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进城
“外伤有药倒能养好,可身体内虚,就需要多补补,不然……”大夫未尽之言,在场的李家人一时悲戚涌上心头。
白元荷叫住大夫:“老大夫,这药方,改成这样,你觉得如何?”
她挑选的是价格便宜药材,又属于这个季节,容易找寻的。
老大夫一听,激动地道:“老夫人,这方子不错啊,我还没想过能这么开。”
“不知道老夫人师从何处?”
白元荷:“……没有师从,只年轻时看过几本薄书,见府城其他大夫说过,也就记下了。”
“难怪,既然你们有药方,那就按照这个来,里面好几味药草价格都比较低,甚至山上都有,你们想法子弄到药材才是,这病,要早些医治,拖延下去,神仙也难救。”
“多谢大夫。”送走老大夫,李家人在堂屋里坐成一团,只留下老二照顾李大树。
“娘,我去县里给爹抓药。”李立满脸焦急,噌地一下站起来。
李胡氏满脸愁容,白丝散落耳畔,咬了咬牙道:“成,老大,你悄悄去,这次别带任何口粮了。”
李大树的遭遇,让李家人总算对如今的旱情有了一点认知。
“娘,我这就去换衣裳。”李立转身就要走。
白元荷叫住他,跟着道:“我跟你一起。”
“岳母,不行,太危险了。”李立下意识反驳,见白元荷不改变主意,打主意打到白娇身上。
白娇着急上前拉住她:“娘,不成,你不能去,太危险了,要去也是我陪相公去,要是因为公公让你出事了,我怎么对得起你俩。”
“这事还真非我去不可,你们认识药材吗?”白元荷伸手拍了拍她的肩以示安慰。
这话一出。
没有人能反驳。
“现在药材紧缺,铺子里随便以次充好,你们也不知道。”白元荷这话让李家人心里悲愤这世道,可也无可奈何。
时间要紧。
如今已经下午了。
去县里估计要天黑。
白元荷建议步行过去,又换上一身破烂的麻布短衫,在白敬主动提出一定要陪着,也没拒绝。
李胡氏上前抓住白元荷的手,有些羞愧,又很快释然,拍着她的手背道:“亲家母,你对我家老头子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以后能帮到的,一定不推辞。”
“嗯,都是亲戚,相互帮忙应该的,你别记恨我前些年太不讲理就行。”
李胡氏哭笑不得:“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你别这么说。”两个老太太眨眼间就成了忘年交一样。
到底是亲戚,也没啥大恩怨的。
白元荷跟她和好了,离开前叮嘱她把家里的粮食藏起来,别露富,也别借人粮食,这才离开。
三人在李家人担忧的目光中离去。
迎着暑气,一路往县里徒步走,白元荷踏着草鞋,还没走多久,就感受到脚皮都起泡了,走到半路,水泡磨破,时不时隐隐作痛。
“娘,我扶你歇会儿,喝口水。”白敬对白元荷脾性捉摸不透,对她身体情况却了解。
自家娘这些年就没吃过苦。
李立也跟着点头:“是啊岳母,我们慢慢走,只要关城门前进了县城就行。”
他可不敢让白元荷因为自己一家人出事,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盯着。
白元荷也没拒绝,顺从地坐下来,把脚上另外两个水泡挑破,抹了点泡过灵泉水的犁头草浆糊涂抹上去。
“走吧。”白元荷站起来,继续往县里走。
三人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县里。
“都准备好入城费,一个人五文,户籍,文书。”城门外站着两排衙役负责守卫巡逻,高声呼和。
“五文?前两天不是才四文吗?”李立跟着李大树来过县里,对城门费还挺了解,没想到两天就涨了一文。
“先进去再说。”白元荷只提醒了一下这情况不对。
再加上县城外聚集了那么多难民。
李立跟白敬都提着心,没敢多说。
白元荷摸出铜板,交了入城费,带着两人快速进了城。
“城里怎么这么拥挤。”
只见县城的街道四周,处处都是带着行李,简单铺个席子,一家好些人口,热闹至极。
白元荷四处看了看,低声道:“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应该是四处村子里来的。”
“人多眼杂,我们先去药铺。”
李立跟白敬点着头,跟在她身后,匆匆去了药铺。
药铺门外,堆积着不少的百姓,药铺只开了一个侧门,白元荷随便找了一个老人询问情况。
“老大哥,这药铺是什么情况?现在还能买到药吗?”
老爷子见她穿着破烂又能进城,“你是从村里来的吧?只要这几日在县里的都知道,这药铺限购,不仅每种药材只能买一份,就是太珍贵的药材,也大多没有了。”
“这不,大家都排着队呢,等再过一个时辰,药铺就关门了,要明日辰时再来排队。”
白元荷没想到药材这么稀有,但仔细一琢磨,又不觉得奇怪了,跟老爷子道了谢,先赶过去排队。
李立跟白敬忙追过去。
李立担忧地看着前面排队的情况。
白敬问:“娘,我们现在排队未必能买到药,我看前面好多人。”
“今日买不到就多排两日。”白元荷心知不能放过这次买药的机会,对白敬说:“老二,你去打听看看,晚上若是不能离开县城,能去哪里休息,现在还有没有宵禁,顺便再去粮店问看看物价。”
“我这就去。”白敬拜托李立帮忙照顾老娘,这才匆匆离去。
李立有些不好意思:“岳母,我来排,你先歇会儿,你能带我来,已经很感激了。”
“成,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白元荷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觉得原身这年纪的身体,跟现代五十多岁的身体差不多。
李立见她答应,舒了一口气,他可不好意思让岳母这么操劳,要是岳母因为自己的家事劳累病了,他怎么对得起媳妇儿和家里人。
白元荷在旁边席地而坐,旁边坐着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孩子哭得嗓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