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土夫子见闻录 > 第005章 四脉三支Ⅰ

第005章 四脉三支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经此大难祸事,鲁三缺和苗五弊消沉颓废了数月,成天酗酒,喝多了就去外头找人打架斗殴,几乎没有哪天不挂彩的。今天进局子,明天出来依旧接着酗酒,依旧接着打架斗殴。

    局子那边说叫家属亲人领回去好好教育吧,可鲁三缺和苗五弊哪还有什么家属亲人?两无依无靠的孤儿,局子也拿他们没办法。

    一者他们年纪尚小,才十六岁。二者打架这事又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年头很常见,何况鲁三缺和苗五弊打的还是些流氓痞子,说来也算为民除害,替平日里遭欺负的老百姓出了口恶气。

    二人住的地方是个小四合院,以前木工厂那边分配给张锦年暂住的。后来得知张锦年死后,木工厂就差人把鲁三缺和苗五弊赶了出来,不给他们继续住下去。

    幸好张锦年有个旧友叫陈礼江,两人都在木工厂工作,关系十分不错,平日里有来有往,也没少照顾鲁三缺和苗五弊。如今看他二人没了去处,陈礼江就好心把他们接回了自己家。

    起先倒没什么,鲁三缺和苗五弊还是那样,成天酗酒打架,没少让陈礼江操心。但陈礼江什么也不多说,鲁三缺和苗五弊要酗酒,陈礼江就让他们酗酒,有时候酒喝没了,还自个儿掏钱帮他们买,问他们够不够,不够就说。

    鲁三缺和苗五弊要打架,陈礼江也不拦着。被打伤了,陈礼江亲自送他们去医院。把别人打伤了,陈礼江亲自给人家登门道歉,赔钱送礼。

    有句老话叫老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一来二去天长日久的,鲁三缺和苗五弊这自尊心就上来了,看到陈礼江都不好意思正眼看,心里臊得慌。

    渐渐的,鲁三缺和苗五弊开始琢磨着,说如此下去也不叫个事儿,现在的自己跟个混球废物有什么两样?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琢磨着琢磨着,两人终于开了窍,说斯人已逝,活人还得继续向前看,继续向前走。

    恰在这个时候,忽闻华东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洪水灾害,许多省市受到牵连,造成无数损失。全国人民心系于此,纷纷为华东灾区加油打气,捐赠物资,各方战士更是风雨兼程,奔赴灾区抗洪。

    鲁三缺和苗五弊得知这个消息后,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说与其这样窝窝囊囊活着,还不如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二人给陈礼江留了一封书信后,就偷偷爬上物资车跟着去了张锦年的老家,湘沙,他们以前待过的地方。

    辗转几趟车子,到了半途时,鲁三缺和苗五弊被一个战士给发现了。这战士是个连长,叫黄继文,心地非常不错。知道鲁三缺和苗五弊是孤儿,和想跟着去救灾后,黄继文就说:“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跟着我走吧,这又是暴雨又是洪水的,把你们冲走了可咋办?”

    到了长沙,黄继文还不放心,生怕鲁三缺和苗五弊有个三长两短,就一直带在身边。二人也不含糊,跟着黄继文和一众战士忙这忙那,风里来水里去,救民救灾毫无半句怨言。

    这一相处就是数月,因了每天都跟军人打交道,故而鲁三缺和苗五弊这心里就有了想法,生了变化。跑去和黄继文说自己也要参军,也要保家卫国,驻守疆土。

    黄继文很开心,因为鲁三缺和苗五弊身强体壮,确实是两个当兵的好苗子。可规矩就是规矩,入伍当兵得十八岁,而鲁三缺和苗五弊才十六岁。所以黄继文也没辙,只好在临别之际告诉二人说:“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别灰心,我在军营等着你们,到时候我让你们摸摸铁壳子。”

    含泪别离黄继文后,鲁三缺和苗五弊又陷入了漫无目的之中,像两只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该干嘛,该去哪。说回京都吧,可两人觉得自己实在没脸面对陈礼江。说待在湘沙吧,可张锦年的老宅都被大水冲了,而且这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个照应。

