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歌 > 第1章 功高震主(一)

第1章 功高震主(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璃帝都。

    一位老者身穿黄色龙袍坐在那张天底下最尊贵的椅子上。

    下方站着三人,他们是大璃天子最为信任的心腹。分别是国师刘何,禁军统领孙长明,黑衣卫首领杨不败。

    老皇帝宋昂盯着书案上黑衣卫送来的密报,缓缓说道:“西川王明日就要进京了,你们说说看,这次朕该如何?”

    作为一代帝王,最无奈的就是对有功之臣,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如今,大璃皇帝就遇到了这样无奈的事。

    国师刘何左右看了下两位同僚,心中一阵无奈自嘲,“自己在想什么?指望两个只会听令杀人的武夫给陛下出主意?”

    对二人没了指望,国师刘何只能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西川王此次大破南蛮,再次为国扩大领土,应再升爵位。可是,异姓封王,两字已是极致,若是再封为一字王,那就是亲王的待遇了,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先例。”说到这里刘何没有办法再说下去,只能等着皇帝‘逼问’。

    没等到下文的皇帝,终于抬起头,视线离开书案,面露不悦的说道:“朕是问你们该怎么办,不是让你讲一字、两字的王位。”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纵然现在大殿上只有五人,可有些话也不能从皇帝的嘴里说出来,只能由他们这些心腹来冒死进谏。

    早就明白皇帝心事的刘何再次说道:“西川王这次立功进京,怕是不要任何进爵、封土的赏赐,而是想接回他的妻儿。西川王一家一旦回了川地,那就是放虎归山,在无牵制了。”说到这里,国师又一次停下,等着再次被‘逼问’。

    为了约束出征的将领,皇帝每次都会留下一位统军之人的至亲作为质子。刚刚刘何所说,正是让他最头疼的事,放虎归山。皇帝宋昂拿起密报,很是用力,手指都有些泛白,冷声说道:“西川王立此大功,开口接回妻儿,朕如果不准,怕是在这大殿上他都敢跟朕翻脸。”

    明白再一再二不可再三的粗浅道理,更何况是在跟天下最高贵的人说话。前一刻还一脸平常的刘何突然跪下,装出战战兢兢的模样,说道:“臣斗胆,陛下如今已近花甲之年,可西川王还不足三十。陛下在,还能镇住西川王,可……。”

    刘何说完后,大殿内鸦雀无声,久久没有声音传出。

    皇帝宋昂此时也无心追究刘何的‘大逆之言’。

    握有密报的手在书案上敲打,很有规律。声音很小却又很大,每次都直击其它四人的心脏。

    站在一旁侍奉的太监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他在皇帝身边伺候了三十年,皇帝每次有这样的动作,就代表有人要出事了。

    在这寂静的环境下,持续了快半柱香的时辰,皇帝宋昂敲打桌面的手指终于停了。

    他没有说出那个“杀”字。因为那个年轻男人为大璃立的功劳太大,太重。

    扭过头对一旁的太监说道:“你在朕身边的时间最长,这话你来传最合适。等西川王进京,你就问他愿不愿意留在京城做一位逍遥一字王。谨记,说的时候只有你们二人能听到。”

    “是。”太监许莲忠用尖细的官腔声回应。

    这就好比用命传话。本来不想去,可是不去死的更快,去了还有一线生机。

    皇帝又补充道:“朕还保他世代荣华富贵。”

    “是。”

    停马丘,距离帝都有三十里。西川王高振霄每次进京,都会在这里停留一晚,不管是奉旨赴京还是打仗归来。久而久之,这个习惯被很多人学去,尤其是打了胜仗回来的武将学的最是细致。

    这次高振霄入京带有三千士卒,都是历经百战的精锐。

    三千人在地广人多的大璃犹如九牛一毛,但王侯带兵进京,三千人却是很多,已经违反了王朝的祖制。

    从战场到现在一直没有脱下甲胄的高振霄坐在草地上,提着一壶烈酒独饮,很是享受。

    一个年纪与高振霄相仿的将领不请自来,坐在一边说道:“王爷又在吃独食了。”

    高振霄锤了洪长山一拳,笑骂道:“你小子刚才和他们几个划拳,故意输掉,喝了得有两坛酒吧,还有脸说老子吃独食。”

    儒将模样的洪长山嘿嘿笑道:“在南蛮憋了四个月,做梦都在喝酒,今天王爷大发慈悲,那还不得敞开肚子使劲喝。”

    高振霄一脸鄙夷道:“你的性格真是毁了这张脸。”

    使劲搓了搓脸庞,洪长山自恋道:“要说属下的模样,长得倒是还行,就是有点娘们唧唧的,不像王爷的英俊。我估摸着,等小王爷出生了一定会像王爷一样,既俊俏又威严。”

