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29章 婚事

第29章 婚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月中旬,全国的春耕都已接近尾声,新茧出的新丝织成的蜀锦已面世,各种精美的图案更是彰显蜀锦的美伦美焕。

    来自天下的蜀锦商人齐聚成都,为成都平添许多活力和商机。何山与他们相处相得益彰,因为他们不仅为码头带来了火爆的生意,而且在望江楼的餐饮、住宿让他赚得个盆满钵满。

    这个时侯,安南将军霍弋代表男方平南将军陈子杰正式向皇帝提亲,希望皇帝准许将他的长公主刘琳许配给陈子杰。皇帝陛下同意这个请求,即下圣谕择吉日完婚。

    聘媒、草帖、彩礼、议亲等礼仪安排,皆由安南将军代表男家出面,按照周公六礼,将婚嫁程序做得一丝不苟。

    陈子杰这些日子都在军营,他把繁文缛节之事全丢给自己便宜的姑父,让他和老爹去操心。这个没良心的,我们还不是为你好,要不是你当初求我们,我们才不管你的破事呢。姑父和老爹气得没话说,但说归说,事还是要做的。

    而陈子杰的心思则在茶园,在飞鹰军,在南中!

    隔不了多久,他又去了次茶园,看着嬾绿色的茶叶被割下、蒸煮、捣碎然后加工成一块块像砖头一样的茶。山顶风大,阳光猛烈,制好的茶砖晒干后,装入麻袋,外罩油纸防水。非常便于运输和贮藏。

    何山这个奸商,还把那些去年的老叶子和茶杆都掺了进去,如此,五十亩茶园,制得近七十担的茶砖,每个茶砖都是一斤重,非常便于交易。

    还没有轮到陈子杰开口,何山主动请缨,这次想亲自到凉州一趟,以便了解茶叶的销路情况。这也是陈子杰希望的,他太了解何山了,不把茶叶卖到最大价值,他就不是何山。

    何山是陈子杰的后勤留守功曹,主要负责陈子杰部队的资金问题,也是陈子杰给他下了死命令的。现在有陈子杰在成都,他只是想尽办法开拓财源。

    何家码头生意暴好,何山为陈子杰推荐了一个人才,以前依附李氏家族的一个奴隶掌柜,这个人非常有生意头脑,又能把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商业奇才。他被迫参与叛乱被俘后,重新获得自由,不想去种田,便找到何山招募处,两人如此如此一般,惺惺相惜,差点烧黄纸磕头拜把子,要不是后来何山意识到自已有汉军正规军官身份,还有军纪约束着他,这事才罢休。

    得到陈子杰首肯后,何山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广汉郡的茶园上,前往凉州的商品早已准备妥当,就差茶叶了。广汉郡的田地,暂时不需要管理,要到秋后,才会由他们使用。只有这座茶园,他可以下些功夫。

    何山到当地的集镇招工时,绝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忙着春耕之事。无奈之下,他花大价钱,三个钱一天的价格,找了些老年人和小孩子到茶园摘茶果子。一篮篮茶果子倒在山顶平地上晒着,晒干后可种入泥土中育苗。

    离茶园不远处有一座大荒山,覆满灌木和荒草,大些的树木已被当地人砍伐不少。此山地势不高,坡度较缓,比较适合种茶。

    何山找到当地的里正,亮出他的功曹官凭,准备开垦此荒山。这个里正纳闷:周边还有好些荒地可开,为何这位京里的大人却喜欢此山?

    不管他如何想,当这位里正收了何山几十钱后,飞快地拿来文书,地契写清楚,并自愿跑腿到县衙为他作登记。

    何山继续招工,收购茶果。好些忙完春耕的农家听到他出大价钱后,纷纷要么干活挣钱,要么到处倒腾茶果卖给他。乐得何山哈哈大笑,当地人比成都那些人好打发多了。

    何山安排一些人到山顶上帮忙制砖茶,另一些人到不远处的荒山忙活,山上能用的树木都被砍倒,抬到山下,荒山四周砍出一条宽宽的防火带。

    不久后,何山一把火烧了荒山,让人在适合种茶的地方,挖上小坑,播下茶果,然后回填。此山泥土较瘦,但草灰有助肥力,茶树又是极易种活之树。不出三年,这里又是一座茶山,整整五千亩!