    就这时,陈礼江找来了。刚见面,对着鲁三缺和苗五弊就是一顿痛骂,说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居然不告而别,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们啊?知不知道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就怕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被大水冲走啊?这通骂,直接把鲁三缺和苗五弊给感动哭了。

    骂完后,陈礼江就三说五说,想把鲁三缺和苗五弊带回京都,可二人就是死活不去。最后陈礼江实在没辙了,就给了二人一笔钱,说:“不回去也成,你们爱去哪去哪,玩够了就给我滚回来。”

    除此之外,陈礼江还给了鲁三缺和苗五弊一样东西,张锦年的一本笔记,并告诉二人道:“你们不是一直想知道自己父母的经历吗?喏,老张头都写在里头了。他以前给我的,说要是他哪天出事了,就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们。”

    是夜,鲁三缺和苗五弊怀着复杂的心绪翻开了这本笔记。登,二人从中得知了倒斗的来历,以及揭开了那一段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关于四脉三支的传奇……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规矩,有规矩就有派别之分,盗墓也不例外。延演至今,盗墓这一行当已有四脉三支之说,分别是搬山、卸岭、发丘、摸金;观山、掘祖、憋宝。

    搬山一脉比较神秘,传起于商,盛行于周,门中弟子多为修行道人。祖师爷名呼轩庾,官至手眼通天左右国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

    据闻商哀王时期,天下大兴修行炼道之举。说通过修行,可以得获长生及无上神力,不生不死达通仙神之界,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但奈何修行炼道之路坎坷,且修行之法五花八门,没谁拿捏得准哪个法子真有用,哪个法子假有用。于是乎,商哀王就寻思着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说譬如吃个仙丹之类便能一步登天之法。

    国师轩庾这时站了出来,道言:“臣闻世间有一长生神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作长生花,果作长生果,若食之入腹,定可得获长生神力,化仙成神。”

    商哀王听后大喜,忙问长生神树何在,怎料轩庾却说:“臣也不知长生神树何在,只知欲寻长生神树,必先集齐天珠、地目、龙血、方尊四物。”

    商哀王又问四物何在,当如何觅得,轩庾道:“此四物乃为神物,踪迹深隐难寻,传其线索,藏于天下山川龙脉,及地宫墓穴当中。故,欲寻四物求取长生,需得派遣人手搬山开道,觅古迹古籍,追其下落。”

    商哀王痴迷仙道入魔,妄想不生不死,便敕设官职搬山,赐鼎为信物。此鼎,唤作搬山鼎。因搬山一脉常以修行道人身份做掩饰,故其门徒弟子唤作搬山道人。

    搬山一脉精通奇绝异术等诡秘之法,譬如搬山祖师爷轩庾,尤擅驭兽,可纵飞禽走兽为己所使。靠着一招驭兽寻墓,轩庾带领一众门徒弟子出进墓穴可谓是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冇谁可挡。

    卸岭一脉也起于商,盛于周,门中弟子多为奇人异士、绿林响马。祖师爷叫做蚩涅,官至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话言商哀王命短,在位三年便呜呼哀哉,卒了。江湖上有传闻,说搬山道人轩庾盗了一个前朝修士的墓,结果被其后人所得知。

    其后人名呼孔雍,也是个修士,且道行颇深。闻知先祖墓穴被盗,孔雍甚是大怒,当施邪法,给商王一族下了短命诅咒。因了这,商哀王仅仅在位三年便与世长辞。

    商哀王死后,其弟商懿王继登帝位,执掌王权。但商懿王并没有什么帝王风貌,反而特别胆小怕死。当知自己身上被下了短命诅咒,更是贪生怕死得不行,吃不好是睡不好,成天担心着自己命丧黄泉,呜呼哀哉。

    商哀王还活着时,商懿王就常常嫌弃抱怨,说搬山道人寻找长生神树的速度太慢,一直催促,一直叫商哀王加大力度。商哀王未听,考虑到挖坟掘墓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若让百姓都尽数得知,那天下非大乱不可。故任由商懿王怎般催促说道,商哀王都未采纳同意,仍旧慢吞吞一步一个脚印,让搬山循序渐进行事,切不可张扬乱了天下。

