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25章 渡江

第25章 渡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晋将王浑看着在他面前得意洋洋的季汉使者,再三保证没有参与这起刺杀事件,肯定是江东人在裁脏陷害。使者不服:人证物证齐全,休要抵赖,扬言要到晋帝司马炎面前告他们,王浑差点没忍住杀了他的冲动。

    其实江北晋军挺冤的,无缘无故,被扣上刺杀季汉大司马的帽子,晋军将领们都无比愤怒:我们连江都没有过去,如何能参与刺杀?就算有我们的武器,那能证明是我们在用吗?睡在功劳薄上多好,为何还去找汉军的麻烦?……他们忍不住有想找审案人的冲动,建议重新去审这个案件。

    使者走后没有半日,驻守江边的前锋张乔遣人来报,发现江面上有大群船只向江北岸边驶来,规模很庞大,请将军定夺。

    肯定是汉军到江北这边兴师问罪来了,所有的将领都这么想,王浑立即下令全军戒备,自已则与各将领快马加鞭,前去察看。之前他已接到司马伷的通报,前往曲阿的长史王恒军全军覆没,小心季汉再对江北用兵。

    密密麻麻的船只如过江之鲫,长江为之一塞,领头的是艘巨大的楼船,两边一字排开的是艨艟巨舰,如一座座活动堡垒向晋军迎面而来。晋军看得目瞪口呆,各自倒吸一口冷气:天啊,是不是江东所有的战船都来攻打我们了。

    晋将张乔命令兵士们进入江防工事,阻挡汉军登陆,就在晋军手忙脚乱搬出投石机、望楼等设备时,汉军战船停住了,如一堵堵城墙横在晋军的眼前。

    “发射!”中军号炮响起。

    战船砲车上的石子如流星般打到晋军头上,无不筋断骨折,一片哭嚎。汉军在船上居高临下,把晋军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他们首先照顾对船有威胁的投石机,船上的“元戎巨弩”两三次射击便能摧毁一台。

    可怜的晋军没有吃过楼船的亏,把江防工事修得很靠前,完全处于汉军火力打击范围以内。损失惨重,而汉军处于楼船之上,准备充足,伤亡小得可忽略不计。

    更多吃水浅的楼船,斗船载着无数弓弩手,把箭矢不要钱似的泼出去,很快便把岸边的晋军清空。

    损失惨重的晋军,不得不后退到射程之外,眼睁睁看着汉军一艘艘运兵船上的汉军趟着江水走到岸边建立渡江阵地。

    这时,王浑才到达,看得不由怒发冲冠,“季汉欺人太甚,平白无辜害我大晋将士,不报此仇誓不为人!”看着所剩无几的张乔部,头也不回地命令道:“清理掉伤员,随本将回横江,我们与汉军在横江城决一死战。”

    所谓清理掉伤员,这是比较文明的说法,他的另一层含义是:杀掉不能随他们走的伤员,以便没有累赘。这是当初魏吴两国的通用做法,而季汉则是把伤员当成宝贝,一是因为人少,二是因为一个上过战场的伤员痊愈后比五个新兵的作用更大,所以汉军的士气一直最高,不怕负伤。

    张乔的五千人马死伤四千,直接阵亡的不过一千多人,能走的有五百人左右,不少还是由自已的袍泽挽扶着。命令下达后,执行任务的晋军将士始终不动,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不忍加害。

    “将军,兄弟们下不了这个手啊!”一个晋军校尉跪在张乔面前哭道,他说:“这些兄弟稍微治疗下,都能捡回一条命啊,别丢弃他们,这可是你多年的老部下!”

    “将军,……”其他晋军也跪下来求他,张乔满脸泪水,他何尝想杀死他的兄弟们,可军命难违。

    那个校尉看到张乔心动,决定再努力一下:“将军,兄弟们跟随你这么多年,为你出生入死眉头都不皱一下,……,将军,汉军马上来了,让受伤的兄弟们就留在这儿,汉军中有很多郎中,说不定标榜仁义的汉军会救他们,……将军,你快走,就回报说已处理完伤员,把责任推给属下。”

    “好吧,好自为之,能多救活几个算几个吧!”张乔最后再望一眼遍地的伤员,骑马匆匆而去。

    “还能动的兄弟们都起来,把伤员都集中在一起!”看到张乔走后,这个校尉立即行动起来,好多伤员把身上的箭一扯,原来完好无损。“听本校尉的话,保证你们能活到老死在床上,横江那个鬼地方,你们还想再走一遭吗?”

