说骨头太硬,不好啃。如果与屈突通硬来,一时半会肯定打不下来。若在此地耽误的时间久了,隋朝援军一到,别说长安了,恐怕都得跳了黄河。
于是,这时李渊集团内部产生了第三次分岐。
这次分岐的焦点在于,是先渡黄河取长安,还是先收拾屈突通再渡黄河。
李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圆满化解了这次分岐,取了个折中的办法,把大军分成两路,一路围堵屈突通,一路渡过黄河直奔长安。
具体安排是这样的:李渊与建成、世民、裴寂等人率领一路大军直奔长安,出发前先命王长谐、刘弘基、陈演寿等人率兵六千与孙华渡过黄河在西岸扎营,接应主力部队。刘文静率兵围堵屈突通部,为李渊的主力军团直取长安争取更多时间。
李渊的兵马本来就不算多,几万兵马全部押上对付屈突通的数万骁果军都不见得能胜,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分兵岂不更没有胜算吗?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原因就在于李渊精准洞察人心、准确判断形势的能力。他认为,两军相距20多公里,而不见屈突通来打,只能说明一件事,屈突通部人心不统一,虽然战斗力强,但没有拧成一股绳。屈突通担负着阻挡重任,他若率大军不顾一切的渡过黄河势必遭到屈突通从后方袭杀。也不能在此空耗下去,时间一久必被擒。
此时的屈突通已经是60岁的老将了,这些年跟着杨广南征北战,作战经验自然很丰富,他明白,只要坚守城池,任凭他李渊如何攻打能不可能拿下。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打错了算盘。
屈突通闻知李渊率军绕过他的防线直奔长安时,便慌了神。自己率部自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出蓝田(今陕西兰田)回救长安,至潼关(今潼关东北黄河南岸)附近,被刘文静部阻遏。更要命的是,此时潼关已经失守,守卫潼关的隋将刘纲被王长谐斩杀。
屈突通进退两难,其实是没有退路,唯有前进,直奔长安阻止李渊是他唯一的选择。但眼下的形势是,他与刘文静你来我往了一个多月,始终未能前进一步。这大概是屈突通这辈子打的最艰难的一次战役,也是他为大隋打的最后一仗。
屈突通毕竟是久经杀场的老将,情急之下,他派将领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事实证明,屈突通这一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计策。但好的计策如果不能临机作出正确决策,胜败往往就在一瞬间。
桑显和所率精锐几乎一夜之间就把刘文静的三座营寨攻破了两座,眼看着就要大破刘文静,可以继续向长安进发了。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桑显和的一顿饭使整场战役发生了反转。
桑显和应该比较体谅部下,看着部下打了一晚上,消耗很大,不能饿着肚子作战,于是趁天蒙蒙亮时下令全军先吃饭。刘文静正是抓住这点不可多得的机会,率所有军队一顿猛攻。刘文静运气实在不错,正在他率军全力攻打时,孙华、史大柰率领着六七千人的游击骑兵快速冲来,一下就把桑显和的部队冲散。桑显和不愧是员猛将,左突右冲,逃出了包围圈。
这是令屈突通没有想到的。自打屈突通得知桑显和先胜后败,就知自己已无力挽救危局,深感失望。此时的他,想到了洛阳,或许希望就在洛阳。于是,安排桑显和留在潼关,自己率军前往洛阳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