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过墙梯
赵棠抱怨:“为啥这么早上值呀,都不让人多睡会儿……”
这个点上班也没什么的,毕竟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晚上九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很健康。
“晚上早点睡。”
昨日的计划还没写完,今日得细化,交给吴大人和廉大人看看,下个朝会日就可讨论。
修路得趁百姓农闲时,玉米种下地,农人基本空下来。
薛桐和崔闻同在户部,但各在一个房间办公。
薛桐在油水很足的赋税办,而崔闻在田地办。
崔闻看上去很忙的样子,只在午膳时两人见过,但又不能说话。
六月三十日,廉大人带着陆渝邻写的项目计划书参加了朝会。
皇帝看得频频点头、眉开眼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路程缩短一半,时间不就节约一半了吗。
这么利国利民的项目,众臣哪有不支持的?
哪知,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各部大臣。
“皇上,这修路可不是短时可完成的,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成,花费巨大,国库空虚,难以支撑……”景尚书站出来反对。
“皇上,重新规划线路,预示着原有的路不用,那又得占多少田地,减少粮食产量,引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这理由很充分。
“皇上,这老百姓都来修路,谁来种田,没有收成……”
“皇上……”
……
姜瑱摸着胸口:“那你们说怎么办?”
“皇上,要不等国库充盈再作打算?”谁知何年何月。
“皇上,这修路简直就劳民伤财嘛,不修为好。”
……
意思就两个字:不修。
廉大人冷眼看他们说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等他们各抒己见,再没人站出来了,他才慢吞吞地站出来。
“景大人,你说等国库充盈,国库什么时候充盈,每次上朝你都叫穷,从没说过有钱。”
“每年节余一点,十年后不就可以了。”
“那请问前些年怎么没有节余?光靠节余,不靠提高产量?”
“谢大人,田地大多数是官员和富绅的,百姓能有多少?莫非占用你家的你不愿意?你莫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谢大人满脸涨得通红:“廉大人,休要胡说,老臣不是那个意思。”
被戳中了心思,谢大人有些恼羞成怒。
“欧大人,这修路是趁老百姓农闲时修,农忙季回去种田,何来耽误种田?再说来出工既可扺税,还可挣钱,谁会不愿意呢?”
反对的朝臣哑口无言。
最后景尚书一句:“国库是没有余钱的。”
堂上廉大人虽驳得几位朝臣哑口无言,可方案交给门下省,两天后,门下省驳回了这项政令。
给出的理由是国库没有多余的银两,而修路所需的银子可不是一星半点。
陆渝邻早就料到会是这种情况,那天在堂上诸多朝臣可都听到此项提议出自他口,他们如何会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么顺利?
拿着门下驳回的政令,他冷笑了一声:你有张良计,我难道没有过墙梯?
他提笔就占地面积和所需银两给出了解决方案。
占用的土地面积所产的粮食,他会用其它方式补回来,绝不会让地主们减产,至于什么方式他没说明。
修路所需的银两他来筹七成,国库出三成就可以了,皇上还需要给他一些权限……
——————————
休沐日,出笼的七人如快乐的小鸟,每人都有一顶帐篷,全是陆渝邻送的。
他们去了天水河的一条支流,沿溪而上,半山腰有一个天然水塘,周围是一片平坦的草地。
“就这里好。”
众人很快搭好帐篷,用石头砸紧地钉,“王爷,你去钓鱼可好,今晚我们可以吃烤鱼。”
指挥随从砌灶、捡柴禾,他组装餐桌,桌面是木制折叠的,也是他设计请木匠师傅做的。
凳子也是折叠的,最简易的铁架绷上双层厚布带,拉开后铁片扣上就不会移位。
赵棠爱不释手,抓在手里舍不得放到地上坐。
许平之轻踢了他一脚:“去串菜。”
这群人除陆渝邻外数吴谢手巧一些,其次是许平之与冯远桥,那四位大爷十指都没沾过阳春水。
在这荒郊野外只有自己动手,一会儿这个哇哇叫,一会儿那个哈哈哈……
周围林子不时惊起一只飞鸟。
随从只带了两人,都是楚王身边的,两人负责煮粥。
一家都是吃货的陆渝邻对这些操作驾轻就熟。
餐具皆是木质的,尽管赵棠“嘶嘶”吸气,可两只手并没停下,一手抓着一串烤串吃得不亦乐乎。
还口齿不清地问:“子望,你……上哪儿学的这烧烤?”
“瞎琢磨的,你可别吃多了,小心肚子痛。”不提醒,这吃货怕是连竹签子就会吃下去。
“不会。”
“就算痛也有医师在。”王鹏举朝楚王呶呶嘴。
难怪有恃无恐、大快朵颐,陆渝邻摇摇头,喝了一口粥。
他把四处丢弃的竹签捡到火中烧掉,众人对他的行为很是不解,他只是笑,去溪边洗手。
“子孝兄,我找你谈点事。”
“有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王鹏举可是知道门下省驳回了他的修路提议。
“景尚书一直强调国库无钱,门下省也以此为借口,钱是一方面,主要是不想占用到他们的土地……”
“要不这样,我让祖父主动站出来表态:如果要占用到自家的土地,无偿给朝廷,其他大臣也就不好拒绝了……”王鹏程这提议甚好。
“对呀,我让祖父在堂上也表这个态……”赵棠顿时领悟。
“那我让父亲在众大臣面前表态。”吴谢也觉得这可行。
“我们家的就托赵御史表态了。”许平之父亲不在京中,他又不够格上朝。
“感谢各位,占用的土地产量我会想办法补上的……”
“子望这就见外了,修路是为整个太历发展,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我真的有办法,陆家庄子上玉米已经按我说的方式种下,等收成的时候就能看出产量可以高出多少,保守估计也会高五成,完全能弥补占用的土地,水稻也会一样。”
“补上补不上我们都要支持,这关系到你在朝廷是否立足站稳,这是大事。”
认识这群人真好啊!
“银子的事我准备……还得子孝兄帮忙,让储尚书背这锅了。”
这是一次新奇的野外宿营体验,对陆渝邻来说是好多次,一点不稀罕。
赵棠几人兴奋得很晚才睡,倒是隔壁帐篷的楚王一直没啥动静,从开始就很淡定。
下一个上朝日,廉大人带着两份方案去了堂上。
皇帝姜瑱是想促成这件事的,主要是陆渝邻给他描绘的蓝图太过美好,他想不动心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