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14章 皇帝

第14章 皇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季汉炎兴二年(亦即炎熙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成都,皇宫,观阁楼。

    “……启禀皇上,有知闻所来报,吴主孙休病重,恐时不久矣!”姜维大司马奏道。

    “哦,有这等事,孙休年三十不到,正壮年,观他施政举措,中规中矩,也无甚特别好恶,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呢?……谯爱卿,若孙休挂掉,会是谁最有希望登基?”皇帝刘乐看着奏章说道。

    “回皇上,孙吴内部一直明争暗斗,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经常与之争吵,出这档子事倒在意料之中。……孙休的几个儿子,最大的才八岁,按孙吴一贯的作法,他们是没有机会角逐皇位的,倒有一个人比较合适,就是前太子孙和的大儿子,年方二十二岁的乌程侯孙皓,口碑还不错,他很有机会上位。……”谯周对吴国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

    “这个孙皓如何,他当吴国国主对季汉有什么样的影响?”皇帝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孙皓这个人,老夫见过两次,别人都认为他是才识明断、勤奋好学,其实那是装给别人看的。据知闻所的细作证实,孙皓在自已的潘地有清誉,但在别处,他养了很多美女和性奴,经常在晚上有祼尸被悄悄拖出来掩埋。……”姜维现在的精力都放在大方向上了,对各国的情报工作尤为关心。他分析道:“若孙皓登基,估计前期有一些假象,但当大权在握时,真实面目就会露出来,……孙皓不会是个名主,吴国在他的统治下,应该不会有所作为,甚至会搞得天怒人怨,到时反而对季汉有利。……”

    “大司马分析得是,让知闻所重点关注吴国的动态,重要情况可以启用鸽递,我们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皇帝下了命令。

    鸽递是当初鹰队出任务时,以鸽子传递信息,但因鸽子太少,紧急情况时使用。

    “诺,臣遵旨!”姜维应道。

    ……

    “魏国那边如何了,司马昭还没有动手?他也真能忍?”刘乐继续问道。

    “回皇上,魏国看似平静,其实内部波涛汹涌,司马系与曹魏宗室之间争斗基本上以司马家大胜而告终。”这种问题一般都是谯周来奏对。“魏帝曹奂于前不久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其权势已经大到没有边了,离皇位也就一步之遥。相反,宗室与忠于曹家的势力已被打击得凋零殆尽,在朝堂上已没有任何影响力,司马家代曹魏也就不久的事。近段时间,忠于司马家的势力强烈要求司马昭称帝,但司马昭始终没有同意。……”

    “……三马饲一槽,估计老魏王的梦倒是成真了!那个司马家爷孙三代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司马昭还要面子?看起来那个司马炎才是联的对手,有意思!……知闻所还有什么最新情况?”皇帝勤政,善于给自已找对手,没有对手就给自已创造对手。

    “启禀皇上,这段时间除吴国孙休病重之外,暂未有新消息传来。……有,一个,这次前去凉州的商队已返回汉中地界,带回了很多牛马及各种物资,其中有消息称,平南将军陈子杰的功曹何山卖茶叶给蛮人,赚了不少的钱。……”其实这个事,姜维知道,但他不知皇帝是否了解。

    “嗯,茶叶的销售这么好?幸好当初听平南将军的,也让人也在峨眉县那边种了几千亩的茶园,两三年后,产出的茶叶将为我们换来一匹匹战马,牛羊。……两位爱卿,先跟你们交个底,多种茶树,以后茶叶将是草原蛮人的必须品,控制他们不用刀兵,岂不更好?”

    两位大佬赶紧把话记住,准备下去就安排,不能错过发财良机,况且这次发财是名正言顺,皇帝允许去做的。

    “……现在国库情况如何,听说镇北将军那里不妙,移民太多,有点顶不过来了?”刘乐是皇帝,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各国移民越来越多,特别是这段时间,天气好,方便他们出逃,据汉中那边统计,将近一万五千户,近四万多移民,他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官府要给他们提供钱粮,直到秋收才有点收成,压力较大。”姜维的大司马府掌管着国库与移民情况,对这块特别熟。“国库现在不仅没有钱,相反由于帮平民购买铁矿票券,欠铁矿款项高达六百多万钱,现铁矿的开销基本由商家入股的钱在运作。……现收上来的税款,只能支付官员的俸绿和将士们的军饷。…好在商家交易活跃,并有商队从凉州回来,能够征收一笔税款,把汉中军的军饷先对付一下吧,必竟有五个月没有拔付了。……到秋收后,情况就会大有好转。”

    “再坚持半年,熬过这半年,季汉的冬天就过去了,季汉将迎来新生。”季汉的皇帝暗暗在为自己鼓劲。

    “南中那边有消息没有?”

