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千古赌约,华山绝巅观棋局!
公元九五一年三月初,华山深处时见桃花烂漫,溪涧流响。
笔直陡峭的山道上有一位紫衣人似慢实快的向山顶前行,忽然他似有所悟,目光穿越时间长河,轻声说道:“又有一点灵机被激活了,聊胜于无的锚点,若不能超脱,这些手段仅让本座真灵不昧,前路却是断绝了。若无破釜沉舟的大毅力,还修什么仙,问什么道!”
“不好,本座与小世界的红尘纠缠越发历害了,必须复苏灵气,了了因果,否则会有大恐怖!”
一念过后,纷乱思绪已然被镇压。
有话则长,无话便短。
华山绝顶,他语气平淡的说道:“陈抟,本座来观礼,冒昧之处,想必道友不会驱逐本座这个不速之客吧?”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山道上,真真的鹤发童颜,他足不沾尘,很快出现在杨广面前,一声古拙道袍,发髻由木簪束起,端端的世外高人气度。
他微微弯腰拱手,声音洪亮:“无量天尊,圣君莅临华山,陈抟恨不能倒履相迎。泰山府君一脉,皆奉圣君为上宾,岂敢以道友相称?”
“你是道家有数的后起之秀,也在人间布道,称得上一声宗师,可与本座平辈论交也!”
“如此陈抟僭越了,杨道友,我眠于华山,也见你与文天祥相谈,见了辛范张陆,于钟山做流觞曲水之局,这次,你又于此时登华山,敢问道友,所为何来?”
杨广摇头:“却是你疑神疑鬼了,本座游历两宋,与当时文魁相交,和以诗词歌赋,不再关注财侣法地,亦是一种修行也!”
陈抟也跟着摇头:“道友行事必有目的,你猜我信与不信?”
“也罢!本座入华山,一为观棋,二来借道家和赵匡胤气运,反哺后世末法之灵气复苏!”
“此事关乎道家,非我一言可决之。”
“你们的意见不重要,去沟通上界吧!总有人愿意接本座一份因果的!”
随着日头高升,山道上又出现了一道身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人相视一笑,冤大头来了。
赵匡胤虽有真龙之资,可惜其人急功近利,陈桥驿一场戏,骗得了天下人,却躲不过天道报应。
杨广呼出一口气:“复苏末法之世灵气涉及本座道果,若天道允之,本座便做一回床头捉刀人。”
一道洪大的声音映入杨广真灵:“可!”
半个时辰后,赵匡胤走到山顶,对着陈抟抱拳行礼:“老神仙当年指点之恩,赵某感激不尽!如今也是有了一点身家,特来感谢老神仙。奉上纹银五百两,可在华山建一座道观,免了老神仙餐风宿露,同时也让赵某有个请教的地方,如此两全齐美,不知老神仙意下如何?”
陈抟一脸笑容:“赵将军客气了,佛门讲因果,我道家讲一个缘字,你我乃是善缘,不如老道与赵将军手谈一局,胜者可提一个要求!”
赵匡胤问道:“哪怕赵某问前程,老神仙也会再做指点么?”
“你若赢了,自无不可!”
“这一局大意了,再来!”
“赵将军,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愿赌服输,老道要华山!”
“好!赵某愿赌服输,他年我若为天子,华山便归老神仙了!”
“唉!却是老道行了小人之举,且送你两句话。检点做天子,愿赌服输!”
“陈抟,你和他的事了了,本座也打算与他赌上一局!”
赵匡胤这才发现旁边观棋之人,吃惊的问道“能与老神仙一道,想必也是有道真修,请问先生名讳?”
紫衣人微微一笑:“赵匡胤?”
“嗯?先生如何知晓赵某名字?”
“本座杨广,你可听过?”
赵匡胤目光变得锐利,语气变得严肃:“先生竟与那隋炀帝同名,端的好气魄!”
陈抟一惊,开口提醒道:“赵将军,须知祸从口出。圣君当面,还望保持必要的尊重!”
赵匡胤神色剧变,不由暗暗自责,近年顺风顺水,又长年征战沙场,生出许多骄横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如今冲撞杨广,恐怕不好收场。
须知杨广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
他虽有悔意,却是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略显散漫的拱手说道:“原来是炀帝当面,赵某言语唐突,还望海涵。杨兄来到这个乱世,可是也要争天下之主!”
陈抟看着小丑一般的赵匡胤,却是不发一言。
龙不与蛇居,赵匡胤自是不知自己得罪了什么人,手指掐动,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赵匡胤这个开国皇帝,却因一念之差,落得这种下场,真是可惜可叹也!
他算到了什么?兄终弟及,太祖一脉无缘皇位;烛影斧声,横祸临头;靖康之耻,赵宋沦落。
若赵匡胤知道后事之惨烈,安有悔意?
说来话长,但时间过了不过三息而已!
杨广呵呵一笑,却是丝毫不在意赵匡胤的态度,九天苍龙岂会被泥鳅叫嚣影响。淡然说道:“本座与陈抟迹道友论道,你才是不速之客,相见也是缘,不如你我也赌上一局,算是揭去你对本座的不敬!”
赵匡胤呼吸粗重起来,沉声说道:“如果我不与你赌呢?”
“你若硬要与本座结下恶因,你的真龙命格却是要掉落了,毕竟你命格本就不强,你想好了再回答!”
赵匡胤心中恼怒,却是不敢真的掉头就走,虽然言出不逊,他对面前人是杨广的事实信了九成九!
无论史书如何抹黑,杨广当年帝威何等强大,大隋末年,虽遍地烽烟,称帝者一个也无,就连李唐,也只敢在其死后称帝。
心念电转,他开口说道:“好,我与圣君赌了,不知赌注为何?”
“你若胜之,本座许你一事,哪怕求长生也无不可!你若输,本座取赵宋三百年国运之一成便足矣!”
“陈抟,赵宋之国运,你且于道门法脉中蕴养三年,而后转化成灵气,散于此方天地便可。而道家是否给本座面子,还天地几分取于赵宋王朝之灵气,自决之,本座不强求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