    如今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终于转到商懿王自己当掌王权了,那定是要大搞一番作为的。故除去搬山之外,商懿王又以大将军蚩涅为首,设卸岭之职,赐钟为信物。此钟,唤作卸岭钟。因了卸岭一脉人多势众,倒斗时大刀阔斧,见山拆山,遇岭卸岭,极其暴力,破坏甚大,所以其门徒弟子唤作卸岭力士。

    与搬山一脉不同,搬山倒斗靠的是奇绝异术,卸岭倒斗靠的则是奇人异士。譬如卸岭祖师爷蚩涅就非常人,其耳其眼极神,有常人冇有之本领。他耳甚灵玄,可听常人听不到之声,并可根据这些声音辩分出物体形状,墓穴山川结构等等。

    其眼更甚灵玄,天越黑,蚩涅越看得清楚,越看得明朗。凭此二招,蚩涅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来去自如,带领门下弟子开山劈石,卸岭掘墓,犹像万军当中取敌方上将首级于轻而易举之间。

    但令商懿王万万始料未及的是,纵有搬山卸岭二脉护之左右,其最终也冇有寻到四物,觅得长生神树。在位仅只四年,便因了孔雍诅咒,一命呜呼与世长辞。

    商室王权,转至商太宗。

    商太宗继承哀王、懿王长生之愿,重用搬山轩庾、卸岭蚩涅,四处挖坟掘墓。起先因害怕有人说三道四,故行事作风都很低调,能轻就轻,能悄便悄,最忌张扬。

    但等三年过去,商太宗一想哀王和懿王短死结局,二看朝中也没人对倒斗这事有什么意见,于是胆子便大了起来。直接下令让轩庾蚩涅放手去干,不用考虑什么后果,万事都以加紧寻找长生神树,和破除孔雍诅咒之法为上。

    轩庾蚩涅得令,开始大刀阔斧,肆无忌惮搬山卸岭,挖坟倒斗。尤其是卸岭,破坏之大,言语甚难尽数形容,凡所进墓穴,皆被其夷为平地。

    却不知何因,二脉找来找去,亦都没有个什么具体结果。商太宗眼打此情此景此境,再看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性情登然骤变得暴戾狂庸。很快,所作所为就惹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沦为一个人人口诛笔伐的昏君。

    大臣伊尹气不过,心说要再让商太宗这么胡乱搞下去的话,那商室王朝非得完犊子不可。于是乎,伊尹暗暗结通满朝文武,把商太宗王权直接架空,将其囚放至桐宫,守先祖商汤的陵墓。

    此事叫商太宗后悔不已,仰天长悲,诉言自己中了诅咒沦为将死之人不说,居然连祖宗传下来的王位都丢了,实在可笑丢脸。每每想到这,商太宗就不禁心痛如刀绞,以泪洗面,懊悔至极。

    幸在未过多久,轩庾终于找到了破解孔雍诅咒的法子,商太宗万般高兴。咒解后,商太宗性情渐渐回暖,意识到自己以往过错。在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番作为后,商太宗改过自新,从伊尹手中重新夺回了王权。

    经了此事,商太宗也不敢再肆无忌惮的倒斗掘墓寻长生,怕再有人造反篡位。于是吸取哀王之言论,撤卸岭之职而拥搬山,安民之心,抚民之乱。最终虽未寻得长生神树,但商太宗却在位长达二十三年之久。

    太宗卒,商昭王继位。

    昭王十分不满轩庾,说轩庾历经三王都未找到长生神树,定是在说假行骗,欺君罔上。故以此为由,敕将轩庾贬为庶民,发配边疆,门下搬山道人因此相继归隐山林,不出于世。同年,蚩涅病亡,卸岭一脉惨遭重创。