    没有回话,高振霄看着帝都的方向,想起了妻子还有未出世的孩子。算算时间,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了,这也是西川王打完仗就马不停蹄赶回来的原因,以及这次带兵回京的原因。

    以防万一,多留一手总归还是保准一些。

    作为王爷的近卫,必定是胆大心细之人,更何况自己还是近卫统领。看出王爷有心事,洪长山站起身向营帐走去,不再打扰。

    走出三四步,洪长山还是没忍住,憨笑道:“王爷,明日就让属下与您一起进这‘天运城’吧。”

    高振霄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等洪长山走远后,高振霄抬头仰望星空。每逢初一十五,月亮都很圆,今日也不例外。想起从南蛮临行时,谋士纳兰昭与自己的一次对话,高振霄又陷入了纠结。

    纳兰昭顾不得上下尊卑,冷声问道:“王爷再立大功,却要只身入京,可知‘功高震主’四字?”高振霄只是点头并未言语。纳兰昭继续说道:“登高必跌重,试问王爷,有哪一朝天子可以容忍功高震主的臣子呢?”

    知道这次入京的凶险,可又不得不去,西川王闭上眼睛,沉声说道:“我不能不顾他们娘俩儿的安危。”

    纳兰昭再次说道:“那王爷就不管这二十万西川军了?他们跟着王爷出生入死多少次?”像是拨动了哪根弦,往常遇事冷静吓人的纳兰昭越说越激动,指着身边的几人,大声道:“他,张冠五,与王爷同岁,跟着王爷十一年了,经历大小战役五十七次,身上新伤旧伤加在一起不下三十处。

    “还有他,周元,今年刚刚十七,跟着王爷也快四年了,凭着一次次不要命的冲杀,被您发现,入了三千近卫营。”说完又指向第三人,刚要再次开口时,突然冷静了下来,心中无奈,有气无力的说道:“人非铁石,王爷想去的话,就带上三千卫吧!”

    回过神,望着那寓意有亲人团圆的圆月,高振霄又灌了一大口酒,喃喃自语道:“错了吗?”

    这一夜,停马丘很热闹,有士兵拼酒吵闹声,有醉酒汉子的酣睡之声,亦有风声。

    天蒙蒙亮,下起了小雨,初冬时节的雨落在脸上,很凉。

    可能是常年打仗的原因,昨夜的烈酒并未影响这三千汉子的作息时间。早早的列好队,等待进这天下第一城。

    高振霄站在前面,朗声道:“儿郎们,想不想去这天运城走上一走?”

    “想!”三千人齐声喊道。

    看着西川军中的精锐之师,高振霄从袖子里拿出一纸书信,叹息道:“这次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昨夜有鹰隼传信,说南蛮降兵中出了反叛者。”

    听到这话,下面小声嘀咕成了一片。“不是把他们的大王都杀了吗?还有人敢带头?”

    “他娘的,当时就该把他们全部屠杀了。”

    “咱们还有二十万人在南蛮,他们还敢折腾?”

    看着众人又像在南蛮战场一样,杀气腾腾。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高振霄继续说道:“南蛮反复无常,咱们应该如何?”

    “杀!”

    “杀!”

    “杀!”

    三声杀字,充满肃杀之气,声音之大,震动这片天地。

    躲在远处监视这里的十几名黑衣卫,也被这股冲天战意吓的着实不轻。“如此精兵,就是城内的禁军也比不了吧!”旁边一人木讷的点了点头,道:“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三千近卫骑军,后队变前队,按来时的路返回。

    高振霄看着依旧停留的两骑,正是近卫的两位首领,骂道:“你俩还不滚,等着我送你们吗?”说着踹向左边的洪长山。

    洪长山赶紧牵动缰绳,躲了过去,笑道:“王爷骗的过他们,可骗不了我和老郑。”

    右边的郑昌也跟着说道:“堂堂王爷入京,不带两名护卫,太寒酸了,说不过去。”

    西川王脸色阴沉,回道:“如果真像纳兰所说,我独自带着王妃反而容易出城。所以你们也回川州吧。”

    郑昌说道:“放心吧,王爷,我们保证不拖后腿。”

    洪长山附和道:“就是,赶紧进城吧!昨晚喝了一肚子酒水,现在早就饿了,去的早还能吃上天运城的小吃。”

    高振霄知道再劝无果,索性不再言语,骑马前行。

    后,大璃史官记载。

    仁德二十六年,初冬,西川王第六次入京,与以往相同,在停马丘休整一夜,次日三骑进城。

    同时,川州百鸟山有一道身影向帝都方向赶来。速度之快,犹如仙人飞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