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23章 祥云

第23章 祥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且不说姜维如何忙着收复江东各地,即使江东百官的安抚工作就让他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其它。幸好远在成都的皇帝刘乐早已派出大批官员前来接手,才终于让姜维能静下来,好好的思索下一步战略。

    征东将军宁随则把心思放在对晋国的攻防之上,当江陵城被汉军攻占之后,汉晋两国就已撕破脸了。原定于建业吴郡、会稽郡等长江下游之地皆属魏国,但季汉以与魏国的和约不能与晋国遵守为由,拒不执行,提出谁占了土地就是谁的,非常霸气。晋国肯定不同意,双方使者你来我往,口水战打得很热闹。

    孙吴灭亡,汉晋各得不少好处,天下都以为汉晋两家会相安无事,又会迎来短暂的和平,只有朝堂的政治家和职业军人们最为冷静,他们冷冷地注视着这欢腾的海洋,在欢乐的洋面下,两股巨大的潜流在相互逼进,马上就要骤然相撞,激起惊天动地的巨浪。他们绝不相信和平,在这个世界上,政治家只相信权力,而军人们最相信的,莫过于手中的武器。

    晋军占了江北绝大部份土地城池,还是有部队也打到江南了,司马伷的长史王恒率两万晋军主力渡过长江,直攻丹徒。王恒军进展顺利,一一击破孙吴沿江守军,歼灭吴军五六万人,在曲阿附近,用计打败孙吴水军,俘获孙吴水军都督蔡机。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和微妙,汉军在长江上游中游站稳脚跟,把江北荆州重镇江陵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晋军在江北也站稳脚跟,同时也在长江下游的江南取得立足点,可以随时以水陆两路进攻建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孙皓降汉,所发文书让江东城池向季汉投降,身处江南的晋将王恒就很不好开展工作,因为不仅面临季汉水军的威胁,还有拒降晋国的城池阻挡他的道路,所以他并没有马上向孙吴的根基——吴郡前进,而是待在曲阿待命,由司马伷派人快马向晋帝司马炎请示。

    宁随却不给晋将王恒机会,孙皓刚降,他便派出水军大都督罗宪兵出牛渚,永安军团加汉中军团三万人顺江而下,直扑曲阿,准备全歼王恒晋军主力,相机占领和接收江东下游之地。

    镇南将军陈子杰的飞鹰军团五万一分为二,一部份驻守牛渚津,另一部份前往周边配合季汉官员接收城池,开展工作。

    汉中军团剩余一万人驻守石头城,确保江东大本营的安全。

    宁随是汉军中当仁不让地除姜维外最有实权的将领,但他很低调,很理智地把功劳往手下身上推,把成绩往姜维身上堆,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好话。很多人都在猜想,如果大司马哪天不在了,宁随肯定是接替他的人,而不是之一。

    姜维与宁随和陈子杰正在牛渚汉军中军大营,三人正在那里看沙盘,斥侯营主将霍小奇正在给他们讲汉晋两军的布署,沙盘是汉军中作战室的标准配置。

    姜维仔细查看沙盘地形,霍小奇讲的非常仔细,姜维在沙盘上将他所讲一一对上号。而宁随则在一旁边聊了起来,并不因为姜维在就会很拘束。

    “朱雀小队现在什么位置活动了?”

    “他们现在江北横江那边,侦察敌情。预计明日晚上回营,大都督要见他们吗?”

    “嗯,肯定要详细问下,晋军这次与张悌的作战中,战术上有很大的改变,我要仔细了解一下,你也要小心防范。……听诸葛靓说,吴将孙莹勇冠三军,带军冲击晋军时,被晋军神箭手射死,之前两次冲锋,也死了两员大将,这说明,我们汉军的法子,被晋军学了去。……呵呵,有意思,晋国人才还是很多嘛!”

    “诺,大都督放心,我军早有反制措施,末将倒是担心麾下将士们,如果从交州千里迢迢而来,却不曾一战,对军心士气会有伤害。……肯请大都督,让飞鹰军团渡江与晋军一战!”。

    “好的,小杰你已预感会与晋军一战,有如此想法,本都督很欣慰,看来你不是只知道行军打仗的武夫。……我们的战略方面也该和你说道一下,看你能领悟多少。”

    宁随具有非凡的逻辑推断能力,从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层层剥离,掩盖其下的真相很直观地显露于面前,这就是洞察力,好似任何难题在他面前就不是问题。

    他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此后的东吴和北方的战争基本发生在淮河至长江一带,双方反复争夺边境的几座城池,后来慢慢地东吴还是吃了亏,边境防线慢慢地退缩到了长江一带。

