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找阳光 > 第242章 表弟岗位稳定了

第242章 表弟岗位稳定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那请假的女员工来了。据说,她去别的地方试了试,发现没有这儿的工作好,还离家远。不远了,也就是每个月多80元,不划算。

    她来了,表弟闫平又回到了专门打扫卫生的岗位。他眼里的光暗淡了,嘴里的话也变得更少了。

    这天下班,表弟又高兴地说,他们班上专门配烧碱的人要离职了,他看了看,觉得还可以,答应去那个岗位了。

    小舅关切地说:“那行,不会,这个岗位也会有点危险。浓度你要撑握好,还有,就是不能让烧碱溅到自己脸上。不在,是会毁容的。”

    “我会的,就是这上楼梯,下楼梯,我也会注意的。”

    “说都会说,就要注意到。你看你,还没有个女朋友,还没有结婚,要是毁容了,就不划算了。你们两个都没有结婚,这以后还都是个事。”

    老田刚好推门进来,听到表弟这话,故意说道:“这娃,你这工作岗位固定了,也就稳定了。放心大胆地干。我见有人配了几年烧碱,都没有事。这超峰也是配烧碱的,你们两个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经验。是这样,这事是这么个事。闫平,你看你这是大喜,是不是得买点吃货庆祝一下?”

    “行,我的叔,这点小事,等这个月发了工资再说。上次一个月的工资花的差不多了,不能拉饥荒。”

    小舅在一边问我:“良斌,你看闫平的工作稳定了,你啥时候升班长?”

    “还可以升班长?我没想过这事啊。应该不可能吧。人家几个班长都在。前不久走了一个,也有人升上来了。”

    老田回道:“这娃,你要放大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班长还不是人当的?你放开手脚去上班,把各工位都学会,这以后就有可能当班长。现在后面这些你会吧?就是看各种机器?”

    “这后面的倒是会,就是前面的,那从三楼下来的工位有点不会。”

    “不会就慢慢学。开机,关机,还就是换网,别的,自己慢慢摸索。这双喜临门了,到时候一人请一回客。”

    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这没有的事,葫芦花都让你说成葫芦儿子了。这老田叔真会说。”

    也是,一个班一个送浆的。就是这老田混的好。不光有人请吃饭,还有人免费给卫生纸,还有人送香烟。据有人私下说,卫生纸的人还给老田钱。亏了是老板的,赚了是他的。真是穷庙富方丈。

    表弟那个开心啊,怎么那么巧,那个看气压的女工来了,那个配烧碱的人又不干了。就是那个巧,你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样一来,我最大地发现,就是表弟早餐舍得吃油饼和菜夹馍了。

    原来,表弟不喜欢吃油饼和菜夹馍是装出来的。看来,特定的环境,会改变一个人。

    更确切地说,就是量入为出。用我们村的老话说,就是掂量着口袋的钱生活。

    总体来说,我们宿舍的人,都是挣这份死工资,还真没有别的额外的收入。就老田的话说,有空多睡觉,没事少出去逛。出去一逛,就得花钱。他睡觉,睡到身体三个面都和床接触,睡不着了才下床。就是平躺,右躺,转身左躺,都是舒服的睡姿。当然了,也就这超峰,喜欢平躺和僵尸一样躺着,一夜不换睡姿。真是个怪人,很奇怪的人。

    现在,动不动就要停机。

    对,你没看错,就是要停车。为什么?污水超标了。

    现在,环保比以前严了。每个班生产多少污水送到污水厂,这是限额的。如果多了,处理能力有限,你们自己想办法。一个电话,给我停机。

    就这样,我们最终的污水,就是三楼和蒸球房这儿的污水才送到污水厂,不然,不能开机。

    三楼停机,我们漂洗楼的浆就少。我们这儿的浆少,送到卫生纸车间的浆就不够用。这样一来,多不多,少不少地,卫生纸放了少量的工人。特别是那些不想干的,或是要请假的,都回去吧。

    这样一来,产量达不到,据说,拉货的大货车都开始排队。没东西,你能怎么着?

    一放假,晚上来宿舍门口卖宵夜的多了。什么鸡汤米线,包子,都来。

    只要来新摊,我都支持。吃货嘛,怎么不喜欢新食物?遇到不好吃的,下次就不光顾了。

    眼看着,冬天来了。冬天来是一回事,我们主要是添置衣物。

    我是冬季来的,所以,冬天的衣服都在。不过,现在有钱了,也要买一身保暖衣。听说,现在保暖衣比毛衣好。毛衣不保暖。

    看了看表弟,他言说:“等发了工资,咱们一起去,确好了价再买。”

    是,现在实体店都是2倍3倍的价售卖。他们是能坑一个是一个。

    挣钱,存钱,上班,睡觉。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有点单调。可是,有没有改变的勇气。唉,打工人了,怎么活成了这么无语?

    我现在在电话里抱怨的话,父亲老寇会说:“你们这和过去的长工一样,就是租出去了,要听别人的话。现在,就只能挣钱了。还有什么办法?回村里来,也就那几亩地,种好种坏有什么两样?麦子一斤也才1元左右,上下浮动不大。”

    其实,老寇说的还有太乐观了,075是常价,偶尔有085元一斤的价格。种粮的人太多了,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涨不起来。

    现在,能拉大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就是这打工。你工资500元,他1000元,时间久了,就看谁能存下钱,能回家盖好房。或是谁能创业,能当大老板。别的,没什么好比的。实在不行,就比谁家庭幸福,儿女成双。要不然,普通人,你想上天不成?

    越来越觉得上班重要,领工资重要。

    这工作,就是收留了我们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就和水一样。虽有助于农药之类的配比,单独却没有什么用。我们普通人,出去说,就是应聘普工。

    普工啊,只是人手,是人口红利,别的,啥也不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