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灾之后难民潮
玻璃如今在大宋虽然也有,被称作琉璃或药玉。
但却贵如金银,且易碎易裂,并不纯净,也不实用。
他打算做出改进,做出纯净无暇的透明玻璃。
大宋缺铜,如果能用玻璃镜子代替铜镜,必定会大受欢迎。
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只能试过才知道。
打发走武松,对金莲交代,让她抓紧时间采买花种,负责花草种植栽培,并定出奖惩制度,以防有人偷懒。
想了想,自己以后只会更忙,没工夫打理家产。
又把库房钥匙交给金莲,让她掌管家业。
西门庆被宋玉提升为管家,干的有声有色。
再从庄中挑选几个机灵的庄户女子,照顾潘金莲的生活起居。
金莲此前一个服侍人的低贱丫鬟,突然成了掌管万贯家财的当家女主,恍然做梦。
清醒之后,对宋玉更加感激。
唯一让她不开心的是,自从和西门庆的事发之后,武大便再也不碰自己。
但也没有怨愤之情,对她反倒客气有礼,像是对待客人。
如果是以前,她只会欢喜,现在却只有幽怨。
想到家里现在的兴旺,心里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滋味难言。
恍惚之下,便连此前被人轻慢羞辱的郁闷都忘了,忙着张罗丈夫交代的事情去了。
如今家里只有他一个,宋玉也没闲着,独自来到书房。
摆开笔墨纸砚,开始罗列此后的计划。
他如今不缺钱财,时间紧迫,不由他按部就班,很多事情,可以同时进行。
想制造香皂香水,如今正是春天,没有鲜花,暂时无法做出来。
只能先做些高度烈酒备用。
大宋的饮酒习惯,对蒸馏过后的高度酒未必喜欢。
再说,大宋并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用大量粮食酿造烧酒,反倒会伤了百姓口粮。
但北方的金辽两国,处于苦寒之地,对这种烈酒,绝对会十分喜欢。
提前准备一些,储存在酒窖,以防来日之用,未尝不可。
他心中隐隐有了些计划。
若不能真的改变大势,只有另思良策,多备些烈酒,才好和他们拉上关系,再见机行事。
他如今的身份,一个山野村夫,想要改变天下大势,太过异想天开。
但他却知道,自己不需要做太多改变,只需在最重要的地方做些改变,就可能避免靖康之难的发生。
比如:“想法保住山西重镇太原,或是这座前线物资转运站大名府,也就够了”。
不需他亲自出手,只需事先在城中多准备些粮食就行。
他记的清楚,第一次汴京之危,金兵便是没有攻下太原城,这才不敢久留,无功而返。
第二次汴京之围时,太原也不是被金军攻下来的。
而是被围城一年之后,弹尽粮绝,不战自溃。
若是多备些粮草,只要太原不失,汴京就会民心不散。
只凭来自黄河的一路人马,无论如何,不会被轻易攻下京师。
想起粮食,又想起大宋如今的耕作方式。
大宋如今虽然已经用了曲辕犁耕田,比起直辕犁要更加先进。
但高大笨重,需要两只牛合力,才能耕作。
耕梨时若想要转头,需要身高体健之人用力把整个犁身提起,对畜力和人力的要求很高。
完全可以对曲辕犁加以改进。
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
如此一来,犁身结构会轻巧一半不止,使用会更加灵活,瘦弱之人也能随便操控。
更重要的是,会更加省力,只需一头牛就能耕作。
节省一半畜力不说,耕作效率也会更高。
而改动之处并不麻烦。
只需改用铁辕,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个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
不至于耕作太深,导致造成牛力浪费。
也能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节约了人力畜力,何乐而不为?
想到就做。
随手在纸上画了一幅草图,标注好尺寸,等找人打造出来,再进献上去即可。
改进耕梨,只是临时冒出的主意,和他后面的计划无关。
接下来需要动工的项目,是制造出火柴。
火柴的配方很简单:木材,蜡油,硫磺等药料,再在火柴盒上涂上红磷即可。
想要手工制作,大量的火柴棒和火柴盒反倒是个麻烦。
思索半天,宋玉决定外包出去。
火柴棒和火柴盒,让别人来做,自己只负责蘸药和装盒即可。
蘸药和装盒虽然依旧麻烦,相比之下,工序也大大降低了。
如此一来,虽然利润减少,但却可以让普通老百姓多出一条生财之道。
大宋失去了北方大片土地,本就人多地少,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糊制火柴盒,老弱妇孺都可参与,也是一项收入。
他挣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父老乡亲经历战乱之苦,家破人亡之痛,自然不会以利为先。
如此一来,糊制火柴盒需要的那个厚厚的牛皮纸张,自然也要造出来。
反正造纸,本就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造的是粗糙耐用的厕纸,和牛皮纸类似,只是顺手之劳而已。
想糊制火柴盒,普通的浆糊自然不行,还需制造出胶水。
这也难不住他。
用小苏打白糖等物,就可以制作出胶水。
提起白砂糖,宋玉又找到了一条发财之道。
糖在大宋乃是奢侈之物,且只有红糖和黑糖。
普通人家,只有坐月子的妇人才会有资格享用。
并无洁白好看,味道更甜的白糖。
如果能制出来,绝对会受到富贵人家的青睐。
正在思考,却听到屋外人声鼎沸。
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武松回来了。
后面还跟着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有些人还拖家带口,足有数百号人之多。
原来,去年秋天,周边郡县发了一次大水。
大名府治下,很多州县被洪水淹没,好多人家颗粒无收。
当时,官府虽然进行了救济。
但坚持到现在,青黄不接,很多人家早已山穷水尽,家里没有半颗余粮。
更头疼的是:很多被淹过的地,今年难以种上庄稼。
若不出来找份活干,就只能等着饿死。
大名府城人口众多,自然是找活路的首选之地。
很多人都来此地找活干,希望能混口饭吃。
官府也不敢强行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