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穿梭童话 > 第134章 青蛙公主巫婆森林4

第134章 青蛙公主巫婆森林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人说:“这也不能怨我……嘿嘿……我这个人生来就好占小便宜儿。”

    二位头儿一听,放怀大笑:“哈哈,你在这儿哪!”

    掏出锁链来,哗楞,嘎本儿!也给锁上啦。

    “哎,二位,怎么锁人哪?”

    “你是爱占小便宜吗?”

    “有这么一点儿。”

    “那就没冤枉你。走吧!”他也被带走了。二位班头心里这份儿高兴劲就别提了。

    俩人把他带到了县衙门,仨人都找到了,知县立刻升堂。一问,这个急性子听戏的时候给人家一个大嘴巴;又问,这慢性子家里着了火,还 打算听完《玉堂春》再回家;问到爱占小便宜的,他就说怎么抠包子馅,怎么掂烧饼,说到往嘴里沾芝麻的时候,连县官都乐了。他说:

    “你们仨人认打还 是认罚?”

    “老爷,认打怎么讲?”

    “认打是每人打八十板子,充军发配。”

    “哎哟,那受不了!老爷,我们认罚行吧?”

    “认罚好办:罚你们仨人在我这儿白当三年差。是认打认罚?”

    “老爷,我们认罚。”

    二位班头听着心里纳闷儿:这是怎么回事啊?就算不花钱,也不用这样整人哪!他们哪知道县官的想法,知县把这仨人留下都有用处。县官让急性子给他当跟班儿的,他说派急性子办点事,马上去马上来,一点儿不会误事。那么他要个慢性子干吗呀?他让慢性子给他看孩子——这县官有俩孩子,大儿子七岁,小儿子三岁。他说慢性子脾气好,孩子怎么磨他,他也不着急。那么他让这个爱小便宜的干什么呢?知县留他在衙门里当个采买。他说这个爱占小便宜的,买东西准能赚点儿——敢情这县官也爱占小便宜儿!知县想得还 真好,谁知道他倒霉就倒在这仨人的身上啦!

    县官上任第三天,省里头派来一个大官到这县里视察。按照规矩,县官得出城几十里地去迎接上司。知县就叫急性子:“急性子,外厢备马顺轿,跟我去迎接上差大人,越快越好。”急性子答应一声撒腿就跑,知县在里边换官衣,衣服还 没穿好,急性子推门就进来了:“回老爷话:外头都准备好了。”县官一听:“喝!太好了,到底是急性子呀!”

    县官出门上了轿,急性子上了马,头前引路,轰散闲人,一会儿的工夫就出了城了。一出城,糟啦!城外有条护城河,河上有桥,那天正赶上是集,出城进城的车马挺多,桥上卡着车了,得半天才能疏散开。知县从轿子里往外一看:“哎呀,这么多车?这得多半天才能过去呀,讨厌!”急性子一听,老爷在轿子里发脾气了,一声没言语,翻身下马,靴子脱下来,袜子扒了,长袍往起一掖:

    “老爷,您下轿!”

    “干吗呀?”

    “咱们别等了,干脆我背您过河。”

    “行吗?”

    “老爷您来吧,没错儿!”

    县官也怕误了公事,背就背吧!急性子把县官往起一背,嘴里还 说句吉祥话:“请老爷高升!”唏哩哗啦下了河。越往当中走水越深,急性子还 怕老爷这两只靴子沾上水:“请老爷再高升。”他使劲一颠,再往前走。“请老爷还 得高升。”又用力一颠,县官骑在他脖子上了。急性子倒高兴了:“老爷,您瞧这多好啊,不但靴子湿不了,而且更稳当了,不扶着也能走啊。”

    走来走去走到水深的地方了,县官拍着急性子的脑袋说:“急性子真有用,回头迎接完了上差,一点儿事不误,回衙我赏你二两银子。”

    “谢谢老爷!”这一谢不要紧,咕咚把县官给扔河去了。县官爬起来,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顺着脑袋往下流水,差点儿淹死。

    “急性子,你这是怎么回事?”

    “我在谢赏啊。您不知道我是急性子吗?”

    “就是急性子,也没有这么急的呀!你等过了河再谢嘛!”

    “是啊,您不会过了河再赏吗!?”

