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子叫门
“大同,大同的军报终于来了!”
今天已经是土木堡之变后的第五日,内阁众人一直都在等待宣府和大同的军报。之前,于谦做出瓦剌军至少要十五日才能到达京城的判断,就是基于宣府、大同不被攻破的基础上,如果这两座重镇有一处失守,留给大明的防御时间就会减少五日,那样的话很多援军便来不及赶到,大明江山将岌岌可危。
王直从书吏手中颤颤微微地接过军报,率先看了起来,却不料还没有看完就差点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幸而于谦眼疾手快,将老尚书扶到了椅子上。
“行俭(王直的表字)兄,难不成是大同失守了?”在场人中,只有内阁首辅陈循和王直勉强算是一辈人,还能称呼王直的表字,其他诸人几乎都要小上一辈,只能叫老尚书了。
王直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军报递给陈循,然后用失望的语气说道:“大同没丢,郭登是个好样的。但是皇上他,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啊,哎。。。”
陈循看完了军报,又交给他人传阅,自己却默默不语。
原来昨天的时候,也先带领五万瓦剌骑兵,兵临大同城下。大同的守将是都督同知郭登,他从军数年,曾兵部尚书王骥、黔国公沐斌征麓川、腾冲等地,也算是身经百战,什么强悍的对手都见过,什么修罗战场也都经历过,但是今天,他却感受到了恐惧。原因无他,只因为瓦剌的军阵之前有着一辆很高的木车,车上站着一个身着黄袍的青年人。
郭登是见过朱祁镇的,也知道他在前几日的土木堡之败中被擒,但还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再次面圣,只得在城墙上跪下,口呼万岁。守城将士见到主帅下跪,面前这个被绑缚的男人竟然就是皇上,都纷纷跪倒。
也先见手上的人质多少还有些用处,便让传令兵去给被车上朱祁镇传话。
“朕乃大明天子,此次北狩,承蒙北元太师也先照顾多日。现在我们欲入大同城休息,还请郭爱卿开门。”
朱祁镇此话一出,不只是大同守城的将士们,就连也先都懵了,不愧是读过书的,就是有文化,明明是被当成人质了,还能把话说得如此漂亮,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了。
郭登跪在城楼上,背上全是汗,他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华夏几千年来最艰难的了,自家的皇帝就在楼下叫门,可自己若是开门,这座大同城和里面的两万将士和十数万百姓就会落入敌手,而若是不开门,抗旨是小,万一也先一气之下杀了皇上,那自己也是百死莫赎。
正在犹豫之间,朱祁镇又开口喊道:“朕与郭爱卿有亲,爱卿为何拒朕。”
郭登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要麻了,确实,他的爷爷便是当年的武定侯郭英,而郭英的妹妹便是太祖朱元璋的宁妃。简单来说,就是郭登的爷爷的妹妹是朱祁镇的高祖父的小妾,也真难为皇上了,竟然还能记得这么远的亲戚。
想到自己的祖父,郭登反而想通了,他郭登的身后不仅有着两万将士和十多万百姓,更是有着整个河北上百万的大明子民和防御薄弱的北京城。一旦自己开城,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便再无险可守,也先八日之内便能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的江山社稷就真的危矣。不行,自己必须要坚守大同,哪怕日后被清算,就算是死了,九泉之下也能有脸去见爷爷。
下定了决心之后,郭登重重的磕了两个头,然后站起了身子大声回道:“陛下,臣奉命守城,不知有他。”
也先见不能骗开城池,也没了耐心,便下令攻城。当然了,好好的一个人质不能浪费,就放在军阵前方,让明君投鼠忌器也好。
守城最好用的就是远程武器,明朝的火炮火铳也已经比较成熟,在太祖太宗数次北伐的过程中,各类的火器便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次,郭登却不敢动用火器,就连投石车都用不了。不奉乱命是一回事,但要是真的把当今皇上给打死了,九族搭上不说,爷爷估计也得被拖出来扬了。
好在大同城城高壕深,守城器械也很充足,也先又不是铁了心地要啃下大同,双方交战半个时辰瓦剌一方就引军退走。
郭登见瓦剌退走,赶紧派人向京中汇报,一方面替自己辩解一番,另一方面也需要让朝廷赶紧拿出一个说法,这次自己是顶住了压力,但不代表每个守将都敢抗旨不遵。
内阁中的重臣们都已经看完了郭登送来的军报,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压了一块石头一样喘不过气。兵败被俘的皇帝并不是没有,靖康之耻时宋朝的徽、钦二帝就被金国俘虏,但也没有带着敌军去自家城池叫门啊,当今皇上此举实在是刷新了历代帝王的下限。但是皇上毕竟是皇上,哪怕做的再不好,也没有臣子去议论批评的道理,内阁众人们只能去商量的对策。
“诸位同僚,皇上蒙尘,我们本应自裁谢罪,但是现在乃救危图存的时刻,还望诸位能够打起精神,一同商议对策。”出声的乃是此时屋内官位最低的商辂,虽然他是本朝唯一一个连中三元之人(本来还有一个是建文旧臣黄观,但是因为得罪朱棣被取消了),但资历还是太浅,没有资格参加这种高级别会议的,但吏部尚书王直和内阁首辅都对他青眼有加,便让他来旁听,没成想,却是众人之中最快振作起来的。
“弘载(商辂的表字)说的不错,现在的时局实在没有时间再让我们沮丧了。本来山西的战况已经很吃紧了,皇上又整这些,实在是。。。实在是大伤士气。”想了一会儿,于谦终归还是没有用太过激烈的词语,“诸位想想,如果也先到了北京,也来上这么一手,这城我们还怎么守?”
是啊,外将还能装傻硬顶,若是到了京城,当着百姓、百官和太后的面,谁又能下令无视皇上的命令呢?到时候恐怕瓦剌还没有攻城,守军将士的士气就要溃散了,这仗还怎么打?
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棘手,但在场的都是聪明绝顶且博古通今之人,应该怎么做他们基本都知道,只是不好说出口。
“哎,你们不好说,就由我来说吧。反正我也一把年纪了,这次要是不死在瓦剌刀下,也该告老还乡了。”最终还是王直先开了口,毕竟是四朝的老臣了,太后也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就把他杀了,“为今之计,只有废了皇上的帝位,另立新君。”
一时间,整个内阁值房陷入了一片寂静。废立,这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千难万难,先不说太后皇后那里能否答应,光是新帝的人选就足够让人头疼。按理说,大明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当今皇上也有皇子在京,但问题是现在皇长子朱见深还不满两岁,要如何拯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而郕王殿下虽然年长,前日斩杀徐珵也展现出不俗的魄力,但毕竟不是太后亲子,恐怕太后不会轻易答应。
“罢了,此事太过重大,不是臣子能够决断的事。我这便写个折子,找太后一同商议。”最终还是老尚书王直顶了起来,反正废立之事也已经开了口,索性这个坏就人都由自己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