    往后数王纵有寻找长生之心,但因搬山卸岭皆不出手相助,故都无果而终。直到商末纣王当道,搬山卸岭才重出江湖。可也未等寻到长生神树,商纣王便被周朝推翻取代。

    周朝初期,仅搬山一脉在活动,卸岭一脉则常被打压。因为搬山倒斗很低调,动静不大,悄悄的来,悄悄的去,神不知鬼不觉当中,这墓它就摸了,百姓什么都不知晓。

    卸岭一脉却恰恰相反,倒个斗搞得像是打战似的,天惊地动,噼里啪啦,百姓甚是厌烦。周王怕重蹈覆辙引得百姓造反,故下令打压卸岭,拥搬山为私用。

    直到周穆王时期,此局面才有所转变。为求长生,周穆王生出一歪法子,把卸岭一脉编制在军队当中,以抗击敌人和操演军队为由,四处翻山越岭实行倒斗之举。其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一直打到了西王母国,和西王母来了一段旷古绝伦的爱情佳话。

    但实际上呀,是周穆王发现长生四物里的天珠在西王母国,想抢,但闻天珠有神力,一直庇佑着西王母国,使得周穆王难以攻破。加之又怕西王母情急之下毁了天珠,故为巧取,周穆王就搞出了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幕英雄救美的戏码,然后在各种糖衣炮弹轰炸下,赢得了西王母芳心。

    周穆王对长生的痴迷,可谓入了魔怔。因此在其掌朝期间,搬山卸岭二脉得到了空前的鼎盛。

    但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此为天道。人也好,畜也罢,皆不离其法。

    一日,不知是谁向周穆王进谗言,说孔雍墓中藏有长生神树的线索。周穆王听后高兴不已,亲率卸岭力士,挖开了孔雍的墓穴。可在准备开棺时,忽见得棺材盖上嵌着一张羊皮,上写两行大字,曰:盗吾墓者,全家死光光。

    周穆王气得不行,说天珠我已得手,只要再找到地目、龙血、方尊,我就可以觅获长生神树,哪还会死?大怒之下,直接让卸岭力士把孔雍的墓夷为平地,甚把尸骨拿出来暴晒锤敲,磨成粉喂了狗。

    孔雍后人孔胤,得知此事后那叫一个气,鬼火直冒三丈高。发下重誓,扬言定要杀尽天下所有盗墓贼,将其挫骨扬灰,报仇雪恨。

    但可惜的是,不等孔胤做出什么行动,就被人给揭发了。周穆王不屑一笑,差人连夜将孔胤诛杀不说,还掘其九族坟墓,挖尸挫骨焚成灰渣,拿去喂狗。

    此举引得诸多有心之士大怒,暗骂盗墓贼真是可恶至极,其罪当诛。渐渐的,孔胤‘杀尽天下所有盗墓贼’的思想,感染了很多人。

    或是老天爷垂怜开恩吧,孔胤有一胞弟,呼孔禹。年轻时,孔禹追逐名利,贪图荣华富贵,和潜心修道的兄长孔胤思想相左。闹来闹去,两人闹得割袍断义,势如水火,不欢而散。

    离别兄长后,孔禹改名换姓,拜入搬山一脉。想着替周穆王找到长生神树,谋得一番大功业,名垂千古。

    但怎成想,事不随人愿,周穆王看中了孔禹建阳宅,修阴墓的本事。故未让孔禹参与寻找长生神树,而让其做了阴阳土监令,专门负责为周穆王修建琼楼宫殿和墓穴。

    阴阳土监令,此官级别甚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包工头。唯一不同的是,周穆王若哪天不慎死了,为防墓穴位置泄露出去,这阴阳土监令还得跟着陪葬。因了此,孔禹十分郁闷不满,渐渐有了逆反之心。后来得知先祖孔雍墓穴被盗,兄长孔胤被杀,连九族坟墓都被挖了,诸般打击之下,孔禹逆反之心更甚,思来索去终于恍然开悟。

    说这挖坟掘墓之举,实在太过阴损缺德,兄长一而再再而三反对我成为搬山道人,看来是对的。于是乎,孔禹改回姓名,振臂一挥,策反一众搬山卸岭之辈,拉拢一干江湖奇人异士,自成一派,呼为观山。

    观山之责与其核心思想,就是杀尽天下所有盗墓贼,惩恶扬善。为做警醒,孔禹以戒尺为信物,呼观山尺,门下弟子称叫观山义客。

    除了创立观山派系之外,孔禹生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功离间周穆王和西王母的关系,让其势如水火。周穆王因此迁怒于搬山卸岭,差点让二脉直接绝户。

