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零陵黄盖
刘寿出来走到驿馆堂上,就看见一个年轻的生面孔正向骆俊报告着什么。
骆俊看见刘寿,笑着招呼:“使君可算醒了!”
又一指那青年,道:“这是刘先,表字始宗,现年二十有五,博学强记。我正要留他助我做些记室的事。”
话音刚落,刘先转过身来拱手:“见过使君。”
刘寿闻言有些惊喜。
刘先,最早的记录是担任刘表时期的荆州别驾,出使许昌时曾为刘表驳斥曹操的责难,后来又接替荀攸担任了魏国尚书令,可见是极有才能的人。
还有那位神童周不疑,正是刘先的外甥。若得了此人,岂不是说,再过几年自己就能见证神童的长成了?
刘寿随便问了几句家世情况,客客气气地任命刘先为书佐,负责帮骆俊掌管营中记录。
刘先拱手道谢过,就出去办骆俊交代的事。
此时骆俊起身对着刘寿一拜,告罪道:“有一事,却是我擅作主张了。”
刘寿看了看他脸色,想来不是什么大事,笑问:“孝先,你竟有肯做主张的时候?”
骆俊是个万事都先问了刘寿再做的性子,很少自己决断,如今这般,这倒也是个奇事了。
骆俊笑了笑,解释道:“这两日松懈下来,又有三十余兵士病了。此地阴雨连绵,人久不能痊愈,若都带去交州,恐怕再有闪失。我有意将伤病都留在泉陵,故而在城中张榜征兵,预备招募猎户、壮士五十二人以补齐编员。如此,一来伤病得以休养,二来乡民熟悉水土,留些在营中总有用处。”
“啊,如此说来……” 刘寿敏锐地抓到了重点:“在洛阳时二百青壮骑士,南行不过月余,竟已减员六十余人了么!”
骆俊闻言,无奈一叹:“冬季行路,水土不服,难免便有伤病。且使其将养一二,待我等从交州归来时,他们也正好能痊愈了。”
刘寿道:“你此举甚好。如今才过两日,不知招了几许人?”
骆俊答曰:“乡人听闻是随治疫都尉去寻祥瑞,多有慕名来投者。黄忠、赵瑾二人仔细挑选青壮良民,已录了三十人,想来再有两日便能齐备。”
挑选青壮好办,至于良民么……这个最费时间。
这年头总有犯了事的人,隐姓埋名投军,好混口饭吃。故而正经的征兵都是只收当地人,祖上家世要跟县府的户籍记录对上,还得有亲戚乡里作证验明正身才行。历来在外的将官征兵,常常便是卡在查户籍这一道上,慢得离谱。
骆俊他们两天招了三十人,这个效率已经很不错了。刘寿连连称赞他思虑周全,又聊了两句,骆俊便出去忙新兵的事。
刘寿喊上两个亲兵,出了驿馆来到街上。
这泉陵城十分热闹,风土人情迥异于关中洛阳,别有一番意趣。
刘寿逛了半天,又带人去酒店吃了一顿当地特色,酒足饭饱之后,才想起来绕到驿馆侧门的征兵处看看。
却见有个穿着朴素的青年正在跟黄忠争论,夏馥、刘先都站在边上围观。
只听那青年抗声道:“我能开二石弓,为何不录?”
黄忠道:“我等招募猎户熟手,似你这般年轻,虽有力气,却未必能捕兕。”
青年争辩:“本郡猎户大多不曾猎过犀牛,何异于我?”
黄忠只是道:“便是不招你这般少年,速回家去。”
青年不肯回去,又说:“我读过兵法,若去猎兕,我当有用。”
刘寿听了这话,倒是起了点兴趣,悄悄拉过夏馥耳语了几句。
夏馥于是上前问:“你都读过什么书?”
青年报了几本常见的经书和兵法。
夏馥简单问了几句经义,见他答得还行,又问:“不知你师从何人?”
这回那青年迟疑住了,犹豫再三,才有点尴尬道:“我是自习读书……”
夏馥这下彻底来了兴趣。
夏馥在少年时是个不与豪姓来往的耿直书生,读书也是自习居多,最是明白其中难处。
于是跟黄忠招呼一声,就带了那青年进屋,亲自泡上茶水。
刘寿看得有点担心……夏君啊,您现在可还挂着“李珍”的名字,您本尊正被通缉着呢!
万一这人是来钓鱼执法的可咋办?
只是见夏馥兴起,大庭广众之下,刘寿也没理由拦他,只好又去找了百忙中的骆俊过去陪着。
这个想投军的青年跟化名“李书佐”的夏馥和司马骆俊一直聊到傍晚,然后获得了二人联名举荐。
“玉郎,此子乃是故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
名臣之后啊,或许可信?
刘寿这么想着,又听骆俊继续说:“名为黄盖,字公覆,今年二十有二。家世清白,勤志好学,又有勇力,可典金曹。”
黄盖!
刘寿大喜,再无什么担心,上前拱手道:“幸会足下。”
黄盖连称不敢,还礼曰:“使君唤盖名字便可。”
“黄公覆。”刘寿颔首一笑,以字相称:“暂请屈居书佐,日后营中兵甲计事,皆托公覆了。”说着,又一拱手,做足了招贤纳士的流程。
黄盖正在悄悄打量刘寿,惊异于这位持节的使君竟然这般年少。见状连忙躬身回礼道:“盖深蒙使君提拔,定当尽心竭力。”
黄盖又对着骆俊、夏馥各一拜,谢他二人举荐,就跟着骆俊出去交接军械记账的工作。
黄盖少年时家贫,常常负薪警戒自己读书,只是生活确实艰难。听闻朝廷特使的队伍要去捕捉犀牛,便想去跟着试一试。假如能立下功劳最好;即便不能,也得以存些军饷、增些名气,日后有机会成为郡吏……没想到初来投军就得到了能领俸禄的小吏之职。
黄盖感念其知遇之恩,又很想跟随夏馥学习,此时也起了要长留在刘寿营中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