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孟玄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孟玄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敬爱的爹爹,娘亲:

    见信请务必代我问候哥哥姐姐嫂子以及各位长辈,亲朋。祖母跟义父处已另有信去。

    我这边大家都挺好,婆婆前阵略有不适,喝了几天醋,居然大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师娘昨日把出了喜脉,老师很欢喜。

    不过文人(我觉得我不是文人)总是伤春悲秋。

    因为醋牌跟酒牌,吕老师这里门庭若市,还有洛阳老家的写信来要钱,求事的。

    某日下了点小雨,刮了一点凉风,老师大半夜的不睡,貌似还喝了点小酒,拉着我坐屋顶上观星,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酸诗。

    一下就把我酸倒了,附上整首,要酸大家一起酸,不能祸害我一个。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

    走出十安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指望。

    夺得五经榜眼,,姓亦扬,名亦扬,无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酸不酸,牙倒没倒,嘿嘿嘿)

    滁县从你们走了之后,变化甚大,原来两条街,现在已经的四条街了。

    一条叫酒坛子街,一条叫醋缸子巷。

    酒街不许做醋,醋街不得酿酒。

    老齐整了。

    我觉得吕老师太受娘亲的熏陶,诗有那味,街巷同样逃不过齐整的命。

    两条街走进去都是熏死人的感觉,都睁不开眼睛,呼吸不得。

    当地有门路的人,还专门做起了高梁的生意,燕云也有不怕死的,还要冒着被辽国发现的风险,千里迢迢的,真敢运着高粱来做买卖。两车高粱换一坛子酒加一缸子醋,乐得不行。

    最近我的书读得不错,吕老师说,没啥意外,明年的解试肯定能过,就是名次问题。所以,今年中秋,吕老师给了我十天假,让我回木石村过节。

    所以,爹,娘!你们赶紧来接我啊!!!!

    这滁县天天吃面!!!儿子快长成面条了!!强烈要求吃米饭。吕老师把你们送过来的占城稻给征用了,说,酿酒那边在实验新方子,咱家米好,酒库那边一时运送不及,先拉走用了。

    然后老师就把这事给忘记了,我还不好意思提醒老师我要吃。

    儿子想哭。。。

    唐叔叔还来看我了,他去云州有事,就拐了个弯来看我。

    走的时候又来了一趟,给我带了一堆东西。

    云州的煤雕,用煤矿的煤干石做的,我留了一座给吕老师自用,一座给吕老师备着送礼什么的,其他都寄回木石村了。有云冈大佛,飞天,菩萨好多样子。

    阳高杏脯,挺好吃。唐叔叔说杏子生的不好吃,熟的不能运,当地只能晒成杏脯,除了当地的人,都吃不到新鲜的杏子,真可惜啊。

    还有羊毛地毯,说是汉时的手艺,云州商人贩过来的。

    儿子还让唐叔叔找了些种子,广灵粟米黑豆,斗山杏仁,灵丘花椒核桃,恒山黄芪,左云苦荞麦,大同绿豆。

    娘亲看看能不能用。这云州还产挺多东西的,现在滁县里的杂货铺子多了好多东西卖,可真好!就是每次去买小玩意的时候,小郎君小娘子要追着我问九寿几时再来。

    嗯,跟得吕老师多,好像我更啰嗦了,就这样吧。赶紧让哥哥们来接我。

    我想家了。

    儿:八禄拜上。】

    洋洋洒洒十几张纸,读信的谢嘉上边读边笑,听信的李冬儿脸则一直抽抽。

    话痨就是话痨啊!无论多大,无论是写信还是说话!

    “行吧,等回去就让他四哥去接他,你来写信吧,省得他吕老师一看我的字又要给我订正,家里没大事,至于那首诗,呵呵,为赋新词强说愁! 帮我转告两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李冬儿顺口就把回信交代了。

    却看谢嘉上又用仰慕的眼神看着自己。

    “怎么了?”

    “没,舅母说得真好,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觉得我学一辈子也赶不上舅母。”

    李冬儿黑线,擦,又超纲了。后面那是老范童鞋的话。前面那句是谁来着?

    能被选出来在读书时候普及的诗词能不好么,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啊。

    “你才多大,还没我一个零头。走吧,去看看那些种子。花椒我很有兴趣。”

    对于这种无法解释的文采,李冬儿就直接两句略过不再说了。看花椒才是正经事。

    麻辣火锅啊,人间理想。辣可以蘸着吃,加上麻飘满了锅才有那种自虐的爽感。

    “孟昶归宋之后,川地的菜肴就进了汴京。马行街有一家。”

    谢嘉上也起身随李冬儿往外走。

    “花椒贵,咱家用起来也是抠抠搜搜的,吃起来不过瘾,这馆子里想必也不会太豪气,还是得想法子种,种多点,价格就下来了。”

    胡椒是天价,花椒的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所以贺楼的水煮鱼卖得特别好。肉眼可见的花椒颗粒,谁家酒楼都不舍得,更何况有价无市,花椒胡椒都不是普通人家买得到的。

    齐民要术都有说: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

    贺楼里原来用的是赵匡胤这边下面贡过来的花椒,后来李冬儿看了书,才建议他去天水采购秦椒,只是产量也不大。

    云州如果也产,那真的是太好了,燕云燕云,云州之大仅次于燕州,种它一两个乡县,再普及一下,这个比去天水方便。

    后蜀暂时指不上,不知道还要打多久,打完恢复也需要一年半载的。

    “孟昶可还踏实?”

    摸着八郎寄过来的花椒,闻着这让人打喷嚏的味道,李冬儿就想起了这位亡国之君,本该挂了,没挂,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挺老实的,不愁吃不愁穿,他家原来那个太子倒是有点志气。”

    谢嘉上也蹲下来,解开了边上几个袋子,让李冬儿看里面的东西。

    &34;这黑豆绿豆都不错,比木石村买回来那个种子好,这胚芽都露出来了,饱满得很。他家太子干啥了。”

    “官家封了孟玄喆到贝州(河北清河)做个地方官,这几个月据说政绩颇佳。”

    谢嘉上也挺惊奇的,之前说这前太子在去援路上还带着歌姬乐姬,后面还没遇到兵就跑了,典型的纨绔太子。

    这换了个地方,反倒是像换了个人似的。

    贝州那地方并不太平,在辽国边上。

    孟玄喆三十岁正值壮年,官家面上是还优待后蜀的人的说法,但帝王心术,派孟玄喆去贝州,也是一种无形的消耗,一旦辽国来犯,这种不能打仗,没有武力值的人就是炮灰,逃了也有借口问责。

    “那官家要用他?”

    李冬儿问道。

    “再看看,不好说。”

    谢嘉上不确定,一时不错,不代表一直不错。一直不行也不代表肯定不行。从孟玄喆跟赵德昭身上,她完全得到了验证。

    【小科普:孟玄喆逆袭。

    孟玄喆在贝州任职十余年间,政绩颇佳,赵匡胤爱才,又派他镇守定州。

    在赵匡胤在位期间,孟玄喆成长,最后任定州节度使,后来跟着赵光义灭北汉、征辽国,打幽州。在徐河之战中,与一众名将大破契丹耶律斜轸,被封为滕国公。

    晚年主管滑州和滁州,五十五岁病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