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7章 问题

第7章 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季汉司金中郎将糜昌,是季汉糜家第三代较为出色的才俊,肩护着季汉盐铁之利的收取。糜家曾跟随先皇起兵南征北战,为其支付了巨额军费,当作回报,先皇建国后,将许多生意都交其家族打理,赚得了亿万家资,俨然季汉第一权贵世家。

    自关羽将军败走麦城,被俘身死,糜家受糜芳降敌之累后,就一直少在军界活动,只是经商,闷声发大财。而糜昌的这个中郎将,与军旅之事无关,只是糜家表示与朝廷共进退的意思罢了。

    在此次废奴运动中,糜家家主糜明,力排众议,响应朝廷,博得朝臣众口赞扬,加之糜妃行事低调,经常向家族伸手以满足皇帝,深受皇帝宠爱,糜家在季汉的地位稳固而不动摇。

    第三代家主的竞争很是激烈,比如经营马匹的糜天,做蜀锦生意的糜章等都比较出色,而糜昌也是大家都看好的家主候选人之一,几个人都明里暗里较着劲,准备把家主的宝座抢到手中。

    论条件,却是糜昌最有优势,盐铁之利为季汉创造了近半的财富,加上南中铁矿若能成功开采,家主的位置非他莫属。

    但现在司金中郎将糜昌,很是烦恼,在离邛都一日路程的一个驿站裹脚不前。

    他在犹豫要不要去拜见自己没见过面的上司,驸马兼平南将军陈子杰。

    汉中保卫战之前,朝中无人理事,他利用这个职位为自己和家族捞了很多钱,自姜维大司马提高官员奉禄,要求奉公守法时,以前的肥差,现在就好像是鸡肋一般:食之无肉,丢之有味。若不是看在两兄弟对他虎视眈眈的份上,他早就摞挑子了。

    原本可以在成都逍遥自在,而今却被尚书台一纸命令,跑到南中不毛之地。整日与粗人为伍,食冷水,吃糙食,毫无丝竹之乐,更无美人相伴,短短两月不到,人都瘦了一圈。

    受点苦也就罢了,关键是开发这个铁矿,即使有了收益基本与自已无关,却由尚书台指定的上司陈子杰来分配,这种为人作嫁衣的做法,是糜昌非常不愿接受的。

    艰苦的环境,患得患失的想法让他没有了斗志,十几天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姑妈,也就是糜妃,让她给皇帝求求情,把他调回成都去。

    好在他的下属,几个功曹与椽员,涨了奉禄之后,倒是干劲十足,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紧紧有条,巴巴适适,省了他不少心。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不想面对那个顶头上司,说起来老一辈还是同乡,都是跟着先皇打天下的老臣,到现在不过三代就有点生份了。

    糜昌想起来就觉得嫉妒,年纪轻轻就是一军主将,在这个世道上手握实权比什么都重要,身上的光环更是吓死人:名将之后,皇帝的驸马,太子的太子的好友,大司马家的红人,立过无数功劳,军中朋友遍天下,朝中权臣多与他有联系。

    本来自已管盐铁,陈子杰掌一军,各相安无事,尚书台却要自已向他负责,真不知那些老家伙们是如何想的。他只是到这里维持治安的,在此驻军而已,却掺和到不该他管的事情来,无论如何他都看不顺眼。

    原本可以趁山高皇帝远,那些商人又是些逐利的主,很容易从中得些好处,甚至他已承诺了某些人的,但现在自已看不顺眼的上司横空出世,自已就不得不收敛一下,以免倒时侯弄得鸡飞蛋打一场空。

    糜家收集到的情报,他的上司是一位作战本领高强之人,立了很多大功,为什么会被尚书台那帮老家伙认同,他们也不知道内情。

    这不,原本昨天他就应该到邛都县城迎接公主及上司一行,结果他没有去,他一直在想要不要给个下马威。

    “将军,还是去见见平南将军,名义上他是你的主官,虽然属下都认为他不适合来管咱这一摊子事,但面子上还得过的去。另外公主随行,这个礼更是不能废,如果因此而生隙,反而对将军不妙。”一个叫张澜的功曹劝说道,实际上,司金中郎将的所有事都是他一已之力操办的,糜家对他有恩,他不得不尽心尽力,为主家出谋划策。

