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贞观反王:逆子,你敢反你爹 > 第77章 鱼儿上钩

第77章 鱼儿上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渊一行方才离去,杜如晦便独自一人登门拜访。

    李昊面带笑容的将其迎进正堂,待茶过三盏,直言不讳的问道:“李师方才离去杜尚书便登门造访,着实有些巧合。

    不知杜尚书是为了李师而来,还是为了下官在西市之言而来?”

    “李主簿果然聪慧。

    老夫尚未开口,李主簿便已知晓老夫来意。”

    杜如晦随口夸赞一句,抚摸着长须笑着说道:“陛下命老夫来此询问李主簿,这捕鱼一事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呵呵~

    自然是七分真,三分假。”

    李昊饶有深意的调侃一句。

    杜如晦闻之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说道:“李主簿当知如今天灾不断,关内道百姓每日皆在忍饥挨饿。

    可朝廷早已无力赈灾,唯有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受苦。

    若李主簿真有法子捕获大量河鱼,当可解万民于水火,亦是功德无量之壮举。”

    李昊闻言笑了笑,摸着下巴想了想,正色说道:“下官听闻民间渔具皆承前代所制,至今为止尚无改进。

    朝廷若想收获大量鱼货,唯有先行改进捕猎渔具,方可组织渔民集中打捞。

    且师傅曾教导下官,除以渔具捕猎河鱼之外,还可驯养鸬鹚与水獭捕鱼。

    此乃捕捞技艺的新发展,亦是淡水捕鱼的极限。”

    “改进渔具?

    驯养鸬鹚与水獭?!”

    杜如晦皱了皱眉,迫不及待的询问道:“敢问李主簿,这渔具当如何改进,鸬鹚与水獭又当如何驯养?”

    李昊想了想,思索着说道:“下官也只是听师傅偶然提起,并不知晓如何驯养鸬鹚与水獭。

    朝廷若想集中驯养,还需去长江沿岸寻找有经验的渔民方可。

    至于这改进渔具,不知杜尚书可曾听闻大莆网与刺网?”

    “从未听闻。”

    杜如晦如实应道。

    李昊闻言饶有兴致的解释道:“大莆网乃是张网的一种,汉代之时便已有之。

    其是以两只单爪木碇为基,把锥形网具固定在浅海之中。

    网口对准急流,利用流水冲鱼入网。

    而刺网乃是以若干网片连接成的长带形网具,亦是渔具中结构较简单的捕捞工具。

    具体是将网具放置在水中,依靠浮力使网衣垂直张开,拦截鱼、虾的通道,使其刺入网目或缠于网衣上。”

    “竟如此简单?”

    杜如晦闻之面色一喜,急声追问道:“李主簿,莫非只需使用大莆网与刺网,便可收获大量河鱼?”

    “当然不是。”

    李昊摇摇头,看着一脸便秘的杜如晦,接着说道:“杜尚书常年跟随陛下征战天下,当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方才是克敌制胜之关键,这捕鱼一事自然也是如此。

    若只有大莆网与刺网,仅仅只能保证河流沿岸的百姓温饱而已,无法供给内陆之地的百姓。

    朝廷若想解决关内道百姓之危,还需组织钱塘县渔民前往洋山一带围猎方可。

    据下官所知,洋山一带石首鱼极为丰富,每年三四月皆可大肆捕捞。

    如今虽然错过最佳捕捞时节,但以运河之便利,想必亦能有所收获,足以解关内道百姓之危。

    且如今食盐产量大增,渔获皆可以盐腌制之后运往天下,供大唐百姓常年食用。

    如此一来,朝廷今岁粮匮顿解矣!”

    “嘶~

    李主簿博学多才,老夫不及也!”

    “杜尚书谬赞了!”

    杜如晦闻言只觉不明觉厉,由衷的抱拳感叹道。

    李昊见之淡然回礼,言行举止之间尽显谦逊。

    可若是了解他的人在此,必然知晓他此刻心里一定是在憋着坏。

    若非有利可图,他绝不会如此谦虚。

    “本官这便进宫禀明陛下。

    若此法可行,陛下定不会吝啬赏赐!”

    杜如晦不知李昊心中所想,急不可待的站起身,匆忙拱手说道。

    显然他已经认可了李昊,把他当作同僚对待。

    李昊见状起身回礼,眯着眼笑着说道:“下官担保,此法定可解关内道今岁之危。

    不过若想成功,朝廷还需派遣正直之人,率精兵前往钱塘县督办不可。

    否则以京城郑氏父子所作所为观之,荥阳郑氏必然会把大半鱼货据为己有。

    而朝廷所得者,不过十之一二罢了。”

    “呵~

    李主簿当真是……智计百出啊!”

    杜如晦闻言嗤笑出声,摇着头好笑的说道:“老夫听闻李主簿与郑经父子赌斗,十日之内必让他磕头请罪。

    仔细算来如今已然过去十日,却一直未见李主簿有何动静。

    老夫原以为李主簿乃是因凉王之事,碍于如今形势不便出手。

    可今日看来,李主簿心中早已有了计较,只等老夫登门了!”

    李昊闻言眨了眨眼,一脸无辜的应道:“杜尚书所言何意?

    为何下官一个字也听不明白?”

    “哈哈哈~

    你小子……”

    杜如晦抚须畅笑,指了指李昊摇头感叹道:“世家之中以利为重。

    钱塘县捕鱼若真如你所言,当可抵荥阳郑氏一半岁入。

    如今因郑经父子与你有仇,你便谏言朝廷派遣重臣精兵督办,郑氏自然无法再从中取利。

    一旦郑氏主房得知消息,必然会迁怒于郑经父子。

    到时候轻则调回家族闲置不用,重则性命难保。

    你这一手借刀杀人,当真是狠辣至极啊!”

    “呵呵~

    杜尚书莫非从未听闻: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

    眼见被杜如晦识破,李昊坦然的笑道。

    杜如晦闻言一怔,摇摇头便欲回宫复命。

    只是他方才迈出数步,却又忽然之间顿住脚步。

    随即极为惊讶的转过身,一字一顿的问道:“李主簿,若本官未曾记错。

    你适才曾言洋山捕鱼,乃是淡水捕鱼之极限。

    这淡水二字,想必出自于南朝《高僧传》。

    取自:‘乃随舶泛海,中途风止,淡水复竭,举舶忧惶’之意,即指有别于海水之河流清水!”

    “杜尚书大才,正是如此!”

    李昊拱手一礼,静待下文。

    杜如晦深吸口气,极为郑重的说道:“如此说来,除却洋山捕鱼,李主簿尚有别的法子。

    敢问此法相较于洋山捕鱼如何,又能否为朝廷解粮匮之忧?”

    “这……”

    李昊闻言暗自欣喜,却露出一脸为难之色。

    杜如晦见状不明所以,颇为急切的催促道:“李主簿有何难处尽管直言。

    若李主簿之法真能解朝廷之危,救万民于水火,本官便是舍去这身官服,也定会为李主簿办妥。”

    “呵呵~

    杜尚书严重了。

    下官只是有些缺钱使唤,并非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若陛下给予下官一些好处,这粮匮嘛……下官倒也可想想法子!”

    “钱?!

    你如此为难,竟然是为了要钱?”

    “正是如此!”

    “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