    果然不出这个校尉的意料,汉军得知有很多伤员时,派出大量随军郎中前来,为晋军伤员治疗,除了几十个运气不好,没能坚持过来,其余的全部得到救治,活着的晋军后来都投降了汉军。

    陈子杰的飞鹰军团顺利攻占渡口阵地,遂率军进攻当利,首战克捷,乘胜前往横江城下、连克数座坞堡,军锋所向,无往不胜。

    横江城水陆两路皆可到达,汉军偏从长江登陆,从陆路而来,就是为了与王浑打野战。魏军野战可以把吴军打得落花流水,但遇到汉军,只有防守的份。历年来,汉军一直在战斗,季汉建国起,没有一年是消停的,将士们除了种地就是打仗,弱国能把强魏压着打,还不断开疆拓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战争奇迹。

    王浑不服汉军威名,在前次战败吴军的那个地儿与汉军野战一场,结果未接敌,便伤亡大半。强大的元戎巨弩,在晋军面前就是一个收割人命的死神机器,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片血雨腥风,哪里就会响起晋军的鬼哭狼嚎。

    能挺过元戎巨弩的,不一定能挺过箭雨,即使能挺过箭雨,又将迎来根根投枪,如果你幸运地躲了过去,还有长枪阵、刀盾阵在等着你,总之你能接近汉军的机率很小,能够与汉军交锋中活下来的都是运气爆棚、爹娘前辈子修来的福份。

    王浑的几万人根本不够看,除了他的八千骑兵能与汉军骑兵分庭抗礼之外,步军没有胜算,王浑也退回横江坚城,让人快报晋帝司马炎,让他想办法派援兵来,否则他没办法打仗了。

    好在横江作为江北要地,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让他有底气死守,他之前攻打此城折损了很多人手,现在让汉军来攻,他要看人少的汉军能承受多大的代价。

    哪知,季汉镇南将军没有攻城,而是在城下驻守两营兵马,其余的去各地攻城掠地去了。王浑知道凭现在的实力与士气根本没法与汉军两万主力斗,安心守城,等待援军。

    陈子杰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围城打援,王浑不敢出来野战,那就给别人野战的机会。陈子杰趁晋军援军未到之机,把横江城几个方向的城池全取了,只留一个通道,那是留给晋军援兵的。

    这次灭吴之战,晋军与吴军斗得两败俱伤,双方的精兵强将,大部分都消耗在江陵与横江两地,部队的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换了遍,人员都补充过好几轮了。太尉贾允东挪西凑好不容易才算把人员和物资补充到位,吴国灭亡的消息传来高兴还没有几天,王浑、司马伷的求援信又送来了。

    贾允头都大了,不得不重新征调部队,这些部队都是未经战场的青壮组成,被军官们带着东下长江。

    贾允就在襄阳,现在的部队很乱,能战的王睿、王戎两支部队在荆州襄水一线,防守汉军北上襄水,不能经动,于是贾允把自已在襄阳的部队调入杨州,准备驻守淮河一线,因为他的幕僚认为,汉军忽然攻打涂中、横江,其目的很可能是夺回江北吴地,因此很有必要调精锐到那里去,能调动的就只有身边的这支三万人的部队了

    与此同时,永安军团的罗宪任命吾彦为安东将军,步阐为副,带领三万大部分由吴降军组成的汉军部队,渡江从涂塘、涂中前往寿春城,以威胁寿春方向。吾彦用兵,小心谨慎,但求一个字:稳,非常符合他的性格。

    现在的汉军,之前还是孙吴将领手下的私兵,吃穿都成问题,而今所有军兵都解除奴籍,发放田地,只要家里有人当了汉军就不再缴纳税负和服劳役,这在以前闻所示闻,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来自江东的原吴军士气高涨,

    现在的汉军部队配备有随军郎中,只要当场不死,有人会为你治病,即使残废了,村里还有好职位安置你,如果你死了,你的功劳可以继承,可以折算成钱财给予家人。

    后顾之忧一解,来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好多逃回家的原吴军,都来汉军中报名,吾彦他们优中取优,从数万人中选出精锐,在汉军的带领下,奔赴战场。这些人在吾彦和步阐面前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真应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说法。

    司马伷见汉军来攻,他的主力部队已损失完,只剩下琅琊相刘弘率两万降军作样子,根本没法打仗。也不管晋帝司马炎有什么样的命令,先躲回寿春再说。

    吾彦攻城掠地,攻占城池,司马伷一路退,把之前的成绩全都吐出去了。这一路追一路逃,很快便到涂中,司马伷不敢再逃,必须要找个方式给晋帝一个脸面,否则会很没面子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