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548章 不能说的秘密

第548章 不能说的秘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人,咱们是不是押错宝了?”

    站在在纪纲身边,锦衣卫镇抚使庞瑛低声道:“太子更有可能继承皇位。”

    “为时尚早,”纪纲轻轻摇头,“陛下并不喜欢太子,汉王更合陛下的心意。”

    “可大人,如今陛下已立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庞瑛轻声询问道,“这不是表明,陛下已经决定日后将传位于太子吗?”

    “那可未必。”

    纪纲轻笑,嘴角一侧微微上扬,露出一个酒窝。

    庞瑛抱拳行礼,恭敬道:“还请大人指点。”

    “太子的嫡长子已满十二岁,陛下又疼爱他,册封为皇太孙,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会不会传位与太子,这又是另一回事。”

    “属下不太明白。”庞瑛依旧微微低头,十分谦卑,期待着纪纲进一步解释。

    纪纲心情很好,见手下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便继续分析道:“你我都明白,陛下从心底里就不喜欢现在的太子。”

    庞瑛点点头,没有出声,继续等候纪纲的分析。

    “陛下英明神武,上阵可率雄狮百万,下马可治国安邦。

    “而太子呢,身材臃肿,又患有足疾,无法上阵杀敌,性子还仁慈而软弱。

    “你叫陛下,如何能放心将大明的江山交给他?”

    听着纪纲的分析,庞瑛默默点头。

    他十分赞同纪纲的分析,太子朱高炽确实没有当今陛下的雄才伟略,性子也不似陛下,更像已逝的俆皇后,过于仁慈了。

    十一月初十,陛下册立太子的嫡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

    在庞瑛看来,这说明皇帝还是倾向于传位给太子朱高炽的。

    纪纲又继续分析道:“之所以,陛下当初没有封如今的汉王为太子,那是源于当时的文臣反对,还有便是当时解缙的那句话。你知道?”

    “禀大人,属下有所耳闻,”庞瑛回答,“当时,大学士解缙对陛下说,‘陛下,您有好圣孙’。莫非陛下,陛下是希望皇太孙日后继承大统?”

    咧嘴微笑,纪纲轻轻点头。

    庞瑛有些惊讶。

    皇太孙还小,如今陛下也康健,等陛下百年后,直接传位给皇太孙这不是不可以。

    可跳过当今的太子直接传位给皇太孙,这想法也太……

    庞瑛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陛下想传位给皇太孙,这里面也是有多重考虑的,”纪纲笑了笑,又补充道,“我听说,皇太孙出生时,陛下曾做过一个梦,梦到太祖授予他一枚玉圭。梦中太祖还跟陛下说一句话。”

    “什么话?”庞瑛有些好奇。

    “八个字: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纪纲狡黠一笑,又道:“至于这个梦是真是假,只有陛下自己知道。不过,陛下对于皇太孙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庞瑛重重点头。

    如果当今陛下也如太祖一般长寿,说不定太子也跟懿文太子朱标一样,走在陛下前面,那么,陛下直接传位给皇太孙,那便顺理成章了。

    想到这一点,庞瑛又问道:“大人,那您为何还要押注汉王?”

    眯着眼睛,纪纲微微一笑:“你是否知道,汉王向陛下索要了‘天策卫’?”

    “属下知道。”庞瑛轻轻抱拳。

    身为护卫亲军十二卫之一的锦衣卫,他对其他护卫亲军是比较了解的,

    天策卫是天子的亲卫之一。

    源于太祖朱元璋的侍卫上直亲军,后来,设置为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分别为:

    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威武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骁骑卫、神武卫、雄武卫、凤翔卫、天策卫、振武卫、宣武卫、羽林卫。

    当今陛下继位后,废除了建文皇帝的诸多制度,恢复了洪武年间的旧制,因此,天策卫的名号得以恢复。

    永乐四年(1406年),当今陛下将天策卫等身为自己的亲军。

    “那你可知‘天策卫’这一名号的来源?”纪纲问庞瑛。

    庞瑛一脸茫然,轻轻摇头。

    纪纲嘴角微翘,微微眯起眼睛:“天策卫的名称,源于唐太宗还是秦王时的天策上将府。”

