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九华1
先为帮派立功,再在江湖头面人物面前接任帮主,历任丐帮帮主走的都是这种套路。钱多多在位时急速扩张,在外树敌颇多,内部净污两派分裂未及整合,儿子钱更多仓促继位,帮中充满变数。
钱更多跟随父亲处理内外大小事务,掌控全局的本领自是学到了。湘赣地区既然成为丐帮大举南下的开始,此时的焦点必须是自己。两个太监正有求于乔远景,窃窃轻语。钱更多朗声道:“今日能与乔排主一战,实不负人生快意一场!”
与太监商量好正常价钱,乔远景正调度排工纤夫放索下排,听到自己名字,转头看钱更多要搞什么名堂。太监和军士的神色就显得很不耐了。
钱更多和地方官打交道的多,对太监倒不在意,道:“帮中弟兄与乔排主有了小误会斗了几掌,是钱某先占了些便宜。只不知传功、执法两位长老,谁与乔排主斗得久些?”
太监道:“你是何人?别误了咱家的大事。”
“太监的大事还大的过当年切命 根么?”钱更多心里也瞧不起太监,嘴上语气却和善:“今日丐帮大会,在此地推选副帮主,公公与我各不相干,请自便。”
钱梅鹿道:“是执法长老打头阵,掌数嘛……一样多。”
高长老道:“帮主,传功长老压阵,还救了我。”
众丐一听开始选副帮主,群声鼓噪。惹得不相干者不胜其烦。
唐九走到钱更多面前执晚辈礼,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晚辈倒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丐帮弟子对唐九印象颇佳,便也想听听外人的看法,声浪便小了。钱更多看唐九一眼,见她一个少女,在大帮之主面前有礼有节,就且由得她说下去。唐九道:“若不以内力计,令爱方才居然胜了乔排头。不如由她接任副帮主。父女都是帮主,传扬江湖,真是一件美事。”
钱更多与众丐帮弟子乍听之下,觉得荒谬可笑,但往下一细想,竟有几分可行。
钱梅鹿当副帮主,她是自己的女儿,而她又向着污衣派,两边都可以接受。女子任帮主也并非没有先例。钱更多还多想一层,女儿现在叛逆,以后终要向父母认错,再年长些,选个帮中或名门大派才俊嫁了就是。
这边副帮主选得如火如荼。那边队伍太过庞大。乔远景抽调指挥人手,井然有序。
排工纤夫体力劳动辛苦,要多吃一顿垫饱,家中老小到点送吃的来。男人是劳作的主力,鱼肉大米都给吃饱。妇女儿童只能干巴巴的看。今日一听有大单生意,说不定能给口米肉吃,一时喜不自禁,有小孩高兴地跳舞唱歌。
听说这里有热闹,一些商贩将馄饨面摊摆到这里,也来了许多卖小挂件蛐蛐的小生意人。明明是武林场合,却聚着各式各样的人。与忙碌的人们相比,不事生产的乞丐全成了另类。
排教只是个行业泛称,没有实质的帮规,对内不收会费,对外也不收保护费。钱更多胜乔远景,只是赚了个名头,难道真抢占地盘,让丐帮弟子来这里拉纤放排么?倒是丐帮背离初衷了。
岸上忙忙碌碌,江面水流涛涛,正应着人生代代无穷已。
轿子里的人下轿透气,是个老和尚。清子见过许多寺庙的住持方丈,看他形容气质,应是大寺庙的方丈。
清子看老和尚,老和尚也转过来看清子,只是目光呆滞。难道清子已生得人见人爱,佛见发呆么。
连忽然之间的感觉也未出现,在左岸的每一个人,熟悉者之间突然面面相觑,想从对方眼中寻到答案。都感觉有人从身边闲庭信步走过,但真想看清来人,早已看不到踪影。
一齐望去,就看到一条灰影,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行到山穷水尽处,别人只能坐看云起,而他(她)却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不可能处登高而上,又倏地消失,像从山顶上跳下到另一端。
两帮之主的对战,副帮主人选的意外,朝廷军马的到来,都不及此人轻描淡写的翻山越岭。众人久久没有从震惊中舒缓过来。
却有一人,老和尚神色如常,朝清子走来,嘴里发着“咿呀”声:“小沙弥,早课做了吗?”
修行之人做早课不分时辰地域,但清子近些日际遇实在惊险离奇,根本没工夫把早课做全,清子被老和尚唬得一乍一愣的。
老和尚又“咿咿呀呀”的说:“圣泽,你师兄说你将《地藏菩萨本愿经》背全了,你背给为师听听。”
和尚头上长虱子,明摆着,老和尚得了老年失忆症。不是说常念经文不易得此症吗,想必老来受过什么重大刺激。
原来是圣泽胖和尚的师父,清子实在无法将两人联系成师徒的样子。而且,就算痴呆,也不至于把自己认成圣泽吧。
“你背呀,背呀……”老和尚声音竟慢慢变得凄厉,手伸直了向清子慢慢走来。
清子不愿忤老比丘的心意,便把《地藏菩萨本愿经》背出来。老和尚也跟着背,脸上露出慈爱欣慰的微笑,一刻间,又不似痴呆模样。
也许是经文的作用,老和尚声音中,意识逐渐清醒的惊恐:“圣名,是你吗?”他捂住自己的眼睛,自欺欺人的不敢相信状。
在老和尚捂眼前,清子一霎那的错觉,在老和尚浑浊的瞳孔里看到的人,竟不是自己!
