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她生活的世界(五)
又是一年春季,未央宫里的桃花开得真灿。那时临安也已经长大了,她不记得许氏,只以为自己是母后亲生的孩子,整日甜甜地笑着,活泼可爱。
只是太过贪玩,什么都学不进去。
自然,她也不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不知道自己那个同名姐姐的悲惨遭遇,不知道自己生母以及母族的凄凉下场。她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能这般开心愉快。
有时朕也是真心羡慕她,虽说她可能几个月都见不到父皇一面,但她却没有经历过那风雨飘渺的岁月,没有见识过宫里的尔虞我诈,不知道看着宫人被杖毙后草席一裹,从自己眼前抬出去是什么感受。
时至今日,朕依然会时不时从梦中惊醒,或是因为许氏,或是因为弟弟,又会是因为那草席下露出来的渴求的眼神。
但这一切,临安都不知道。
朕看着她欢快地在院子里奔跑,笑声覆盖了整个未央宫,甚至越过了宫墙,让死气的后宫多了一丝生机。
朕看着她,忽然间便又想起了清荷,大概她的童年,也是像临安这样的愉快而自由,没有半点阴影。
哦不,她的父亲就她一个女儿,又疼惜妻儿,她的人生,远比朕和临安的灿烂。
也正是这个机会,朕跟母后说起了清荷的事,说我们如何相遇,又怎样一起玩乐;说起我们一起放的风筝,以及随着河水飘走的花灯。诉说着我们之间的美好。
而母后只是静静听着,一言不发。
“你确定你能护得住她?”
母后坐在院子里的桃树下,看着临安在一边跟着宫女们玩着游戏,神色落寞,带着一种无奈的心酸。
她甚至都没抬头看一眼朕,便平静地说道。纤细的手指端起茶杯,一眼看过去满是老茧,再不复往日的美丽。
朕属实愣了一下,眼前又浮现出了当年妹妹在地上打滚,口吐鲜血的场景。
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皇后早就变了。
“儿臣自信儿臣可以。”
朕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毕竟父皇年事已高,心软了不少,再加上皇后这些年里也都安分,没再招惹过事端。
只是后半句不敢说出口,生怕被宫里的细作听了去。
“你觉得你可以就行。”母后冷笑一声说道,大抵是不信朕的。她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元家也是国之栋梁,想必教出来的女儿也不会差。”
“或许还能成为你以后的倚仗,有了世家大族的维护,你未来的路会好走许多。”
母后轻声说道,话音刚落她便端起茶杯喝了起来,彷徨间,朕都不知道刚刚是不是听岔了。
朕也很想反驳,说自己能照顾好清荷,也不需要依靠元家为自己争夺权柄,但朕最终因为担心隔墙有耳而没有说出口。
那时的朕还是太过天真,以为皇后安稳了那么久,她无依无靠,身子又弱,自然得为将来考虑,不会再为难于朕。
而父皇也已经年迈,若没有皇后的挑拨,他自然也不会轻易否决这件事。
朕是这样以为的,只是朕没想到皇后的执念那么深。
可惜,朕还是太天真了。
就在朕把这件事报给父皇,请求他准许儿臣册立清荷为太子妃时,皇后带着身边的宫女走了进来,满脸笑意。
“臣妾听说宁奕要娶太子妃了。”皇后笑着说道,身后的宫女似乎还端着什么东西,但是被红布盖着,朕看不见。
“宁奕确实也不小了,是该娶妃纳妾了,这不,这些都是本宫给宁奕未来的太子妃准备的礼物。”
朕看了那些宫女一眼,这一次大概来了十多个,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养心殿外。
父皇看着自己的皇后,嘴角微扬,但眼神中没有多少笑意。
“不错,先让她们在外面候着吧!”
父皇缓缓开口,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他的皇后,就在那一刹那,朕便明白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皇上这样看着臣妾,臣妾可是会不好意思的。”
皇后娇声说道,她走到父皇的身边,替他捏了捏肩膀,笑得花枝乱颤。
朕不敢多言,只得对着两人行了一个礼,默默地站在那里,静候着他们开口,思索着对策。
见我们父子二人都没说话,皇后先开了口。
“臣妾觉得,赵家的女儿就很不错。”皇后微微笑道,看朕的眼神中没有任何心虚,“赵氏婧婷,年方二八,是京中有名的才女,父亲官至吏部尚书,祖父致仕前更是官至太傅,家世显赫,配太子刚好。”
朕一愣,一下便明白了过来。
显然,她是听到了朕与母后的谈话,特地过来插上一脚。只是朕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做。若是举荐自家侄女,倒还说得过去。
“芸儿。”
父皇眉头微皱,盯着皇后看了许久。
“臣妾可是认认真真在为宁奕挑选太子妃了,”皇后撒娇似的说道,笑容娇艳而妩媚,若不是眼角的一丝细纹,倒让人看不出她已经年过半百,“若是这赵家小姐不好,那钱家呢?钱家是云州大族,她伯祖父又官至丞相,虽说已经致仕,但留下来的学生可不少。”
“钱小姐又是家中独女,娘家心疼得紧,对宁奕来说也是好事。”
皇后笑着说道,她看了看父皇,又看了看朕,完全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问题。
“回禀母后,儿臣已经有了心仪的对象了。”
大概是没想到朕会打断她的话语,皇后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她停住了半响,表情呆滞。
“你说什么?”
