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土地问题2
“爷爷,父亲,历朝历代儒家对帝王的最高赞美就是堪比尧舜,那么尧舜之治到底是些什么呢?
宋代的王安石是这样说的:尧舜之道,致简而不烦,民安其乐,风化淳朴。 法令滋章,纤悉俱备而盗贼日多,人民缘法作奸。
社会发展带来痈滞,明达者不能理其乱,在社会进入高度繁华时候,需要涉及到管理越发絮乱,所以,统治者更愿意向往尧舜之治。
儒家一直都在提倡尧舜之治,但尧舜之治对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好吗?
尧舜之年的人口不过才20-40万,这还没我朝现在的一个大的城市人口多呢,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尧舜那时候治理国家的办法真的适合现在吗?
换句话说尧舜到现在不一定能管理好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应天府。
因此孙儿觉得我朝关于土地税收方面的制度需要变一变了。”
朱元璋和朱标沉默了,尤其是朱元璋,身为皇者,堪比尧舜的这些话在以前的他听来是赞美之词,但是当他听到尧舜的治下不过20-40万人口,他有点沉默了,虽然说古时候的人生存不易,那是自己的祖辈,肯定不好和现在比较,但是,那个数字真的是没有一些大的城市人口多,自己现在在的应天府都已经有一百万的人口了。
儒家是汉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较有影响的学派,为历代儒客尊崇。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
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34;焚书坑儒&34;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适合统治者管理国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惠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儒学发源于鲁国的礼教,孔子不过懂得一些举行仪式的规范形式,守着周公姬旦留下的一些社会规范手册混口饭吃。因此,仪式的固有规范、老一辈的经验就是无比神圣重要的。加上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也讲求经验,因此经验主义得以主导。儒家的人强调因循守旧的学说,只强调过去,只强调历史,反对创新、反对变革。儒家认为过去的一定必定是好的,祖宗立下的一定必定是好的不能更改的。
因此,毕竟,他们要靠历史的经验之谈过活,混饭吃。
儒家的经验之谈使他们沉迷于过往,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进行开创性的学说,跳不出那套框框,也就提不出民主宪政等的新型治世之道。有道德洁癖的他们也就只能寻求和推崇尧舜之治了。
尧舜即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道德上的崇高,他们即在政治上合法又在道德上合理,在他们身上实现了即有德又有权。
匍匐在皇权下的儒生们,要如何为自己争取权利呢?他们希望通过道统来约束政统,希望通过推崇尧舜之治来树立道统与政统应该具有的同一性。儒家一直以来都自认为自己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便想以此来约束皇权,来为自己谋取更多的道统上的权利。
比如,如果政统和道统不合一时,即出现道德有缺陷的皇帝时,儒家便希望通过推崇尧舜来约束君王,以期明君。
“孙儿希望废除人丁税,孙儿希望不管是谁,都必须要交税,这两点必须要列为祖训。
皇爷爷圣明,父亲也不差,但是孙儿纵观史书,一个国家最终灭亡的原因一多半都是因为没钱了,因此孙儿觉得既然如此就从根子杜绝此时,不管是谁,只要是我大明人,只要有土地就必须要交税。”
中国古代的老百姓过的很苦,田税,人丁税,徭役,盐铁税,可以说是其头顶的四座大山,中国的田税还好,从汉到明,一般都是三十抽一,和同时期的国外的十抽一来对比已经算是非常好了,但一般皇朝末年,田税会逐年增长。
人丁税一般对男丁征收。汉代的口赋和算赋按人头和年龄计征,带有丁税和代役的性质。南朝时称为口钱。南齐还征过塘丁税。十六国中的成汉征口钱。口出钱40文。北周时征过丁庸,以代替劳役。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元太宗元年 (1229年),对西域人征丁税,八年定科征之法,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五升;新户丁驱各半之,老幼不与;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其土地之等,计征地税;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以后又有更动。明清时称为丁赋。
秦汉时由政府法律规定的成年男子必须为政府从事力役和兵役。开始服役的年龄,即傅籍年龄,秦时为17岁,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定为20岁,后改为23岁;免除徭役的年龄为56岁。
汉代徭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3种。正卒为2年,1年在本县作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或楼船,接受军事训练并负责地方治安;1年赴京都作卫士,负责保卫都城、守卫皇宫、陵苑,或为诸官府服务。56岁以下的成年男子服2年正卒后一般规定可免除兵役,但遇政府需要,随时仍可征调服役,不得抗拒。戍边亦称徭戍或屯戍,即到边疆从事“守徼乘塞”。汉律规定每人一生必须戍边1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续留守6个月。官富子弟可出钱雇人代役。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更卒,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钱300(一说2000)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经者及特诏优许复除者;或生子、服丧者,逢天灾兵祸之害而暂获复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经地方的人民亦得以暂时免役等等。此外还规定,获得1级至第4级“不更”爵位的人可以提前4年免役;爵在第9级“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无功者可以出钱买爵,买爵可纳粟、纳钱、纳奴婢,买爵到第9级以上即可免役。这样,汉代徭役的义务实际全落到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民身上了。
明代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役,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社会基层组织形式之一。明始推行于州县之下的广大农村,并作为编佥徭役的基本单位。洪武十三年(1380),以试户部尚书范敏之议,于全国编置里甲。以乡村居地相邻的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居城中者编为坊,近城者编为厢。选丁粮多者十人为里长,总一里之事,催办军需税粮,勾摄公事,领应役人户供办岁役。余百户分为十甲,设甲首一人,管一甲之事,亦有将甲之十户均称为甲首户者。后又作为里甲正役之简称,是为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甲役、里役、正役。指里甲人户承担之差役。以里甲编制为单位,按户计役,轮流担当。每年由里长一人领一甲十户应役,十年一轮。应役之年称现年里甲或见年里甲,其余年份称排年里甲。除田赋税粮外,里甲正役有供皇室和朝廷所用的上供物料和地方官府的一切“公费”。清沿明制,于县以下编里甲,仍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坊、厢亦同明。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余百户编十甲。甲系以户,户系以口。里长排年值役,五年一编审,依据人口赋粮之变化,编造赋役册,亦即户籍簿(黄册),以应有司科征税粮及摊派杂泛差役。
徭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百姓最痛恨的事情了,徭役没有工资,有时候甚至没有饭吃,很多小说上都写过被抓服兵役,为什么要抓呢,因为一般来说去了就回不来了。
秦朝刚刚统一的时候,一千万人口中有两百万都参加了徭役。
盐铁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天天都需要盐分,唐朝末年把盐税提高了十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大的私盐贩子黄巢吧唐朝灭了。
乘着老朱还没反应过来,朱雄英继续说道:
“爷爷人头税咱们朝可能现在没有,但以后万一出现了一个败家子,受苦的可是百姓啊。
我这里有几种办法: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把人头税并入土地税。
火耗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但是需要防着州县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因此需要爷爷您的锦衣卫了。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爷爷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你虽然在洪武十年免除了官员们的除了里甲正役外的所有徭役,但是当官吗,总会想办法给自己找好处,咱们现在下旨,把其列为祖训,看以后那个儒家官员敢不交税,从开始就废除他们那可能免税的特权。
最后就是“一条鞭法”这种赋税及徭役制度: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请皇爷爷圣裁。”
“好大孙,真是咱的好大孙,只要是大明人,只要有大明土地就得纳税说的好。让咱想想,普通百姓是三升,皇室宗亲是两升,勋贵大臣士子们就缴纳两升半吧。”
“至于你说的新的纳税制度,我和你爹等会去找几个大臣商量商量,毕竟这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