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邓艾
就在季汉汉中都督宁随进驻洮阳时,魏国天水重镇两员魏将正为目前的势态焦头烂额。鲜卑与青羌趁魏国之前对汉中战役大败,损兵折将,防线漏洞百出时,频频入侵上郡、雁门等地抢掠,不少地方被烧成白地,人丁被掠去为奴,牛羊财富被掠夺一空。边地百姓一日三惊,逃难的人群不得不内迁,有条件的就逃往季汉,难民们带着几无剩余的家财和惶恐的神情搅得所在城市混乱不已,路上往来信使急如雨点。
伐蜀失败的结果对于司马昭来说,可大做文章,他对魏主曹奂上表,称此战成功阵斩十万蜀军,蜀国再也没有能力骚扰到魏国边境。如此功劳主动请曹奂为他加九锡,晋升为晋王。虽然魏主曹奂知道真相,但所有军政大权皆在司马氏手中,所有的大臣都是司马家的,他只是傀儡皇帝,只能按他说的办。
但司马昭也要对百官,对天下百姓一个交待,否则他也不可能长久掌控朝政,伐蜀失败的主要责任人钟会被罢免。钟会是个心高气傲的主,无法面对百官的讥讽与阵亡将士家属的责难,他的脸皮还没有练到铜墙铁壁厚,虽然司马昭一直在安他的心,待以时日东山再起,但钟会还是郁郁寡欢,不久后就病了,还没到新年时,这位天才就带着无数人的咀咒离开了这个世界。司马昭为此还缀朝三日,与他进行风光大葬,也难怪,如果没有钟会的父亲太傅钟繇,也就没有司马懿的崛起,也不会有司马氏只手遮天的的权势。
而征西将军邓艾罪责就大了,攻击不利,损兵折将不说,手下刺史级别的官员竟然投降了,还丢了苦心经营的祁山九寨与坚城洮阳,因此直接被降到了安西将军一职。邓艾从低级小吏被司马懿发掘,凭自己的本事青云直上,不知道惹得多少权贵们眼红忌恨,若不是因为邓艾在西域还算有点苦劳,否则早就被抓回京城问罪了。
但邓艾的好日子没过多久,钟会死后,新年一过,魏国朝堂趋于平静,征西将军一职披到了司马望的身上。司马望何许人也?他依然健在的父亲司马孚与司马懿是亲兄弟,自已与执掌军政大权的司马昭是堂兄弟,也算是举贤不避亲了。
司马望一上台,便把雍凉之地军政大权抓在手里,大量撒换原邓艾一系的人马,并扣发粮饷装备以中饱私囊,并命邓艾领着士气低落的将士去夺回他丢了的洮阳。结果可想而知,几次攻打不利,要不是靠着邓艾之前的威望,差点引起将士们的哔变。
最后一次在攻打洮阳时,因进展不利,邓艾突前指挥太过靠前,被汉军远程弩矢射中右胸,好不容易才被治活过来,但活得很累,日夜咳嗽不停,再也下不了床。
邓艾长时间在雍凉二地编练出的精兵强将,其战场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他在军中积威甚重,他一撒手,其所属将士由司马望调遣,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对蛮夷的几次作战不成功后,便被蛮夷们发现里面的猫腻,利用邓艾病重,将士失和,配合不力,发动入侵,大量抢掠人口财货。不仅如此,草原上的马贼们、边境上的汉军也经常来打秋风,弄得整个魏国西域混乱不堪。
此后司马望也意识到,要指挥这些丘八,也只能依靠邓艾才行,但邓艾病重口不能言,只能靠书信,由邓忠与师纂等约束众军,还好师纂是司马昭的人,自然也听司马望的。
司马望的心思主要还是在朝中,因堂兄司马昭身体患病日重,已在安排后人上位,这难免会出现变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力保雍凉之地稳定,肘腋之患还动摇不了其根基。
魏国安西将军邓艾正斜躺在床榻上,人消瘦得厉害,脸色蜡黄,面颊呈不正常的病态红,不断地咳着,胸口急剧起伏,非常吃力地说着话。
坐在床边,扶着邓艾的正是其子振威将军邓忠,跪在旁边的是邓忠的儿子邓朗,另两人是已死去邓砾的儿子。
“这些天,总梦到砾儿,说他在那边很孤单,要为父去陪他。为父去后,各人好自为之。”平时结巴的邓艾竟奇迹般地能流利地说话了。
“。吾本素微之士,能有今天,全凭司马先生的信任、提拔与重用,伐蜀战败,降职之罚,为父毫无怨言。忠儿你带我麾下将领去向司马望大将军宣誓效忠吧,这是他最想得到的,也是留给你的一条路。”
“这是一篇为父用心所写,对蜀之攻略,你看后也交给他,也算是报答司马先生一家了。”说完便不再言语,昏昏睡去。
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季汉姜维的数次交战中互有胜负,却总能把姜维阻挡在二线防御圈外,草原上的杂胡与马贼更不用说,闻邓艾名而色变。
这篇文章很长,总结的东西很多,一时半会儿邓忠都不能全部理解,但他隐隐了解些之前看不明白的东西。
