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那是我的初吻
在等待杜确带红娘来函谷关的时间里,张君瑞又要带十一郎去游览黄河。
但杜确迟迟没来,因为他在解州樊楼伤情大哭之后,心情沉闷,又要带着四只猪,赶路的速度一直很慢。
所以说,是杜确自己硬生生地给张君瑞和十一郎创造了大量的二人时间。
杜确太惨了,作者也不知道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因为他拿的剧本就是美强惨……
黄河在函谷关九曲十八弯,气势雄伟地一泻千里,风景十分壮丽。
十一郎爱游山玩水,当然欣然同意。
不过十一郎还是警告张君瑞说:“你离我远一点,昨晚的事,我当没有发生。”
张君瑞沉默不语,只是偷偷看他。
“如何当没发生?那是我的初吻……”张君瑞低头低声道。
“因为是你的初吻,就要赖上我吗?”十一郎气坏了,这个张君瑞昨晚得了便宜,现在还要碰瓷?
太心机了,心机男啊,心机男。
昨夜口口声声说吻月光,实际上就是揩他的油。
现在又说那是他的初吻,这是让他十一郎负责到底是吗?
全部都是套路,套路王。
张君瑞深情地看着十一郎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非常明确告诉你,我是正常的男人,我喜欢的是女人。所以你不要再痴心妄想了。离我远一点。”十一郎再次重申。
事业一个也没搞成,这就要谈恋爱吗?
他还是人间清醒的。
智者不入爱河啊,寡王一路成功。
“十一,我……”
“我说的不够清楚吗?我,好女色,不好男色。”
“好的,我知道了。昨晚的事,我真的很抱歉。”张君瑞低头道。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十一郎皱眉道:“用你的行动告诉我,你改过自新了,好吗?”
十一郎又转头威胁道:“你如果再动手动脚,我就自己去太行山找窦老怪了,我不等你了。”
“你一个人去太行山很危险。杜确很快就要到函谷关了。你让我陪你一起去太行山好吗?”张君瑞恳切道。
张君瑞内心是希望杜确永远不要赶来函谷关的。
实际上,杜确还是因为那四个每顿都要吃饭,吃完又要拉又要撒的家伙们,大大拖累了行程。
所以,才让张君瑞带着十一郎吃喝玩乐、谈情说爱好多天。
“好的吧,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就再等你几天。但把你那种想要吃了我的眼神收起来。我会起鸡皮疙瘩,知道不?”
关键是,太行山那么大,十一郎恐怕找不到窦老怪,他需要张君瑞的帮助。
函谷关两岸,劈立千仞,峡谷中的石岛将奔涌的黄河水道分成数股急流。
但过了狭窄的关卡,黄河就开始平流阔野了。
“以前在书上看到说黄河壮阔,东连齐梁,西分秦晋,北阻幽燕。直到今日,才终于亲眼目睹黄河的白浪滔天,水天一色。也不枉此生了。”得以目睹江山胜景,十一郎十分兴奋。
“你还喜欢读书是吗?”张君瑞记得崔小姐读书很多,且过目不忘。
“说实话吗?小爷我无书不通。”
“我相信。”
十一郎说啥,张君瑞都信。
——
然后,他们又听说此地的无染寺,乃是佛教圣地、天下之名蓝。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驾齐驱为中原四大名寺。
于是又并肩游览无染寺。
这无染寺本来是清幽古刹。
但他们来时,却见宝殿巍巍,松柏郁郁中,人声嘈杂,混乱无章。
琴童向门口的和尚打了一个问询道:“不知贵宝刹今日可以参观否?为何如此混乱?”
那和尚苦瓜一样的脸上全是愁苦的神色:“远来的小施主有所不知。前方宣武军兵乱,被乱军骚扰过后的难民百姓,都聚集到了我们无染寺。只因我们方丈大慈大悲,之前说了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百姓的话,如今难民越聚越多。小寺也开始承受不了了啊。”
张君瑞心情沉重道:“自从董晋去世后,宣武军就开始频繁爆发兵乱。”
说实话,董晋之死,跟他也有点关系啊……
虽说董晋当时已经病入膏肓,但是毕竟是他的夜访,造成了董晋的突然暴毙。
十一郎道:“别担心,朝廷又派来新的宣武军节度使呢,相信很快就可以扭转局面。”
张君瑞当然希望韩弘能搞定宣武军,但又觉得韩弘自己还要被乱军追杀呢,不知道能够保命吗,于是报以一声叹息。
苦瓜和尚悲哀道:“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啊。所以,我也不敢把几位施主往寺内请了,各位施主还请别处游玩吧。”
张君瑞皱眉,便想带着十一郎和琴童下山去了。
突然寺内一个和尚惊慌失措地跑过来,对刚才接待他们的苦瓜和尚说道:“师兄,师兄,大事不好了。一些难民呕吐腹痛,都躺在地上打滚呢。”
“什么?早上的时候,他们不是还好好的?我们还施了稀粥了呢。”
苦瓜和尚一张脸更加苦楚了。
“方丈也不知道原因呢,你快去看看吧。”
“各位施主请回吧。”苦瓜和尚再次表示要关闭寺门了。
十一郎连忙指着张君瑞道:“我们这位张公子,精通医术,或许可以帮忙看一下是什么病症。”
张君瑞望向十一郎,眼中充满疑问,意思是他对医术并没有什么研究啊?
但苦瓜和尚却大喜道:“啊,是吗?太好了。那三位施主快快请进。”
十一郎拉着张君瑞便进了寺门。
琴童跟上,心中也在诧异,没听说他家主人通医术呀。
一进寺庙,才发现这寺庙中,住着因为战乱而流离的百姓有近百人。
他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身上衣衫褴褛,地上的行李七零八落。
此时又有十几个男男女女躺在地上,抱着肚子大声喊疼。
妇女叫着相公哭嚎,孩子叫着爹爹啼泣,令一切更加惨不忍睹。
张君瑞见状便从袖中拿出锦帕来捂住十一郎的口鼻,小心地系在十一郎的脑后,这恐怕是瘟疫。
十一郎也觉得事态严重,很有可能是瘟疫在难民中流传。
他系着锦帕,对张君瑞和琴童道:“你们呢?”
张君瑞道:“我和琴童不妨事的。”
他俩在招摇之山饮的是丽麂之水,喝了丽麂水可以让人不生病,小小瘟疫如何奈何他们呢。
张君瑞再吩咐那几个寺庙中的和尚说道:“你们切勿靠近,或许是瘟疫。”
和尚们都十分恐惧,忍不住用袖子捂住自己的口鼻。
十一郎蹲下身来,查看了几个人的病情,再看看病人的眼睑和舌苔,按压了几个人鼓起来的肚子,然后思索片刻,站起来拍拍手,对众人笑道:“不是瘟疫,只是肠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