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承志
公元261年,季汉景耀四年秋,皇帝陛下大赦天下,在此之前,追谥了前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将军为顺平侯,为什么没有去年与其他几位五虎上将同时进行,一个原因恐怕是赵云将军离世是最晚的,另外当今季汉天子对过世的赵云将军还是有些不好的看法,不过大将军姜维为赵云将军据理力争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俩不仅是同为汉军一脉,更因为二人有师生之谊——赵云老将军曾指点过年轻时候的姜维。
沓中位于汉中西北面,地理位置较偏,但当地土质肥沃,利于种植各种作物,此地进可以直逼祁山九寨与洮阳,退可到阳平桥头,阻敌南进。且此处靠近羌人的地界,可以和亲汉的羌人进行联系及贸易。这里也是季汉军队苦心经营的前进基地之一。
平常将近有三千人马在此屯田与驻守,这里的人马都统一归大将军副将宁随指挥,牙门将赵广为副。此部军马为虎步军一部,是季汉堂堂正正的正规部队,虎步军是季汉三大精锐部队之一。
牙门将赵广为前顺平侯赵云将军之子,擅使长枪,武艺超群,善养士卒,畅晓军事,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由于宁随经常在大将军帐前相随,在沓中虎步军中时间有限,此部军中的主事者实为赵广。
宁随将军在沓中军营中有一个隐蔽的房间,此房间内有一个巨大的沙盘,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季汉与周边的地形图,沙盘上各处山隘、河流、道路、城池、关口及驻军情况都标注得准确细致。为制作此沙盘,不知花了他多少精力和时间,此处戒备森严,除几个参军外,没有宁随将军及大将军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现在这个房间中有一位老人,正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个沙盘,他那整齐而花白的头发、明亮而疲惫的眼神、结实而粗糙的双手,无不彰显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各种痕迹。
他是季汉乃至天下的风云人物,他是季汉的挚天巨柱,他为季汉呕心沥血、鞠躬尽粹,他就是领大将军府的姜维大将军!
这里是他经常来的地方之一,一年中,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汉中,在汉中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沓中,许多的军政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传向四面八方。
“大将军,末将前来缴令。”宁随进入姜维的营帐,看到姜维正看着巨大的沙盘沉默不语。
“哦,从义回来了,坐吧!”姜维的语气很平静,望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过了一会儿,他问道:“我们的小鹰回来没有?”
“回大将军,已经回来了,正在谷仓那边的营地中休整。”宁随恭敬地站在一边,双手垂立,早已收起了那玩世不恭的自信。
“唔,很好,他们这几次的任务完成得不错,比预料中的好,功劳薄上该给他们添上一笔。”
“大将军,鹰队将士自到死士营以来,各项表现非常出色,诛杜综、战陇右、平蛮乱,每一次任务都完成得堪称完美。更难得的是他们对季汉很忠诚,出战意愿很强,经过这几次的任务考验,我们当初制定的那个计划可以让他们执行了。”
“从义,这个计划先不忙。你看中的人,很少有走眼的,我很欣慰,特别是那个刘乐和陈子杰,都是很有培养的价值。那个刘乐校尉,来历非凡,却愿降下身份做常人所不能做,忍常人所不能忍,好好培养一下,又是一员重将,……但那个陈子杰的身份核实了没有?”
