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新衣制作
杨国庆扶着王丽进入温棚
“弟!这火一生,这里面真的很热。我有点相信,你能种出蔬菜来了。”
“姐!能否种出来,只有试过才能知道。”
杨国庆把开水倒入大锅中,试试温度。
“姐!你试试温度,如果凉,咱再添些热水。”
王丽摸摸水,试了一下水温。
“这温度可以,洗着正好。”
杨国庆扶着王丽,小心翼翼的进入锅中,他才跨了进去。
“两个月没有泡澡了,你别说,泡一次澡真是舒服。”
杨国庆没有说话,只顾着给王丽搓背。
“弟!咱家宝贝今天不对。你又写字了,字还写出来了。”
“嗯!”
“她什么时候来的?”
“九点,吃过午饭后回去的。”
“唉!有她在,姐就放心了。但你也要小心。不能让她出事情。”
“姐!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嗯!”王丽点点头
东北三省进入冬天较早,一进入十一月份,天气就日渐寒冷,水也开始结冰。
杨国庆早上送王丽上班,二人包裹的就跟粽子一样。
王丽穿的棉大衣是她自己的,而杨国庆的大衣,则是他跑去问程长胜要的。
前几天,村里修缮房屋,杨国庆只是偶尔过去看看,顺便指点两下,他便会返回家里。
种植的大白菜、萝卜都已经收茯,并且全部下入了地窖。
后院的温棚上,早已经盖上了蒲草制作的草帘子。
每天早晨九点半左右,他都会把草帘子卷起来放在屋顶。
这天,吴花花和卢玉英来到了杨家小院。
“国庆!你把花布和棉花拿出来。俺和你玉英婶子,先把心蕊她们三个的棉衣棉裤做好。”
杨国庆上了炕,掀开枕巾,露出了底下的布匹。
“婶子!这是花布,棉花就在麻袋里。”杨国庆指指后墙边的两个麻袋
卢玉英走过去,拎起一个麻袋并打开。
“国庆!你这棉花可都是上好的棉花,做棉衣棉裤最好了。做出来的棉衣棉裤,肯定更暖和。”
“有这么多棉花,心蕊、玲玲和丫丫的棉衣棉裤足够了。甚至连英子和田妮的棉衣棉裤也够,有可能还用不完。”吴花花笑着说道
“花姐!足够了,根本就用不完。这一袋棉花至少有三十斤,就够她们五个人的了。”卢玉英笑着回答
“玉英妹子!咱们先去给三个丫头量量尺寸,然后把布剪好再做。”
三人来到后面的温棚,这还是卢玉英第一次来。
“花姐!这里面又热又明亮,在这里面做活最好。”
“呵呵!要不然俺上次给你说,天冷了做活,就到国庆这里来。现在明白了吧?”吴花花笑着回应
“嗯!”卢玉英点点头
“心蕊、玲玲、丫丫!你们三个先停下,让花婶和玉英婶给你们量一下尺寸,好做棉衣和棉裤。”
“知道了”
小英子则瞪着大眼睛看着杨国庆,脸上写满了委屈。
“小英子!你不用委屈,你也有。你现在有棉衣棉裤,而你小蕊姐姐她们三个没有,等做好她们三个的,再给你和田妮做。
你不相信,可以问问你娘和玉英婶子?”
小英子看向自己的娘亲
“英子!你国庆哥哥说的是真的,他不会骗你的。等娘和你玉英婶子,把你心蕊姐姐她们的做完,就跟你和田妮做。”吴花花笑着回答
“谢谢国庆哥哥!”
“你不谢你娘亲和玉英婶子吗?”杨国庆笑着问道
“谢谢娘!谢谢玉英婶子!”小英子连忙回答
“心蕊!你们三个都把上衣先脱了,这样量出来才准确。”卢玉英吩咐
三个丫头脱掉外套,露出三件新毛衣。
“国庆!这毛衣也是新的,你找谁织的?”卢玉英问道
“我姐的同事,她们帮着织的。小英子!怎么啦?”