    山顶那家子还有两个儿子和媳妇,之前没见到,是去忙春耕了。现在回来后,何山出钱请他们帮忙照看此处茶园和不远处茶山。他们忙不迭地答应了,死人都能说活的何山,对付这些老实人,都有点辱没了他的才智。

    五月中旬,何山安排完诸事后,带着制好的七十担茶砖和几麻袋茶果离开广汉郡,回到成都,他要准备前往凉州,各种事宜还有待打点。

    五月十九,吉日,利出行。前往凉州的商队已将货物准备妥当,正式启程,军队护送出发的时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何山走时,都没有赶上陈子杰与刘琳的婚礼,不得不说是一个憾事。

    对于此次婚事,皇帝刘禅本不想让刘琳嫁给已有老婆的陈子杰,奈何爱女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功夫太厉害,他招架不住,只得同意。又鉴于自已小时最好的玩伙都来求他,给足了他的面子,哪里还能不答应。

    其他人,包括皇室诸王爷、大司马姜维等都不希望此事太过张扬,毕竟是脸上无光的事。当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陈子杰还不能出现在天下人的目光前。

    婚礼用的东西早已准备相当齐全,虽然侯府外看不见一点迹象,但一走进府里,厅前屋后挂满红绸绿布,王府上下华灯结彩,早布置出十分的雍容喜庆。宫里来的内侍宫娥们奔走忙碌,热闹非常,皇家的气派在此地得以展现。侯府的主事娘亲这一早便梳洗整齐,着府中仆从仔细收拾了百支红烛,将迎亲的旗锣伞扇一一检看。

    迎娶那日,陈家以“婚礼不用乐”,且国事艰难,皇家不宜铺张为由,将吹鼓乐班、散利是钱、拦门、等“俗礼”都省去了。只保留了拜堂、挑盖头、交杯酒的节目。

    长公主的嫁妆真多,季汉国小民弱,但皇家该有的还是有,只是这次排场小些而已。上百箱的嫁妆里,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反正长公主把家都搬过了,带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白天来的宾客不多,基本上都是陈子杰军中的兄弟们。但何家码头的所有人都送来贺礼,无非是攒了几天的新鲜鸡蛋、河中打捞上来的鲜鱼,亦或是一只老母鸡。把娘亲他们感动得眼泪汪汪。陈子杰让人在望春楼大摆宴席,招待这群知恩图报的善良的人们。

    皇帝派人送来的贺礼,并带来一张圣旨,封陈子杰为骑都尉,这是所有附马们都能享受到的无实权的荣誉职位。

    然而在晚上时,太子刘璿带着他的儿子淮海王刘乐送来的贺礼,陆续有刘琳的哥哥们送来贺礼,大将军和谯周也都登门亲送贺礼后,说了几句祝福的话离开了,让家里所有人都感到倍有面子。

    陈子杰一身簇新的吉服,越发衬托地英姿勃勃。人逢喜事精神爽,陈子杰接连不断地行礼,虽然累得腰酸背疼,但痛并快乐着。

    一个年老的司仪官,大声引导两位簇拥着的新人,完成着诸般仪式。堂前高座的父母,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听着俩人的誓言,喝着俩人奉上的新茶。

    令人意外的是,二妹带着小宝一直高兴地坐在一旁,就好像一个看热闹的看客,也兴奋得不得了。也难怪,她一直觉得自已配不上风光后的陈子杰,后经刘琳开导后,她反而很期待二女共侍一夫的日子。她的心中很坦然,绝对没有争风吃醋和怨恨谁的意思。

    她很愉快上前接过刘琳敬她的一杯酒,二人以姐妹相称,微笑着干了。小宝乖巧地跑上前去抱着刘琳的大腿喊了一声娘亲,乐得刘琳泪水都出来了。

    在刘乐的示意下,一群兄弟们上前把陈子杰灌多了。娶两个好老婆,我们有意见,兄弟们灌他,有仇报仇,无仇灌欺头,就这么一次了,抓紧机会赶快。要不是崔恺看着不对,赶紧给拦了下来,否则等会儿洞房之时,在长公主面前出洋相就惨了。

    太子刘璿与霍弋也是相熟之人,对老爹也不陌生,他们几人喝得挺欢的,说些陈年往事,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转眼间儿孙也已成人,而自己却蹉跎一生,又感慨万分。席间太子被酒呛得不停地咳嗽,大家都揪心地望着他,刘乐赶紧给他捶捶背。太子平常苍白的脸出现病态般的殷红,看起来情况不太好。

    洞房里,长公主刘琳一身喜服换做了烟霞流云般的轻绢纹裳,那明红的颜色是一道醉人的浓烈色泽,捉襟绣着对翩跹蝴蝶,和那微颤的步摇相映生辉,只衬得人款淡明艳,动人心弦。

    已有醉意的陈子杰上前执了她的手道:“执子之手,相约白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新娘幸福地依在心上人的肩上。

    “我们终于在一起了!”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