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杞人忧天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杞人忧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度伐木开荒直接表现就是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另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疫情。

    森林生物栖息地丧失,就会往外求生存。最通俗的例子,山里的蚊子,跟平地的蚊子相比毒性强多了,咬了包七天不消。

    更有蚊子身上带的病毒,要是像登革热这样的,没有先进的医疗,就会变成时疫,一死就是一片。

    蛇虫鼠蚁,古代四危害。

    还有猛兽,老虎,豹子之类因为森林边缘被砍伐,也会跑到邻近的乡村肆虐。

    凡太过发达的城市经济,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暂时还显现不出来。

    我擦!!!

    “舅母,怎么了?”

    谢嘉上突然见李冬儿脸色变了,就问道。

    “想起一些连锁反应。”

    李冬儿不自觉的用了一个现代的词。

    “嗯?连锁反应?指锁链么,一只脚向前,另一只脚也被迫跟上?”

    “嗯,没错。”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李冬儿把心中所想大致说了一下。

    “近三五年内是否无碍?”

    谢嘉上想了想问道。

    “水土之类三五年内应是无大碍,十年,二十年,就会有反应了。 疫情或猛兽,这个也许会快一些。”

    李冬儿不太肯定,这种自然环境涉及很多变量,还真不好定义时间。

    “我记得去年官家下过诏,令水灾严重的州县长官领治下百姓春季在两岸普种榆树柳树桑树,巩固堤坝。朝中应有有识之士想到了。伐木毁林一事再跟官家说说,朝中应对自有举措。”

    谢嘉上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太大。建隆三年时,赵匡胤下过的诏令也涉及舅母说的这些。

    从种桑就能看出来,这朝里的人,其实有跟舅母差不多类似的想法。

    舅母是养猪,猪粪肥地,地产粮。再加上其他的,整个木石村可以串成一串。

    堤坝上种桑,植树茂密,放牛人家愿意让牛在树下休息,牛粪肥桑树,桑树产桑叶,养蚕人家蚕的口粮充足,结茧后蚕丝质量就好,能卖上价钱。

    舅母说的这个范围更大一些,但一说,大家就能明白,也会重视起来的。

    “嗯,也行吧,汴京城里每次去都不一样,房子都盖到城郊了,这木头已经砍了不少了,等回头让你舅舅写信吧。”

    李冬儿再想想也是,古人又不是傻瓜,也许没有系统研究的说法,但具体操作是真的会做的。

    “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不满三工者减死配役,从者徒三年。

    这是建隆二年的官家的诏令,桑树,枣树不给砍的,罚的很重。”

    谢嘉上补充了一句。

    “你这脑子,真的是,哎哟,舅母命真好!!”

    李冬儿抱住谢嘉上来了个三百六十度转圈。

    就刚刚谢嘉上这么一说,她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宋朝整个商业经济在所有朝代里首屈一指了。

    她低估古人,又杞人忧天了。

    社会安定,占城稻普及,农业丰收,人口增长,朝廷又提早限制了砍伐,没法开荒占地,多余的劳动力就流到了小商品市场。

    有了劳动力,小型商品经济规模开始壮大。

    这就又催生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了更通畅的商业,就要有更畅顺的交通。

    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运输成本太高,就流动不起来。

    赵匡胤于是积极修理内河,以服务于长途贸易。

    海商的加入,就需要开放港口,以鼓励海外贸易;

    大宗的贸易涉及的金银钱数巨大,铜钱不能再作为唯一的流通货品,就会催生银票这类信用货币,甚至以后有价证券与金融网络,以助商人安全交易;

    各项法律税务也需要完善,以对付日益复杂的利益纠纷,所以赵匡胤商税法早早就出台了,现在一条过税法也在推行。

    早在她意识到之前,赵匡胤就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了。

    这种重商主义的连锁反应,最后极有可能促成早期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

    哈哈哈,当浮一大白!!

    “行了,就先这样吧,说下一个。开春就给你报制科?”

    李冬儿把先前那点惊恐甩到脑后,兴致勃勃的跟谢嘉上说道。

    “考史?史官?”

    谢嘉上问道。

    “嗯。制科考试,建宋以来第一次,之前官家不想弄来着,这次去汴京,说妥了。”

    开制科在汴京就已经说好了,取什么官,是关羽长跟赵匡胤信件往来里定下的。

    其他学科,实用有余,清贵不足,作为女子,从实务入手,顶如就是入朝为官。

    这个反弹会很大,赵匡胤本身也不算太赞同。

    所以最后议下来,从史入手,以谢嘉上的知识储备,就是历史百科全书,考什么都是浮云。

    六官考核不在话下,到了赵匡胤的殿试这里,他想给儿媳妇一个出身,朝臣最多就是啰嗦一阵,不触及他们的利益,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直接封了谢嘉上做个清贵翰林女官,在史馆里编史书,对比在外行走,既不显眼,也不扎眼。

    正是最佳切入点。还能给赵德昭跟谢嘉上同时刷一波民望。

    忠厚良善的皇子,不干政,又通今博古的王妃,能够结结实实的博一波文人的好感。

    在民间,这种民间王妃,也有其强大的凝聚力。

    “哦,那就考吧,我没意见。”

    谢嘉上点头同意了。

    “那就这么定了,考试的时候我陪你去,这阵子你把书再过一遍。”

    李冬儿拍板。

    “吕老师他们也要去考试呢,到时候是不是一起?”

    谢嘉上收拾了书桌上摊开的东西问道。

    “嗯,一起,大马书院的人要考试的都一起去,你提醒我了,我给他们提前租个房子,今年恩科最后一次了,下一次等三年,怕是汴京得人山人海的。”

    大马山要是能出一批举子,那就真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明年大马山的学生得容不下了。

    “把记事本给我,我得记下来,他们要是中的多,怕是要有住宿生,得让顾工头寻摸个地方盖学生宿舍。”

    “好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