    如果南方政权不能将疆界推到淮河一线,而是困守长江,它的处境就很危险。这时它只有一道防线,如果北方军队突破长江,它就只能束手待毙了。要是它能够在淮河一带建立有效的防线,处境就要安全多了。北方军队要花很大代价突破第一道淮河防线,再穿越水道纵横的淮南,这个过程要消耗很大的力量,有时候弄不好还要集体拉肚子。等他们赶到第二道防线——长江的时候,就已经不大中用了。而且要他们在穿越千里火线之后,再就地筹办船只渡江,也不大容易。这时候,北方军队往往就只能眺望一下长江美景,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那就是说,汉军还是要前往江北与晋军一战,争取尽快打败他们,把防线推进至淮河一带?……”。陈子杰听出了宁随的意思,对于这一战,他很是渴望。

    “小杰,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姜维在旁边听了宁随的话,不由心思活泛,他认为宁随是最能实现兴复汉室之人,而宁随又在培养下一代继承人。这都源自诸葛丞相的举措,希望能把兴复汉室的重任一代代传下去,使王业不偏安。“小杰的任务很重,飞鹰军团将独自面对王浑、司马伷两路大军,罗宪的水军部队收复江东全境后,才能有机会与你配合。而汉中军则会在江东驻守,当地形势复杂,必须陈重兵于此。”

    “小杰,这次渡江北上,将会带上大量的吴军战俘,他们都是甑别后不适宜留在江东的,好好利用他们,只能管理得当,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宁随笑着说道,他也相信陈子杰有这个能力管好他们。

    远在长江下游的镇东将军罗宪没有机会听见姜维、宁维对陈子杰的教导,千多艘大小船只顺流而下,几天时间就到达长江下游的曲阿城。

    早已得报的晋将王恒固守曲阿,他在攻占曲阿后,功劳已上报,如果在这个时候丢了,就会面临着丢失国土的罪名,司马伷的决定还没有传过来,汉军水军浩浩荡荡地就到了,看到城池一样大小的楼船,来自北地的晋军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缩在曲阿城内不出来,倒是让吴军俘虏们看了笑话。

    当年家住浙江富春的孙钟、孙坚、孙策祖孙三代,徙家曲阿。孙策这位乱世英雄,久有大志,承父遗志,立曲阿为&34;皇基之地&34;,东征西战,占有江东六郡之地从而为其弟孙权建立吴国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曲阿城作为孙家的根基之地,挖土为濠,筑土为城,修得很牢固,高大、结实,要攻下曲阿,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罗宪却不去攻打,他挥师进击驻守梅陵、湖熟、江乘的晋军,先后歼灭了王恒布防在曲阿外围的守军,迫使王恒率兵出城决战,否则把他围死在曲阿城。王恒想司马伷的援军是不可能来了,他自已就是司马伷的主力部队,另一支部队全部是吴军降军组成,让他们做做样子可以,要拼命,估计得两说。王浑的精锐又在江北与汉军对峙,根本脱不开身。

    两军城外决战,汉中军团的昭文将军王含率领一万精锐汉军冲击王恒本队,连冲两次,终于冲动阵脚,身后步阐也一脸杀气领着本部人马追杀晋军,却被王恒副将王缓率军緾住,双方在混乱中拼杀,这部晋军精锐与汉军一样都有着精良的装备、良好的训练、战场经验也丰富,双方互有攻防,战得很激烈。

    战斗进行到两个时辰后,人少的晋军渐渐不支,晋将王恒便下令发放武器给降军,让投降的吴军都督蔡机率领,加入战场。

    孙吴降军原本就没多少作战意志,要不怎么会投降,现在让他们去冲杀比晋军更凶猛的汉军,江东子弟拿上武器后,他们两权相害取其轻,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走上战场后纷纷倒戈,要么就跑得不见踪影。

    蔡机和他的亲兵们斩杀数十名逃跑的吴国降军后,却被激怒的吴国降军们倒戈相向,两万吴军哗变,开始冲击晋军阵线。罗宪见状,全军押上,晋军抵挡不住,待向城内跑去,却见城门楼被吴国降军控制,这是他们献给汉军的大礼。

    蔡机死于混乱的吴军之手,而王恒则被王含阵斩。“降者不杀!”的口号声响起,一群群晋军放下武器投降,吴军又投降了一次,只不过对象变了。

    就在这时,曲阿城上空,出现五彩祥云,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沐春风,如此散而复始,竟有一个时辰之久。所有将士见之皆认为是神迹,放下武器,面对祥云跪拜。

    “季汉胜、祥云出”,此乃天意,昔日如猛虎般凶狠的晋军,放下武器后温顺得像绵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