    “得啦,别费话啦!都成水耗子啦,怎么迎接上差呀?赶紧回衙门换衣吧!”

    “老爷,我再把您背过去。”

    “全湿啦,还 背什么劲儿啊!干脆,咱俩儿一块儿过去吧!”唏哩哗啦,县官自己回去啦!

    知县回到衙门时,一进门吓了一跳,只见慢性子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发愣。赶紧过去问:

    “慢性子,你在这儿干吗哪?”

    “哎——没干吗,我在这儿想事哪。”

    “你想什么事呢?怎么不哄着少爷玩啊?少爷呢?”

    “少爷啊?您问哪个啦。”

    “问哪个,大少爷呢?”

    “大少爷呀,上学去啦。”

    “二少爷呢?”

    “二少爷呀,别提啦。”

    “怎么啦?”

    “掉井里头啦。”

    “啊!掉井里你怎么不赶快去捞啊?”

    “还 捞什么劲儿啊!已经半天啦。”

    “啊!快捞,快捞!”

    等把孩子捞上来一瞧,已成大肚子蝈蝈了!县官急得直跺脚:“真倒霉!我们怎么单用你们这号人呢?用个急性子,为谢赏把我扔河里头;用了慢性子,少爷掉井里半天啦,他还 跟我闷着呢!别愣着啦,账房来人哪!拿五两银子快给二少爷买棺材去。”

    买棺材谁去呀?也就剩下那个爱占小便宜的了。爱占小便宜的过来讨好地说:“老爷,这个差使该我去了,我买东西准便宜。”

    “甭费话!人都死了,还 讲什么便宜!快去!”

    爱小便宜的拿着五两银子直奔棺材铺,一进门,大声问道:“掌柜的,你们这棺材怎么卖呀?”

    掌柜的走过来很客气地答道:“您要多大尺寸的?”

    “小的。”

    “小的您瞧这个,三尺六的卖三两五,这二尺九的三两。”

    爱小便宜的不解地问道:

    “掌柜的:三尺六的三两五,二尺九的怎么卖三两?你是不是记错了,应当二两九吧!”

    “棺材铺让大不让小。”

    “给二两行吗?”

    “棺材铺不还 价儿。”

    “不还 价儿,谁花钱买小的呀?小的没有大的上算。”买棺材还 想着上算呢!

    掌柜的说:“图上算您就买大的。”

    “当然买大的。多花五钱银子,还 多着好些木料哪!给你五两银子,找钱。”

    掌柜的接过银子去找钱。古时候找钱很麻烦:掌柜的得上柜房开银柜,用戥子称,才能找钱。掌柜的一进柜房,爱占小便宜的一看四下无人,把那个三尺六的盖打开了,拿过一个二尺九的放在里边了——大棺材装小棺材——然后把盖儿盖上,站在一边,没事似的等着找钱。

    掌柜的把钱找回来:“我打发伙计给您送去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拿吧。”爱占小便宜的不敢让别人送,因为里边有个小的,怕露了馅儿,自己背起棺材走啦。

    回到县衙,把棺材往地上一放:

    “老爷,您看这个怎么样?才三两五,您说便宜不便宜?”

    县官这份儿气呀,心说:人都死了,还 在乎便宜不便宜!一瞧这口棺材就一皱眉:“唉!你真废物,买这么大的棺材干吗呀?”

    “老爷,您说这口棺材个儿大呀?不要紧,这里边还 有口小个儿的哪。”他打开大棺材盖,把小棺材拿了出来。

    县老爷更火儿啦:“你干吗买两口棺材?”

    “老爷,这小的不是买的,是我偷来的。”

    “混帐!你偷这个来干什么用?”

    “老爷,这叫作‘闲了置,忙了用’,您别看现在没用,等大少爷死了,咱们就省得再买啦!”

    苏白对公主说,笑一笑心情也会好!凡事往好的方向想!

