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11章 逆击

第11章 逆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乃娃拼死将陷入重围的廖化他们救了出来,还折了几个羌人勇士。柳隐身中三刀,其中一刀伤在背部,背部的甲胄已全部破碎,伤口已见骨,紫黑色的内脏碎块都翻到外面了,那是被一个叛军偷袭的。

    柳隐从昏沉间听到陈子杰的呼唤,睁开眼睛,慢慢的四下看了看,便把目光放在他的脸上,宽慰的笑道:“小杰,莫学小儿女态。大丈夫死于阵前,乃是天命。休然(柳隐字)一生杀敌无数,会遍天下英雄,至今年七十有四,够本了。”

    陈子杰望着这个好胜的老将军,点着头,泪水不禁淌下来。柳隐常驻汉中,经常到阳平关驻防,因为知道陈子杰一手好弩术,便刻意结交,后两人关系莫逆,成忘年交,柳老将军视他为子侄,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小杰,老将不能陪着,亲见你们年轻一代荡平天下,复兴大汉了。以后,这千斤重担,只能你们来挑了。……宗预和我一直不对付,今天他先去,此番我也要去找他了,……我今天杀的叛军比他多,看他还敢在我面前夸嘴。”

    廖化和剩下的五个老将军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们的情形绝不容乐观,大汗淋漓,战袍紧紧贴在身上,白须白发都打成了缕。

    “休然慢走,元俭随后来陪你!”说完,拿起自己的武器,领着其余几个向叛军密集处走去。

    “老将军稍等,汉军都还没有死绝,还轮不到你们赴死!”陈子杰和崔恺赶紧拦住他们。“老将军,等我们去冲阵,你们先休息片刻,这场战斗,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还要等你们出力呢!”

    “蛮牛校尉,还有劲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校尉,还拿得动枪否?”“马革裹尸,我辈天命!”

    “霍校尉,还能射箭否?”“尊将军令,往死无生!”

    “崔先生,还能上阵否?”“忠义所至,死生相随!”

    “好,承蒙各位兄弟看得起,现在,我要带着你们为老将军们报仇!”陈子杰大声说道,“忠义所至,死生相随;苍天可鉴,白耳为证!为老将军们报仇!报仇!”

    “报仇!”“报仇!”……

    整个城墙上都充斥着“报仇”的口号,首先是白耳兵,其次是丁壮,随后,连帮忙抬物资的役夫都在高呼着“报仇”。汉军的士气遽然高涨,汉军们高呼着口号用手中的武器向叛军杀去。

    崔恺作为崔老爷子的唯一孙子,早已习得八阵之精髓,熟悉各个位置,他见五人都是攻击性,于是主动找来刀盾,充当防御的角色。

    这个时候北门城墙犹如四处漏风的房子,好几处地方都被叛军攻上城墙并站稳脚跟,被分割的汉军正各自为战。形势非常不利。宁义带领的家兵为守住城门楼,和叛军拼杀一阵,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价才把叛军赶了下去。伤亡的那些兄弟可是宁家多年经营留下的精华啊。

    王固和额张两人临危受命,领着本部人马前往西段城墙,他们两人都在军营中训练了一段时间,加上这些天来,在乃娃与赵文的领导下,特别是今天高强度的作战,他们有样学样,已具备领导一支团队作战的本领了。

    额张的羌人勇士在前,弯腰弓身而行,居于两侧的长枪队士兵斜举八尺长枪,而中间的则手持投枪,靠后的人则携带和输送投枪。一遇到叛军,远程由投枪解决,漏网之鱼则由长枪兵攒刺,近点的则由羌人勇士一刀劈翻。

    都是精锐之士,如果单打独斗,每个人最多能消灭两三个叛军,但经过训练和实战检验后,他们组成的军阵犀利无比,已将数倍于他们的叛军全部击杀于城墙,而自已不过是两三人负了些许轻伤。

    宁义和他的家兵们死死抵住突上城门楼的叛军,不让他们扩大战果。而陈子杰他们则从东段城墙上向叛军逼去。

    前边三人,乃娃、崔恺、赵文一字排开,手持弓弩的陈子杰、霍小奇紧随其后,再后面跟着的是陈子杰的亲兵,他们除了保护他之外,还专门负责为他持弩、上弦。

    五人身上散发出的滔天杀气,令人不敢仰视。所经之处,汉军纷纷避让,留出一条通道。

    正跟汉军对峙的一个叛军头目,感到压力一松,原来汉军都闪到一边去了,他正暗自高兴,准备突进时,忽然感到沉重的杀气,令人窒息,全身动弹不得。

    刀光一闪,他下意识地用刀去抵挡,哪知,那把巨刀直接将他的刀劈断,顺势将他的身体从肩劈到腰。使刀的乃娃抬腿一脚,死去叛军魁梧的身体被他一脚踹起,喷涌着鲜血往叛军阵中摔去。随后跟进便直面杀了上去,仿佛面前的敌军不是一群凶悍的狼,而是软绵绵的羊。

