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南巡,皇太子病
九月初,康熙带太子,四贝勒和十三阿哥南巡。
后宫的事儿少了,宝珠要费心的少,一心带弘旭,日子不寂寞。
晗曦偶尔也带景瑜进宫,景瑜一天比一天漂亮,宝珠很喜欢。
三贝勒府又添了个阿哥,格格王氏生的,但王氏难产,生下孩子就没了。
谁都明白怎么回事,三贝勒亲自照顾孩子,孩子刚满月,三贝勒就把孩子抱进了宫里,给荣妃照看。
听说三贝勒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为王氏抱不平。
但荣妃能如何?只要孩子没事,别的她也不关心了。
侧福晋田氏又有了孕。
十月,康熙到达德州,但太子忽然病了。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听说康熙准备回銮,令索额图立即启程去德州照顾生病的皇太子。
太子病了,康熙却要留下太子,还叫了索额图过去,独自回銮,似乎有些不正常。
没多久,康熙就回到了京城。
四贝勒还在德州照顾皇太子,等索额图抵达。
十三阿哥先护送康熙回京。
康熙回京的当晚,宝珠见到了他,关心地问,“不知太子如何?怎会突然病了?”
她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索额图的命运快到头了,就这一两年了。
但南巡途中发生了何事,谁也不清楚。
康熙脸色沉郁,“太子压根没病。”
啊?
宝珠惊讶,怎么回事?
康熙没瞒着她,抱住她,闭了闭眼,道:“珠儿,朕愈发看不清太子了,朕自问对他悉心教导,指望他接替朕的位子,可他当真敬爱朕这个皇阿玛吗?他与索额图比对朕还亲,对索额图做的事情听之任之,叫朕如何待他?”
宝珠迟疑道:“怕不是误会吧?毕竟那是太子的外叔公,亲近些很正常。”
不好直接说太子不好。
康熙生气的对象有可能是索额图,对太子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毕竟还没到废太子的时候。
“朕知道太子与索额图亲近,但没想到到了鬼迷心窍的地步。”康熙喃喃,语气忧伤。
宝珠还在猜测着,康熙就贴着她的耳朵,道:“朕收到密信,索额图蛊惑太子对朕动手。当晚,太子就病了。朕该如何待他?朕那样信任他,对他寄予厚望。”
这样的答案,是始料未及的。
索额图竟这样大胆?
康熙没再说下去,情绪很低落,抱着她,不停地亲她,直到二人歇下。
凌晨,康熙走后,宝珠的心情也很沉重。
傍晚,十阿哥和十四阿哥来请安,关心皇阿玛的情况。
宝珠只嘱咐他们小心行事,别惹事,其它的什么也没说。
现在的时候,谁撞上去谁倒霉。
偏偏有人不长眼。
卫贵人病了,八贝勒看望卫贵人,处置了几个不敬的奴才,言语中有些不当的,似乎为生母的位分不平。
此事传到了康熙耳朵里,康熙严厉申饬八贝勒,说八贝勒目无君父,不思孝顺养母,却为一个出身辛者库的贵人不平,责怪皇父。
八贝勒被禁足府中思过。
至于八贝勒说没说,不知道,就算说了,这样的话怎就传到了康熙耳朵里?
倒像是被使了绊子。
一个月后,太子的病情恢复,和索额图回到了京城。
过了除夕,到了康熙四十二年。
上元节后,康熙继续南巡,只带了四贝勒与十三阿哥。
直郡王监国。
身在后宫的宝珠也感觉到了风雨欲来。
太子已明显被冷落,监国的差事都给了直郡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康熙临走前嘱咐过她,安心待着,等他回来,似乎预料到会有事发生。
宝珠让晗曦这段日子不要进宫,在公主府好好待着。
十阿哥与十四阿哥该办差办差,该读书读书。
十六阿哥则散了学就回阿哥所,除了请安,哪里也不要去。
宝珠和嫔妃们也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仿佛什么也不知道。
但宣妃和宜妃还是感觉到了不正常,几次来向宝珠旁敲侧击。
宝珠始终淡定,“能有什么?你们就是多思多虑,管好自个的事就好了,别的无需多想。”
她们便不再问了,恢复了往常的态度。
三月,宝珠还邀嫔妃们到御花园赏花。
正是春光最好的时候。
当夜,后宫却发生了一件事,影响很不好。
起先是有人禀告了宝珠,说有嫔妃与侍卫在御花园私通。
侍卫平时接近不了后宫,哪里会有侍卫潜进后宫,与嫔妃私通?
宝珠只带了惠妃和宜妃前往。
深夜,夜风微凉,树枝摇曳,果真在一座假山后逮到了一个衣裳不整的女人。
但只剩她一人,地上除了一个明黄色的流苏,什么也没有。
但只这一个东西,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惠妃和宜妃满脸惊骇,却什么也不敢说。
嫔妃是早些年进宫的刘贵人,一直不得宠,虽然上了些年纪,但容貌姣好,此刻面如死灰。
宝珠让把人带走,看管起来,不许任何人接近。
次日,宝珠去了寿康宫,将此事禀告了太后。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面露疲惫,“哀家身子不适,此事由贵妃处置便是。”
真能躲事。
不过宝珠理解太后的顾虑,这事不是小事,太后又只是康熙的嫡母,而非生母。
宝珠只好等康熙回来再说。
连她也管不了,查都不好往下查的,真查出什么,她就不好说了。
有直郡王坐镇,又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就算有什么事发生,也不会闹多大。
果然,直到康熙回京,宫里始终安安稳稳的。
宫外如何就不知道了。
康熙回来,宝珠这颗心才算踏实了。
等康熙闲下来,来了后宫,宝珠将刘贵人的事告诉了康熙。
因为现场除了刘贵人,只有一个明黄色的流苏,不足以证明什么。
但足以让人怀疑。
康熙脸色难看。
最后只道:“珠儿费心了,朕会下旨,将刘贵人赐死,朕不希望此事传出去。”
这样的事自然不好传出去的。
宝珠应下了。
但她已经明白康熙息事宁人的心。
大概任何一位阿玛都不愿接受和相信这样的事,宁愿自欺欺人,就仿佛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