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那不成器的大舅
我承认,这个世界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现在的大家,就是我们所有人眼中那个最不成器的人。
他是外公家的第一个男孩,自小吃的是白馍。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
怎么形容呢?
就是从周围人的口述中,大舅都是最看好,现在却是最没出息的那个人,也是一个混日子的人。这种人,在我们这儿叫二流子,叫混混,叫败家子。
母亲。
我母亲说过一件小事,她小时候就是天天天抱着大舅哄。
二舅上过几天学,别的孩子都上过几天学,就她没念过书,在家做饭带孩子。
那时的外婆是不适应这农村的生活的。她长的格外好看,却嫁给了一个破落的地主家的儿子。可想她当年有多不高兴。
不小心将大舅磕碰在了炕沿上,正巧被放工回来的外婆看到了,脱下鞋就打。打的我妈满嘴流血。当然了,我妈现在还是一张嘴硬。有理没理,都会我倔犟几句。就这样,她一直和父亲老寇和不来,日子过的那叫个辛苦啊。
外婆。
外婆说,要不是大舅,我外公腿还是好的。当年,去医院输血,家贫,买不起,就用外公的血。后来,没有休息,又下水窖挖混泥巴,就那样,落下了风湿腿。现在,还是一瘸一拐的。在外婆嘴里,一直喊外公拐子。
小姨。
把这个人嘛,要长相有长相,怎么混成了这样。我出嫁了,我要是没出嫁,都能被他给气死。天天睡在家里,啥事都不干,整着老父亲老母亲。
当年,大舅说亲,那一说就成。那帅气的相貌,骑着摩托车,是镇上最靓的仔。现在,是他老婆嘴里的那个不死的。
打麻将,输钱,睡懒觉,这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大舅都这样了,小舅还是觉得大舅好。好在哪里?
我追着小舅问:“舅,你为什么给我大舅钱不生气?”
“你知道我这份工作是怎么来的吗?”
“工作还能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自己找的,或是别人介绍的吗?”
小舅接着讲道:“当年,我上技校,上了两年技校,出来不分配工作,没啥用处。
这时,你大舅就在这个造纸厂当班长。
他回家听说了我的事,把我介绍进来了。后来,我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你大家这人活,和厂里当里的厂长课长关系都好,才把我介绍进来。要不然,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不要看你大舅现在没出息,他以后会有出息的。
这也是你外公为什么看你大舅有出息的原因。
我只会上班,这些年就没换过地方。你大舅不是这样,一直在不停地折腾。
家里的摩托,三轮车,都是他不停地换来换去买的。
我只是挣钱,以后发家致富,还得看你大舅。这是你外公的原因。
就看你大舅哪一年才能混出个名堂。”
我听了这话,原来,小舅情愿给大舅钱,是报答兄弟情份。只是,这冷灶什么时候能烧热?
为什么我就看不到大舅有出息?
现在,大舅就像苗木基地里的小树苗一样,看不到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出发点。
“舅啊,我大舅这现在根本看不到出息的样子。要不,你也不管他了。”
“总得看着他活着。以后慢慢地看吧。你这娃,人小还会挑事非。以后不要说这种话了。”
这镇子上,有两家邮局。
这时候的人,基本都是柜台办理业务,排队,不像后世叫号。
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取出了钱。我们用的是存折,是红色的存折。这时,喜欢用存折,可以看到打印的余额。不喜欢用卡。
我记得,这个存款用的纸都没了,最后不用时,才将这个存款销户。
出了邮局的门,我和舅舅从另一条路上往回走。
其实,就是走一个圈。去时,走的是这半圈,回来时,走的是另半圈。为的是让我熟悉这儿的环境。再说,我们去的这条路上,正在挖黄土,不好走。
“良斌,这人活在世上不是活自己一个人。那叫独世子。要有亲戚,要有朋友。不然,你遇到事以后,就没人帮你了。遇到事,要好好考虑一下。人活着,活的就是个人情世故。”
“好,我知道了。”
“你知道个狗娃屁。好好学,说话不能太直。你看老田,人鬼的很。这话回去不要对他说。”
这个瓜舅舅,把钱白给大舅了,还这么乐观。
我们走一圈,过去就是下车的地点。正好是进那造纸厂老板花了200万修的两个隧道。
不得不说,这个路真是远啊,走路,人走的腿老疼了。
路上,有一个书报亭。
“舅,等下,我买本书。”
“咱吃饭都为难,还买什么书?”
“就一本,挑最便宜的。”
“老板,这本多少钱?”
“3块。”
我拿了一本《意林》原本要那个《读者》的,它太贵,要35元,就没有买。都要一个肉夹馍的钱了。现在可是2003年,钱值钱。
从学校出来,这还是我第一次买这些东西。
“你和你大舅一样,都爱这些东西。你大舅就爱录音机,电视机。他挣的钱,都买了这些东西。”
那是,我大舅在村里活的那个潇洒。哪像我小舅,除过买衣服,余下的钱都寄给家里了。现在,连伙食费都没有了。
“我大姈子又在家里闹?”
“是,跟个集,都要花10块钱。”
其实,从舅舅家到集上,走上去,来去6个小时,太累了。一般人都不赶集的。除非有自行车,或是摩托车。
那两口,真是不知道赚钱的不易,就在家里花钱。你吃地里的麦和菜不就行了吗?还挑三拣四。
最好,让我大舅和小舅分家,这样就能各过各的好日子了。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想法,不能这样直接说出来。要不然,又得被小舅骂了。
打工,也不怎么样。
想我以前烙饼,那是在私人作坊。和父辈口里的长工一样。现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工吧。
打工一个月工了,连老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