    “嗯,也好,免得到时给本将军穿小鞋。”糜昌终于下定决心,前去拜会公主,并想着找些昨日未去迎接的理由。

    邛都太守府内,陈子杰、樊建、崔恺、陈莅、谯登正襟危坐,听取司金中郎将糜昌关于铁矿开采的报告,太守唐岑在下首旁听,是没有资格发言的。

    “见过樊大人、将军,及各位大人,在下司职司金中郎将,受尚书台令,前来越巂郡主持铁矿的开采事务。”糜昌是个见过世面的人,面对众人不卑不亢。

    “糜将军,辛苦了,矿场开采之事是末将主管,你向本将军汇报即可。”陈子杰纠正糜昌故意错分主次的行为。

    “诺!启禀将军,末将自成都出发,到达渡口矿场此已十日,……一千工匠及家眷八百,已于本月中旬抵达矿山所在位置,立即展开矿场开采的辅助工作。……共修房屋三百间,仓库十间,矿窑三十口,炭窑五十口,范窑二十五口…目前已有两口窑开工出了铁水,诸位大人手上看到的,正是此矿所练之铁。”

    几人纷纷把手中的物品仔细端详,黑黝黝的铁块非常压手,泛着金属特有的寒光。

    “此铁如何,能否制作盔甲兵器?”陈子杰问道。

    “此铁因用木炭煅烧而来,杂质较多,脆性很大,不适合做武器,倒比较适合制作工具或农具,比如钉子、菜刀、锄头,铁叉,犁耙、铁锅等。”糜昌还是比较熟悉这些。

    “能否改良,煅烧出能造兵器的铁水?”陈子杰继续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

    “将军,属下理解你的心情,但做不到,不光是我,下面的工匠们也做不到。季汉在临邛郡的兵器铺,有天然井火,经千锤百练才有精铁,在这个不毛之地那是妄想了。”糜昌非常不满陈子杰问这个低级问题。

    “是吗?有可能是本将军异想天开了。……现在制造了多少铁具出来?”陈子杰继续问道。

    “还没有开始制造,这两口窑也是前几天才开始试产,要制造也要等它稳定后,大概在十天以后。”

    “进度太慢,十天?那么多人,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只进不出,就是一座金山也会败光!……有没有办法立即开工,制造铁器?”陈子杰非常不满意现在的进度。

    “嗯,这……很难。”糜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充分领教了上司的厉害。

    “为何?”

    “这,这,……”糜昌从没有用心,一时回答不上来,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身边的张澜。

    “启禀将军,情况是这样的,……。”还是张澜出面替糜昌回答这个问题。

    原来,这个时代炼铁,是用木炭作为燃料,即把烧过的木材进行缺氧处理后,用它来炼铁,温度更高,才能出铁水。

    工匠们刚来不久,没有现成的木炭,因此前期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伐木,烧炭。在很大程度上,木炭烧制的速度决定了煅炼矿石的速度,再心急也无用。

    问题知道了,但不好解决,矿场周边少有森林,要到较远的地方砍伐木材后,就近烧制,然后由人力、畜力把它拉回矿场,占用了大部分的人力、物力。

    就那两口窑也是开开停停,要等木炭充足供应才行。矿石倒是开采容易,开采了很多出来,被工匠们砸碎,就等木炭,很显然,这是目前铁矿遇到的瓶颈问题。

    众人沉默了一阵。

    “有没有好的办法增大木炭的供应量?”樊建问道。

    “……小吏就直说了,有好几个方法能够达成,一是增加人手,加大力度伐木烧炭;其次是向商人们购买,会有人瞧准这个商机的;第三向附近的蛮夷购买,让他们帮我们烧制木炭。……”张澜见糜昌不说话,就赶紧接过话题。

    “嗯,会想办法,好事,但这几个方法都有问题。……现已不可能再增加人手了,过几年倒有可能;无奸不商,求助商人,我敢肯定他们会把整个南中的森林都砍光,供给我们的都是质次价高的东西;森林是蛮人的家,要他们伐木烧木炭,那是要了他们的命。这几个方案都不可取。……”樊建直接把这几条给否决了。

    “……今天,正好司金中郎将在这里,铁矿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明白了?……今天必须把事情给解决掉,……季汉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咱们,铁矿勿必尽快正常开工,移民们等着铁钉盖房,等着农具种地,等着铁锅做饭。……尔等在这里好好商量,完后告知,诸位,辛苦了!”陈子杰说完,把樊建和唐岑拉了出去。

    “让他们商量去,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陈子杰三人,跑到隔壁喝茶去了。

    “这个糜昌如何?”陈子杰问道。

    “嗯,是个才俊,可惜没有用心。”樊建答道,“哎,糜家这个孩子,我看着长大的,自以为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老夫看他故意如此,可要当心些。”

    没有一帆风顺的事,自古好事多磨,多难兴邦,这个坎一定要迈过去,陈子杰心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