他发现小英子拉着他的衣服,也不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流连于杨心蕊三人身上的毛衣。
杨国庆拍拍脑门,然后说道:
“英子!你也有,国庆哥哥这就给你拿去。”
杨国庆说着,走出温棚返回屋里。他取出两套新的毛衣毛裤,然后返回温棚。
“这套红黄相间的毛衣,是你的。你今年穿上有些大,明年应该正好。”杨国庆把毛衣毛裤递给小英子
小英子一把抱住毛衣,乐的咯咯直笑。
“玉英婶子!这一套是田妮的,你带回去给她。今年肯定穿着大,明年就差不多了。”
“国庆!谢谢你。”卢玉英眼圈发红
“英子!你脱衣服干什么?”吴花花问道
“娘!我要穿新毛衣。”
“你不能回去再穿?”
“不吗?我现在就要穿。”小英子说着,脱去了棉裤,露出了里面的秋裤。小小的秋裤上,早已是千穿百孔,补丁落补丁。
杨国庆看后,心里有些自责,这可是自己的萝莉养成,为什么把这些都忘了?
“小英子!你先不要穿了,国庆哥哥去给你拿一套玲玲姐姐的秋衣秋裤换上。”
“国庆!这不好吧!”当着卢玉英子面,吴花花不好收下。
“没事的,花婶!”
“花婶!大哥给我买了好几套,送给英子妹妹也没事。”杨心玲笑着说道
“谢谢玲玲姐姐!”
“你是我妹妹,不用谢的。”杨心玲还跑过去抱抱小英子
杨国庆回到家里,拿了一套崭新的秋衣、秋裤和一条小短裤。
“看样子要尽快赶往兴安县城才行,不然她们几个还穿着破烂的秋衣秋裤,这怎么能行!”杨国庆有些自责
他回到温棚,把衣服递给了吴花花。
吴花花也是双眼范红,接过衣服给小英子换上。
小英子换上新衣服,高兴的蹦到杨国庆身上,“叭叽”亲了一口杨国庆。
“谢谢国庆哥哥!”
“不用谢,小英子!”杨国庆摸摸她的头
棉衣、棉裤、棉鞋,这三样的制作,对当时的农村妇女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吴花花和卢玉英二人,不到一个星期就做好了杨心蕊三人的棉衣棉裤。
接下来几天,二人又把小英子和田妮的棉衣棉裤做好。
隔了一天,吴花花自己一人来到了杨家小院。
“婶!玉英婶子今天怎么没来?”杨国庆有些奇怪
“今天是田妮他爹的忌日,你忘了?”吴花花问道
杨国庆挠挠头,嘿嘿笑笑。
“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田妮他爹是哪天去世的?那时候,我们三兄妹正愁着不被冻死、饿死,哪有闲心管其他事情。”
吴花花一把把他搂在了怀里
“婶!你的脸怎么花了,洗一把脸吧!”杨国庆把毛巾递给吴花花
吴花花洗完脸,把毛巾洗洗挂了起来。
“你小小年纪,不知道从哪学的这些东西?上次俺回去,走路不稳,差一点被李新国发现。”
“我这还不是为你着想,万一你有了,李新国和书文会怎么想?我姐也告诫我,不能让你出事。”
“俺看着王丽挺着肚子,俺羡慕的很。俺还想再生两个,可是?他要是死了就好了。”
“婶!话可不能乱说。他死了,萍萍和小英子会怎么想?”
“俺知道,俺只是说说。”
“婶!等天冷了,我要去一趟兴安县。”
“你去那干什么?”
“买些东西。萍萍和家燕都跟了我,我不能让她们里面还穿着破烂衣服。你看看你里面穿的是什么东西?都烂成那样,还能穿吗?”
“俺也想穿好的,可是俺没钱买?”
“家里有松紧,这两天你用花布做上几个,把你穿的扔了吧!”