“陈子杰是地道的蜀郡灌县周家村人氏,他的父亲是个受伤退役的一个老卒,任周家村的里正,他的具体情况,我委托尚书府的张从事正在调查,其母是汶山发羌人,暂时没有调查有特别的地方。”宁随对陈子杰的情况非常了解。
“从义,这个事情,你就得请知闻所的人帮忙了,我们能查到的东西有限,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发现你给我的资料里有一个重点线索要去了解,他的父亲不仅识字,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这在农户和军户家庭中是不可能的,他到周家村之前来历不明,我推断,他很有可能是背出的某个世家子弟,这个要查清楚,否则我们不知道要面临多大的风险,一定要慎之又慎。”大将军闪着睿智的目光,盯着宁随,淳淳教悔。
“诺!大将军英明。”
“从义,这些年来,你一直任我的副将,可以说,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的能力,我清楚,你的人品,我了解,你替我做了很多的事情,你对我,对季汉一直忠心耿耿。你知道为什么我要一直把你留在我的身边,没把你放出去做一地都督吗?“
“我愿意在跟在大将军身边,心甘情愿,从不后悔!”宁随的眼睛湿润了。
“在你这个年纪时,我已独自为将,我曾有幸跟在丞相身边,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一直把我当成他的亲生儿子在调教,要不是他,我没有今天。他把他毕生所学传给了我,就是为了完成他对先皇昭烈皇帝的承诺: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可如今,丞相去了快三十年,老夫都快入土了,却看不到希望,……。”
停了半晌,压抑住情绪,他又说道:“为了完成丞相的夙愿,我殚精竭虑,想尽一切办法。为了提高武艺,我苦练家传春秋枪法,至今未遇对手;为拿到最高统帅权,我与你想办法除去障碍;为解决粮草问题,我年年到汉中监督屯田,甚至不顾羌人的怨言,每次北伐,都让羌人为我们提供粮草;为解决兵力问题,我多次周旋于各蛮人之间。……”
“老夫为了季汉,数十年来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当年魏国内乱,大量魏军内调,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可费袆大将军就是不给我兵权,待老夫能掌兵之时,可惜时不利我,最好的机会已失去了。……”
“现在,老夫虽为大将军,掌季汉兵权,但国疲民弱,又有黄皓这个阉人乱政祸国,加上朝中两派斗得你死我活,我们的皇帝装糊涂又不理事,单靠我们执意北伐,要想成功,那是妄想!”姜维一直是个明白人。
“大将军,不要想那么多了,季汉还离不开你,所有的将士们都看着你呢。”宁随见到大将军情绪低落,忙安慰到。
“从义,你知道老夫已是六十的人了,恐怕不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丞相一统中原的夙愿。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替你们多扫去些障碍,多提拔一些有本领的人才。”
“大将军,你千万不要这么说,你一直是我们季汉的中流砥柱,季汉所有的将士都以你马首是瞻,让你带着我们去北伐中原,一统天下呢!”宁随跪了下来。
“从义,你起来,你听我把话说完。”
“我给你的兵书,都是当年丞相留给我的,观你几次用兵,也很得兵法精髓,但要记住,水无常形,兵无定势,因地制宜为兵家上策,不能拘泥于书籍与前人。”
“我的两个儿子,资质有限,担不得大任,我尽量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而你不同,因为我之前没有明确,现在我告诉你,你是我选择继承诸葛丞相遗志的人。……我为什么选你,而不是其它人,比如傅佥、蒋舒、孟柄他们?”大将军盯着宁随,清澈的目光透着亮光。
“首先,是你的德性,你和季汉很多清廉的官吏一样,一心扑在军队上,成了家也没有好好在家呆上过一个月,家无余财,更无余妾,你没有私心,一心为公,高尚的人品众人称道。你的自信和乐观,让所有与你接触的将士都会产生一种由衷的信任,将士们都愿意为你出生入死。难得的是,你有坚定北伐的决心,这是许多人比不上你的地方。”
“其次,你的才学,我传授给你的春秋枪法,已有我当年八成的火侯,该教你的都教你了,剩下的就是战场的锤练和你的悟性。你写的文章能让皇帝陛下都称颂,和各系的世家士子们的关系融洽,能够让读书人接受你,是其他将领做不到的。”
“再者,你本出生益州世家大族,这对于你笼络当地人有着先天的优势,现今朝庭上荆州一系与益州一系水火不容,而我两边靠不上,在朝堂上处处受肘制,你比我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第四,现在你现不到四十,已领中监军、前军将军,若再打上几仗立几个功劳,我可保举你就很快便上升到高层将领的位置。再过几年,我把你推上大将军的位置,我位居朝堂,一个在前,一个居后,我们联手将北伐进行下去,虽然有生之年,有可能看不到振兴汉室的局面,但我相信你能把一统中原的势头进行下去。”
“大将军!”宁随俯身长跪不起,泣不成声,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担子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