    前面乃娃、赵文开路,中间崔恺策应,后面的陈子杰和霍小奇只管用弩去射,后面的亲兵们忙得手忙脚乱。两个所射的都是些威胁最大的敌人,箭无虚发,以刁钻的角度将劲敌一一除去。以致赶敌人象羊的乃娃感到不满,声称,他杀的都是小角色,大家伙全被后面两个人包圆了。

    就如小刀切黄油,城墙上遇到的叛军虽然体力充沛、作战意志顽强,但遇到这群见人杀人,遇鬼杀佛的杀人机器来说,就如鸡蛋碰到了石头。

    叛军纷纷被砍倒在地上,或者摔下城去,没有其它选择。汉军见了,士气更加高涨,连呼:“将军威武!”“汉军威武!”

    随着他们的推进,附近的汉军立即接手城墙的防守,东段城墙终于稳住了。

    汉军气势高涨,战力倍增,而叛军的士气则再而衰,三而竭。但叛军攻城的鼓声一直响个不停。

    城墙上是层层叠叠的尸体,残肢断臂满地,各种武器掉落在地上,鲜血横流,一脚下去,能把鞋子都淹没。

    就在他们还在尸山血海中休息的时侯,何山回来了,他带回来了很多人,都肩挑手抬,大大小小的箩筐、木桶装满了生石灰。

    来不及说什么,自有人安排,将其放到各段城墙上指定的地方,教授其使用方法。

    城墙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尸体不分敌我,都可以当成檑木砖石砸下去。守城的物资因为使用量奇大,夫役再努力,也有接济不上的时侯。

    叛军还在进攻,好像没有受到刚才城墙上战败的影响,城下的叛军还拼命地向上攀爬,忽然,进攻的叛军发现城上汉军向他们扔过来一把把白色的粉末。

    机灵点的,赶快闭上眼睛,用盾牌护住全身。夜晚,火光摇晃,光线本来就不好,大部分没有心机的叛军没有注意到这些,仍然直愣愣地向上攀爬。

    “啊,我的眼睛!……”,“救救我,我要瞎了!……”石灰粉进入到眼睛里的痛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的。惨叫声成片地响了起来,更加影响叛军的士气。

    汉军毫不怜悯,石灰一把把地扔下去,大量的石灰粉末漂浮在空中,城下白茫茫一片。不管再聪明的叛军,也不能幸免,眼睛可以不睁开,但不得不呼吸,当弥漫的石灰粉末进入肺部时引起强烈的灼烧感,剧烈的咳嗽声充斥于叛军中,没有人还能稳得下心神。

    许多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石灰,当石灰进入眼睛时,他们下意识地用手揉着眼睛,哪知越揉,进入眼睛的石灰越多,就越痛越恐惧。石灰遇到湿润的眼液会产生大量热量,烧坏眼部组织。灼烧时强烈的疼痛感让人心生恐惧,我要瞎了的念头像刀一样剜在每一个人心中。

    这个时代,如果眼睛瞎了,其后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先不说自已行动不便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你不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就是废物一条,没有人愿意养着一个废物的,尤其在粮食非常珍贵的年代。

    所有攻城的叛军在没有鸣金收兵的情况下,自动退却了。小小的石灰粉,成了他们不可战胜的天敌。

    三三两两的叛军将士从白雾中钻出来,脱离石灰粉笼罩的范围,他们相互搀扶着,也有的像瞎子一般,四处乱窜。

    一个个身上全是白色石灰粉的叛军,他们忙着拍打粉尘,救护那些受到伤害的袍泽。这些叛军都具有良好的战场救护能力,他们的郎中正在为伤者治病,没有伤的人自动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伤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无不彰显前汉军优良的军事作风。

    但现在这支沦为叛军的前汉军,再没有以前那一往无前的作战意志了,士气已降为冰点,即使不怕士兵哗变,军官们也不敢再逼着他们去送命。本就是被军官们逼着造反,这些汉军心中依然坚持大汉是正统、皇帝最大的观点。当初起兵时,李都督许的各种美好承诺而激发的壮志雄心,都随着这场战斗的惨烈结束而化为泡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