    转至春秋战国时期,搬山道人柳玄风为寻长生神树,误入孔禹之墓时,才在其中寻得了真相。怒想报仇,可奈何孔禹已死,观山义客们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连现今是谁,身在何处都未可知,故只得作罢。

    此后多年,搬山、卸岭都鲜少露面,直到秦末项羽称霸期间,卸岭才搞出一番大动作,那就是怂恿霸王项羽去盗秦始皇的皇陵。不过可惜呀,一来有观山义客从中作梗,二来始皇陵确实难盗,单卸岭一脉之力全不足以应付。故至最后,卸岭一脉锐气大挫,项羽也仅盗走了兵马俑手中的兵器。

    后来刘邦败退项羽建大汉王朝,也曾想让搬山卸岭为己所用。但搬山卸岭二脉早已今非昔比,皆都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更何况还有观山一支暗中作祟。所以纷纷婉转拒绝,或隐于山,或隐于市,行踪诡秘无定,叫人不可琢磨。

    年轮飞转,岁月蹉跎,弹指一挥间,到了东汉末年。此时群雄并起,诸王争霸,烽火狼烟祸盖天下,极乱。

    放眼古往今来,这打仗,其实打的并不是仗,而是白花花的银子。生于乱世之中,百姓挨饿受冻,之所以选择跟着将军诸侯们去打仗杀敌,不为别的,仅仅只是为了有口吃的,不被饿死而已。

    故这将军也好,诸侯也罢,要想有人死心塌地跟着自己混,那腰兜里就得鼓,就得有银子有粮食。要没有银子没有粮食怎么办呢?倒斗呗,墓里边要啥有啥,金银玉器可都能拿来充当军饷。于是倒斗之风再次死灰复燃,并逐渐以星火燎原之势,朝四方蔓延开来。

    自黄巾起义以致天下大乱,卸岭便蠢蠢欲动,想要大干一番。结果脉中生了歧见,有人开始不安于本分,想趁机作乱造反朝廷,他日为一方霸主。故在经了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番内斗争乱后,卸岭一脉分成了三支分流。

    一支投靠了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的张角,成为了黄巾军。打着正义的旗号,帮张角四处盗掘坟墓,敛收了诸多奇珍异宝。但在张角死后,这支卸岭分流也随黄巾军一同被剿,无一生还。

    一支则投靠了董卓,不过这支卸岭分流有些不成气候。虽说也帮着董卓盗了许多墓,敛了不少财,但可笑的是,在一次倒斗当中,这支分流碰上了些邪门的事,被吓得半死。逃出生天后,因为害怕,居然劝董卓把已经盗出来的冥器,又给送回去了一部分。并且还这说那说劝着董卓,帮这墓的墓主人把墓穴给重新修缮了一番。

    此举十分滑稽可笑,有辱卸岭之风,令同行所不耻。后来董卓兵败,这支卸岭分流也跟着命丧黄泉,呜呼哀哉了。

    仅剩的最后一支虽想安于本分,踏踏实实做个盗墓贼,但可惜运气不好,被观山给盯上了。一次去倒斗,不料观山抢先一步赶到,在墓中设下诸多机关暗穴,叫这支卸岭分流差点全军覆没。

    因于此,曹操想请其出手相助时,卸岭一脉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回以拒绝。曹操不死心,又想请搬山相助,可几经浮沉变迁,搬山一脉早已人才凋零。自柳玄风得知世间有观山开始,就一直担心着门中再出一个孔禹这样的叛徒。

    一想我在明,敌在暗,柳玄风便把收徒一事变得格外慎重,门槛提的甚高,形成‘徒不过五’的规矩。所以当曹操来求其帮助时,搬山未应,而选择隐于江湖,暗暗把墓中财宝盗出来分给百姓,救济天下。

    眼看着搬山卸岭都不帮自己,曹操急得团团转,心说要再没军饷那可该如何是好呀?就在这时,有人给曹操引荐了两个奇人,一个姓鲁名空,字天行。一个姓苗名稷,字元卦,乃发丘摸金的祖师爷,鲁三缺和苗五弊的祖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