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找阳光 > 第159章 断粮了

第159章 断粮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日子过成了按天计,按顿计。

    小舅过年回家时,给外公掏了一年打工的收入。得到的是外公我这娃真能赚钱。走之前,被大舅给哄的要了300元。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们两个人,就像两个遭了水灾的人,身无没有一分钱。

    偏偏,出了差错。

    什么差错?

    老板说,推迟一天发工资。

    这种事,以前是常有的。据说,是因为老板把钱给了财务,而财务把钱拿出去放高利贷了,还没有回来。因为卫生纸厂的工资发了,就剩我们制浆车间的工资了。

    那个黑心的财务。

    “该死的财务。”

    “你骂顶啥用?人家财务是老板的亲妹子。”

    好嘛,这就是一窝了。怪不得。连老板的哥哥和嫂子都在大门口卖货,还兼职看大门。就那个看大门的老板,新找的,只能打扫卫生了。动不动还被这老两口骂。说人家懒。

    我去,人家要是勤快人的话,谁来看大门?谁受你这个气?你们两个是什么东西?也不也沾了老板的光吗?男的长的和电光头一样,女的和神雕侠侣里的谷主老婆一样。都不是什么好货色。

    工资推迟一天,这得害得多少人没饭吃?

    我和舅舅就没口粮了。

    小舅在宿舍老田那里借了20元,给了我10元,他留了10元。

    也有一说,是我们厂里的课长没有将工资表做好。有人问时,小日本田课长说了,早做好了。急什么,又不是不发。明天就发。

    看来,还是第一种说法是对的。财务放高利贷了。娘的。

    我们这儿还是老样子,发的是现金。

    听到26日发工资,那个气啊。

    我上的是夜班,下班后,舅舅领着我去算工资。

    我们去的早,小田还没有来。

    结果,我领了足足460元工资。

    等到小田过去时,我们工资都拿到手里了。

    后面来的新员工,每个人每个月扣150元。一直到扣满3000元为止。这样黑心的老板,说是保险。现在想来,老板工资都发了,那这3000元可能是小日本在中间捣鬼。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他是现场从信封里取出来的。

    再后来,从第二个月开始,我也每个月扣150元。直到三年后,这个制度才取消。不扣所谓的保险了。当然了,也没有保险了。

    看来,是这小日本课长自己用这些钱放高利贷,或是炒股了。

    当时,觉得这是制度。现在,想来不是这样。

    为什么?

    因为当时,几个课长带来的人,打过招呼后,田课长都是给他们不扣保险的。这样一想,原来这小日本在那些年一直在坑我们。

    怪不得。就是后来你不干时,这 3000元也是分两个人退给你的。一次退1500元。想想,他也是东墙补西墙。手里总有钱。

    原来,权力的腐败从那时候就在这个造纸厂开始了。

    据说,老板集资,搞什么分红,田课长一个人就给了100000元。现在想想,他是拿我们的钱在赚老板的钱。

    工资发了,宿舍的老田说:“这娃,你以后经过了就长个记性,这有可能迟发工资。不能啥都花光。有时,还推迟3天或是一个星期发工资。工资发归发,但啥时候发由财务说了算。”

    看来,这一家人把我们打工人管的死死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打工,一直不敢将身上的钱光花的原因。受过苦了,不敢那样。

    现在,工资发了,小舅领着我们一起去镇上玩。拿着身份证,去邮局开卡。这时,只有邮局,在我们镇上才有。别的,也只有信合了。据说,信合在外面是没有的,包括某安银行。所以,要手续费。为了省那手续费,就开了个邮局的卡。

    也就是在这几年,才听说邮局只存不贷,安全放心。

    这句话,是当年他们门头上的广告。以前,我们对邮局的观念是寄东西和汇款的地方。

    当年,我不知道什么是密码,用了888888这么简单的密码。回来一想不对,过后又拿着身份证改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密码。

    钱存了,心也安了 。

    就像小舅说的那样,宿舍不要放钱。身上也不要装太多的钱。我们都是把钱装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当年,我们是买的那种内裤有口袋的,把钱装在贴身的口裤上。清楚地记得那内裤还是有拉链的。

    上班累了,那纸币如同一个硬物,将身体磨的通红。那个酸爽啊。

    你现在说,有现金和纸币,我们都知道。当年,只有纸巾的的概念。钱就是纸币,纸币就是钱。

    存钱了,我们一伙人走在一起。

    用小舅的观点说,就是这三桥镇上小偷多。

    你不要一个人走,被人挡住了,两巴掌拍的,你钱就给别人了。确实,这年头,治安一般般。亲眼见过半夜女孩被混混拉去背街小巷的。

    这是后来一个真实的场景,就是某某那个铁路下面,刀架在脖子上,大约在晚上9点时。那女孩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

    “走,咱干了一个月了,好好吃一顿。”老年提议。

    “行。”小舅答应。

    “你们去吃,我回去了。”老田自己和另一个孩子回去了。

    我跟着小舅,我们去了一家羊肉泡馍馆,一人点了一碗羊肉泡馍。

    清楚地记得,当年是9元。是有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

    掰馍,煮馍。这儿的饼是死面饼。也只有在乾县那儿才是酵面饼。

    “好好吃,够不够?不够再加两个饼。”

    “够了,够了。”

    另一人老年和我们是分开进去的。他说,这样,可以多要一份小菜。

    是,小菜是免费的。但老板觉得你们是一起来的,就给一份小菜。一个人进去,就给一份。

    这也是我们北方老板省钱的门道。

    小菜上好了,老年端过来 ,还自顾自地说:“你们也来了,拼一桌。”

    那话,让我诧异地接不上话。原来,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可以这样。

    饼掰的较大,让老年笑话:“你以为是汤泡馍?这么大?人家是用指甲掐,掐完后指甲都是白的。”

    “那把污垢全加在馍里了。”

    “这娃,还讲究多的很。”

    “来,这大蒜是免费吃的,咱就吃免费的东西。”

    小舅不好意思:“你小声点给娃说,人家服务员都笑哩!”

    “她又不认识咱几个。”

    这糖蒜和香菜,还有酱辣椒,老年一份,我和舅舅两人一份。看来,这下次我们要单独进来了。

    我们贪他这一份小菜,别人有人都不吃这小菜。你不吃,打下去,服务员又整理一下,又给别人端上来了。这也是我们这儿生意做不大的原因。不卫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