“儿臣已经有了心仪的对象了,”朕在地上朝着皇后磕了一个响头,“还请母后成全。”
“元家世代簪缨,是钟鼎之家,跟宁奕也算是天作之合。”
父皇赶紧说道,趁着皇后还没有发怒,小心地解释道。
“毕竟孩子也大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还是顺从他们的意思吧!”
父皇想要去握皇后的手,却被她收了回来,她缓缓站起身,死死地盯着朕。
“还望母后成全。”
朕再一次说道。
皇后没有说话,就在那里怔怔地站着,身子微微发抖,咬了咬嘴唇,眉头微蹙。
见到朕正在偷偷看她,她立马瞪了朕一眼。
父皇也看向朕,那神情似乎是在让朕帮着他劝劝皇后。朕有些无奈,但又迫于皇后的权柄,思索片刻后便开了口。
“儿臣自幼便羡慕父皇、母后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朕跪在地上,鼻尖几乎就要触碰到地板上,“因此便向上天祈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还望父皇、母后成全。”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皇后冷笑道,她缓缓朝着朕走来,最后站在离朕一米的地方停下,似乎是在打量着朕。
“芸儿,宁奕一向懂事,依朕看啊!这件事就由着他吧!”
父皇开口说道,言辞中多少有些祈求的意思。
朕从来不知道在父皇眼里,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是什么地位,但那日他替朕劝说皇后的那些话,大抵是出自真心。
“是吗?”皇后轻声开口,语气中没有半点情绪,呆呆的,仿佛一个失了魂魄的木偶一般。
“宁奕,你把头抬起来。”
朕虽然不明白皇后的意图,但还是照做。
“母后。”
皇后一直打量着朕,似乎想要把朕看穿一般。她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朕,但凡朕有半点表情变化,都会被她抓个正着。
但朕没法后退。聘娶清荷为妻,是朕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
“这赵家姑娘和钱家姑娘和本宫都有眼缘,”皇后笑着说道,她慢慢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别有意味地看着朕,“本宫甚是喜欢。”
养心殿里安静如斯,朕和父皇都不敢多说一句话。
“若是你答应从赵家姑娘,钱家姑娘中挑选一人,或者两个都收了,一个为正妃,一个为侧妃,本宫自然会为你备上一份大礼。”皇后说着,转头看向殿外,“那些东西你也瞧见了吧?全当本宫送给她们的见面礼了。后面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
朕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皇后此番用意何在,只是默默地听着,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以后全当你是本宫的儿子,亲儿子。”
她说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又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加了一句。
“若是你不喜欢这两个姑娘,那秦家嫡长女,林家次女,还有那卫国公的嫡长孙女,都是极好的,”皇后笑了笑,神色温婉而慈爱,似乎她只是一个关心儿子婚事的母亲而已,“若是宁奕你还不满意,本宫还有一个侄女,乖巧听话,落落大方,定然会让你满意。”
朕看了一眼父皇,神色中有些茫然。
朕是一定要娶清荷为妻的,只是皇后的这些话,让朕越发摸不着头脑。
“芸儿,元家那姑娘朕也见过,是个温婉体贴的,你也一定会喜欢的。”
父皇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威严,但依旧带着一丝商量的语气。
也就是他的这句话,让朕有了思索的时间。
皇后出身卑微,原本只是父皇的侍妾,而后因为得到了父皇的宠爱,赶走了太子妃,当了皇后。
大概这便是症结所在。她当初不是正妻出身,没有当过太子妃,自然也不愿意看到朕心爱之人当上太子妃。
朕抬头看了一眼皇后,见她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似乎有些不悦。
这一次,父皇也不再帮朕,他只是看了朕一眼,似乎在告诉朕他已经尽力了。
“清荷温婉贤淑,才貌出众,儿臣相信母后一定会喜欢她的。”
朕不敢明说,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力求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等到成亲之后,儿臣也会跟她一起,好生孝敬母后。”
皇后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她的身子微微颤抖,紧咬双唇,似乎是在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过了许久,她才冷笑一声。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皇后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朕的面前,那双漆黑的眼珠死死地盯着朕,带着十足的怨气与寒意,让朕心底一颤,“这可真是你的想法?”
朕赶紧说了一声是。
“好,很好,很好。”她转过身,刚才那股子戾气一下便消失殆尽,让她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她摇摇晃晃地走到父皇身边,再没回头看朕。
“本宫希望你真能做到。”
皇后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子狠劲,还有这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怨气。
只是当时朕并不知道,她到底在怨恨什么。
“宁奕,你先出去吧!”
父皇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无奈,他挥了挥手,似乎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是,儿臣告退。”
朕慢慢后退,到了十步开外便转身离开了养心殿,在殿门关上的那一刻,朕分明听见了皇后的怒吼。
“她出身镇远侯府元家,她是元家的千金大小姐,身份尊贵,可以做太子妃,而我就是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活该当侍妾对吗?”
那声音仿佛凤凰泣血,相比起愤怒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怨恨,一种悲鸣。这声音中带着皇后这几十年来的心酸与委屈,在养心殿里回荡,也在朕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只是当时的朕并不明白女子的辛酸,只觉得皇后所求太多,所以一生不幸。毕竟太子妃是皇祖父选的,父皇一个太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她太不知足,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后,却依旧执着于那太子妃的位子。
身后依旧是皇后的哭喊声,朕已经听不清到底他们在吵些什么,偶尔声音弱了下来,隐约能听见父皇安慰劝说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与平日里对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但皇后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吵得更加厉害。就在朕走下台阶的那一刹那,朕分明听见了啪的一声,然后便是器物成堆掉落,摔得粉碎的声音。
但朕没有理会,这么多年,朕早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做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