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八零娇妻:被糙汉老公和崽争着宠 > 第114章 别的买卖

第114章 别的买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何秀梅没脸没皮,竟然混在人群里蹭吃蹭喝。

    看到王雪琴倒地,赶紧凑上来看,幸灾乐祸地叫唤。

    村长徐富贵受邀在里屋上位就坐,见何秀梅也来了,黑着脸过去,一巴掌甩她脸上,

    “谁让你过来的,小满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叫你照顾他,你却到处乱跑,再不听话,小心我让小满也把你休了!”

    何秀梅捂着脸,一个屁不敢放,扔下王雪琴走了。

    王雪琴瘫在地上,也不知道有没有气,大家都不敢上前查看。

    王志文蹲下身子,用手指头在她鼻子处探了探,

    “还没死,快救人。”

    不等王志文将她抱起来,王雪琴自己就幽幽转醒了,嘴里开始骂骂咧咧,

    “你们都想逼死我,你们就是恨不得我死!呜呜~”

    王雪琴这么一闹,大家都悻悻然吃了饭走了。

    王志文把王雪琴抱到床上,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

    王雪琴本来是想做做样子的,没想到没刹住车,真的撞上去了。

    半边额头都肿了,活像一个猪头。

    受伤之后,她也变得老实起来,开始哀求建业不要不管她。

    “都是我不对,我不应该只顾自己,以后,我会对孩子们好的。”

    建业见她这个样子,没有再提离婚的事。

    王志文和邓小梅知道王雪琴暂时不用回娘家后,都松了一口气,同刘桂芳告别后,赶紧溜走了。

    下午,建业帮着刘桂芳搬了家。

    新家房子多,建军一家三口一间,刘桂芳自己一间,建江一间、小花一间,不过,建江和小花的房间小,是由一个大间从中间隔开的。

    他们已经很满意了,总比都挤在堂屋里强啊。

    那土砖房子,墙角都是洞,别说老鼠了,有时候,蛇都能爬进来。

    时间也久了,说不定哪天都塌了。

    搬到新屋后,老屋就用来放一些杂物了。

    建业不想再跟王雪琴睡一个床,把堂屋要了,自己单独睡。

    晚上,新屋堂屋里点起煤油灯,杜鹃又把手电筒打开,屋里亮堂堂的。

    建江和小花吃完饭后,回屋写作业去了。

    建军特意给他们一人做了一个书桌,不让他们再趴在椅子上写了。

    建江个头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小花也一米六了,趴着写,对脊椎不好。

    堂屋里,刘桂芳在洗碗,杜鹃和建军在跟坤坤玩捉迷藏。

    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建业见他们吃完饭,才过来招呼建军,说想跟他谈谈。

    建军闻言赶紧将建业拉进屋里,

    “大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建业搓搓手,显得挺不好意思。

    在这个家里,他一直是一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人。

    从小到大,都是沉默寡言,埋头干活。

    活一天算一天,从来不会为将来做打算。

    他能娶到媳妇,都是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的熟人介绍,才娶到王雪琴的。

    看到自己弟弟都已经盖上新房子,王雪琴又露出了本来面目,他内心也开始有所触动了。

    他还年轻,有手有脚,一定可以挣到钱,给两个孩子上学的。

    他说:“建军,你看看最近有什么挣钱的门路,我想挣点钱,给静静上学。”

    建军让建业坐下,

    “大哥,你能这样想就对了,静静都六岁了,早该上学了。”

    刘桂芳也开口,

    “让静静明天就去吧,学费我给你先垫上。”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刘桂芳也心疼。

    以前是恨铁不成钢,现在他能硬气起来,当妈的应该支持。

    建业忙感激地说:

    “谢谢妈,等我把地里的红薯卖了,就把钱还给你。”

    今年红薯地,施了杜鹃给的肥料,个头特别大,咬起来嘎嘣脆,还很甜,感觉吃水果一样。

    平常一亩地能产六千斤,今天至少能产一万斤。

    一斤红薯能卖一毛钱,全卖掉就能卖一千块了。

    等有了钱,他就可以跟王雪琴正式提离婚了。

    他想着卖红薯也卖不了多久,还是找一个长期一点的工作比较好。

    建军有点为难,

    “大哥,我现在也只能做做家具卖,也想不出有啥长期的工作啊!不如,你帮着罗海洋他们去卖水果?”

    自从洪水过后,水果店一直由李萍和罗海洋经营着,因为没有了竞争对手,店里的生意一直很火。

    水果店里很缺人手,他们还想着要杜鹃回去呢!

    杜鹃想着干脆让李萍管着吧,她就等着年底分红就好了,有机会还可以做做别的买卖。

    听到建军和建业聊起红薯的事,坐在一旁的杜鹃突然想到一件事。

    有一次,她去饭店吃饭,发现路边有一家炒红薯粉条的小摊,生意很火。

    一份就能卖一块钱。

    而那些粉条最多就一两,只需要在铁板上随便炒炒,就可以卖出高价。

    而一斤粉条的成本价是两块钱。

    粉条只要制作出来,根本不用愁销量的问题,镇上,对红薯粉条很认可,既可以直接炒着吃,也可以炖鱼、炖白菜,健康又营养。

    杜鹃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卖红薯,不如卖红薯粉条。

    建军和建业听到这个想法,都震惊了。

    这其中利润的确可观,本来一万斤红薯只能卖一千块钱,但做成红薯粉条,两千五百斤红薯粉,能卖五千块钱,利润直接翻了四倍。

    只是自己做粉条,需要将红薯粉碎打浆,家里根本没有这个装备啊。

    别说家里没有,村里也没有。

    说不定去镇上能买到粉碎机器,但那个成本也太高了吧。

    还没有挣钱,就需要先花几千买机器,不划算。

    再说,村里还没通电,有机器也运转不了啊。

    刘桂芳也掰着指头算了算其中的利润,四斤红薯能做一斤粉,价格立即就提高了二十倍,如果做成了,真的很挣钱。

    她也很支持杜鹃,愿意出力,帮着一起烫粉。

    只是,她也困惑,把红薯打成浆这一步该怎么解决?

    杜鹃莞尔,既然提出来这个想法,自然是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她以前在农场的时候,见过父母养路队用过的碎石机,无非是用电机带动辊轴转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

    原理都是相同的。

    杜鹃已经想到了办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