    说媒的嘴特别会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死汉子能说翻了身,老年间是包办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媒婆也不能白说,等到婚礼停当之后,白吃白喝不算,还 外送四对猪腿、四对羊腿。因为媒婆为人说亲一回,腿都跑细了,所以吃羊腿猪腿补她的腿。

    当媒婆儿的一年能肥肥实实吃十个多月!只有一个来月差点,就是由腊月初直到正月十六。因为旧社会有这么个讲法:“正不娶,腊不定。”那么这一个来月没地方说媒就挨饿吗?不!这一个来月吃得更肥实。人家家里有几个媳妇,有几个闺女,全仗这一个多月的收入换季呢!媒婆就下这么一块来钱的本儿买点儿东西就得,买条红带子,剪成一骨节儿一骨节儿的,再买点儿花生、栗子、小枣,一过腊月二十三她就出来啦,直到正月十六。哪都去!穿着新蓝布褂儿,没有新蓝布褂儿,把旧的洗洗。不管认得不认得就上人家院里去,愣拉门,愣往屋里去,进屋抓把红带子、花生、小枣、栗子,往炕上一洒!图吉庆!花生、小枣、栗子,搁在一块儿好听啊!枣儿跟栗子叫“早立子”,早养儿子早得济。花生就更好啦!净得儿了想姑娘,净得姑娘啊想小子,她这一把全包括——花生、枣儿、栗子,姑娘小子全养。兜这么一兜,进门就唱:

    “给你个栗子,给你个枣儿哇,明年来一个大胖小儿哇!”唱完往炕上洒这么一把花生、枣儿、栗子唔的!两块现大洋归了腰包。

    当媒婆没有不骗人的,她要是受谁的贿赂就帮着谁骗人!男的给点儿贿赂她就骗女的,女的给点儿贿赂她就骗男的!有这么个媒婆儿,姓酸,叫酸梅,两片子嘴跟小刀子似的!本地有个大地主,家里财产非厚,这老太太六十来岁,没有儿子,就一个闺女,这姑娘二十一岁,这姑娘要嫁谁呀,这份财产就跟着过去!打十多岁就给这位姑娘说亲,直到二十一岁还 没人要,因为如果这姑娘把手搁在鼻子底下一瞧,一百八二分人材!这手一抬开再瞧,其实是豁嘴儿子。老太太疼姑娘,给找女婿,年纪得相当,相貌得好,有一点儿毛病她还 不给,让媒婆给说去,说停当了,许给媒婆儿一所四合房儿、五千块现大洋。酸媒婆儿贪这个就满市街说,跟谁说谁摇头,说了半年多没一个成的!后来她遇见一个小伙儿,这小伙儿也让媒婆儿给说门亲事,说停当了也有重谢。这小伙儿要漂亮人,有残疾的不要。这小伙儿可也有残疾,没鼻子。两边儿都是同样条件,这头儿有残疾的不给,这头儿有残疾的不要。虽说两边都有残疾,媒婆儿还 真给说停当了!要不怎么管媒婆儿叫“撮合山”——两个山头儿她都能给捏合到一块儿去!而且她把豁嘴儿、没鼻子说到前头,不说到前头,瞒着盖着不好结尾。她跟男的说:

    “大爷,这门亲事说停当了,往后后半辈子什么也不用干啦,您娶的这位大奶奶,娘家老太太跟前就这一位闺女,明儿这份儿财产您全接受,别的不用说,就这姑娘本人的储蓄,您四辈子也花不完!”

    这小伙儿说:

    “我告诉你,她六个金山我不爱,别看我没有鼻子,这姑娘有点儿毛病,不要,你千万给说清楚!”

    “要不要在你呀,我瞧着都好。要是瞒你,往后不是落埋怨吗!这姑娘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

    “噢,那倒不在乎!嘴不好不算毛病,慢慢儿劝说她吧!”

    这头儿说成了,上那头儿说去。

    “老太太,跑了半年多这才相当啊!这小伙儿比您小姐大两岁,身量儿、长相儿哪儿都好,这个亲事要是还 不适当啊,您小姐后半辈子甭出阁啦!”

    老太太说:“可是这么着,你也别瞒着,我们姑娘是有点残疾,这男的要是有一点残疾我不给,你别瞒着,别盖着!”

    “老太太,甭说您还 许我那么些钱,还 有房子;这是您小姐一辈子大事,我不能缺德,您就算是一个钱不花,我也不能做那缺德事。小伙子哪儿都挺好,就是眼下没什么!”

    “那不算毛病啊,怕什么啊,我陪送得多,再说往后过着过着不就过有啦!我这儿富裕,我添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