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两朝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后世评价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八个字,说的都是他对待后金的功劳,以及全家殉国。
两朝帝师,天启、崇祯的老师,现在还是正五品的东宫属官,除了太子,他在其他人眼里啥也不是。
但他敏锐的政治察觉,替太子化解了梃击案。当时群臣抓住案子想咬定郑贵妃的主谋,他却知道,过犹不及,皇帝与太子都不愿深究,以免造成不死不休的局面,以疯癫奸徒罪将行凶人张差处死,将此事平息了下来。
孙承宗和缪昌期来的时候,徐明植与杨涟已经小喝了几杯。
杨涟心事重重,徐明植却优哉游哉。
两人都五十多了,客套了两句,屁股刚坐下,又被徐明植一句话弹了起来。
“两位大人,陛下交代我,去找太子商量点事,麻烦引荐一下。”
“陛下交代??”
“是的,我也不知道原因。”
两人对视一眼,缓缓落座,呵呵一笑,“修远年轻,大概是给殿下辅臣吧,的确好事。”
“孙大人确定!?这可不是纯粹的好事哦,想吃成菜,就得做好烫嘴准备。”
孙承宗筷子都没拿住,神情愕然,“封赏?”
徐明植笑而不语,拿起酒杯与三人强行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
徐杨二人吃饱了,后来的两人也说吃过了,喝了几杯,匆匆收拾了饭菜,上茶水。
徐明植一直在安静的等帝师说话,缪昌期却先开口了,“修远是举人啊,为什么不进封兵部。”
道理是一样的,三人都没有回应,他自己也反应过来了,尴尬得笑了笑,又不再言语。
“一千多年前,吴王孙权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五百年前,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管辖,并派兵戌守。前朝、我朝在澎湖设巡检司,海上强寇越来越多,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反而修远下海后,以岛治岛,短时间清空海患。夷州地处琉球与琼岛之间,扼守大明海疆,进可四处出击,退可守沿海稳固。若夷州置都司府衙,沿海岛屿均可安心置民开田打渔,联琉球、倭国,可控海疆永无边患。”
徐明植等他们思考,仰头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听到孙承宗的大论,略微笑了笑。
文人的政治思维永远没有漏洞,关键在于要习惯逆向思考,先定结果再想‘依据’,孙承宗的思路对了,胆略不够。
“夷州置都司?这是羁縻分封,修远是大明官员,不是蛮夷土司。”
杨忠烈的性格缺陷,他不会这些拐着弯走的办法,孙承宗没有回答他,向徐明植看过来,“修远以为,夷州置府需要多久。”
“孙大人,以明植看,二三十年方可,需要迁民,治理生番。”
“建浙江行都司,归兵部节制,职权还是外海,允建五卫,兼缉私捕盗之权。效仿新建伯,总督总兵双职。”
“孙大人这是大一点的闭关锁国,只不过海防放到了夷州。”
“难道不是如此吗!?”
“三位大人,外海总兵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保证海贸畅通,为朝廷增加税赋,不是打完之后转瞬又成累赘。朝廷不给发饷,什么行都司、什么五卫,就算给个公爵,也是儿戏,内阁六部不会同意的,徐某也不会去做这种傻缺主官。”
孙承宗脸红,摇摇头,的确,徐明植不但要自己挣钱,还要大明国库和沿海豪商挣钱,这是封赏的根本,不是为了他得到一个合理的爵位。
“这看起来是一个死局啊!”
“是啊,现在挺好的,徐某为了少点功劳,把叶少师拉上船跑到琉球,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朝廷戳破了,三个藩国的大功都放到徐某身上,封爵当然好,徐某可以拍拍屁股到京师混日子。外海顷刻又是海寇的天下,朝廷财政更加无以为继,继续加田赋?就算陛下同意,百官也不敢。明明外海每年可以有二三百万两的正常岁入,却甘心关闭,扣剥百姓,会被唾沫淹死。”
为了点亮东林的‘智慧’,必须往大义上扯,这也是外海带来的福利,尝到甜头了,谁破坏,谁就是公敌。
“不知修远觐见殿下,除了封赏,还要说什么事?”
“孙大人,明植只是一个总兵,能说什么事?我还想多活两年。”
“不,不,老夫不是这意思,你别误会……”
“孙大人,没误会,陛下的钥匙的确在太子身上,记住我的话,对皇室而言,这是纯粹的好事,徐某只能说这么多,其他的,面见殿下的时候,才可以告知,诸位还是不要打听了。”
“原来修远身负密旨!?”
“咳!孙大人,你能不能多往天下百姓身上想想,什么密旨,陛下是天子,太子是储君,不是东林和齐楚浙党的人,不是士大夫的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
这话帽子太大,孙承宗有点愠怒,杨忠烈的思维却被‘点亮’了,“陛下要效仿成祖下西洋,万里外宣扬国威!?”
算了,点不醒,身在局中,若能跳出局外,徐明植后世的历史早改写了,站起来准备告辞了,浪费唾沫,“孙大人,谬大人,明日一早明植拜会殿下,能否引荐?”
“当然可以,求之不得。”
“好,有劳,明日辰时宫门再见。”
三人把他送到胡同口,又返回书房,沉默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孙承宗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该想的都想了,来之前,前段时间就和太子聊过,不是今天突然蹦出的念头,长叹一口气,“死局啊,死局,殿下若同意修远封爵世镇夷州,朝堂立刻会吵翻天,怎么可能把殿下推到如此境地。”
杨涟总感觉自己抓住了点什么,还是想不到,头疼,缪昌期被权阉称为‘智多星吴用’,脑袋一直在转,现在才有点思路。
“两位大人,徐修远说了是皇家之事,陛下和储君之事,那是什么事?突破点在这里,不是爵位和开衙的事。”
杨涟终于知道自己那个隐隐约约的感觉是什么了,兴奋的双手一拍桌面,“开疆扩土,不世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