“嗯!俺听你的,这两天就做。你去兴安,那王丽上下班怎么办?”
“我也在为这件事情事发愁?王家和会赶马车吧?”
“马车有什么不会赶的,村里的半大小子都会。你不会是想,让家和赶马车送王丽和家燕吧!”吴花花回应
杨国庆点点头
“如果是村里其他人用马车,村民可能有意见,是你用,村民们绝对会赞成。”吴花花笑着说道
“也就用三两天的时间,等我回来就不用了。
我准备在兴安县找些东西,制作一辆大黄包车。到时,我用黄包车送她们俩。”
“什么是黄包车?”吴花花问道
“婶!你连黄包车都不知道?”杨国庆疑惑的问道
“俺最远就是到石湾公社,连咱们县城都没有去过,俺怎么可能知道黄包车?不光是俺,咱们村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没有出过石湾公社。”吴花花翻翻白眼解释着
唉!可悲可叹!这就是这个落后时代造成的。
不只是大兴村是这样,其他偏远远的乡村也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住在深山树林中的村子。
那些偏僻的村落,只要去一辆汽车,整村的人都会围过来看稀奇。
杨国庆只好把黄包车的形状,告诉了吴花花。
“这不就是人拉的一种人力车吗!”吴花花说道
“嗯!但是他比较轻便。像我拉上我姐和家燕,要不了十分钟,我就能赶到石湾公社。而且这种黄包车跑起来比较平稳,正适合我姐。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拉这车,还要力气大才行。”吴花花说道
“我力气大不大,你还不知道?”杨国庆戏谑的笑着道
“你呀,小小年纪就不知道说点好的。怎么你?”
杨国庆笑着眨眨眼睛
“俺还要拉鞋底子”吴花花彻底败退,连忙跑向温棚。
杨国庆看着地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
两天后,一场小雪下了下来,气温也陡然下降。
河里的冰层已经完全冻实
在气温下降的第三天,黄明、王保国来到了杨家小院。
“国庆!还是你家暖和。办公室虽然也加了火,还是有些冷。”黄明笑着说道
“坐吧!站着像什么?”
两人坐下后,王保国问道:
“国庆!俺堂嫂和花花嫂子呢?她们不是天天在你这里做活吗?”
“在后院,你们两个不方便去。你们也不用乱想,主要是政策的原因。如果让你们两个知道了,保不准你俩会反错误。”
“那算了,说啥俺们也不看。”黄明立马回应,王保国也点点头。
“说说吧!今天来什么事情?”
“国庆!你不是说,天冷后就割芦苇吗?昨天,俺过了大河去乌伦湖转了一圈,那里的芦苇很多,足够咱村用的。”王保国解释着
“乌伦湖?在什么地方?有多大?”
“从砂场过了大河,往前走两里多地就是乌伦湖。乌伦湖有多大,俺也不知道?俺估计一二百垧地,还是有的。”
“那些芦苇都是在冰面上吗?”杨国庆问道
“嗯!冰面冻的很结实,这个你可以放心。”
“那大河能过马车吗?”
“可以!”王保国回答
“既然大河能过马车,那就明天组织村民去割芦苇。全村出动,割上两天应该够用。”杨国庆想想说道
“够用,绝对够用。”黄明回答很肯定
“这次组织人手去割芦苇,家中小孩多的就留一个大人看家。咱不能人都去了,把孩子留在家里挨饿。”杨国庆提醒道
“俺明白,俺这就回去通知村民。”黄明站起身来
“告诉村民,带上一些干粮充饥。”杨国庆再次提醒
“嗯!”
