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出生
父亲母亲都出生在五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全国人民都在举国同庆。中国西部的小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们像很多其他人一样面朝黄土,早出晚归,但在那个年代粮食低产,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连读书都就半工半读。父亲虽说读了初中,但为人比较木讷,不善言辞,不懂的转弯,而且脾气暴躁。相比父亲,母亲还是八面玲珑一点,性格开朗,小学的知识文化但却能跟得上时代,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还有那么一点能说会道,当然更多的是可蔼可亲,很少打骂我们这些子女,教育子女懂得说道理,懂得用比喻说道理。
父亲母亲算是性格互补,他们不是很相爱,那个年代他们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门当户对)。记得有次母亲说:“我真得看不上你们的父亲,但又没有办法去违背父母,家里又穷兄弟姐妹又多,而且我父亲身体又不好,我也不想让父母操心,我和你们的父亲没有离婚,但我用了十个的时间去考验了你们的父亲,最后被你们老实厚道的父亲给打动了,三十岁左右才生了第一个孩子,每隔两年生一个孩子,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中间夭折了一个。”母亲说到动情眼泪潸然落下。失去至亲骨肉,哪个母亲会不痛心呢
多么善良、谆朴、勤劳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而活,为子女任劳任怨。父亲经常说:“你啊你,你就是慈母出败儿,我打骂他们,你就知道护,你就看看吧,这么多子女没有一个成才的,不成才还败家………。”母亲在一旁不敢反驳一句,母亲和父亲几十年的相处早就摸清了父亲的脾气,母亲为了不让我们被父亲打骂经常说:“你们父亲生气说话时,你们不要顶嘴,不要冲撞他。”我们怕父亲,但也很尊重父亲,父亲的脾气是常年累月的劳累,身体超负荷劳作而引起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要养大六个孩子,要送六个孩子读书,其中的艰辛耗尽了父亲一生的体力。
父亲背井离乡在深山里挖了几年的金矿,私自开采金矿是违法的,但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那个时候挖金矿没有什么装备,只有铲、锄等,全靠人力一点点往洞里挖,挖到疏松的土洞随时有可能塌方下来,幸运时可以逃过一劫保住了一命,而也有不少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命丧于洞里。父亲是幸运的,靠着运气挖到了些金银,得了些金银确实能解决当时的困难,父亲为此还向村里的人了炫耀一番。
未雨绸缪总是要的,六个孩子吃穿、读书、学费等都是要花很多钱的,于是父亲又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广东。广东广州那个时候算是比较发达的,涌入很多的外来人员,而外来人员则带动了很多饭店的生意,那么饭店就会有很多的剩饭剩菜,养猪刚好把剩饭剩菜变废为宝得到充分利用,于是那时出现养猪热潮。没有什么技能的父亲也是只能靠养猪为谋生,每天踩着28杠的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地去广州拉油水、日复一日,身体不堪负重再加上本身身体就不好,长年累月脾气也变得很暴躁。
即使我们作为子女的很想关心父亲,但父亲总是说:“你们要是关心我就是多读书,成为家里的骄傲,让我在村里可以能高傲得抬起头来。”每每听到父亲这样说,我们作为子女的心里总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六个孩子中大哥读书成绩都很优秀,在市重点中学读的高中,后来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现在改名广西民族大学),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为此父母还在村里大摆了大学宴席,大哥一度成为了父母的骄傲。只是不知道大哥怎么就在大学里迷失了自己,几年的大学混到后面连份工作都没有,又让父母从云端坠落到谷底,成为村里的闲话,让父母亲抬不起头。
直到父亲去逝我们依然没有成为父亲的骄傲,我们心里充满了自责。我们虽平凡但我们会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美好才不会辜负父母给我们的一场生命历程,值得父母欣慰的是小弟本科考上了海南师范大学,现在成为一名高中的物理老师。
八十年代的小山村,很多村民为响应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号召,大力支持人口振兴,一个家庭生七、八个小孩是正常的,多的十个,少的也有四、五个。我家六个小孩,我母亲生了大哥和大姐后,第三个孩子迎来了我的出生,记得母亲和我说起:“你呀,出生时才几斤,大人的一只手掌这么大点,生怕养不活你呢,得小心翼翼地呵护,都不知道费了多少精力才把你养到两、三岁大。你父亲用背带背你,你从背带里掉出来摔在了地上,这么瘦小的你摔在地上哭的我都心疼呀。”谢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当我为人母之后我终于懂得父母的养育孩子的艰辛,那个年代温饱都成问题,母亲怀胎十月营养不良胎儿吸收不到营养,出生才几斤的我能存活下来已经是很幸运的。生命力是总来都顽强,贫穷年代人民靠着吃野菜,红薯、木薯。。。等那么艰难都能存活下来。