    ……

    “回皇上,这是刚收到的奏报,还有平南将军给皇上你的一封信,老臣为你念来。……”姜维大司马知道皇帝的脾气和喜好,从袖中把信给呈了上去。

    然后把崔恺负责的奏表拿出转奏皇帝陛下,崔恺以简略的条陈,及最新南中见闻为记事,每隔一段时间,通过驿马发到尚书台,由他们转奏。

    这是君臣间相处最轻松的时刻。

    “……”

    “……平南将军已进入渡口矿场,矿场已始出少量铁水,前期铸造一些工具和铁锅用于伐木及与蛮人交换生活物资。……”

    “铸造的铁锅在老鹰滩进行销售,引起疯狂的抢购,二百口锅一抢而空,换来很多粮食、牲畜、瓜果。……”

    “有两部落为铁锅发生争执,差点发生冲突,幸有汉军维持秩序。……”

    “目前,两口窑日产三千斤铁,按市价出售尚可维持矿场的日常开销。……”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木炭的烧制速度跟不上,正着手想办法。……”

    “平南将军已经在考虑用焦煤炼铁,减少对木炭的依赖。……”

    “平南将军建议调回司金中郎将,改由南中直接管辖。……”

    “平南将军以朝廷的名义,给出了高额的悬赏。……”

    ……

    “平南将军将南中冬渠部落的“圣姑”兰丹招入麾下,组建妇女随军护理队。”

    “平南将军辎重营邓孟挑选妇女随军作护理队,报名者众,然仅有二十人尚可。……”

    “平南将军属下唐根校尉与兰丹结婚,在军中摆晏一日,与众将士同乐。……”

    “向广居校尉在营中训练来自各部落的蛮夷新兵,其中有两人被打了三十军棍,革出军营……”

    “平南将军把叟夷部一个叫沙罗的头人降服,后者带部落里的一百五十人加入汉军陷阱营,据传是陷阵营的乃娃校尉降服的,还用了一百把战刀作赌注。……”

    “平南将军留下骑兵营驻守邛都,其余人等出发前往平夷庲降都督府。……”

    ……

    “没有了?……”皇帝刘乐问道,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真羡慕小杰,能够到南中一展自己的抱负,而今只能在皇宫呆着,再没有以前那般随性与洒脱。……”

    “皇上,岂无妄自菲薄,季汉的重担都在你身上压着,所以臣民都看着你,千万不要说如此的话,否则御史向条与张翼将军又要说道你了。”谯周真的是一个为皇家着想的臣子,他的这种赤色本质,自诸葛丞相死后就好久没再见到。

    “谯爱卿说得是,联知道不该说这些,以后一定改!”皇帝还是给了谯周一个面子。刘乐看完陈子杰给他的私人信件,立即作出回应。

    “尚书台下书,调司金中郎将糜昌回成都,负责原有事务。……”

    “……升功曹张澜为矿场主事,直接对平南将军负责。……”

    “……准平南将军营中成立女护理队,但不能坏了汉军军纪!”

    “原大司马府功曹崔恺改任平南将军参军,免得别人说三道四。”

    “平南将军开出的赏格,朝庭认同,不过赏金得平南将军自已掏钱。……最后这句暗发,不能明发!明白没?”

    “……”

    一口气下了几道命令,都是针对南中事务,刘乐才端起宫人递过来的茶杯,狠狠地灌了一口,这是在军中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看得谯周皱起了眉头。

    说真的,刘乐当这皇帝,一点也不轻松,皇爷爷给他留下的一付烂摊子,真的难为他了。太上皇刘禅倒好,在自己的宫殿里吃好、喝好、玩好,成了“三好”皇帝,日子赛过神仙。而现在季汉的皇帝没有享受到这些,反而天天为季汉的国事操劳,成了无钱、无粮、无人的“三无”皇帝,面对大臣们伸出的双手,不是一句烦所能摡括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或和他的儿子们逗乐时,刘乐才会停下思绪,怀念过去无拘无束的日子,怀念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怀念那军伍中的豪情万丈,……。但他回不去了,他现在是季汉高高在上的皇帝,四周虎狼窥视,豺狼环野,他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小心翼翼掌好季汉这只小船,唯有季汉强大于外,才能保得汉家血脉周全。

    季汉采取了一连串的措施,把即将滑下深渊的战车,正一步步慢慢把它拖上来。各地反映的情况,正向着预期的方向良性发展,刘乐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虽然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时候,但所有人都相信,短暂的黑暗终将被破晓的阳光驱逐干净,迎接新生的朝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