二人点点头才离开
杨国庆来到温棚
“国庆!大黄和二黄叫,谁来了?”卢玉英问道
“黄明和保国。他俩来告诉我,大河已经可以走人,准备明天去割芦苇。”
“确定了吗?”吴花花问道
“嗯!花婶!你明天就不要去了,你在家照顾心蕊她们几个。
玉英婶!你要去,王奶奶留在家里。”
“嗯!俺肯定要去。俺家里,现在只有俺一个劳力。更何况全村都去了,俺不能不去。”卢玉英非常清醒
“嗯!这主要关系到新房的事情。如果你不去,到分房子时,村里人又该说闲话了。”杨国庆解释原因
“俺明白,你不用解释,这点道理俺还懂。”
“玉英婶子!明天干活,中午的干粮你就不要带了,我带上就行。晚上我做的葱花饼,明天带上就行。”
“嗯!”卢玉英点点头
“哥哥!你在做什么?”杨心怡看杨国庆一直在磨东西,她问道。
“哥准备做一把鱼叉,用来叉鱼。”
“哥哥!可咱家有鱼,你为什么还要插鱼?”
“咱家有鱼是咱家的,哥哥插鱼,是给明天干活人吃的。”杨国庆耐心的解释着
“哥哥最好了。”
杨心怡说完,“叭叽”一口,亲在自己哥哥脸上。
“国庆!你准备在乌伦湖中打鱼?”吴花花问道
“嗯!既然是湖,湖水中肯定有鱼。”
“乌伦湖中是有鱼,可从没有听说有人去打过。天热的时候过不去,天冷的时候都在家里窝冬。今年如果不是你,村民们早就顿在家里了。”卢玉英笑着说道
“咱村以前也有冬天出去的,不过都是进山守猎。不过,却没有人去过乌伦湖打鱼。”吴花花说道
“这么说,这几十年,乌伦湖就没有人打过鱼?”杨国庆问道
“没有?”吴花花和卢玉英异口同声的回答
“看样子,乌伦湖的鱼应该味道非常鲜美。”
杨国庆又找出麻绳,制作鱼篓子。
“国庆!你又做什么?”吴花花问道
“做个鱼舀子,用来捞鱼。几十年没人打过鱼的乌伦湖,湖中的鱼应该很多。”
“你呀!想到那出是那出。”吴花花的话语中,明显有种宠溺的意味。
卢玉英听后,并没有多想。
第二天
杨国庆送王丽上班回来时,村民们都在他家门口等候着。
杨国庆虽然年龄小,但在现在的大兴村,他的威望却是最高的。
村民可以不听村长黄明的话,却不能不听杨国庆的话。因为杨国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都是实打实的,睁眼就能看到的。
杨国庆背着挎包,扛着鱼叉和鱼舀子走出院门。
一个眼尖的村民一眼就看出来,杨国庆要干什么!
“国庆!你是准备打鱼吗?”
“是啊!乌伦湖既然生长有芦苇,必然会有水草,有水草的地方必然会有鱼生存。
乌伦湖几十年没有人打过鱼,那我就做第一个打鱼人。
你们都去打芦苇,不可能让我也跟着你们打吧?”杨国庆笑着说道
“不会,让你打什么芦苇,有俺们这些村民就够了。”村民们连忙说道
“那走吧!咱们早干完早回。”
“国庆!你穿这么薄不冷吗?”牛德旺关心的问道
“牛叔!我是年轻人,火气大,不冷。”杨国庆笑着回答
砂石场,原本两座巨大的砂石堆已经完全消失。
“看到没有,这里原本两座巨大的砂石堆,就这样被咱们给用完了。”一位在这里干活的村民骄傲的说道
“是啊!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咱们把这些砂石都铺在了路上,让咱们出门方便多了。
路未修好前去公社,人坐在马车上都来回晃。可现在呢?人躺在车上都可以睡觉,这就是国庆给咱们村的变化。”
“前几天村里修房子,俺家房顶原本只有三根大梁,现在应是加到了五根。就算今年冬天下大雪,俺也不怕压到房子啦!”
村民们这一路走下来,都在谈论着村里的变化。
原本波涛汹涌的河流,完全就被严寒制服。它们停止了汹涌澎湃,反而化成平静厚实的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