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府
许念秋和长贵逛完寺庙,起身回府。
许念秋一边走着一边想到一年后前往北疆沙场的事,没有兴奋和期待,哪怕连那一丝战场杀敌立功的幻想都没有。你们以为什么都没想吗?别说,还真有,有甚?有后悔啊!
“本小爷一世英名,不说比那朝廷的张仪和李斯,但也是绝顶聪明的人,总感觉让那老秃驴骗了,以后再也不逛寺庙了( )”。许念秋唉声叹气道。
长贵看着许念秋这模样,想了想说道:“奴才觉得小王爷还没聪明绝顶,小王爷现在只有聪明,还没……”
许念秋一听长贵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说道:“长贵!你信不信小爷我把你剃成绝顶!扔那寺里面和那些秃驴天天吃那香灰去!”
长贵急忙道:“小王爷,奴才读书少,不懂那文绉绉的词,小王爷要是不想去,那便不去了,反正这北疆也是王爷说了算……”。
许念秋皱了皱眉说:“你这话在我这说说就行了,这整个天下都是皇宫那位的,别说这区区北疆了,再说,我要是不去,反倒落了别人的口舌,如今这世道口水能淹死个人,去还是要去的……”
许念秋和长贵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出了集市便看见那靖州城的模样,两根古铜石柱,柱上挂一鎏金牌匾,匾上刻着几个大字,正是“蓟州城”。
这蓟州城可谓是繁华腹地,青山绿水,骏马肥羊,来人若是仔细看看,便发现这蓟州城,与其他地方不同,人来人往多的是兵马将士,这街边小贩卖的都是烈酒熟牛,就连那烧鸡,都是要整只买,你若过去说买半只,女子还好说,那要是个爷们儿,老板就得嘲笑你道:“你一个大丈夫吃的还没我家女女多哟”
再看这百姓,和那南方不一样,皮肤清一色的跟那沙地一般,不是说不好还是怎的,都是风沙吹的,那南方人的皮肤一掐都能掐出水来,都瞧不上那南方的男人,说是受不的苦,但又羡慕那南方人会生财的头脑三分,你问我剩下的七分呢?那就是羡慕南方娶得媳妇。
一个是“大宋巾帼贤内助,金山擂鼓退金”。一个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各有千秋,但谁都想有一个听话体贴的媳妇儿……
走了半个时辰,到了府门前,府门上挂了个大匾,上面写的“许王府”,许念秋推门而入,那府内老管家抬眼一看,笑道:“小王爷回来了”,许念秋悄悄问到:“张叔,我家老头子在不在?”,老管家明了,摇了摇头。
许念秋顿时走路有了几分底气,不在?不在那王府不就他说了算了?迈着大步走向正院中,这时一声音从许念秋后面喊到:“呦,小王爷玩累了回家了?”,许念秋一听这声音,三步并作两步想回房间,“臭小子,你别跑!”,只见一女子叉着腰指着许念秋说道。
那女子甚模样?柳眉凤眼,双瞳剪水,红唇白齿,肤如凝脂,那张脸就跟羊脂玉雕似的,身着一身黑色纱衣,头戴玉簪,身材高挑。就好比那天仙下凡,任谁都恨不得把眼睛留那女子身上。
许念秋可不这么想,要说许念秋最怕的两个人,一个是老头子许宸,一个便是眼前这人。
“哈……哈哈,苏荷姐,这么巧啊!”许念秋面容僵硬的笑道。
这苏荷是老头子请来教他的师傅的女儿比他大三岁。从小就是他的伴读,这可跟别的伴读不一样,小时候许念秋只要一走神,就被这女子打的哭爹喊娘,许念秋为什么习武?就为了报这仇,到后来许念秋还真把仇报了,结果下午老头子就又把他打的哭爹喊娘。许念秋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亲生的,这地位也就比王府里的护院狗——来福高一等。
苏荷走上前去,说道:“你这一下午去哪了?”这不开口还好,一开口,许念秋就要被这苏荷满口葱味熏到了。
“唔!苏……苏荷姐,我去教习院听书去了啊”
“小兔崽子!人家教习院老师都找了过来了,说你就没去听书!你是去听天书了吗?你什么身份不知道?我差点让官府的人去寻你了……”
许念秋伴着苏荷满口的大葱味,听着她唠唠叨叨,这苏荷用许念秋的话说:“也就是能看”,只要熟悉她的人就知道,这苏荷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女子,那可是“”豪爽大气上档次,肤白貌美高如松,吃饼加个大头葱”。
许念秋道:“我去寺里拜佛去了……”
苏荷睁大眼睛惊讶道:“你?拜佛?你和佛有什么关系?你去拜佛干嘛?”
许念秋不服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去让佛……”
“臭小子!给老子滚过来!”,书房中的吼声打断了许念秋的话,许念秋一听这声音,身子已经凉了一半,一把拽过管家低语问到:“张叔,你不是说老头子不在吗!”张叔一脸茫然道:“我什么时候说了?”
许念秋一听,瞪大眼睛说:“我问你的时候,你摇头了啊!”
张叔:“我摇头意思是王爷没出门,一直在家”
许念秋:“???”,满脑子问号,话还能这么说?!
这时书房又传来声音:“臭小子,老子让你滚过来!你连你爹的话都敢不听了?今天非把你腿打断!”
许念秋幽怨的看了张叔一眼,那是三步分成三十步往书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