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鼻子灰
老头一语戳破虚伪的客套,徐明植讪讪地摸摸鼻头掩饰尴尬。
你年龄大,你有理,惹不起。
王先进看他吃瘪,莞尔一笑,“明植,不用客气,都合伙做大买卖了,就是自家人。”
徐明植也笑了,这个自家人的口气,说的比自己还虚伪、还顺嘴,大明朝的官场精英属性是相同的。
“徐小七,听老三说你夸口能清空海疆!?这是老夫活了六十多年,听到的最大宏愿,虽说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却是出自咱浙江最杰出的天才举人,老夫想听听你要做什么!”
“伯爷,其实说起来简单,就是规范海贸、以税养军、以军护商、以商富国。”
王承勋嘴角一撇,老神在在的说了一句,“确实简单,十六个字,就可以富国,百万海防,历代朝堂都白活了。”
徐明植当然听出老头在讥讽、教育他,但你要跟我‘高谈阔论’!?
预见性、前瞻性,这可是看家本领。
“感谢伯爷教诲,陛下久未理政,朝堂党争严重。大明朝处处是隐患,东虏只是开始,明植可以肯定,东南西北中三五年内都有数不清的隐患。时不我待,明植只争朝夕。”
徐明植没有掌握好火候,此话一出,别说王承勋,进道两兄弟也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瞬间羞愧,玛的,东林害人啊。
这还没进官场呢,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稍微思虑了一下,决定怼一怼这个勋贵和世家综合体。
“伯爷,明植三番五次给京师的朋友写信,劝说朝廷改变对女真的策略,奈何他们专注于党争,没当回事。以明植看来,辽东凶险异常,现在的策略,必败无疑,东虏做大,朝廷顷刻就会丢失关外所有土地。伯爷虽回乡静养,也应关注战事,谏言朝堂用兵。”
“明植,太狂妄了,做你的生意,多读书学习,不要小小年纪,就学东林那一套,张口大义、闭口天下。再不济,学学你父亲,只讲实利。”
靠!
这就是徐明植不去京师参加这一科会试的原因。东林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一堆‘正义的唾沫’。
在‘自家人’跟前都碰壁,别说去京师了,能活活憋死。
算了,多说无益,什么成绩也没有,谈任何事,人家都不信,平白显得自己虚夸无能。
……
来把妹了,又不是给老头上课,徐明植也没有多大的兴致了。
气氛有点尴尬,带的礼物,玻璃瓶进门就给了王先道。
弩弓是准备‘献宝’的,现在也不想给老头了,留着自己用吧。武器本就是杀敌的,显摆没多大意思,糟蹋了。
与父子三人又‘客套’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拒绝中午的‘盛情’挽留,兄弟两人出了伯府。
虎头蛇尾,钱炳森看他兴致不高,斟酌了一下,劝道,“明植,你这完全是没事找事,好像我们赶着趟巴结王家似的。”
徐明植没有说话,失落是必然的,心理准备却也足够。
本来自己就是一个另类,只不过,越发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让别人‘不得不听’的声音。
两人直直得向城西几家落脚的货栈走去,路上已经派人让徐虎去把信件给截住。
冲动过后,还得从长计议。
货栈里人来人往,都是来来回回搬运材料的伙计,两人转了个弯,绕到了后面。
护卫们都在偏院休息,看他来了,瞬间整齐列队。
挥挥手,该干嘛干嘛吧。
到客房落座,两兄弟有点沉闷的喝茶。
……
徐明植被王先道送出府,转身出书房的瞬间,王先进就对他老子下了个定论,“徐明植看起来也就是更会说道,下一个顾宪成是他的上限。”
王承勋斜眼撇了这儿子一眼,有点不争气的说道,“你看错了,顾宪成没有十六字因果总结国事的习惯。东林做事底气不足,喜好从圣贤书中给自己找理由,徐明植却直指事情本身。如果他说事之前长篇大论,才是顾宪成之类的清流。而他现在还在‘看海’阶段,当然没有说服力。老夫倒是期待他怎么执行,若没有手段,一切都是空谈。”
老子的话,儿子当然得听,王先进低头沉默了一会,“也是,纺织商事那么复杂,徐明植独自一人就能推演出其中的政治问题,还巧妙利用藩王解决,不可能到府上来夸夸其谈。”
老头沉默着点点头,这时,王先道返回了书房,“父亲,徐明植还给您准备了一个礼物,用布包裹着,可能真是个弩弓,大概他有什么精巧的改进。”
老头听后呵呵一笑,“年轻人,沉不住气,稍微碰壁就折返了。不过,老夫这次确信了,他的确对业童有心思。”
王家兄弟也是过来人,稍微思虑一下,也明白了徐明植今日表现与以往传说不同的原因。
这是精虫上脑了,无力又傲娇的时候,先晾一晾吧。
……
徐明植若知道自己三言两语全被老家伙‘说准’了,一定羞愧难当,枉费一脑子杂识,心理年龄还是不成熟。
马上四月了,关外今年会丢掉抚顺,也许自己给钱士升的信说的过于简单了,或者他本身眼界太低,认识不到‘预言’的威力。
没关系,明年的萨尔浒才是大明朝的地震。党争的高潮,预言迟早会被当做武器,东林若想武器有毁灭性,一定会极尽能力鼓吹徐明植。
互相利用吧,后年帝位的两次交替,东林才能掌权,自己才能‘借力’,有点远啊,趁着这个时间段,先做个愉快的海贼王吧。
兄弟俩在货栈吃的午饭,护卫回报,王业童今日一天未到,看来被家里说教了,短时间内见不着。
“炳森,明日四家到南山看一看,完事后我去杭州,四月中旬再回余姚,到时先去近海看看。”
“嗯,正事为先,最迟十天,海上的掌柜肯定回来了。台风季前,我们还有一点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