清子揉揉眼,身边又多了一个人。她只是一个路人,听到有趣对话又折返回来。这一次清子看得真切,是个比丘尼。她看看老和尚,又扫一眼清子,一言不发,又重新赶路。
她驻足时间不长,但也不算太短。众人只感觉是恍惚间发生的插曲,事后才各自反应过来,竟无一人记住容貌。
虽不知相貌,但受过伤害的身体,仍能感知她的气息。钱宝马惊恐得哭叫:“爹!爹,她又来杀我了,你要救救我!”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钱更多对不光彩的事避讳莫深。唐九约莫猜到,丐帮帮主儿子不可能不会武功,是被人废去武功。
武林人物同时想到一个人,又心照不宣。
军士坐排去的也是这个方向,见一个身影翻山涉水如履平地,他们不知这是登峰造极的内功轻功,以为白日见鬼仙。
钱更多想起父亲说过的一件事,便问道:“公公去的可是九华山?怀里送的是什么东西?”
“东西?你又是什么东西?”持物的太监脸色乖戾。
乔远景道:“要是可疑之物,是不能上排,别搭上排工性命。”排工纤夫靠水吃饭,也有许多忌讳和鬼神崇拜。
“是丁大总管交代的圣物,要送往九华山。属下不敢开封检视,他老人家佛道通修,想来与佛门有关,自然是干净的。这不,还请出归隐的明智住持护持,以示敬重。”方才明智见到清子时神情激动,太监便转问清子:“小和尚,哪间寺庙出家呀?”
“南少林寺。”
“哦!是住持化身菩萨的寺庙。”太监听到极感兴趣之事,“丁公公最近老念及此事。连皇上都听说了,还下旨到南少林寺,以示嘉奖,不日就要到了。”
清子双手合十道佛号表谢。
钱更多黑脸不语。他在父亲身边时,见惯了群雄伏贴,以为当上帮主一呼百应的威风,今日胜了乔远景,却被人晾在一边。
太监不是武林中人,不入武林这个圈局,一帮之主又算什么。倒是对屡屡与太监作对的乔远景有几分敬重。
钱更多又随口说一件事掩饰尴尬:“宝鹿,唐宋两家各送来一张帖子,你继任副帮主,就去一次唐宋楼,开开眼界。”
唐九心中一动,道:“唐家即是东道,我陪钱副帮主去,路上有个伴。”
钱更多心想,女儿身边都是污衣乞丐,年少叛逆时,多交同龄人也不错,便默许了。
另一边,清子与太监聊着,就说到照顾过忘尘起居。太监就要清子照顾明智去九华山,沿途说说肉身菩萨的故事。清子看着明智,忽然觉得他活不久了,照顾老比丘圆寂,是莫大的佛缘。九华山是佛教名山,去北少林寺也顺路。犹豫一下,就答应了。
清子接过“圣物”,被遮盖得密不透风,还是透出丝丝防腐药味。既然猜不出什么,就不费脑筋去想了。
百晓知突然窜到太监身边,道:“公公,我也是南少林寺的,可否同行!”清子看他时,已变回光头。
李秀妹直立排头指挥众排,湍急水流中行进迂回得当。浪花有时高过众人,如有战马奔腾而过,众人在排上命悬其口,觉得她身躯高大起来。有一段时间她又突然一令不发,唱起缠绵的山歌,众排工纤夫跟着身子使不上劲,频遇险情。许多军士就开口骂,被排工纤夫怒目而视,军士心中惴惴不敢多言。好在排工纤夫经验老到,有惊无险行至上游。
李秀妹却不回去,要去找乔阳志。他们闹别扭,李秀妹负气离开,现在又放不下心。
下了排,是陡峭的山路,弃轿改背明智。明智一直将清子百晓知认错。清子总能答对,就是圣名,百晓知总答错,就是年少时的圣泽。
再下山,风景土壤就变得大不相同。郁郁葱葱,连绵九十九座山峰,众人顿扫萎困,百晓知忍不住自恋起来:“我见青山多妩 媚,我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相看两不厌,唯有九华山啊。”
李秀妹极煞风景地说道:“这么多片山,都变成田地该有多好。”也不辞别,自个儿走了。
重大佛教节诞虽过,但总不至于一个香客,一个摊点也没有,只看到两个军士把住进出山口,地上散落着香烛供食和孩童玩具。山中寺院也没有香火飘出。秋色秋风中,一片萧条。因为先入为主以为人多,乍一到山脚,反倒让人不适应。太监告知众人,官府提前清场封山,民畏官,不会有百姓敢越过半步。
山道中见过的白色马车停置在山脚。马车下面一滩水渍,还有水滴断断续续在滴。太监恭谨地叫了声:“丁大总管?”自然没人应。良久,太监掀起车窗,仍有一股寒凉之意吹出,一小块冰片从车窗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