由于我长得瘦小,我小时候得到父母的疼爱会多一点,父母会经常背着我去地里干活,天气太热母亲会把我放在树底下乘凉,然后他们继续一边干活一边时不时地过来看看我,村里的伯娘见到我在树底下被蚊子叮到大哭时,想要抱起我哄哄,但被这么小的可怜的我吓到不敢抱,只好叫我母亲来抱。
还记得母亲说过,我两岁时还不怎么会走路,还是又瘦又小的还经常拉肚子,有个好心的村民和我母亲说,在石龙镇上有个年轻医生很厉害能治疑难杂,反正好心村民把那个医生说得很神乎,母亲相信了,母亲觉得只有希望能治好我都要去试一试。后来我母亲背着我和好心的村民走两、三个时的山路去到到石龙镇上找到了那个年轻医生,年轻医生不顾我拉得一身脏帮我检查了一番,然后开了几包药花了一百多块钱,按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费了,但母亲说只要能让我好起来花多少钱都值得。母亲帮我抓好药后背着我和好心村民去吃一块钱的白粉和买了点东西又按原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回家,她们一路上累了就坐着休息会,渴了就喝山泉水,就这样走走歇歇才回到了家里。后来我吃那几包药后确实是好了,听说药里还含有猴子粉专治瘦小的人,母亲为了答谢还专门封了红包给好心村民,那位好心的村民见到我时还经常叫我瘦妹,我不生气都只是笑了笑,
我四、五岁的时候,我父亲还经常背我去村北的井挑水,这是我长大以来印象深刻也是最能感受到的父爱。有些村民见到父亲背着我又去挑水或是挑水回来的路上就时不时地对父亲开玩笑说:“这么疼爱孩子,这么大的孩子还要背啊!这是你的小儿子吗”
不善言辞的父亲只是笑着应:“是我二女儿,呵呵……。”
村民听到后一般会不屑地说:“哎,又不是儿子,女孩子不用那么疼爱的,以后长大了是人家婆家的人,反正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
父亲听到村民这样说倒是一脸正经地说:“女儿和儿子都是自己的孩子,都要一样疼爱,都要一样地一视同仁,我的女儿她们要是以后读书能读得去,只要她们愿意读砸锅卖铁我也让她们读。”父亲确实说到做到了,父亲没有重男轻女,我们家几姐妹在村里比其他女孩子是多读了一些书。
有些村民不服输地说:“女孩子读个几年书会算点数就行了,自古以来女人无才便是德,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的,会三从四德就行了。你给你女儿多读书,你就是傻,你就是钱多没地方花。”
父亲不想争辩但又很坚定地说:“各有各的活法,我这生都会尽我所能送我的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多读书。”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老人思想保守,固执封建,重男轻女,一个家庭至少生有两、三个男丁,如果一个男丁都没有就会成村里的重点谈论话题,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或是说“造孽呀!没有香火,不孝,大不孝。”
村里有户人家,有个母亲生了八个女儿后,生到第九个时是个男孩子了可把家人给高兴坏了,可小男孩长到差不多一岁时发现却是弱智的,这个可怜的母亲又生,第十个时也是个男孩子,幸运的是很健康,但可笑的是这个母亲和她的大女儿是同时坐月子的。
还是孩时的我也无法想像一个女人生十个小孩子之后会是怎样的直到现在已为人母的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女人怀胎十月,胎儿越大女人的内脏就会被胎儿挤压,身材会走样,脾气会变坏,分娩时撕心裂肺的痛,新生婴儿的喂养没坐好的月子,没日没夜的把一个五、六斤大的孩子养到一、两岁,还没有恢复的身体又生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同情那个母亲,我也同情我的母亲,那个年代女人成了生育工具,当然也不能怪那个年代,在落后的年代,在偏僻的小山村,在人们没有多少知识的年代,不会避孕,生到没有得生了,这是 一个女人的宿命。
在我出生后的两年,国家严查计划生育,连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感受到了,很多村妇为了能生多个男孩子而跑到深山里居住,母亲也是其中的一个。
母亲说:“那时我才生了一个男孩子(也就我大哥),为了多生一个男孩子我也和很多村妇一样跑到很远的深山里面,之后也生了个男孩子可惜夭折了,再之后生了两个女儿后最后才又生了个男孩子(也是我小弟)。就这样有了你们六个孩子咯。”
母亲又是叹气又是生气地说:“我也是没有法的,见到人家敢那样做我也敢做,为了争一口也是拼了,不能让你爷爷看轻了。”
长大后我听到母亲这样说,我直冒冷汗感叹:女人是什么动物竟然这么大胆,这是什么勇气女人,我也是个女人,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女人,女人的命运是应该怎样的呢我想女人同样能撑起半边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