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东林之始
趁他们愣神的功夫,端起另一侧的茶水润了润喉,人家可以一个一个上,自己却只能单挑。
他们想吃掉徐小七,而自己只想和他们做‘自己人’,还有得绕。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继续,“儒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六德六行六艺,德行是操守,君子立身之基,六艺是实学,唱的再多,嚼的再烂,能为国为民提供一厘钱粮,还是能杀一个外敌。
东林诸贤说的好,读书不能脱离现实和国家,面对现实、参与政事、关注民生,才是正途。
东林的问题在于,各位大人的确关注民生,也热衷于政事,就是不能面对现实。”
一个‘小朋友’、文坛‘新丁’,教育一群心意圆滑的前辈,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找对突破口。
这才开始,他们就受不了啦,其他人还碍于面子不好说话。大哥徐明栋怒而起身,“小七,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咋可如此诋毁先贤。苏茂相就教育你大放厥词吗?”
徐明植没有与他接话,站起来,来到两排人中间,拱拱手,“诸位先生,明植放肆了。我知道各位大人的目的,生意的事先放一放,学术上的事先得掰扯清楚。否则,以后还是没完没了,明植要做事,没时间吵吵闹闹。”
“明植无需多礼,圣贤书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慢慢读会有不同的体会,你现在说说自己的体会,大家借鉴一下也好。”
高攀龙还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涵养足够。
“景逸先生,明植不是要解读圣贤书,无论程朱、东林、王学或刘先生的慎独,都在六德六行六艺的范畴,再解读也出不了圈。就像大明朝的文治社会一样,都到了一个节点顶峰,要变。
先别激动,明植不想说朝堂的事,朝堂争斗都是民间问题的具体映射。争权夺利,起起落落,放到学派中,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咱们先说说江南的事,东林之所以会盛行,不是什么有识之士共聚,这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江南的一切都变了。
什么变了?小子称呼为资本主义萌芽。
百姓性质变了,百姓不再是单纯的农民,工坊发达,单苏州府一地就有二十万织工,更多的人在做工养活自己,他们,更应该叫市民。
市民与农民的区别就是消费能力不同,消费追求不同。有银子,自然会谋生活的舒适,衣食住行已经不能满足,开始奢靡生活,召歌姬、蓄姬妾、组文会、究音律。
以此带动的士林风气,多娶妾,建庭园,江南名园不计其数,穷极奢侈,士大夫不但蓄妓娱乐,还谱曲,梨园盛行,赌博者无人不为。
士林风气变了,学术派别就产生了,东林的盛行,就是先贤在引导这股风气,教导大家做道德君子。
东林多出身江南士绅之家,出身不能改变,只能改良,这是土壤。
当然也有贫寒家庭的仕子,但为官的认知多年熏陶下来,早已变成发财,再加入一点心怀叵测之辈,就会把东林带歪。
东林书院及名下四大讲区书院,全部供仕子免费吃住、听讲、娱乐,耗费无数的钱粮从哪里来?自然是士绅。士绅为什么会支持东林?因为东林的学术对士绅有利。
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东林才会在江南盛行。而不是东林代表了理学的正确。
何况,免吃免喝,供应仕子饮酒娱乐,纵情坊妓,这样的人进入官场,会是道德君子?东林诸位岂不是在自说自打?
东林教导大家做道德君子,这没什么,说的很对,但东林做的太绝对,政治的艺术是妥协。
东林应紧守宪政,不参与行政。一旦伸手,就会万劫不复。
因为东林只代表江南的士绅,不能代表天下百姓。
说也是我们、做也是我们,天下哪有这种美事!?
与更多的官员、士绅、豪商、勋贵、后戚、藩王、陛下对立,这是自绝。顾先生复生也拉不回来。”
……
费脑子啊,任何一个观点阐述,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座的都是极度聪明之人,最会从典籍中找理由,老子偏偏从社会中找,好歹三言两语理顺了。
论出身,有几人是干净的!?东林仅有的几个贫寒出身官员,进学的时候,受了无数资助,也与贫寒不沾边。
最先回话的是黄尊素,“商业做大,就不是商业,而是政治。尊素是深有体会,浙东的纺织眼看要击溃苏、常、松、扬、嘉、湖之地的工坊,这是大变局,小七有什么应对之道!?”
“黄兄,资本家不是商人。东林必须明白这一点,若以后掌权,千万不要妄图控制资助自己的士绅。把他们当做士绅看待,东林就会领略到资本的力量,其结果必定是反噬被控,沦为口舌,再次沦为罪人。”
“小七,尊素是问你眼前的解决之道。”
“你看,连你都听不进去忠告。黄兄再想想刚才明植说了什么?明植说东林做的太绝对,是否如此。”
“什么做的太绝!?”
“尊素兄,人性是很复杂的,水至清则无鱼,这是普世的简单道理。圣人都讲究中庸,东林众人自己大地主出身,求学时吃喝无忧,做官有人孝敬捐资,反过来却要求别人都做道德君子,这不是有病吗?神经病。”
“若非君子,如何治理……”
黄尊素还要反驳,高攀龙伸手制止了他,眉头深拧,不确定问道,“明植的意思是扩大你刚才说的那个市民?扩大那个资本?”
赞,还是有明白人!
“景逸先生慧眼,华夏五千年,是文明的进步,也是物质的进步。上古时期,食物匮乏,先民聚而生之。
春秋之前,物资聚集在君主手中,奴隶百姓,一人分配天下。
自春秋起,物资增多,百姓不甘君主一人控制,进入封地建国社会,物资由君主一人分配,变为封地国君分配。
随着物资的进一步增加,秦汉到诸王大族分配、隋唐到氏族分配、宋元明逐渐到士大夫分配。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个治是做什么?就是物资分配权。
到现在,物资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近百年来,歌舞升平,衣食住行水平大大提高,黄金白银日渐增多,百姓已不满足士大夫分配。
所以,一切都变了,东林若看不清这个变化,不能引导社会变革,就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