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虞唐传奇 > 第160章 曹保真十年蛰伏(下)

第160章 曹保真十年蛰伏(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曹保真在河北道节度使任上,做事规规矩矩。虽然他远离朝廷,可是对于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还是非常的关心。他让李德麟为自己打探京城情况,而自己则是在河北道节度使府上隐居不问世事。

    河北道的事务也是一切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办,什么事情都上书请示。最为烦恼的当属已经割据赵国的赵国公张勇,因为北面挨着赵国北郡的赵煜。时常南下攻打赵国都城,让张勇很是难堪。

    他想返回唐国河北道,可是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与其尴尬的是燕国公张赞,他也是面对着燕国的打击。不过张赞一直在努力恢复镇北军军团的实力,几年下来,已经实力大增。

    他依靠着燕唐边境的特殊性,采取屯田养兵的策略。虽然是在曹保真眼皮底下,但是曹保真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非常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有张勇跟张赞他们顶着,自己也就少了很多麻烦。同时,他也开始一种另类的隐居生活。他让李德麟几乎控制了整个河北道的事务。甚至朝廷的圣旨,也是由李德麟代为处置。

    而他自己,在常山府附近的山上,做起来寓公。每每河北道官员要拜会他,都要听李德麟的安排。提前安排好,每个月只有那么一两天是会客时间。

    如此奇葩之事传到京城里面,贺知奇却是懒得理会。他知道这是曹保真的韬光之策,念在他没有犯过什么过错,也就没有追究了。

    倒是李德楷跟李德昭二人,对曹保真越发不满意了。自从贺知奇代天子监国之后,李德楷就开始针对贺知奇。可是越是如此,贺知奇越是受到了宠信。

    永明帝五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朝廷突然传出宋王的世子存活在世上,将要起兵谋反之事。当时锦衣卫得到了这个消息及时禀告了永明帝。

    永明帝传旨,让武英殿大学士李德楷彻查此事。李德楷得到了圣旨,很是奇怪。于是他令人拿来了锦衣卫的密折,发现都是一些风言之事此事,他陷入了疑惑境地。

    恰巧此时李德昭前来,两兄弟开始商议此事。李德昭在皇宫多年,对于此事很是了解。就安慰李德楷,说道:“兄长此事不必放在心上,交于下人去做就行。这不过就是锦衣卫的一些风言之事,不必担忧。”

    李德楷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吧,这些年我做这个武英殿大学士,也是受尽了范明城的屈辱。想想,还不如回去河东道,享受清福多好。”

    李德昭接着问道:“怎么,你打算跟那个曹保真一样啊。大哥,不要想太多了,这件事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在朝廷多好啊,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得知。像那曹保真,在河北道离京城那么远。他想知道什么事,快马加鞭也得好几天。”

    两人商议过后,此事交给了属下人去办了。

    但说这件事所托非人,那个曾经的吏部郎中关山齐,此时重新被李德楷任用。到了武英殿做了一个参政政事,接着拉来了曾经的户部郎中孙一栋。此时的孙一栋已经升职,调任刑部做了右侍郎。还有曾经的河东府知府鲁三元,靠着李德楷的赏识,也进京做了官。

    三人一直想找到机会表现一下,碰巧得到了这个机会。那个关山齐,找来了孙一栋跟鲁三元。三人合计一下,打算把这件事搞大。如果可以,顺便把范明城给搞下去。

    主意已定,鲁三元先去河东道,借了一些人来。他们根据锦衣卫的线索,直接去往荆楚道开始造谣生事。紧接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谣言四起。然后鲁三元派人将他们全部撤回,到了河东道立即改名换姓隐藏起来。

    荆楚道的这个火点了起来,就看如何烧了。然后孙一栋以刑部的名义,去往荆楚道彻查此案。他首先抓了一批人,屈打成招。然后采用诱供,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范明城丞相。

    此时的范明城经过温文玉死去,朱思明无法取代温文玉的位置,自己不得不分心。造成过度劳累,经常累出病来。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管理这样的小事。

    可是贺知奇,却是洞若观火,他在暗处看着这把火怎么烧起来。

    李德麟按照曹保真的指示,几乎每个月都会报朝廷的一切情况。整理好,给曹保真送去。

    却说这一天,曹保真随意翻开朝廷的这些琐事。忽然间,他看到了荆楚道的一份奏报说是宋王世子谋反。他看出来端倪,然后查看审讯之人,却是孙一栋。

    曹保真知道此人,如今算是李德楷的红人。只是曹保真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孙一栋要如此做?

    于是他让李德麟帮助自己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德麟想了想,说道:“此事定然是李德楷指示的,就是想借此来兴大狱。”

    曹保真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牵扯很多宋王曾经的旧部,如果兴大狱肯定不会是孙一栋这样的角色,他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一直在想,此事会不会另有隐情。”

    “什么隐情?”