首先是如何冶军。邓艾为人公正,治军严厉,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末耜。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才能取得一系列的胜利。
其次检讨用兵失误。 邓艾的老对手一直是姜维,他非常熟知姜维的用兵和作战方式,正因如此,才能在伐蜀战役之初,把姜维打得直呼“天亡我也!”。但就从阴平桥头之战开始后,邓艾的战术对汉军就不再管用,因此他怀疑姜维已不再亲自指挥军队了,后来宁随任汉中都督后,才明白自已换了对手。
随后授命几次与宁随作战,败得莫名其妙,这员汉将用兵更显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在一次面对面的硬碰中,邓艾满以为他会像之前的姜维那样不会与他拼消耗,但宁随硬是拼着数千人伤亡的后果,打得他一败涂地,以至于现在士气低落的魏军根本不敢正视汉军。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一边加强防御,一边编练精兵以弥补损失。
邓艾当初在儿子邓砾阵亡的祁山实地考察过,结合军士们的说法,他发现蜀军竟然拥有不可思议至少有五百步的远射能力,后来汉中战役中,阴平桥头攻击时,大部基层军官被弩杀,组织不起象样的攻势,还听说勇将胡烈也死于远程弩击。那么,邓艾认为汉军中至少有远程强弩针对性的攻击方式。
再综合雍凉二州几位高官被杀,重要情报泄漏,据点被毁等,邓艾能分析出来,汉军拥有以远程弩击为主的精锐小队。并在最后一次攻洮阳时,邓艾以身试验,果然被远程强弩射中,幸好没毒,这就证明了汉军确实有此精锐小队的存在。
如何能防止汉军精锐小队对魏境的渗透及活动,久经战阵的邓艾想到以其人之道,还彼其身之法,因此在他权限内也组建了相应的精英小队。果不其然,前段时间有消息传来,重创汉军一支精锐小队。邓艾建议可以全军推广,利用单兵技能出众的将士组成精英小队,不仅能克制对手,而且也能搞渗透、暗杀、破坏等,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战术。
最后,邓艾分析汉军目前的应对之策。
观汉军作战模式是一直走精兵路线,训练充足,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单兵与合同作战能力很强,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人少,死一个少一个。但现在汉军竟然有底气和魏军硬拼,这得益于西蜀壮士断腕般毅然废奴,并且有充足的粮食和财源引来各地逃奴以充实人口,为此而不惜得罪世家豪强,确实是非常有魄力的举动。本以为姜维长期与魏军作战会耗死蜀国,但现在蜀国反而呈蒸蒸日上之势,因此对蜀国的战略需重新制定。
从不同渠道的消息汇总后,邓艾很明显发现: 蜀军中老将已很少在军中,取代他们的都是些有才能的少壮派军官,其地方官员现也很尽责,不再似之前尸位素餐,加之蜀国现任皇帝与姜维关系是如鱼得水,料想离间是困难重重,需以其它方式才行。
蜀国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力发展经商,所获得的物资大部流往南中方向,具体在哪里,做什么用,暗间一直没有回报,不排除这里面有重大隐情,需要尽快查明。
总之,表面以和为贵,暗地编练精锐,收集情报,有机会当倾国之力一击而功成。
如此种种,邓艾也算是怄心沥血了。
司马望以奇怪的神情看着这篇长长的木简,看完后心中大定。立即下令:令师纂领军五万,前往关中驻守,力保司马氏在朝中的地位。令邓忠等将领率剩余人马各守城池,严禁出城以保安全。
鲜卑王庭,一位红光满面,无限春色的漂亮贵妇,在众奴婢的簇拥下,从鲜卑王的大帐中走出,她的身上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如玫瑰花儿的香味从她清爽的头发中逸出。她来到一个人身前,轻轻说道:“慕容达,你做得好,找管家领二十匹好马去!以后有好东西,先给我看看,知道吗?”在得到了一个肯定答复后,才笑着飘然而去。
慕容达正是出使汉中的鲜卑使者,正盘算着这白得的两瓶洗发露怎就值这么多马匹,要是再多要几瓶,自己岂不是发财了?他还没有高兴过来,大帐中传出鲜卑王的声音:“该死的慕容达,快去传令让各头领带兵马过来,我们到魏地去抢人,洮阳那边说了,只要是汉人,男女老幼都能卖钱!该死的,听到没有?赶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