    “您是说,汉王自比唐太宗,”庞瑛咽了咽口水,“您是说,汉王他……”

    突然,纪纲伸出一只手掌,打断了庞瑛的话。

    咚咚咚,房门外,响起敲门声。

    一名锦衣卫走进来,向纪纲递上一封折子。

    打开折子,纪纲扫了一眼。

    这折子上写的是郑和上奏给皇帝奏折的内容,是锦衣卫通过特殊手段翻抄的。

    折子递给镇抚使庞瑛,纪纲冷冷道:“被郑海这么一拖,等他回京时,陛下的火气说不定已经消了。”

    看完折子后,庞瑛附和道:“大人,您觉得郑海迎娶徐妙锦,陛下会同意吗?”

    “如果是你,你会同意吗?”纪纲瞥了庞瑛一眼。

    庞瑛摇摇头,回答道:“若是属下,属下是绝不会让如此有名望的辅国公与徐家联姻的。”

    “那就在这方面想想办法,叫李春去做这件事。”

    “是,大人。”庞瑛应了一声,退出房间。

    ……

    十二月,云南下了一场雪。

    雪花不大,纷纷扬扬,却令人有了一丝离别的感伤。

    房间内,烧着炭炉,郑海轻轻扇着蒲扇使炭火烧忘一些。

    他抬起头,看向床榻上的徐妙锦:“明天,我就要和三宝启程回京了,以后你一个人在云南,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我又不是一个人,不是还有小兰嘛。”

    徐妙锦慢慢起身,靠坐在床边。

    见徐妙锦起身,郑海连忙道:“这么冷的天,你好好歇着,别冻着。”

    “不打紧,我的身体可没那么娇气。”

    “那也不行,你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多想想。”

    徐妙锦扑哧一笑:“它才多大呀,还早着呢。”

    “头几个月,可不能掉以轻心,你好好躺着。”

    “可我不想躺在,我想坐一会儿。”徐妙锦撇了撇嘴。

    轻轻瞪了一下徐妙锦,郑海放下蒲扇,走到床边。他想要伸手帮徐妙锦扯被子,又怕自己手脏,在自己的袍子上擦了擦,这才伸手拉起被子,盖着徐妙锦胸前。

    徐妙锦拉住郑海的袖子,撒娇道:“慎之,你今晚陪我睡好不好?”

    “这样不太好吧,马家嫂子不是说这些日子最好不要同房吗?”

    “可你明天就要返回京城了,你就多陪陪我嘛。”

    “那好吧,你等我一下。”

    郑海走到放着洗手盆的木架旁,认真地洗了洗双手,擦干双手后,又走到火炭盆边烤暖了,这才回到床铺边。

    先让徐妙锦重新躺好,郑海这才脱掉外面的长袍,掀起被子的一脚,躺在徐妙锦身旁。

    扭过头,徐妙锦轻声询问道:“慎之,陛下为什么非要你出使西洋,你不去不行吗?”

    “因为出使西洋还有其他的目的,必须我去,陛下才放心。”

    徐妙锦瘪瘪嘴,不高兴道:“不就是与诸国通好,怀柔远人么?最多再加上一个通商,陛下派其他人去,不也一样吗?”

    轻轻搂住徐妙锦,郑海摇摇头:“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

    “陛下叫我跟着三宝出使西洋,是为寻找一个人……”

    “找什么人?”徐妙锦不甘心,“为什么非要你去找?”

    郑海叹息一声,将食指放在嘴边,做噤声状:“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一个不能提起的人。”

    “那好吧,你当你的西洋副使去,”徐妙锦背过身,“可我不想和我们的孩子分开。”

    郑海将徐妙锦的身子掰过来,面对着自己。

    盯着徐妙锦的眼睛,他一脸严肃道:“妙锦,在我和孩子之间,你只能选一个,你选谁?”

    “我两个都要……”

    “不行!我是认真的,只能选一个!”郑海不苟言笑道,“你要么与孩子永远生活在云南,要么你回南京,我们偷偷在一起。两者只能选一个。”

    “为什么?”

    “因为我下西洋寻找的那个人,你也认识,他叫——洪允。”

    听到“洪允”两个字,徐妙锦愣住了。

    郑海再次郑重其事地问道:“孩子和我只能选一个,你选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