    “或许是他们几个人为了邀功,歪打正着呢?但说这件案子,没有什么。可是如果咬出来朝廷大员,就是没有也会被猜忌。那么很快,他的位置就不保了。其实李德楷估计还不知道,如果他知道,肯定会制止的。保不齐,自己也会被牵扯进来。”

    李德麟听罢,吃惊道:“不会吧,这件事怎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曹保真冷笑一声,说道:“怎么不可能,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听从李家兄弟的安排。就是因为,我如果待在京师,肯定受到他们几派争斗的牵连。最后,很有可能就会被栽进去。”

    李德麟听罢,说道:“曹大人,你这手也是高明。但是如此待在河北道,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曹保真说道:“李大人,你还是没有看透。永明帝如今亟待掌握大权,他怎么办,将来只能用一些跟李德楷、范明城、贺知奇无关的人。怎么找这些人,科举的人太嫩了,成不了大事。所以,各个道、州的官员就会得到重用。这也是我为什么拼死给你搞了河北道布政使职位的原因。将来有一天,永明帝亲政,我们两人可能就会重用。到时候,搞不好一大批人入朝为官,一大批人,外放为官。”

    听完曹保真的解释,李德麟茅塞顿开。然后,他又问道:“如今,我们该如何面对荆楚道这件事情?”

    “等着吧,看看他们后面怎么办。你不用理会河北道的事情,赶紧回京,重点了解李德楷的最新动向。”曹保真说完,躺在藤椅上休息起来了。

    李德麟听罢,立即奔向京师去了。孙一栋跟鲁三元把供词给了关山齐,关山齐一看,高兴道:“有了这个,李大人肯定高看我们一眼,走,拜会李大人去。”

    此时李家,李德楷正在为自己的叔父李显录祝寿。为了不让其他人前来贺寿,此事非常的低调。但说三人兴高采烈的到来,李府直接闭门谢客。

    三人不知所踪,很是伤心。碰巧此时,李德昭的轿子来到了。李德昭下了轿子,就看见他们三人。对于关山齐,李德昭很是不乐意。当年关山齐没少敲李德昭的竹杠,如今没有自己混的好了,李德昭有点厌恶此人。

    关山齐一看是李德昭,立即上前参拜道:“李公公,别来无恙。”

    李德昭有点没有好气道:“拜您所赐,我好的很。怎么关山齐关大人今日有空,来到李大人府上?”

    关山齐立即回答道:“回禀大人,有要务。这两位是鲁三元大人,孙一栋大人。”

    李德昭看了看关山齐手上的文书,说道:“今日兄长不会见你们的,家中有事。这样吧,相信我就给我,我代为转达。”

    关山齐一听,立即说道:“相信,相信,那就有劳李公公了。”说完,双手奉上。

    李德昭接过文书,直接进了府上。才一进门,管家把门关上。李德昭就急不可耐的,打开了文书。快速看了一遍,脸色立即大变。于是他赶紧进入府内找到李德楷,快速拉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

    李德昭将文书给李德楷看,说道:“大哥,你怎么找这样的人。这明显就是诬陷。如此搞下去,我们俩也会跟着完蛋。”

    李德楷接过文书看了看,说道:“哎呀,这种事啊,我没有想到,他们三人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兄弟,不要担心。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我可是没有想过搞掉谁,对于我来说无所谓的。”

    李德昭看着李德楷满不在乎的表情,说道:“如果名字不是范明城,而是你李德楷,我看你还笑的出来吗?”

    李德楷笑道:“怎么可能,自己放出去的狗会咬谁,自己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好了兄弟,我们进去吃酒吧。”说完,就推着李德昭进去了。

    再说三人等了几天,还是没有李德楷的指示。于是孙一栋犯了嘀咕,他对关山齐跟鲁三元说道:“这件事,是不是我们的药剂不猛烈,李大人没有感觉啊?如此,我就再去荆楚道,再加加劲?”

    关山齐拒绝道:“不可,太过了反而就会让人怀疑,我们把自己择清楚,这件事的火可是不能烧了自己。”

    鲁三元继续说道:“我看,还是给锦衣卫透透风。毕竟如果他们接手了我们反而好了,反正李大人知道了这件事。”

    关山齐听罢,立即说道:“好,这件事就这么办。鲁三元大人,你跟锦衣卫打个招呼。我想锦衣卫,会非常感兴趣的。”

    鲁三元听罢,立即去办了。

    当天晚上,锦衣卫就派人去了荆楚。很快,永明帝的案头,就放了荆楚道的密保。永明帝让人拿给傅秋云看,询问对策。

    这几年,傅秋云也是很少过问政事。要不是永明帝离不开她,她很想离开皇宫回趟老家。

    看到了荆楚道的风闻奏事,傅秋云不屑一顾。她让宫女传话,说道:“告诉陛下,天子行事光明磊落。这等的风闻之事,不看也罢。”

    永明帝听到傅秋云的话,思绪良久。这时,刚好贺知奇前来拜见。永明帝带着贺知奇去了御花园,边走边说道:“贺大人,你如何看待范明城丞相。”

    贺知奇听罢,立即说道:“不知道陛下想听什么?”

