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重新来过 > 第26章 胖男孩的纸条

第26章 胖男孩的纸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肖国浩看来,梁枫雪也是变化太大了。

    当年那个巧笑倩兮、又甜又乖的小表妹哪里去了?

    这样吵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

    于是他陈文学等人这一边,调整一下情绪后,问道:

    “你们几个,谁是主事的?”

    陈文学往前一步说:“有什么事吗?”

    “你过来一下。”

    两人走到附近一家小食店坐下。

    肖国浩开门见山。

    “你们做什么我不管,也管不着,但我希望你帮我劝劝我表妹,让她留在广州,我已经帮她联系好工作了。”

    陈文学觉得不算坏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梁枫雪是自己弟弟的对象啊。

    让我劝弟弟的对象离开弟弟,这算什么事?

    “肖主任,小梁是你表妹,也是成年人了,我觉得吧,她个人的选择还是尊重她的意见为好。”

    “不是。你听我说,我这个表妹从小……”

    肖国浩说了一大堆话,目的就是让梁枫雪留在广州打工。

    而陈文学必须帮他劝说。

    因为他已经帮陈文学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这是一个交换!

    虽然肖国浩没有明说,但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然的话。

    肖国浩暗示说,虽然我帮你们找到了你们想要的东西,但我还没告诉你们具体地址呢……

    陈文学不免心中冒火。

    但此时此刻,他并没表现出来。

    只是一再强调,劝说梁枫雪留在广州打工,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请肖主任多多理解。”

    陈文学客气地说。

    “你都没劝过,怎么就知道不可能?”

    “不用了,我了解小梁。”

    “意思是我跟你说了也是白说?”

    “……”

    “是不是?”

    “……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就没啥好谈的了。

    肖国浩起身就走。

    众人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背景,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该如何表达。

    “表哥!”

    梁枫雪跺着脚喊了一声,对方似乎没听见。

    越走越远。

    看来满怀希望在广州买到冷凝器,只有再次失望了。

    “哥,对不起。”梁枫雪像做了错事的孩子,向陈文学道歉。

    “小梁别这么说,这不关你的事。”

    陈文学安慰她道,“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天无绝人之路。”

    他觉得既然重生一回,不可能被这么点事情难住。

    但眼见着就这样卡了壳,众人都只有默默无言。

    失落,却又无从抱怨。

    心里最难受的自然是梁枫雪,自己的表哥一封电报把大家大老远地叫来,却是这么个结果。

    虽说陈文学等人一直安慰她,但自责是难免的。

    大家知道梁枫雪的心情,所以也没有过多地指责肖国浩,以免加深梁枫雪的心理负担。

    只有默默不语。

    “姐姐你好,那边有个人叫我拿给你。”

    这时候,一个胖胖的男孩走过来,递给梁枫雪一张纸条。

    梁枫雪拿过一看,笑靥如花。

    根据肖国浩的纸条,陈文学等人没费多大功夫便找到了生产桂油设备的专卖店。

    广州真不愧是大都市。

    不但专业制作的冷凝器等提取桂油设备一应俱全,还有更先进的大型设备,比如锅炉等。

    用锅炉蒸汽提取桂油的设备不但价格昂贵,也不适合在村里使用。

    至少当前不适合。

    比如使用这套设备需要一定的电力,但当时岭脚村尚未通电。

    当然不止的电的问题。

    总之就当前条件,这个大盖帽般的冷凝器最为合适。

    设备有了着落,大家的心情都特别好。

    趁此机会好好逛一逛大城市,那是必须的选择。

    1984年的广州,跟二十一世纪的广州,那是没法比的。

    但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广州,在人们的眼里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就像那个时候的扣肉和现在的扣肉,在人们心里的份量完全是不一样的。

    几个人流连忘返。

    对陈文学而言,有机会看看这个年代的广州,也是蛮有意思的。

    重生一回,从大城市的角度,去打量这个时代即将飞速变迁的轨迹,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毕竟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毫无疑问是整个时代的名片和缩影。

    不过这时候他关注的重点不在这上面。

    浏览一下,心中有个谱儿即可。

    他的小目标是,要让自己的家庭和村子,在这个飞速变迁的时代中留下精彩而动人的篇章!

    设备拉回村里,大家看到冷凝器这个怪怪的东西,都不知道能做什么用。

    当听说是用来蒸煮桂油的设备,大家便纷纷猜测到底是怎么个蒸煮法。

    人们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可见蒸煮桂油这件事,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

    它的难度主要在于资金上面。

    有了关键设备,这时候还有两件事要解决。

    一是砌一口大柴灶,二是打一个木围。

    木围类似没有底的大木桶,但用料要比木桶厚太多了。

    这两件事都得请人来做。

    砌大柴灶一般的泥瓦匠就可以,村里有不少泥瓦匠,随便找一两个即可。

    活儿比较好的木匠则不多,只有三个。

    一个年纪太大了,行动都不太方便。

    另一个去了别的村子帮人打嫁妆。

    还有就是汪冬贵。

    一个木工活和拆人因缘哪个才是主业都分得不大清楚的人。

    这样的人能让他干吗?

    成日价想着害人,手艺再好又有什么用。

    虽说打个木围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但毕竟也是一件挣钱的活儿。

    大家都不想让汪冬贵干。

    “最好让他饿死,世上的祸害少一个是一个。”

    大不了找隔壁村的。

    三只脚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木匠哪里没有。

    但陈文学一锤定音,不找别人,就汪冬贵了。

    “武学,你去跑一趟,就请汪冬贵来做。”

    “那好吧。”陈武学虽然不大情愿,但当哥的发了话,他只有遵从。

    当陈武学去到汪冬贵家里时,后者正坐在屋里发呆。

    看到来人,汪冬贵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我的天,这是陈文学的弟弟啊。

    怎么了这是?!

    汪冬贵心里不免嘀咕。

    这段时间我没去过平山,汪冬贵在心里默默确认,确实没去过。

    真的没去过了,一点没错。

    如果有什么情况,那也不关我事……

    “汪师傅,空闲着呢。”

    陈武学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诶,是阿武呐。我空闲着呢,嘿嘿,空闲空闲。”

    汪冬贵脑子空空地应着。

    “我哥想请你帮打一个木围,你有空吗?”

    “有空有空,我有空的——不是,刚才你说,是谁叫我?”汪冬贵担心自己听岔了。

    “我哥呢,怎么了?”

    “你哥?真的是你哥叫我去?”汪冬贵这次是明明白白地听到了,但还想再次确认。

    陈文学都成村里的大老板了。

    现在要人做木工,不叫别人,专门叫我汪冬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