    “废话,当然是真言。”

    “臣遵旨,范明城丞相可谓是大唐的顶梁柱。丞相之位非他莫属,而且换作其他人替代不了他。他为国为民,可谓是呕心沥血。”

    “好了好了,朕不要听这些,这些朕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也是知道,范明城大人身体不好了。这是累的,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朕最近在想,要不要保留他的位置,找人替他一段时间。”

    贺知奇听罢,吃了一惊。然后他走到永明帝面前,跪下道:“陛下,换丞相可是大事,需要朝会四品以上大臣们的商议。”

    永明帝立即扶起来贺知奇,说道:“朕知道,朕打算让李德楷跟范明城换一换位置。范明城此去丞相之位,改任武英殿大学士。同时,兼任兵部左尚书。李德楷改任丞相,不再兼任武英殿跟兵部的事情。这样一来范明城大人可以休息一下,二来,也可以让李德楷别再闹腾了。不过他的这个丞相,你可是要给朕盯好了。”

    贺知奇此时还未知陛下如何要换掉范明城的丞相之位,但是看到范明城如今身体不好,却是需要休息了。于是回禀道:“如果陛下已经决定,那么臣建议,陛下可以择一良日亲政。”

    听到这话,永明帝很是兴奋。但是他也是知道,自己亲政还要有两年的时间。他必须稳住,然后再图发展。于是,他立即拒绝道:“再等两年,对了,此事还是由你出面,劝说范明城大人。如果他不同意,可以给他看一看这个。就说这是真的意思,让他务必遵旨。”

    贺知奇接过密保一看,大吃一惊,立即说道:“陛下,风闻之事,不可信服啊。”

    永明帝立即说道:“朕岂不知,可是如果范明城不肯休息,可以拿这个密保压一压他。毕竟军权在他手里,朕心甚安。刑部跟礼部在你手里,兵部在范明城手上,户部朕看着。李德楷,翻不起什么大浪。”

    两人商议后,贺知奇就离开皇宫,去往范明城府上。

    此时的范明城,一脸困意。下人给他伺候喝了汤药,躺在床上似睡非睡。有中书省的平章政事在旁边,替他批阅各种公务。如果需要他决定的,旁边的亲信给他宣读。他只需点头或者摇头即可。

    贺知奇看得心酸,进去后屏退了左右,说道:“丞相,你何苦如此呢?”

    范明城看了看贺知奇,嘴角微微动了动。贺知奇凑近一听,范明城说道:“你看看,李家兄弟就是奸臣。朝廷有奸臣,我怎么能够放心?”

    贺知奇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让我告诉你,让你去武英殿掌管兵部,多多休息。我想也是,杜通跟楚汉章可是干才,你可以放心。丞相之位,就让给他李德楷。毕竟刑部跟礼部我管着,兵部你管着,户部陛下盯着,翻不起大浪来。”

    范明城听罢,立即摇头道:“臣深受皇恩,怎么可以辜负。不行,不能给他李德楷。此时,容我再上一封奏章。”

    贺知奇看到范明城如此坚决,赶紧扶着他说道:“锦衣卫从荆楚道搞了一封风闻奏章,对你不利。陛下为了保护你,让你退下来。这件事,可是对你好啊。”

    范明城抬眼看了看贺知奇,他知道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于是,他叹息道:“唉,我这身体。”说完,流下来眼泪。

    送走了贺知奇,兵部右尚书杨奇走了过来,说道:“丞相,这个李德楷真是卑鄙啊。”

    突然,范明城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说道:“陛下还是挂念我,看来我必须给陛下这个面子了。丞相之位就给他李德楷又如何,我去武英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惧怕李德楷。我要让他知道,丞相之位不是那么简单的。”

    几日后,永明帝召开了一次大朝会。最后的议题就是,李德楷继任丞相之位。至于那个范明城,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李德楷没有想到,小小的荆楚之事,居然可以起到如此的作用。随即接旨,继任丞相。同时,加大了提拔关山齐、孙一栋、鲁三元等人。一时间,李德楷风光无限。

    远在河北道的曹保真听罢,嘴角露出一丝丝微笑。他给正在沏茶的李德麟说道:“你看吧,要其灭亡,必先疯狂。”

    李德麟听罢,立即奉上茶,说道:“是啊,永明帝手里一直攥着那份锦衣卫密保。如此,确实让人琢磨不透。”

    曹保真喝了一杯茶,说道:“这就是威慑,看来永明帝的帝王心术,成熟不小。”

    曹保真做河北道节度使位置,一直做了十年之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